- 年份
- 2024(4234)
- 2023(6398)
- 2022(5439)
- 2021(5257)
- 2020(4449)
- 2019(10350)
- 2018(10138)
- 2017(20103)
- 2016(11137)
- 2015(12559)
- 2014(12485)
- 2013(12377)
- 2012(11319)
- 2011(9841)
- 2010(10376)
- 2009(9882)
- 2008(10428)
- 2007(9766)
- 2006(9077)
- 2005(8419)
- 学科
- 管理(51976)
- 业(47530)
- 企(45156)
- 企业(45156)
- 济(37138)
- 经济(37086)
- 财(23446)
- 务(18363)
- 财务(18332)
- 财务管理(18291)
- 方法(17919)
- 企业财务(17623)
- 制(15691)
- 数学(14961)
- 数学方法(14785)
- 策(11961)
- 银(11019)
- 银行(11019)
- 行(10287)
- 体(10147)
- 农(9793)
- 业经(9783)
- 中国(9260)
- 体制(9069)
- 融(8562)
- 金融(8562)
- 划(8126)
- 人事(7120)
- 人事管理(7120)
- 税(7112)
- 机构
- 学院(151129)
- 大学(149546)
- 管理(66285)
- 济(61713)
- 经济(60109)
- 理学(54242)
- 理学院(53780)
- 管理学(53236)
- 管理学院(52900)
- 研究(44839)
- 中国(42871)
- 财(39220)
- 京(31281)
- 财经(28355)
- 经(25744)
- 江(25410)
- 科学(23043)
- 中心(22835)
- 所(21946)
- 财经大学(21150)
- 北京(20289)
- 州(20103)
- 研究所(18692)
- 商学(18663)
- 商学院(18500)
- 农(17403)
- 银(17193)
- 经济学(16961)
- 银行(16398)
- 院(16372)
- 基金
- 项目(85772)
- 科学(68608)
- 研究(66100)
- 基金(63237)
- 家(52633)
- 国家(52147)
- 科学基金(46730)
- 社会(41250)
- 社会科(39187)
- 社会科学(39174)
- 基金项目(32814)
- 省(32069)
- 教育(31030)
- 自然(30705)
- 自然科(30022)
- 自然科学(30017)
- 自然科学基金(29546)
- 编号(27740)
- 资助(27325)
- 划(27060)
- 成果(24144)
- 部(20183)
- 课题(18836)
- 性(18640)
- 重点(18458)
- 项目编号(18173)
- 教育部(17957)
- 人文(17797)
- 创(17602)
- 制(17134)
共检索到252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余玉苗 吕凡
针对我国资本市场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管理层子公司持股现象,本文从利益输送、股权激励和并购的角度,剖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主要动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府监管建议,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子公司持股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廖理,方芳
Choosing all 1075 listed companies of share A which pay out dividends in cash as sample units, the paper tests how manager pay off(MBO) affects payout in cash.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MBO could increase agency costs of listed companies. The authors further consider that the problems of “absence of owners” sharpen the conflict between managers and stockholder agency.The analysis also shows the positive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BO and payout for the companies with high percentage of state owned shares. So MBO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conflict of stockholder agency.
关键词:
代理成本 管理层持股 现金股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鹏 徐向艺 白贵玉
本文以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母公司持股、子公司管理层权力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母公司持股比例越高,子公司管理层权力越弱;母公司持股比例越高,子公司创新行为越少;子公司管理层权力对子公司创新行为存在正向推动作用;子公司管理层权力在母公司持股与子公司创新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同时,探讨了产品市场竞争在母公司持股比例与子公司管理层权力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母公司持股比例与子公司管理层权力的负向相关性越强,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降低会弱化母公司持股比例与子公司管理层的负向相关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勤
管理层收购对于激励经理人员和改造国有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正成为上市公司收购的一大热点。规范、防范管理层收购中出现的问题 ,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监管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并提出要建立一个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市场监管结合 ,相关部门配合的多层次、多角度监管体系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宇
本文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的发展现状。针对MBO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是完善实施MBO的市场环境,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MBO信息披露和定价的监管,重视上市公司MBO后的监管,强化对管理层任期经济责任的监管。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公司监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余玉苗 吕凡
本文尝试用理论模型分析我国资本市场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管理层子公司持股现象。通过分析,文章得出结论:在一定约束范围内,上市公司管理层子公司持股具有股权激励的作用;相反,在约束条件之外,则有可能成为管理层进行利益输送的工具。为了避免上市公司管理层利用子公司进行利益输送、损害投资者利益,本文从持股比例、关联方交易、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新民 王垒 吴士健
本文对总经理变更后的高管团队重组现象进行了研究,以管理层持股为调节变量,从更替类型、继任者来源等方面构建了理论假设,并利用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管团队重组与总经理非常规更替显著正相关,而与总经理常规更替无显著关系;与总经理外部继任呈显著正相关,与总经理内部继任无显著关系;与管理持股比例呈强显著负相关关系;高管持股比例反向调节非常规更替与高管团队重组的关系,对常规更替调节不显著;同时反向调节外部继任与高管团队重组关系,正向调节内部继任与高管团队重组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芸
本文以托宾Q为公司价值的衡量标准,对在沪、深股票交易所发行A股692家上市公司2010年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价值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公司规模、财务杠杆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国家持股比例、无形资产比例与公司价值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丹
使用1992年1月~2006年12月发行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WLS方法,依据股权集中和股权分散两个不同的样本,得出了上市公司利用管理层持股传递公司价值信号的有效性依据其不同股权结构而不同的结论:在股权集中的公司中,管理层持股对IPO价值没有显著性影响;在股权分散的公司中,管理层的控制地位使得市场更愿意相信管理层在公司的股本能够传递公司的真实信号,管理层持股对IPO价值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东智 谷立日
持股权合约是协调管理层与股东利益的关键治理机制。中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比例偏低 ,起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上市公司在制定管理层持股权合约的数量时并没有考虑到依据经济学原理对最优合约数量做出规定。应依据现代科学 (经济学、行为学与管理学等 )的原理 ,结合各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最优的持股权合约。
关键词:
持股权 公司绩效 激励效用 治理效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郑丽雅 易宪容 Safi Adnan
本文结合我国非金融企业脱实向虚行为的形成机制及微观层面企业发展的特征事实,基于“管理层监督机制”和“信息质量”双重视角探究抑制企业脱实向虚行为的内在机制,并以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回归拟合出企业最优的金融化水平。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显著抑制企业脱实向虚行为,可能的内在机制是管理层持股比例增加通过弱化企业管理层与股东信息不对称及弱化管理层自利动机、强化信息质量等维度降低管理层自利动机,进而抑制企业脱实向虚的行为。因此,企业应当重视管理层监督及管理层激励机制,培育良好的公司内部治理环境抑制企业脱实向虚,以推进微观层面实体经济的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林 朱春熹 董永琦
自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以来,如何实现股东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和约束,减少管理层自利动机所带来的后果一直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亟须解决的难题。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推出和实施为这一难题的解决找到了应对之法,但现有研究中关于管理层持股的适度区间以及在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中的差异性效果并未被揭示。为此,本文从上市公司价值视角出发,检验管理层持股水平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管理层持股存在区间特征,不同的持股区间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不同;国有股权的性质增强了管理层持股的激励作用。本文结论为国企改革中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丽平
本文以我国298家管理层持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公司业绩关系。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持股比例决定公司业绩,而不是公司业绩决定管理层持股比例;并且两者存在非单一线性关系。
关键词:
管理层持股 公司业绩 上市公司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徐大伟 蔡锐 徐鸣雷
以我国上市公司中25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为样本,就我国管理层收购与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这25家管理层收购企业中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持股呈非线性的三次方程关系,即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0~7.50%的范围内,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7.50%~33.35%之间时,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导致管理层对外部股东的利益侵占,增加公司的代理成本,从而表现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管理层持股比例负相关;而在管理层持股比例大于33.35%的情况下,持股比例的增加又会刺激管理者的经营行为,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绩效。这一结果证明我国上市...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公司经营绩效 实证分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广东证监局课题组 冯玉华
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资本市场利益机制、运行规则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变革将对上市公司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从而给监管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本文以全流通下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的行为变化为主线,对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大股东、高管人员以及信息披露、融资、并购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监管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