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5)
2023(5694)
2022(4882)
2021(4605)
2020(3923)
2019(9160)
2018(8906)
2017(18310)
2016(9913)
2015(11083)
2014(11024)
2013(10862)
2012(10224)
2011(9108)
2010(9531)
2009(9005)
2008(9299)
2007(8642)
2006(7984)
2005(7370)
作者
(26693)
(22277)
(22171)
(21302)
(14745)
(10600)
(10177)
(8364)
(8363)
(8350)
(7459)
(7303)
(7301)
(7213)
(7193)
(6753)
(6749)
(6615)
(6486)
(6464)
(5494)
(5463)
(5341)
(5108)
(5106)
(5023)
(4943)
(4923)
(4410)
(4310)
学科
(43283)
(41702)
经济(41649)
管理(40370)
(39691)
企业(39691)
(19341)
方法(18207)
数学(15501)
数学方法(15334)
(15086)
财务(15071)
财务管理(15051)
企业财务(14566)
(11436)
(10549)
(10227)
中国(9795)
业经(9614)
(7728)
贸易(7722)
(7563)
地方(7448)
(7382)
技术(6968)
(6961)
农业(6941)
(6752)
银行(6748)
(6341)
机构
学院(143442)
大学(141883)
(64020)
经济(62742)
管理(61060)
理学(52226)
理学院(51793)
管理学(51262)
管理学院(50956)
研究(44974)
中国(37091)
(34828)
(28639)
财经(26582)
(24088)
科学(22365)
(21968)
(21653)
中心(20465)
财经大学(19671)
研究所(18775)
北京(18579)
商学(18431)
商学院(18280)
经济学(17952)
(17325)
(16418)
(16370)
(16280)
师范(16191)
基金
项目(84736)
科学(68749)
研究(64943)
基金(63657)
(53075)
国家(52597)
科学基金(46987)
社会(42174)
社会科(40157)
社会科学(40146)
基金项目(33104)
(31310)
自然(30469)
教育(30398)
自然科(29799)
自然科学(29794)
自然科学基金(29305)
资助(27159)
编号(26563)
(26459)
成果(22770)
(20309)
重点(18325)
教育部(18254)
人文(18140)
课题(18082)
(18007)
(17790)
(17445)
项目编号(17139)
期刊
(75480)
经济(75480)
研究(45978)
(29944)
中国(26628)
管理(26306)
(19022)
金融(19022)
科学(15958)
(14545)
学报(14530)
财经(13800)
教育(13177)
大学(12264)
经济研究(12094)
业经(11964)
(11665)
学学(11621)
技术(11346)
(9745)
农业(9576)
国际(9566)
问题(9269)
财会(8611)
会计(7720)
现代(7673)
技术经济(7375)
经济管理(7221)
世界(7159)
商业(6854)
共检索到225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伟   幸玉洁   唐洋   刘美玲  
基于2015~2020年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网络互动的问答文本展开实证研究,从微观层面探究上市公司积极与投资者进行网络信息互动背后的真实动机。研究发现,融资动机与市值管理动机驱动了上市公司积极与投资者进行网络信息互动,这意味着上市公司积极与投资者互动更偏向于是一种策略性行为,而非出于对投资者的诚意。进一步分析得出,网络媒体负面报道强化了上市公司融资动机与其网络互动积极性之间的关系;将样本按照股票错误定价程度进行分组回归后发现,只有当股票错误定价达到一定程度时,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动机才足以驱动其积极与投资者进行网络信息互动;此外,投资者的互动参与也是影响上市公司网络互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投资者的互动意愿越强烈,上市公司的互动行为越积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VC和非VC,并比较了它们在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结果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的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2)与非VC的普通机构投资者相比,VC在促进企业提高创新投入方面的效率更高;(3)在对内生性问题、替代变量问题和奇异值问题进行处理后发现,上述的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小蒂  李风华  
2 0世纪的后 2 0年 ,以基金为代表的各类外部机构投资者在西方成熟证券市场中的地位显著上升。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公司资产比重迅速增大 ,不仅使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而且导致了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从“保持距离”向“控制导向”的转变。这种转变深刻地变革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使“内部人控制”有所改观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被投资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机构投资者自身的收益。对于我国目前仍存在诸多缺陷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来说 ,国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变动及上市公司治理领域的新变化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笔者认为 ,为了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中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特征 ,需要在坚持实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道元   王雨洁   王鹏  
散户积极主义对盈余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研究结论尚未达成一致,且对其具体作用机制现有研究还缺乏深入解析。文章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基于东方财富网“股吧”所提供的网络舆论数据,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作为调节变量,探究散户积极主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散户积极主义会导致更多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在散户积极主义对盈余管理影响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监督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散户积极主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在国企和央企中表现更为明显,散户积极主义对处在成熟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影响最大,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只在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中体现,处于衰退期的企业结果不显著。该研究为散户积极主义如何影响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经验证据,对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和企业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仲继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袁蓉丽   罗杨丽莎   靳雯玥  
现代信息技术降低了投资者的信息处理成本,影响金融市场信息内容的生产。本文基于交易所网络互动平台的数据,研究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信息互动对市场反馈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互动提升了投资-股价敏感性,即市场反馈效应增强,管理层从股价中学习到了更多有利于投资决策的信息。当公司基本面波动风险较大、管理层对外部信息依赖程度较高、互动质量较高时,市场反馈效应的增强较显著。拓展性分析发现,投资者-上市公司线上互动促使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的次数增加、管理层自愿性业绩预告的频度增强、股票随意停牌的倾向降低,为管理层学习假说提供了支持性证据。研究表明,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线上互动提高了股价信息含量,通过市场反馈加强了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引导作用,增强了股价的资源配置功能。
[期刊] 预测  [作者] 马连福  沈小秀  王元芳  
本文从互动沟通的角度深入剖析投资者关系形成的基础,通过选取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模型,赋值指标权重,逐层计算指数并评估其有效性,构建了投资者关系互动评价指数。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互动水平进行评价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互动水平较低,投资者关系管理自主性不强;互动水平受到实际控制人性质、行业和所属地区的影响;网络和电话成为投资者互动的主要渠道,现场沟通渠道的运用和沟通反馈水平有待提高。此外,本文对投资者关系互动水平和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投资者关系互动较好的公司倾向于支付更多股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英允  彭正银  高敬忠  
本文以我国A股2007年一季度至2015年四季度发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投资者注意力对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择机的治理作用。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注意力提高能显著促进管理层选择在交易日发布业绩预告,对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择机具有积极监督作用;但是,在管理层对坏消息业绩预告择机中更显著表现为过度压力作用,即更可能导致管理层选择在非交易日发布坏消息业绩预告;通过内生性检验、替换研究变量等方式进行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均支持以上结论。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公司投资者构成中机构投资者比例的提高对投资者注意力的积极监督作用或过度压力作用具有显著强化效应。本文的研究对积极发挥投资者注意力的治理功能,突出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作用,促进监管方式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世武  陈健恒  
Investing in bonds is alw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In the foreign advanced financial markets,excellent bo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bring high returns to different kinds of bond investment funds.As China's bond market is developing very fast,the type of bonds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various bond investors are growing up day by day.Under this background,how to apply foreign mature bo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to China's bond market has been a very hot topic discussed by different kinds of investment institutions.From the government's aspect,utilizing the mature bo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will also help to normalize the bond investment behaviors and enhanc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omestic and overseas bond market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ctive bo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based on interest rate term structure analysis.These active bo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include riding the yield curve and forecasting the bond excess returns.Using trading data of treasury bills and treasury bonds traded in Exchange,this paper validates all of these investment strategies and proves that they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China's bond market and make obvious profits.Different bond investors can use these investment strategies mentioned above according to their investment targets and restrictions.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洪天  沈维涛  
定向增发在新三板创业企业的股权融资中发挥着中坚作用,而风险投资正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本文选择2013—2016年新三板企业定向增发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风险投资介入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整体而言,风险投资参与新三板定向增发会选择财务绩效较好、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介入,结论支持了风险投资的事前筛选职能。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风险投资介入与企业财务绩效和创新能力之间的敏感性。当面对优质企业标的时,风险投资将选择联合投资的方式"抱团"进入,体现了其在新三板市场更为谨慎的投资风格。但风险投资进入所投企业后,受制于本身能力和投资意愿,并未显著提升被投企业财务绩效和创新能力,没有发挥事后监督职能。考虑新三板独特的做市商制度和分层制度,本文再次验证了风险投资事前筛选职能的履行和事后监督职能的缺失。本文不仅揭示了风险投资参与新三板企业定向增发的动因及经济后果,同时也为国家利用新三板市场推进创新战略、构建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万俊毅  潘伟志  
从投资者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机构投资者偏好股份的收益性,但不排除运用股份支配性追求收益的可能,这种可能在其力量日益壮大的今天往往转化为现实的积极行为。机构投资者积极行为的主要方式有发送解释函、非正式呼吁、提交股东提案、反对经理提案的代理权活动和发起争夺公司控制权的斗争等。机构投资者一旦参与到公司治理活动中,势必对公司的系列决策活动和经营绩效产生实质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韦伟  
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两大主体。培育机构投资者 ,加大机构投资者比重对改善投资主体结构和运行环境 ,提高市场的整体质量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证券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有着深远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田丰  
90年代以来,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美国股票市场的主要投资者。在政府规制放松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美国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多的通过递交股东提案、发动委托投票权争夺、私下协商和定期公布目标公司名单等手段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和企业绩效的提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勇  李季刚  
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机构化带来了对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的思考。文章对影响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