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4)
2023(15407)
2022(13559)
2021(12941)
2020(11034)
2019(25704)
2018(25399)
2017(49176)
2016(26786)
2015(30258)
2014(30139)
2013(29526)
2012(26861)
2011(23806)
2010(23933)
2009(22088)
2008(21790)
2007(19414)
2006(17106)
2005(15097)
作者
(74416)
(61388)
(61159)
(58288)
(39448)
(29344)
(27977)
(24157)
(23439)
(22041)
(21156)
(20738)
(19387)
(19293)
(18967)
(18839)
(18291)
(18230)
(17726)
(17576)
(15095)
(14979)
(14920)
(14232)
(13703)
(13679)
(13660)
(13570)
(12250)
(12043)
学科
(101329)
经济(101200)
管理(91831)
(83363)
(73432)
企业(73432)
方法(49400)
数学(41798)
数学方法(41179)
(35577)
(26571)
中国(25953)
业经(24114)
(23933)
财务(23841)
财务管理(23781)
(23613)
企业财务(22643)
(21361)
理论(19543)
地方(18884)
(18395)
银行(18362)
农业(17657)
(17477)
贸易(17467)
(17420)
(17220)
(16953)
技术(16710)
机构
大学(375325)
学院(372480)
管理(154357)
(144788)
经济(141391)
理学(132013)
理学院(130638)
管理学(128484)
管理学院(127754)
研究(114397)
中国(90274)
(79164)
(73907)
科学(69727)
财经(57908)
(55997)
(55155)
中心(54192)
(52662)
(51917)
业大(51502)
研究所(50253)
北京(49857)
(48984)
师范(48596)
(45304)
财经大学(43353)
经济学(42774)
(41621)
商学(40350)
基金
项目(248962)
科学(196599)
研究(185106)
基金(181359)
(155889)
国家(154561)
科学基金(134781)
社会(116079)
社会科(109985)
社会科学(109954)
基金项目(96724)
(96369)
自然(87843)
教育(86110)
自然科(85819)
自然科学(85801)
自然科学基金(84236)
(80864)
编号(76480)
资助(74831)
成果(62542)
(55655)
重点(54879)
课题(51557)
(51460)
(51035)
教育部(48636)
项目编号(48131)
创新(47921)
人文(47623)
期刊
(160704)
经济(160704)
研究(111352)
中国(68702)
(62361)
管理(59499)
学报(55214)
科学(50851)
(46343)
大学(43206)
教育(42011)
学学(40284)
(35024)
金融(35024)
技术(33019)
农业(31571)
财经(29684)
业经(26068)
(25277)
经济研究(23874)
图书(21040)
问题(20895)
理论(19099)
财会(18473)
技术经济(17977)
实践(17369)
(17369)
(17285)
现代(17233)
(17172)
共检索到550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苏灵  史伟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政府监管的特征和博弈论的实质,构建两者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得出了博弈双方如何通过博弈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并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邵毅平  张健  
上市公司天然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伴生着规避盈余损失或盈余下降的行为,本文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引发投资者行为变化进而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重点监督进行研究。在以我国2006—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中,我们发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盈余管理行为,投资者能够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并与上市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追求超额收益。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高雨  闫绪奇  
基于中国证监会要求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的制度背景,实证考察了上市公司分类转移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的相关监管政策尽管强调了核心利润的重要性,但却引发了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盈余进行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行为,即将一些经常性费用类项目划分为非经常性损失,或将非经常性收益划分为经常性收益。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政策出台后盈利公司具有明显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动机与表现特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永海  章涛  
本文对比分析了新旧会计准则环境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发生的变化,并为监管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提出了适当的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汪昌云  李运鸿  王行健  田睿  
有效的监管措施有助于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而监管政策的威慑效果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手动获取2016-2020年间证监会上市公司现场检查“双随机”抽查的相关数据,以企业预期抽查概率作为监管强度预期的度量,实证分析了“双随机”抽查制度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威慑作用。研究发现:现场“双随机”抽查机制对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具有威慑作用,监管强度预期越高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越弱;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法治化水平、企业产权性质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能够强化这一威慑作用的影响;企业审计费用与监管强度预期呈负相关关系,而对被抽中进行现场检查的企业,审计师会要求更高的审计费用。上述研究结果为评估证监会上市公司现场检查“双随机”制度的效果及其影响提供一定的实证证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马潇  张超  
为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长期目标,实现节约电力电量,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本文运用博弈论构建了电力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与政府监管的重复模型,分析表明政府监管对企业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作用,实现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有序用电。最后提出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志颖  王丹丹  
本文基于盈余管理视角讨论了债务重组准则变迁和政府监管对债务重组方式选择的影响。以2005—2008年发生债务重组的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公司利用重组方式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新旧准则下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方式选择进行盈余管理以避免亏损的效果不同;政府监管对债务重组方式的选择有重大影响,控制关系豁免监管的加强导致2008年选择控制关系豁免的公司少于2007年,但公司却通过控制关系非控制化仍然达到盈余管理目的。建议将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监管细化到方式和非控制关系重组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婉珍  
本文以2004-2008年上市公司为对象,通过统计方法对新政府补助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遇到上市危机时,就会主动寻求政府会主动伸出支援之手;在新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实现摘星、摘帽的现象仍然存在。这说明新准则对于限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遏制地方政府操作上市公司盈余、影响证劵市场法规运行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继红  贾香萍  张元启  
盈余管理问题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主要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入手 ,指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和识别办法 ,并提出包括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民事赔偿制度、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全流通问题、政府和企业转变理念以及进行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等对策 ,以便有效治理盈余管理现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婧  李欢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当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而纵观国内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主体一般涉及ST公司、亏损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等较多,而对于民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较少,这与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不相匹配。文章结合民营经济的发展和现行会计准则,探讨民营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规范民营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与防范措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福胜  吉姗姗  程富  
本文对比分析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对我国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都会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且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短期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大,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负面影响更大;公司管理层会使用应计盈余管理或真实盈余管理来满足"盈余阈值";满足"盈余阈值"的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具有显著负效应,而满足"盈余阈值"的应计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具有显著正效应;仅通过应计盈余管理满足"盈余阈值"的公司比仅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满足"盈余阈值"的公司具有更优的未来经营业绩。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利益相关者对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理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玉莲  龚钰淇  
本文选取2009年至2013年沪深两市进行股权再融资(包括配股与增发)以及被特别处理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模型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模型,对比研究两种不同的监管性质——再融资监管与退市监管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差异。研究表明,在市场监管下,我国上市公司同时实施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相对于再融资监管,退市监管下的上市公司利润操控程度更高;两种监管性质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都较高,但退市监管下的上市公司,其隐性化程度略低于再融资的上市公司。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隆正伟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日趋严重的背景下,研究如何优化现存的会计监管机制,从而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建立政府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间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在对相关参数进行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纯策略纳什均衡和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结果表明:提高对财务舞弊的处罚力度与降低监管部门的监管成本是优化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的关键。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亮  
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加强对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监控,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本文收集2006~2010年我国A股ST上市公司的各种交易状态及其变化的数据,利用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一个替代变量,实证研究了盈余管理与ST上市公司之间的经验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为避免被指定为ST,在ST前后年采取不同的盈余管理行为;私营公司与国有公司在盈余管理行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低管制行业的公司比高管制行业的公司进行了更多的盈余管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  张然  
文章研究了债务重组准则变更及监管者行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债务重组收益并非主要发生在财务困难的公司;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确认债务重组收益的可能性和金额显著提高;不仅扭亏是利用债务重组收益的动机,避免亏损和业绩下滑也是上市公司利用重组收益的重要动机;针对证监会要求由控股股东豁免或代为清偿产生的重组收益计入权益的监管,上市公司采用控股股东子公司对本公司子公司代偿等重组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