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4)
2023(4336)
2022(3712)
2021(3590)
2020(2966)
2019(6879)
2018(6597)
2017(13693)
2016(7539)
2015(8453)
2014(8515)
2013(8275)
2012(7717)
2011(6871)
2010(7219)
2009(6819)
2008(6974)
2007(6397)
2006(5981)
2005(5504)
作者
(20015)
(16546)
(16491)
(15802)
(11001)
(7791)
(7592)
(6316)
(6314)
(6243)
(5493)
(5436)
(5403)
(5400)
(5394)
(5038)
(5015)
(4983)
(4952)
(4892)
(4166)
(4090)
(4087)
(3858)
(3847)
(3834)
(3777)
(3721)
(3342)
(3247)
学科
(31010)
管理(30308)
(28131)
企业(28131)
(26781)
经济(26741)
(15801)
(12156)
财务(12142)
财务管理(12118)
企业财务(11687)
方法(11614)
数学(10101)
数学方法(9963)
(8696)
(8498)
(8297)
中国(7292)
业经(6462)
(5810)
银行(5810)
(5681)
(5546)
贸易(5540)
及其(5473)
(5439)
(5404)
农业(5255)
公司(5188)
政策(5089)
机构
学院(104877)
大学(102563)
(44704)
经济(43680)
管理(43165)
理学(36497)
理学院(36191)
管理学(35766)
管理学院(35556)
研究(32835)
中国(28364)
(26198)
(20977)
财经(19324)
(17523)
(17203)
科学(16907)
(16112)
中心(15733)
财经大学(14239)
研究所(13779)
北京(13626)
(13301)
(13132)
(12819)
师范(12730)
经济学(12618)
商学(12286)
商学院(12184)
(11933)
基金
项目(60861)
科学(48583)
研究(47719)
基金(44357)
(36774)
国家(36434)
科学基金(32301)
社会(30031)
社会科(28533)
社会科学(28528)
(23095)
基金项目(22721)
教育(22410)
自然(20538)
编号(20243)
自然科(20030)
自然科学(20023)
自然科学基金(19683)
资助(19341)
(19305)
成果(17917)
(14440)
课题(13831)
(13579)
重点(13289)
项目编号(12863)
教育部(12803)
人文(12741)
(12481)
(12479)
期刊
(53100)
经济(53100)
研究(34538)
(22971)
中国(20919)
管理(17641)
(16132)
金融(16132)
(12002)
教育(11343)
科学(11204)
学报(11138)
财经(9962)
大学(9312)
学学(8734)
业经(8631)
技术(8552)
(8378)
经济研究(8333)
农业(7944)
财会(6867)
(6524)
会计(6504)
问题(6221)
国际(6001)
理论(5339)
现代(5270)
(5052)
经济管理(4863)
世界(4788)
共检索到169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友良  
上市公司采用各种措施对其盈利水平进行人为包装 ,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过程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隐患 ,因此 ,必须加快证券立法执法进程 ,强化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监督制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奔  
如何有效防范上市公司欺诈是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的重大命题。主观刻意性、以外部中小投资者为欺诈客体、后果的严重性构成上市公司欺诈的核心要素。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欺诈呈现欺诈类型多样,同一公司反复欺诈及个人惩罚力度较轻等特点,同时大股东、高管与外部的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欺诈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应从法律法规、建立多元分析师评价体系及引导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有效防范上市公司欺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曾之明  杨彩林  
一、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手法剖析利润操纵是财务舞弊现象中的一种,它是指管理当局利用信息的不对称,采取欺诈手段不合法地调整企业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媛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治理制度不完善有密切关系。上市公司防范财务舞弊需在公司治理层面落实监事会、独立董事、董事会对管理层财务会计行为的内部监督,并完善对管理层财务会计行为的约束惩罚机制和财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惠萍  刘太琳  杨蕙馨  
为了规避审计串谋对上市公司相关利益者的损害,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分析上市公司审计串谋发生的基本条件和主要机理的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一个考虑惩罚机制的防范审计串谋的最优激励模型,得出了防范审计串谋行为需要满足的五个均衡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大淼  
本文以券商内部审计者眼光 ,透析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隐患 ,揭示部分企业在上市前的招股说明书及上市后的定期报告书中 ,弄虚作假 ,进行利润包装的动机和手段 ;同时从专业角度 ,对利润包装者 ,在利用关联交易 ,执行会计政策 ,争取地方当局支持时的不端行为也作了披露。力求为识假、防假、打假 ,维护券商、上市公司、投资者利益 ,规范企业上市行为及股市运作 ,做一点探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庆华  王小华  
2004年,自德隆系问题暴露后,鸿仪系、托普系、飞天系等问题相继曝光。这些企业系公司无非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占用、挪用上市公司资金,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担保,要求上市公司参股系内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要求上市公司收购名下资产等等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使上市公司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本文主要针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财务风险防范进行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花旻  
从2007年《物权法》颁布以来,以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作为担保方式的银行贷款逐渐增多。如何更好地把握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业务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商业银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特点,分析其作为担保方式的风险,并就如何防范风险提出建议,包括:贷前调查阶段侧重押品的选择;依法完成股权出质的审批手续,重视质押合同的签订和质押手续的办理;细化押品和质押股权公司的贷后管理;与产权交易中心加强合作,拓宽非上市公司质押股权交易的途径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海东  
如何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审计风险 ,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影响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审计风险因素及其防范策略作了详细的阐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如新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在商业信用条件下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包括应向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增值税额及代替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近年来,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大笔应收账款逐年沉淀,无疑加速了其资产质量的恶化,并严重影响公司的再生产能力,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的当务之急。文章主要对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风险的现状、危害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任夏仪  王耘农  
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多数集中于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之间或与母公司下属其他子公司之间。建立在非公平、非合理的基础之上的关联交易虽使交易方短期受益,但不能代表关联各方在正常条件下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创利水平。不正当关联交易不仅为上市公司的稳健经营埋下了隐患,也妨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导致较高的审计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采取专门的审计程序以识别关联方关系、关联方交易,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和防范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志虎  郭运涛  刘锦妹  
管理层会计舞弊是指公司管理当局为满足自身利益需要而采取的蓄意的会计造假行为。文章从诱发管理层会计舞弊的内外环境因素,以及进行舞弊的成本与收益对比方面剖析了上市公司管理层会计舞弊的产生,并着重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国健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屡屡发生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不仅损害了中小投资人、债权人的利益 ,而且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造成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本文从上市公司组织形式、公司治理、外部监督等不同层面剖析了会计造假的深层次根源 ,并采取相应对策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晶  
一、引言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而发展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收购与反收购作为资本市场中控制权博弈的手段,有各自的价值选择。伴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上市公司股份结构逐渐分散化,资本市场的全流通时代已然到来。2015年股市暴跌,造成目标公司价值被低估之现状,加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