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2)
- 2023(5341)
- 2022(4324)
- 2021(4252)
- 2020(3338)
- 2019(7925)
- 2018(7655)
- 2017(14198)
- 2016(8110)
- 2015(9225)
- 2014(9103)
- 2013(8902)
- 2012(7871)
- 2011(6810)
- 2010(6972)
- 2009(6424)
- 2008(6901)
- 2007(6368)
- 2006(5930)
- 2005(5478)
- 学科
- 管理(38026)
- 业(34770)
- 企(32816)
- 企业(32816)
- 济(23027)
- 经济(22979)
- 财(17575)
- 务(14562)
- 财务(14524)
- 财务管理(14499)
- 企业财务(13915)
- 方法(10896)
- 制(9598)
- 数学(8647)
- 数学方法(8483)
- 农(7440)
- 业经(7094)
- 中国(6589)
- 理论(6549)
- 体(6101)
- 银(5973)
- 银行(5970)
- 策(5806)
- 划(5804)
- 经营(5520)
- 行(5386)
- 体制(5323)
- 农业(5266)
- 公司(5233)
- 人事(5219)
- 机构
- 学院(101417)
- 大学(99683)
- 管理(42705)
- 济(35777)
- 经济(34582)
- 理学(34193)
- 理学院(33857)
- 管理学(33445)
- 管理学院(33212)
- 研究(28210)
- 中国(27450)
- 财(23914)
- 京(21099)
- 江(17659)
- 财经(16908)
- 中心(15405)
- 经(15341)
- 科学(15161)
- 州(14705)
- 北京(13778)
- 所(13314)
- 财经大学(12556)
- 公司(12270)
- 农(12240)
- 技术(12220)
- 范(12143)
- 师范(12009)
- 商学(11800)
- 商学院(11712)
- 业大(11538)
- 基金
- 项目(58342)
- 研究(46310)
- 科学(44935)
- 基金(40254)
- 家(33556)
- 国家(33166)
- 科学基金(29421)
- 社会(27007)
- 社会科(25513)
- 社会科学(25501)
- 教育(23591)
- 省(23399)
- 基金项目(20902)
- 编号(20485)
- 划(19112)
- 自然(18721)
- 自然科(18244)
- 自然科学(18242)
- 自然科学基金(17938)
- 成果(17730)
- 资助(16935)
- 课题(14492)
- 部(13091)
- 性(12986)
- 项目编号(12916)
- 重点(12847)
- 年(12584)
- 创(12164)
- 制(11837)
- 教育部(11773)
共检索到173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鹿君 丁鸫文
《破产法》第73条引入了破产重整期间的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但关于职权配置的规定过于简单模糊。在注册制改革背景下,上市公司破产重整自行管理的适用频率显著上升,而细究规范与裁判,对债务人、管理人的职权配置存在不容忽视的分歧,如此不仅难以发挥自行管理的制度优势、难以保障上市公司重整质量,还将引发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宜将上市公司重整中的各项管理职权加以类型化区分,以最大化企业运营价值、剩余索取权人不明、降低规制成本作为考量要素,在债务人、管理人之间科学配置职权,以此构建职权配置的基础模式,并允许根据个案情况协商调整。鉴于债务人自行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冲突与风险,还应完善与职权配置相契合的配套制度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思明
破产重整期间对债务人的营运管理以及重整效率的高低是决定债务人重整成败的关键因素。我国破产法规定了重整期间管理人管理与债务人自行管理两种模式,司法实务中以管理人管理为常态,而债务人自行管理模式却适用较少。本文分析自行管理债务人作为困境公司重整经营控制权人的法律属性,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破产立法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适用为经验借鉴,研究债务人自行管理的适用范围、异议程序以及适用的社会经济条件;结合我国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立法移植历程与司法实践中的不足,提出完善我国破产重整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立法完善建议。
关键词:
破产重整 债务人自行管理 适用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车军
破产法律制度在“清算解体型”的清算制度和和解整顿制度基础上,产生了“重整更生型”的重整制度,这个变化反映了法律价值观的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长江 徐丽莉 周琳
与任何其他组织一样 ,企业也有一个生死病老的过程 ,如何对普通病症和高危病症予以区分 ,采取不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 ,无疑将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认为 ,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可以作为上市公司两种不同的财务状况 ,应采取不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现有文献将财务困境与财务破产不加区别 ,不利于公司财务状况的正确判别和分析 ,进而影响公司财务政策的正确制定。本文在重新界定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的概念及其差异的基础上 ,以我国上市公司三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 ,对公司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确存在财务困境和财务破产两种不同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同...
关键词:
财务困境 财务破产 财务状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亮
本文以2011年河南地区57家上市公司截面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资本结构的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表明:河南上市公司面临总体资产负债率偏低、结构差异大、部分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畸高、债务融资结构中流动负债占比过高等资本结构的困境,其成因主要源于制度环境和公司特征两个层面,因而进行河南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应当从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良好的宏观制度环境与促进上市公司自身调整,完善企业微观融资环境两大方面着手。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本结构 资产负债率 公司治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韩成
破产重整是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破产原因但又有希望再生的债务人,通过各方利害关系人的协商,并借助法律对债务人进行生产经营上的整顿和债权债务关系上的清理,以期摆脱财务困境,重获经营能力的特殊法律程序。破产重整制度作为公司破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为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采用。其实施有利于弥补破产和解、破产整顿制度的不足,防范大公司破产带来的社会问题。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铁生 徐德信 余浩
通过分析证券发行管制下的地方"护租"行为研究了地方政府参与辖内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风险化解机制:中央政府证券发行管制形成垄断租金,地方政府围绕证券发行机会的竞争使得垄断租金转化成为可占用性准租,为了辖内公司获得未来发行证券机会,避免租值转移,地方政府积极参与辖内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风险化解。上述理论分析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支持。以2005—2009年处于财务困境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辖内上市公司处于财务困境状况对该地区未来的公司证券发行申请通过发审委审核比例存在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则会根据自身执行能力努力减少辖内上市公司处于财务困境。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转型期证券行政监管阶段性有效,特别是地方政府积极参与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燕媛 张蝶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信息披露因能增强财务报告的有用性而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其信息鉴证却长期被忽视。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MD&A信息鉴证所面临的理论薄弱、制度缺失与实践缺位的三重困境;然后以德、美、英为代表对国外MD&A鉴证规范进行比较,总结其在内容、方式和特点方面的主要经验;最后就如何厘清和界定MD&A鉴证的基本概念,如何进行利益相关方的MD&A鉴证需求调查,如何制定MD&A鉴证指南或准则,以及如何循序渐进地发展MD&A鉴证实务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鉴证 国际比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冬梅
扶贫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确保精准扶贫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所在。然而,当前精准扶贫资源在配置的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的项目化与社会生活的不规则性、政策执行的科层逻辑之间的张力。这一巨大的张力使极具科学性和合法性的程序受到非正式制度的倒逼,从而产生"反科层"的逻辑,进而使精准扶贫资源的配置面临实践的困境。要走出这种困境,精准扶贫资源配置应着力于增强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增强贫困人口自身能力建设和因地制宜地发掘地方优势资源,以激发扶贫对象为主体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资源配置 实践困境 内生动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国常 阮先桃
以被特别处理作为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标志 ,本文对多元判别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进行了比较 ,发现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总体上要优于多元判别分析。在此基础上 ,利用泰勒展开式的结论 ,在逻辑回归模型中引入变量的二次幂项和交叉项 ,结果发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提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绪龙
内地西藏中职班是国家推进“教育援藏”的新举措,关乎西藏地区的繁荣发展、民族团结与国家长治久安。多年来,内地西藏班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实践经验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也面临教育管理民族特色彰显不够、多方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存在障碍等困境。未来内地西藏中职班实践对策为:坚定不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构建“互鉴共认”的管理模式;推动多方开展协同育人;提高教师民族文化素养;加大学生帮扶指导力度。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燕
新的《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实施,新破产法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借鉴国际惯例设立了破产重整制度,确定了管理人和债务人两种管理模式,为面临破产企业摆脱困境、偿还债务并重获新生提供了法律保障。两种管理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重整期间经营控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贾楠
破产重整情形下,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一系列重要程序与措施的决策者与推动者,在实现破产企业保值升值、平衡利害方利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破产重整上市公司的股权变动频率高、幅度大,且外部投资人引入等因素增加了股权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实际控制人的界定难度较大;与此同时,相关信息披露规则的设计需兼顾《企业破产法》与《证券法》的多元价值需求,传统规则难以有效应对。针对实际控制人的界定问题,宜从形式至实质标准的考量、综合与动态的双重考量、投资关系与权力支配的双重考量三方面出发,进一步优化界定标准。针对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问题,宜遵循挽救破产企业与公平清偿相兼顾的基本原则,考虑采取“安全港”豁免、听证会披露、分阶段披露等针对性措施,以进一步提升破产重整情形下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扬
针对上市公司实施审计制度,一直以来是各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制度安排。审计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和监管状态。持续经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是审计师实务工作中重要的审计判断。从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恢复才是核心目标,也是审计师对于持续经营假设改变审计判断的主要依据。实践中普通运用强调事项段来代替意见段等以较轻的审计意见来报告,是审计师维护与客户关系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审计质量 持续经营 破产重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治政
企业可以通过破产重整也可以采用债务重组方式化解财务危机。基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样本,本文分析了公司在破产重整和债务重组之间进行选择的动机。研究发现,相对于采用债务重组方式的公司,破产重整公司的财务危机更为严峻,尽管能够帮助企业摆脱困境,但危机化解往往涉及股权结构调整,其盈利能力没有明显优势。结果表明公司选择债务重组化解危机有其合理性,一定程度上给出了企业较少采用破产重整方式化解危机的一个解释。
关键词:
财务困境 破产重整 债务重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