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9)
- 2023(1875)
- 2022(1633)
- 2021(1631)
- 2020(1429)
- 2019(3463)
- 2018(3262)
- 2017(7104)
- 2016(3841)
- 2015(4405)
- 2014(4279)
- 2013(4264)
- 2012(3742)
- 2011(3221)
- 2010(3208)
- 2009(3069)
- 2008(3499)
- 2007(3130)
- 2006(2774)
- 2005(2671)
- 学科
- 企(23184)
- 企业(23184)
- 业(22783)
- 管理(20667)
- 济(18146)
- 经济(18112)
- 财(13843)
- 务(13085)
- 财务(13082)
- 财务管理(13071)
- 企业财务(12783)
- 方法(12546)
- 数学(11663)
- 数学方法(11586)
- 公司(5484)
- 制(5296)
- 体(4449)
- 体制(4198)
- 业经(3105)
- 市场(2357)
- 人事(2293)
- 人事管理(2293)
- 经营(2264)
- 划(2235)
- 技术(2217)
- 策(2202)
- 融(1969)
- 金融(1969)
- 组织(1961)
- 决策(1913)
- 机构
- 大学(56897)
- 学院(56033)
- 管理(25865)
- 济(24330)
- 经济(23991)
- 理学(22860)
- 理学院(22728)
- 管理学(22440)
- 管理学院(22338)
- 财(15762)
- 研究(13149)
- 财经(12768)
- 中国(12297)
- 经(11795)
- 京(10859)
- 财经大学(9979)
- 商学(9061)
- 商学院(9015)
- 会计(7710)
- 融(7447)
- 金融(7263)
- 经济学(7232)
- 北京(7012)
- 江(6941)
- 经济学院(6609)
- 中心(6504)
- 经济管理(6223)
- 公司(6119)
- 所(6040)
- 工商(6033)
共检索到79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余晨阳
行为金融理论中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界定指标存在许多讨论,国内学者大多采用盈利预测偏差表征管理者过度自信。但是,由于管理者有可能以盈利预测作为信号传递给市场投资者,从而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因此采用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偏差可能并不能很好地度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本文使用A股2010年至2016年的数据,检验了用盈利预测偏差度量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合理性,及管理者是否通过发布高估盈利的业绩预告操纵股价。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过度自信样本在业绩披露前的股票收益率显著低于其他公司,且披露有偏差预测的年份公司管理者会减持公司股票、公司经营情况还会显著变差。这些实证结果表明了盈利预测偏差并不能表征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管理者通过披露高估盈利的业绩预告操纵股价。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通过盈利预测偏差操纵股价主要是帮助管理者减持股票获利,且这种操纵行为能够被基金识别。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顾研 周强龙
股价崩盘是当前学术界与监管层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已有研究偏重考察其成因而鲜有讨论其经济后果。本文基于首次提出的"成因治理"理论框架,实证研究股价崩盘后的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修正问题。结果显示,公司股价崩盘后,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偏差不仅未有所减小,反而进一步加大。机制分析揭示,公司股价崩盘后,跟踪预测的分析师数量明显减少,预测偏差和分歧度明显上升,说明分析师采用了"用脚投票"的调整方式。此外,上述结果只发生在利润率降低、市场势力下降、杠杆率上升、财务风险提高的公司样本。本文从分析师视角拓展了股价崩盘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分析师动态调整行为特征的理解,并为加强分析师监管和上市公司治理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光强 李多
本文以2013-2015年发布业绩预告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影响管理层盈利预测乐观偏差的因素。通过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外部融资需求和公司财务风险与盈利预测乐观偏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和每股收益与盈利预测乐观偏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要建立起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董事会监督职能,同时完善预测信息对外披露的相关规定,提高信息披露的准确度。
关键词:
盈利预测 乐观偏差 影响因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世农 黄志功
上市公司盈利信息报告、股价变动与股市效率的实证研究●吴世农黄志功一、引言在一个有效的证券市场上,所有投资者都能同时地获得等同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理性的决策,因此,任何投资者都不可能利用“有关信息”获取超常收益。所谓的“有关信息”,一般分为“历史信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冬昕 李心丹 张兵
分析师在金融市场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中介作用,其信息来源及获取方式会直接影响信息处理的质量。本文从分析师对企业年度盈利预测的偏差出发,基于对分析师与公司地域关系的实证研究,发现分析师在预测那些所在地与分析师隶属的机构同属一个省份的公司时,预测结果更加准确,这种本地优势与公司高成长性及公司国有性质显著相关。研究还发现,我国分析师的本地优势与个人本身的乐观性并无关系,可能更多与信息优势相关。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娆 薛翰玉 赵健宏
管理层发布的盈利预测反映了企业未来的盈利前景,可能会对公司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企业信息最核心的知情者,管理层理应发布较为准确的盈利预测。然而,很多公司盈利预测却与真实盈利存在较大偏差。那么,管理层是否因为自利动机(比如增减持公司股票)而有意发布有偏差的盈利预测呢?本文以2007年至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当管理层持股变化时,其更可能发布有偏差的盈利预测。进一步检验外部监督作用的调节效应时发现:当监管机构监督、分析师监督或媒体监督力度较强时,管理层持股变化对盈利预测偏差的正向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伍燕然 潘可 胡松明 江婕
对于卖方行业分析师(简称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的现象,本文提出一个新假说,即作为理性投资的代表者——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偏差会受到投资者情绪或噪音交易的影响,并通过我国的数据证实了该假说。首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内行业分析师盈利预测存在系统性的偏差。其次,构造月度投资者情绪指数,通过非参数和参数的统计方法,针对盈利预测偏差的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两组数据,证明了情绪是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文献中对分析师偏差的绝大多数理论解释通常是基于经典金融学的框架,即假设分析师是完全理性的,其偏差主要来自利益驱动(他们供职的机构或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本文认为情绪和利益驱动因素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释分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娆 薛翰玉 赵健宏
管理层发布的盈利预测反映了企业未来的盈利前景,可能会对公司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企业信息最核心的知情者,管理层理应发布较为准确的盈利预测。然而,很多公司盈利预测却与真实盈利存在较大偏差。那么,管理层是否因为自利动机(比如增减持公司股票)而有意发布有偏差的盈利预测呢?本文以2007年至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当管理层持股变化时,其更可能发布有偏差的盈利预测。进一步检验外部监督作用的调节效应时发现:当监管机构监督、分析师监督或媒体监督力度较强时,管理层持股变化对盈利预测偏差的正向影响较弱。上述发现意味着,主管部门应将目前孤立进行的预测信息监管和内部人交易监管联系起来一并监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尹筑嘉 黄建欢
从理论和逻辑上分析,股价操纵与公司治理之间应存在密切关系。笔者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操纵案例,选取对照样本组并运用二项逻辑回归分析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表明,被操纵的公司不但在信息披露方面呈现出异常行为,而且在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等公司治理方面也出现了异常。这证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与股价操纵行为存在着紧密联系。其启示是,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是遏制股价操纵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价操纵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学彬 许敏敏
本文以中国2007~2009年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为研究背景,以存在公允价值变动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和面板数据分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上市公司盈利波动以及股票价格的影响,试图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是否在金融危机中扮演了助涨助跌的角色给出一个经验性证据。研究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上市公司盈利波动的确具有显著影响,并且投资者会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带来的公司盈利额外波动要求风险溢价。在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情况下,这种盈利波动和股价变化具有助涨助跌的作用,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伍燕然 江婕 谢楠 王凯
对于卖方行业分析师(简称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偏差现象,本文结合理性和不完全理性两方面因素,基于深交所主板市场数据对分析师预测偏差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有显著影响;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两个理性因素)对分析师预测偏差有显著影响;在分别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和公司治理水平后,投资者情绪仍对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于信息披露质量高、公司治理水平好的公司,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小。我们还运用行为金融学中的框架依赖偏差解释了情绪对分析师偏差影响的机理。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信息披露 投资者情绪 预测偏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维今 付冉冉
关于卖方行业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偏差现象,本文首次提出:分析师的预测偏差同时受到部分理性和有限理性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通过深交所主板市场数据证实了该假说。首先,公司治理水平(部分理性因素)对分析师预测偏差有显著影响;其次,在控制公司治理水平因素后,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仍然受到投资者情绪的显著正向影响;再次,对于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小;反之亦然。最后,笔者利用行为金融理论解释了情绪对分析师偏差影响的机理。
关键词:
分析师 公司治理 投资者情绪 预测偏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尤克清 张昊晨
本文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及其在不同产权性质上市公司中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越大,对上市公司施加的业绩导向压力越大,企业有更强的动机进行审计意见购买从而获得更清洁的审计意见。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具有更强的政治晋升动机,承担的经营业绩压力相对较小,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对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影响更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碧婷
在双循环背景下,作为商品流通重要基础的零售行业亟待转型发展。本文关注资本市场对零售企业战略导向(探索型战略与防御型战略)的反应,以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准确性和分歧度作为代理变量,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由于探索型战略带来的企业未来发展不确定性,当零售企业战略导向越偏向于探索型时,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准确性越低;第二,探索型战略会导致外部分析师获得的信息趋于一致,从而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分歧度因探索型战略的开展而降低。本文从产权背景和独立董事工作地点一致性两个视角对基础回归展开异质性分析。研究表明,零售企业的战略导向能被资本市场参与者捕捉,引起分析师预测行为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