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0)
2023(10683)
2022(9173)
2021(8433)
2020(7332)
2019(17214)
2018(16899)
2017(32723)
2016(17934)
2015(20640)
2014(20817)
2013(20694)
2012(19162)
2011(17439)
2010(17556)
2009(16788)
2008(17108)
2007(15806)
2006(13897)
2005(12506)
作者
(52586)
(44427)
(44176)
(42273)
(28130)
(21211)
(20351)
(17087)
(16580)
(15737)
(15003)
(14828)
(14132)
(14094)
(13910)
(13629)
(13599)
(13017)
(12933)
(12835)
(10994)
(10919)
(10717)
(10060)
(10050)
(9956)
(9937)
(9916)
(9016)
(8803)
学科
(74983)
经济(74802)
管理(60849)
(57718)
(50868)
企业(50868)
方法(36377)
数学(30605)
数学方法(30288)
(27440)
(20286)
(19988)
中国(19080)
(18698)
财务(18658)
财务管理(18617)
业经(17852)
企业财务(17785)
(14656)
(13679)
(13311)
地方(13280)
理论(12837)
(12709)
农业(12707)
贸易(12702)
(12338)
(12143)
银行(12114)
(11406)
机构
大学(266523)
学院(264291)
(109263)
经济(106873)
管理(102483)
理学(88151)
理学院(87193)
研究(86659)
管理学(85764)
管理学院(85249)
中国(67316)
(56323)
(55598)
科学(51566)
(44134)
财经(43635)
(43357)
(40875)
中心(40380)
研究所(39431)
(39406)
业大(37974)
北京(35034)
农业(33941)
经济学(33574)
(33193)
师范(32854)
财经大学(32328)
(31819)
(30846)
基金
项目(170394)
科学(134194)
研究(124816)
基金(124388)
(107471)
国家(106558)
科学基金(91565)
社会(81066)
社会科(75895)
社会科学(75868)
(66394)
基金项目(66158)
自然(58525)
教育(58437)
自然科(57125)
自然科学(57107)
自然科学基金(56138)
(55783)
资助(50825)
编号(50661)
成果(42769)
(39119)
重点(38501)
(35561)
(35349)
(35276)
课题(34914)
教育部(33869)
科研(33142)
创新(32989)
期刊
(122426)
经济(122426)
研究(78528)
中国(54176)
(48643)
学报(40992)
(39188)
管理(37828)
科学(37154)
大学(31529)
学学(29756)
教育(26793)
农业(25532)
(25170)
金融(25170)
财经(22729)
技术(22349)
(19331)
业经(19050)
经济研究(19037)
问题(16285)
财会(13935)
(13766)
(13437)
技术经济(13115)
(12937)
会计(12918)
理论(12782)
统计(12399)
(11455)
共检索到398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媛媛  韩艳锦  
社会责任报告在我国经历了倡导、鼓励和推进强制性披露等阶段,目前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并存。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制度、强化上市公司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正成为利益相关者和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监管者关注的焦点。笔者在系统梳理了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制度背景的基础上,界定了社会责任报告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的范畴、趋势以及合规现状,对沪深两市在强制性披露要求上存在的较大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沪深两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行业和公司治理特征方面。同时,笔者也明确地指出了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监管的发展方向和政策建议,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政策导向背后驱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行为的因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彭韶兵  高洁  
本文搜集了455份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首先对其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相互控制配额抽样方法在其中抽取了92份作为研究样本对报告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凯  
现行的美国上市公司治理制度是近百年历史演进的结果,其间主要经历了5次重要的制度变革。本文回顾了5次制度变革及其发生的历史背景,着重从利益集团冲突的角度分析了每次变革发生的原因,揭示出美国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不仅是美国上市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博弈的产物,而且受到了美国特定的意识形态、政治文化以及法治环境的深刻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红渠  赵孟雪  
本文通过对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数据的采集,将有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分析,从而阐述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及信息质量,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连燕玲  李沁  郑伟伟  
制度环境对企业战略行为的影响备受关注。文章结合制度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的逻辑框架,将企业所在地区的实际制度发展水平低于同行业其他企业所在地区的制度期望水平的差距,界定为地区间制度期望落差,基于此,探讨了企业在面临地区制度期望落差时的社会责任响应行为。研究表明:地区制度期望落差困境促使企业通过增强社会责任战略响应程度降低不确定性,释放良好声誉信号和构建社会网络,以此应对制度不均衡带来的相对制度空隙。进一步,当面对地区制度期望落差时,企业通过模仿同行业领先企业社会责任行为降低不确定性与成本,同行业领先企业较高的社会责任水平将强化制度期望落差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正向关系;分析师关注度通过提升社会责任战略的有效性增强管理者动机,从而强化制度期望落差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正向关系;充足的资源禀赋则会增强制度期望落差困境下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战略的资源能力,由此强化了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而较高程度的绩效期望落差则起到相反作用。文章尝试结合中国转型制度背景的特殊性,从地区制度期望视角透析企业非市场战略的决策动机及影响机制,拓展了企业行为理论在中国转型制度背景下的研究边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潘成林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在推动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规则体系、制度内容、监管体制与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于改进和完善。当前,应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纳入法律规制的范围,健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刚  
在深交所和福建证监局的引导下,截止2010年4月,共有4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其"社会责任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的绝大部分条款只是照抄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实证研究发现,发布年份、上市地点、公司规模对"制度"得分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而注册地、公司性质、盈利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而且,从"制度"内容看,上市公司往往在敏感性、实质性条款中做一些小改动,以求减轻责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蒋学跃  
内部人举报又被称为"吹响哨子",是指公司内部员工将公司涉嫌违规的信息根据一定的程序向特定机构检举告发的行为。在成熟资本市场中,内部人举报已经成为遏制上市公司违规的重要机制。为有效发挥这一制约机制,未来我国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举报人举报制度。首先,应建立透明的外部举报受理程序,监管机构应设立专门举报受理机构,公开举报信息的处理程序、举报人的身份保密、举报信息调查情况以及与举报人的持续性的交流,使举报程序透明,增强举报人对监管机构的信任;监管机构或自律性监管组织可以通过"指引"等软性机制引导公司建立内部举报程序,以缓和员工与公司之间的相互敌对状态,以充分发挥公司内部的自我纠错功能;建议由一些自律性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恒  何文盛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股权进入"全流通"时代,控制股份的资本属性和控制权属性得以显现,由此,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的治理模式将发生改变。本文借助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讨论了控制权市场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研究了控制权市场的演进及公司治理效应。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宋献中  李诗田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披露散见于上市公司年报与大众媒体中,未见独立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受此条件限制,国内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样本一般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少数单独研究社会责任报告的文章则样本容量太少,上述研究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局限。2006年,宝钢公司发布我国第一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2006年3月国家电网发布我国第一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此后有将近二十几家公司发布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进入2007、2008年,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发布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这一趋势为我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了新的研究样本和视角。本文试图分析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制度背景,以2005-2...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郭恒泰  张鲜华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社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开始逐步树立,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意识正在逐渐增强,这在客观上要求上市公司能更多地披露反映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但从目前已发布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完善。本文拟对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金花  商丽霞  袁雪莹  
本文从非财务信息披露视角系统分析并检验社会责任披露的微观治理功能。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责任披露对信息违规尤其是信息披露违规具有明显的治理效果。进一步分析发现:第一,企业披露详细的社会责任信息可以降低信息不透明度以及提高企业声誉,从而减少信息披露违规,表明社会责任披露具有信息沟通效应和声誉监督效应;第二,在非国有企业和外部制度环境较好的企业中,社会责任披露的违规治理效应更强。本文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非财务信息披露在治理上市公司信息违规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为监管机构治理和防范上市公司信息违规提供了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勤  
一、引言广东省作为经济大省,在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据统计,2009年和2010年广东省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位。按照国际惯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结果需要以一定的形式向社会披露,以作为公众了解并评价企业价值的一个参照性指标。2008年12月,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要求"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和纳入"深证100指数"的上市公司在2008年披露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博  
本文实验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决策有用性。研究发现以文字表述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责任信息决策有用性较低,而且不受投资策略的影响。会计基础型的社会责任信息对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是决策有用的。上述结果表明,我国监管部门制定和完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指导政策和关键指标体系,使之成为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有效工具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莫磊  
在社会责任内部化与公司财务效应外部化的互动影响中,公司财务行为具有社会责任效应,而社会责任的履行结果又会反作用于公司财务选择和公司价值,由此公司财务成为公司社会责任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文章的贡献在于,从制度规范和价值创造的双重视角揭示了公司财务与社会责任全面融合的外生规制和内在机理,并探讨了财务管理目标和公司财务治理的变革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