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9)
- 2023(7553)
- 2022(6488)
- 2021(6137)
- 2020(5177)
- 2019(11836)
- 2018(11627)
- 2017(23114)
- 2016(12497)
- 2015(13955)
- 2014(13891)
- 2013(13636)
- 2012(12816)
- 2011(11491)
- 2010(11806)
- 2009(11045)
- 2008(11492)
- 2007(10351)
- 2006(9412)
- 2005(8697)
- 学科
- 济(47950)
- 经济(47887)
- 业(47797)
- 管理(46261)
- 企(42601)
- 企业(42601)
- 方法(21482)
- 财(21197)
- 数学(18206)
- 数学方法(17947)
- 务(16299)
- 财务(16270)
- 财务管理(16241)
- 企业财务(15709)
- 农(12749)
- 中国(12339)
- 制(12262)
- 策(12018)
- 业经(11819)
- 学(9362)
- 银(8946)
- 银行(8940)
- 贸(8724)
- 贸易(8718)
- 易(8529)
- 理论(8464)
- 技术(8409)
- 行(8408)
- 农业(8377)
- 地方(8302)
- 机构
- 大学(180616)
- 学院(180443)
- 济(73903)
- 管理(73668)
- 经济(72298)
- 理学(62526)
- 理学院(61913)
- 管理学(61026)
- 管理学院(60633)
- 研究(59504)
- 中国(47360)
- 财(40257)
- 京(37424)
- 科学(33783)
- 财经(31028)
- 所(29766)
- 经(28190)
- 中心(27813)
- 江(27604)
- 研究所(26377)
- 农(25760)
- 北京(23810)
- 财经大学(23112)
- 业大(22697)
- 州(22255)
- 范(21934)
- 师范(21737)
- 经济学(21411)
- 院(21374)
- 商学(20585)
- 基金
- 项目(112263)
- 科学(89515)
- 基金(83436)
- 研究(82917)
- 家(71892)
- 国家(71271)
- 科学基金(62094)
- 社会(52792)
- 社会科(50147)
- 社会科学(50137)
- 基金项目(43012)
- 省(41943)
- 自然(40817)
- 自然科(39923)
- 自然科学(39912)
- 自然科学基金(39279)
- 教育(38290)
- 划(35853)
- 资助(35324)
- 编号(34020)
- 成果(29974)
- 部(25697)
- 重点(24828)
- 性(23545)
- 创(23008)
- 课题(22794)
- 发(22766)
- 教育部(22428)
- 项目编号(22326)
- 人文(21990)
共检索到279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旭赟 张晨
当上市公司的股价因受到外生性冲击而低于股票基本价值时,公司管理层有较强的动机通过策略性信息披露维护股价,来提升管理层的个人财富,完成股价相关的管理层绩效考核,避免上市公司成为其他公司的并购对象。本文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和公募基金为研究样本,利用公募基金赎回作为公司股价的外生性冲击,构建季度基金赎回冲击指标,研究了上市公司在股价受到基金赎回冲击时的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实证研究发现当公募基金赎回对公司股价造成负面冲击时,公司管理层不仅会倾向于降低公告的季度总披露数量,而且会选择性地提高利好公告的季度披露数量,并降低利空公告的季度披露数量,以便减缓外生性负面冲击对股价造成的下跌压力。大型上市公司和高估值上市公司更有可能通过策略性信息披露的方式维护公司股价,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研究后本文的结果依然成立。
关键词:
信息披露 公募基金 基金赎回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逄咏梅 王霞
行为财务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是非理性的,他们在决策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偏差。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层在进行相关决策时就应考虑投资者的这些非理性行为。文章基于行为财务学中的非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研究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对管理层信息披露策略选择的影响,并给出了理论解释和相关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雄元 王永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寻租理论、经济后果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寻租理论说明上市公司为什么披露信息,经济后果理论解释上市公司为什么会选择性信息披露,而印象管理理论则说明上市公司如何通过管理信息披露以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关键词:
信息披露 寻租理论 经济后果 印象管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孟庆斌 杨俊华 许伟 吴蕾
在中国基金行业特有的制度背景下,本文利用我国公募基金2003—2014年披露的持仓数据,对其业绩粉饰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首先,基金持仓特征与投资者的申赎决策显著相关,当基金持有更多"好股票"时,投资者倾向于增加申购或减少赎回;当基金持有较多"差股票"时,投资者则越倾向于减少申购或增加赎回。其次,基金业绩粉饰程度与其本期业绩显著负相关。同时,由于我国公募基金在二、四季度持仓信息披露详细程度高于一、三季度,因此基金二、四季度的业绩粉饰程度显著高于一、三季度。最后,本文发现基金未来业绩与其业绩粉饰程度显著负相关,并且这主要是因为业绩粉饰提高了交易成本而导致的。
关键词:
公募基金 基金持仓 信息披露 业绩粉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汤文宽 易志高 汤建洋
本文以2005-2017年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基于纸质媒体和互联网媒体报道数据,研究上市公司在并购期间的策略性媒体披露行为及其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在公司并购过程中,选择股票支付的公司相较于选择现金等其他支付方式的公司,其媒体关注度和正面报道比例在确定交易股价的基准期内比其他时期显著提高,公司存在着明显的媒体披露管理行为;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媒体披露管理倾向存在着显著差异,高新技术公司的倾向更加突出;虽然媒体披露管理在短期内有利于提升公司股价,进而使得公司获得更大的并购收益,但是长期来看股价将出现反转并逐步回归到公司的基本价值。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在并购期间进行媒体披露管理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并购收益,但这种行为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有损投资者利益和公司声誉,不利于公司的长期利益和长远发展。为此,有必要建立证券市场监管部门与新闻传媒主管部门的协调机制,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规则,加强对上市公司策略性媒体披露行为的监督管理,遏制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利用媒体披露操纵股价等违法违规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龙立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增强与外部投资者信息沟通、缓解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对国内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具体动机及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文章总结梳理了自愿性信息披露动因、披露水平的测度、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后果四个方面的现有成果,并提出了一些后续研究建议,以期为未来的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玲
预测性信息对正确评价公司的潜在赢利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对投资决策也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上市公司披露预测性信息。预测性信息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便要求通过积极有效的证券法律制度设计,来保证所披露信息的质量,保障投资者利益。我国在预测性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方面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和做法,以使资本市场趋于更为有效的状态。
关键词:
预测性信息 披露制度 法律监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伟利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向外界传递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重要途径,对于投资者及监管者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内控规范体系的形成,内控披露的相关制度规范也日臻成熟,但是从制度执行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内控披露的质量仍然较低,尤其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粉饰现象严重。因此,文章通过分析上市公司自评报告披露的现状,找出制约内控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完善内控披露的措施。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报告 完善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美贞
会计的根本目标在于向使用者提供他们决策所需的信息 ,规范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都表明分部信息对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具有重要作用。上市公司要根据分部报告准则的要求 ,按照决策有用性来合理选择分部基础 ,按照决策有用程度确定应报告的分部 ,并进一步按照主要分部和次要分部这两个层次披露分部的主要信息和最主要信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戎晓畅 常国珍
股票市场上好消息和坏消息对股票波动率水平的非对称影响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笔者侧重从公司管理层策略性信息发布的角度研究股票波动的非对称性,并用国内数据进行了实证回归。公司管理者由于受到各类契约的约束,倾向于公布正面信息,隐瞒负面信息,从而导致负面信息相对于正面信息而言,难以得到快速有效的确认,致使市场投资者产生分歧,增大了股票波动的非对称性。由于管理层的信息发布策略难以观测,笔者以盈余管理水平作为信息发布策略的代理指标。其中,较高的盈余管理水平对应更为严重的信息发布倾向性。通过实证,得到如下结果:较高水平的盈余管理对应着更显著的股票波动非对称性;企业信息披露监管政策出台后,股票波动非对称性有所...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梁飞媛
运用数学模型,对专有性成本与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产品市场竞争策略与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发现,专有性成本是公司信息披露决策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专有性成本的存在,公司在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时,需要权衡其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的收益和其在产品市场上保持的竞争优势这两者之间孰轻孰重。上市公司在产品市场中的竞争策略的选择也将影响其自愿性信息披露决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国萍 朱君
信息披露考评是强化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必然选择,对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1~2007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为依据,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并以ST公司为例,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可以为监管策略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考评 监管策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志高 潘子成 茅宁 李心丹
高管减持过程中是否会利用其内部人优势来谋取私利,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本文以2006—2014年间国内A股公司高管减持交易为对象,基于纸质媒体和互联网媒体样本,系统研究了公司媒体披露管理行为及其市场效应。研究发现,高管减持期间公司媒体关注度和报道倾向异常上升,即存在主动管理媒体披露的现象;而且,在减持不同时期,其主动管理策略也不一样。此外,减持规模和参与减持高管人数对管理媒体披露的动机有显著影响,但参与减持高管职位的高低对其没有明显影响。策略性媒体披露在短期内可助推股价上升,有利于高管通过高位减持来实现财富转移,长期看则会导致股价反转。进一步研究发现,同行高管会利用媒体披露管理行为的外部性,进行"搭便车"减持。本研究拓展并丰富了公司媒体(信息)披露管理方面的研究,对信息披露监管和投资者决策等方面具有启示性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易志高 潘子成 李心丹 茅宁
因为新闻媒体对资产定价的重要影响,致使越来越多公司管理层开始重视对媒体披露的主动管理,特别是重大事件期间,公司的策略性媒体披露倾向尤为明显,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这一现象也日益为学者们所关注,并开始成为公司财务与金融研究的热点前沿。本文主要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从公司策略性媒体披露的内涵、动因、方式、主要内容及表现等维度,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旨在进一步剖析公司管理层在媒体披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股票市场波动的成因及本质。最后,就其未来研究方向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