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6)
2023(2373)
2022(1993)
2021(1788)
2020(1578)
2019(3751)
2018(3692)
2017(7638)
2016(3959)
2015(4642)
2014(4364)
2013(4363)
2012(3815)
2011(3231)
2010(3328)
2009(3266)
2008(3459)
2007(3191)
2006(2814)
2005(2582)
作者
(10145)
(8328)
(8269)
(7800)
(5468)
(3895)
(3847)
(3083)
(3062)
(3045)
(2813)
(2756)
(2679)
(2621)
(2550)
(2470)
(2456)
(2422)
(2404)
(2377)
(2064)
(2008)
(1921)
(1919)
(1906)
(1888)
(1798)
(1764)
(1691)
(1602)
学科
(22394)
企业(22394)
(22118)
管理(21012)
(14082)
经济(14056)
(12464)
(11366)
财务(11365)
财务管理(11342)
企业财务(11020)
方法(8169)
(7437)
数学(6854)
数学方法(6831)
(5802)
体制(5609)
公司(5163)
(5013)
银行(5013)
(4647)
(4190)
金融(4190)
业经(4179)
人事(2756)
人事管理(2755)
(2667)
经营(2615)
(2610)
技术(2597)
机构
大学(54594)
学院(54558)
管理(24108)
(21621)
经济(21195)
理学(20784)
理学院(20640)
管理学(20508)
管理学院(20399)
(14942)
中国(13868)
研究(13189)
财经(11645)
(10790)
(10669)
财经大学(8942)
商学(8288)
商学院(8248)
(7818)
会计(7256)
北京(6860)
中心(6773)
(6271)
经济学(6249)
科学(6115)
(6099)
(6057)
公司(6053)
金融(5929)
经济管理(5641)
基金
项目(32472)
科学(26379)
基金(25175)
研究(24306)
(20904)
国家(20721)
科学基金(19088)
社会(16413)
社会科(15585)
社会科学(15582)
基金项目(13624)
自然(12793)
自然科(12492)
自然科学(12489)
自然科学基金(12316)
(11615)
教育(11503)
资助(10234)
(9819)
编号(9564)
成果(8106)
(8069)
人文(7411)
教育部(7390)
(7313)
重点(7073)
项目编号(6993)
(6923)
(6889)
国家社会(6598)
期刊
(22874)
经济(22874)
(16290)
研究(16094)
管理(10131)
(9121)
金融(9121)
中国(8887)
财会(6799)
财经(6487)
学报(6008)
会计(5990)
科学(5484)
(5296)
大学(5085)
学学(4948)
通讯(4661)
会通(4658)
经济研究(3821)
业经(3385)
技术(3345)
教育(3265)
(3097)
(2833)
理论(2747)
(2645)
之友(2637)
国际(2596)
问题(2569)
经济管理(2532)
共检索到82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云东  
作为监管者,如何确定监管价值取向,理清监管思路,掌握恰当的监管职责边界,采取正确有效的监管策略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上市公司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上市公司不仅分别属于不同行业,而且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普通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辑  胡春阳  
鉴于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信息和内幕交易的危害,本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上市公司质量欺骗的行为和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到的均衡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质量欺骗行为是不可避免的。文章同时分析了一些关键因素诸如惩罚系数、监管成本、质量欺骗额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质量欺骗发生的一些措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艾博  
近年来,部分上市公司治理失效、管控失灵、运作失序等问题凸显,外部监管介入势在必行。研究发现,面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本土问题,在信息披露规制失灵的情况下,应当突破监管介入的法治困境,在《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中明确证监会的监管职责,并以回应性监管理论为指导,寻找公司自治与政府管制之间的平衡,强化上市公司治理内生动力,构建监管介入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本文建议制定《上市公司治理监督管理办法》,发挥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合力,实施多层次监管、过程性监管和分类监管,为上市公司治理监管工作奠定制度基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芬莲  程安林  
本文主要运用博弈论的概念和方法,构建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与监管的博弈模型,在对其博弈均衡求解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博弈双方行为的关键因素,并结合会计监管博弈模型,提出了遏制和消除会计造假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俭亮  
关联交易具有两面性,有其合法性,但更多的是有害的一面。它为规避税负、转移利润或支付、取得公司控制权、形成市场垄断、分散或承担投资风险等,提供了在市场外衣掩护下的合法途径,必须予以严格规范和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飞鸽  
目前我国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随之而来的对海外上市公司的监管也日显重要,但也存在诸如监管缺位、不完善的退市机制以及国际监管合作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操作性强的监管法律法规,重视综合监管,进一步完善海外上市公司的退市机制,加强国际间监管合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佳  
建立健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会计监管制度,能合理保证资本市场的良性运行。本文阐述了会计监管的内涵及目前资本市场上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的不同主体,对当前上市公司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胡丹  
近年来,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持续强化对利润调节行为的监管力度。本文结合国内外利润调节相关理论研究及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利润调节典型案例,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详细介绍了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常用的利润调节手段。同时,结合2017年上报利润调节线索的96家公司的风险表征进行统计,根据出现频率统计,本文认为这些表征和利润调节有很强的正相关性,对上述风险表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监管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中外证券监管历史表明,重大危机后监管层将采取更严厉和有效的监管。以美国为例,1930年代美国经济大危机直接导致了美国《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的诞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俭亮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相互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一种商业交易行为。由于其普遍存在并具有与一般商业交易不同的特殊性,因而成为证券市场监管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现象极为普遍,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统计结果,2002年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总金额达2 544.92亿元,在510家上市公司中,有412家公司发生关联交易,占上市公司总数的80.78%,关联交易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44.36%(费加航,2003)。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雷倩华  罗党论  王珏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企业环境污染的监管及处罚,媒体对企业污染事故的曝光力度亦显著加强。对那些有环境污染的公司,环保监管是否会影响企业价值以及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这种监督力量的推行?本文以2010~2012年国内上市公司发生的88起环境污染事故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事故对公司股票收益率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使企业价值受损,但当上市公司存在政治关联时,政府的环境监管效果会削弱,使有环境污染的公司"有恃无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春玲  李思奇  魏晓璠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问询函监管对上市公司高管变更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产权性质与法治水平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问询函的监管作用确实提高了高管变更的概率,且当问询函中涉及资金占用时,高管变更的可能性增大;此外,问询函对高管变更的监管效果在非国有企业及法治水平较高地区的公司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有关问询函治理后果的研究视角,也为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余玉苗  吕凡  
针对我国资本市场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管理层子公司持股现象,本文从利益输送、股权激励和并购的角度,剖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主要动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政府监管建议,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子公司持股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奎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普遍存在缺陷,违规信息披露、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屡见不鲜,根本原因在于上市公司信用丧失。因此,我国必须加强上市公司监管。上市公司监管实质上是一种信用监管,目的在于维护上市公司及证券市场的信用。实践中,我国上市公司监管具体包括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依法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信息披露状况、内幕交易及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了监管。这样,有利于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信用实现,保护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华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由主动自愿披露到强制披露,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各利益方的要求,也体现了各方在资本市场的博弈。上市公司本身的行为选择决定了资本市场信息的质量,文章研究上市公司与监管方的行为博弈,目的是为市场的公允、为监管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认为:在逐渐成熟、公允竞争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趋向于真实披露信息,监管概率降低,主要依靠市场以及上市公司自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