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7)
2023(9525)
2022(8600)
2021(8240)
2020(6927)
2019(16253)
2018(16188)
2017(32205)
2016(17387)
2015(19575)
2014(19464)
2013(19326)
2012(17527)
2011(15595)
2010(15250)
2009(13788)
2008(13560)
2007(11673)
2006(10153)
2005(8832)
作者
(48635)
(40098)
(39800)
(37848)
(25838)
(19320)
(18118)
(15776)
(15237)
(14288)
(13941)
(13264)
(12549)
(12496)
(12350)
(12297)
(12006)
(11992)
(11488)
(11446)
(9953)
(9651)
(9620)
(9133)
(8916)
(8879)
(8860)
(8811)
(7913)
(7898)
学科
(67278)
经济(67194)
管理(56458)
(55671)
(50081)
企业(50081)
方法(35360)
数学(30822)
数学方法(30539)
(23214)
(18083)
财务(18026)
财务管理(18002)
企业财务(17343)
(15487)
业经(14870)
中国(14834)
(13589)
(12738)
地方(12281)
理论(11294)
(11128)
技术(10828)
(10490)
贸易(10484)
农业(10381)
(10166)
环境(9931)
(9538)
(9331)
机构
大学(243728)
学院(241335)
管理(103312)
(93042)
经济(91024)
理学(90464)
理学院(89566)
管理学(88214)
管理学院(87783)
研究(73981)
中国(55692)
(51210)
科学(45725)
(45325)
财经(36925)
(36274)
业大(34711)
(33732)
中心(33594)
(33318)
研究所(32868)
北京(32505)
(32364)
(29785)
师范(29532)
财经大学(27980)
商学(27873)
商学院(27594)
(27260)
(26933)
基金
项目(168303)
科学(132673)
基金(123506)
研究(123283)
(106233)
国家(105354)
科学基金(92126)
社会(76463)
社会科(72509)
社会科学(72490)
基金项目(67103)
(64569)
自然(61894)
自然科(60447)
自然科学(60435)
自然科学基金(59370)
教育(56352)
(54449)
资助(51363)
编号(50768)
成果(40476)
(37494)
重点(36541)
(35084)
(33794)
课题(33265)
教育部(32589)
创新(32565)
科研(32501)
项目编号(32483)
期刊
(96523)
经济(96523)
研究(69626)
中国(39021)
管理(37318)
(36596)
学报(36187)
科学(33355)
(29087)
大学(27497)
学学(25915)
教育(23768)
(21463)
金融(21463)
农业(20713)
技术(19616)
财经(17869)
业经(15523)
经济研究(14970)
(14861)
理论(13673)
图书(13015)
实践(12749)
(12749)
问题(12275)
财会(11959)
技术经济(11490)
科技(11452)
现代(11152)
会计(10754)
共检索到337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沈建鑫  
破产重整程序是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实现重生的重要手段。该程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债务人、投资者和破产企业员工等各相关方利益,也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从近年来发生的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例看,用公司自身股票来抵偿其对债权人的债务(以下简称"以股抵债")案例逐渐增加。以股抵债的抵债股票价格(即抵债股价)将决定债权人的受偿比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治政  
企业可以通过破产重整也可以采用债务重组方式化解财务危机。基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样本,本文分析了公司在破产重整和债务重组之间进行选择的动机。研究发现,相对于采用债务重组方式的公司,破产重整公司的财务危机更为严峻,尽管能够帮助企业摆脱困境,但危机化解往往涉及股权结构调整,其盈利能力没有明显优势。结果表明公司选择债务重组化解危机有其合理性,一定程度上给出了企业较少采用破产重整方式化解危机的一个解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车军  
破产法律制度在“清算解体型”的清算制度和和解整顿制度基础上,产生了“重整更生型”的重整制度,这个变化反映了法律价值观的转变。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钱海波  
本文首先界定了以股抵债的内涵与特征然后分析了以股抵债对公司股权结构、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和公司业绩的影响,指出以股抵债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最后阐述了股份制改革、股权分置、国有股减持和以股抵债的关系,提出以股抵债是为解决大股东占用资金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股票回购方式,是解决股权分置过程中针对特殊情况可能采用的特殊方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江  漆鑫  
本文在综合资本结构理论和债务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方法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市场反应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对公司股价具有负面的效应,公司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率等反映公司自身情况的因素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而在反映债券的债务结构特征中,发行利差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当债券赋予了投资者回售等权利时,该公司的股价会做出明显的负面反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乔文湘  
目前,关于上市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措施与立法已有很多,但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该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却无法可循。这就使得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存在中小股东权益被随意侵害的现象,这与法律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不符,也不利于我国建立完善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文章通过案例引申出的相关问题,探讨如何保护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中小股东的权益,以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扬  
针对上市公司实施审计制度,一直以来是各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制度安排。审计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和监管状态。持续经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是审计师实务工作中重要的审计判断。从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恢复才是核心目标,也是审计师对于持续经营假设改变审计判断的主要依据。实践中普通运用强调事项段来代替意见段等以较轻的审计意见来报告,是审计师维护与客户关系的主要手段。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贾楠  
破产重整情形下,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一系列重要程序与措施的决策者与推动者,在实现破产企业保值升值、平衡利害方利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破产重整上市公司的股权变动频率高、幅度大,且外部投资人引入等因素增加了股权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实际控制人的界定难度较大;与此同时,相关信息披露规则的设计需兼顾《企业破产法》与《证券法》的多元价值需求,传统规则难以有效应对。针对实际控制人的界定问题,宜从形式至实质标准的考量、综合与动态的双重考量、投资关系与权力支配的双重考量三方面出发,进一步优化界定标准。针对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问题,宜遵循挽救破产企业与公平清偿相兼顾的基本原则,考虑采取“安全港”豁免、听证会披露、分阶段披露等针对性措施,以进一步提升破产重整情形下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罗绍德  王新颖  
2004年证监会与国资委原则同意上市公司进行“以股抵债”的试点,同年电广传媒正式宣布实施这一方案。“以股抵债”的推出可以看作是管理层对大市的长期利好,也有人说“以股抵债”漏洞太多,治标不治本。本文就“以股抵债”对上市公司财务影响,从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比率、变现能力以及股权结构四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璐  陈金贤  
利用事件分析法 ,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新规则颁布实施后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告具有信息含量 ,股价对信息披露存在提前反应 ,我国的股票市场还没有达到半强式有效。根据分析过程与实证结果 ,对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举措、监管方对信息披露的监管提出了几点应用性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帅  邓梦静  张庆  
在已经实施沪港通、尚未实施深港通的期间内,以沪港通实施前后各两年为研究区间,以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处理组,以深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控制组,度量各期间各样本的股价同步性,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沪港通的实施对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及其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沪港通对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存在显著为负的净影响,而且沪港通对AH双重上市公司在内地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与在香港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对前者的影响强于对后者的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美芬  谢永珍  
基于效率资本市场假设,利用事件研究法,以2011—2015年我国深市主板上市公司的611个高管变更事件为样本进行系统观察,研究高管变更公告后继任高管的政治背景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继任高管的政治背景会产生积极的市场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源于外部的高管继任者其政治背景会比内部提拔起来的高管引起更积极的市场反应;相同条件下,在高新技术企业内继任高管政治背景产生的市场反应比传统产业要弱一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阳  郑春艳  
上市公司的风险承担直接关系到其公司的内在价值。本文通过选取了企业的风险资产结构、资产负债结构、投融资匹配关系等方面的指标对我国上市公司风险承担进行综合评价,并实证检验了其风险承担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风险承担对其股价波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公司的资产规模、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信息也会引发股价的波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显平  张园园  马晓梅  
作为一项重大税制改革,"营改增"会对证券市场、所涉行业和企业造成重要影响。本文以沪深两市362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营改增"事件的股价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营改增"事件具有显著的股价效应,但不同行业不同事件窗口的股价效应存在差异;"营改增"事件所引起的样本公司股价累积异常收益率,受企业规模、财务杠杆、供应商(客户)集中度、息税前利润弹性系数、固定资产增长弹性系数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帅  邓梦静  张庆  
在已经实施沪港通、尚未实施深港通的期间内,以沪港通实施前后各两年为研究区间,以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处理组,以深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控制组,度量各期间各样本的股价同步性,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沪港通的实施对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及其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沪港通对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存在显著为负的净影响,而且沪港通对AH双重上市公司在内地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与在香港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对前者的影响强于对后者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