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9)
2023(10670)
2022(9498)
2021(8875)
2020(7539)
2019(17566)
2018(17326)
2017(34725)
2016(18565)
2015(21042)
2014(20798)
2013(20772)
2012(18865)
2011(16833)
2010(16481)
2009(15135)
2008(14700)
2007(12757)
2006(11036)
2005(9479)
作者
(52263)
(43240)
(42972)
(40763)
(27712)
(20682)
(19528)
(17009)
(16392)
(15409)
(15001)
(14338)
(13494)
(13490)
(13330)
(13081)
(12966)
(12875)
(12390)
(12297)
(10672)
(10402)
(10366)
(9694)
(9563)
(9540)
(9495)
(9464)
(8571)
(8471)
学科
(76468)
经济(76380)
(59612)
管理(59475)
(52055)
企业(52055)
方法(41145)
数学(36250)
数学方法(35943)
(23646)
(18426)
中国(17326)
(16884)
财务(16823)
财务管理(16793)
业经(16707)
企业财务(16086)
(14514)
(14513)
地方(14297)
(13315)
贸易(13309)
(12865)
农业(12511)
理论(12200)
技术(12146)
(12061)
环境(11133)
(10812)
(10515)
机构
大学(265648)
学院(262667)
管理(112656)
(104757)
经济(102597)
理学(99233)
理学院(98272)
管理学(96834)
管理学院(96371)
研究(79509)
中国(59042)
(55176)
(48958)
科学(48473)
财经(40525)
业大(38161)
(38131)
(37078)
(36709)
中心(36297)
(35555)
研究所(34708)
北京(34674)
(32671)
师范(32404)
经济学(31173)
财经大学(30597)
商学(30400)
商学院(30104)
(29523)
基金
项目(185109)
科学(146652)
基金(136570)
研究(135867)
(117312)
国家(116354)
科学基金(102005)
社会(86121)
社会科(81775)
社会科学(81755)
基金项目(73676)
(71124)
自然(67342)
自然科(65804)
自然科学(65792)
自然科学基金(64633)
教育(62293)
(59703)
资助(56742)
编号(55421)
成果(43898)
(41608)
重点(40251)
(38614)
(37662)
课题(36502)
教育部(36373)
人文(36036)
创新(35842)
科研(35578)
期刊
(106776)
经济(106776)
研究(74807)
中国(41581)
管理(39933)
学报(38936)
(37911)
科学(35908)
(31756)
大学(29937)
学学(28196)
教育(25492)
农业(22446)
技术(21589)
(21162)
金融(21162)
财经(19537)
业经(17637)
经济研究(17226)
(16346)
图书(14001)
理论(13978)
问题(13866)
实践(12910)
(12910)
技术经济(12784)
科技(12239)
商业(12024)
现代(11833)
(11492)
共检索到362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任浩  张同健  任文举  
公司并购整合是公司并购的关键性阶段,决定着整个公司并购的成败。公司并购整合绩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并购规划阶段进行详细阐释。基于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的公司并购数据,借助于多元回归分析模型,经验性的研究发现,企业性质、目标公司员工素质、生产有效性、经营有效性对并购整合绩效存在着显著的影响,而品牌影响力、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对并购整合绩效不存在影响,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规划存在着功能缺失,从而为公司并购的整体改进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军  余鹏翼  
本文以2006年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控股权转移的并购案例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并购在短期内为目标公司创造了价值,给股东带来较高的超额收益,但是在较长时间内,公司价值有受损的可能;同时在正式信息披露日前,存在信息泄漏的现象;在影响目标公司价值变化的因素中,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并购双方的关系、交易股权数都对公司并购的绩效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敏  高柳  
运用综合绩效评价方法对103起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并购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表明:总体上看,并购后公司的绩效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非ST类并购后绩效的改善比ST类明显;无偿划拨类公司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比有偿转让类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娄磊  蒋海新  张■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选取了我国2015-2017年实际发生并购交易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中的20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并运用SPSS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ROA)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与配对t检验,最终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ROA)呈现出倒"V"型;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本文运用Eviews进行回归分析进一步得出的实证结果:十大股东持股比例(ten)和并购交易支付价值(val)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国有股权占比(sta)与现金支付(way)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负向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文璋  顾慧慧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分别检验我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的反应和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系统地考察了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璋礼  
世界并购热潮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产物,同时并购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从理论上讲,并购这类有效的经济手段目前受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纳,主要用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应、提高经济效率。文章采用经营业绩研究法从财务角度来研究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对进行并购活动的上市公司沪、深两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财务绩效的实证检验。同时,将并购事件按照并购类型分类,比较分析不同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如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根福  吴林江  
本文从并购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认为我国学者常用的以股价变动来衡量企业并购绩效的方法并不适合于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采用一种以财务指标为基础的综合评价方法来衡量并购前后的业绩变动 ,并以此分析和检验了1 994-1 998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从整体上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 ;不同并购类型在并购后不同时期内业绩不相一致 ;另外 ,并购前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绩效在短期内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汉君  张丽  艾杰  
近几年随着我国公司并购活动发展,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以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并购方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方公司2005~2010年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并购方绩效大部分上升,但仍有相当部分公司绩效下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吴英  
本文选取2002年发生的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并购前后共4年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上市公司并购效应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相反还有所下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舒博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7年沪、深两市的194起并购事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不同并购主体、类型和行业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并购事件的发生总的来说提高了公司绩效,其中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显著高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目标公司的股东在并购事件中获得了比收购公司更高的并购绩效;上市公司并购获得的正的并购绩效,绝大多数来自非竞争性行业发生的并购事件;外资并购则普遍获得了较低的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明娟  于卓群  
近年来,互联网浪潮给传统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传统企业纷纷积极对接互联网以谋求转型,而由于互联网的用户黏性等特征,以自建的方式成功转型的困难较大,因此直接并购拥有互联网资源的企业成为很多传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捷径。文章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加入到修正后的传统绩效评级体系中,采用会计指标法对2010—2015年成功进行互联网转型并购的82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互联网转型并购后企业的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暂时降低,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且创新能力逐渐成为衡量企业绩效的首要因素;总体来看,互联网转型并购对企业短期绩效的影响不大,对长期绩效的积极作用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良谋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购并活动为基础 ,对购并后整合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讨论了对购并后整合绩效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认为 ,购并后整合与购并交易在购并整体活动中的性质并不相同;产业相关性与购并后整合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在购并后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整合重点和难点 ,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同时 ,基于以上分析 ,还说明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创新和购并整合实践有待提高。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运凤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的绩效评价方法对中国2000~2006年间发生并购的46家零售业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如下。第一,总体绩效呈现先缓慢改善,然后下降,再显著提升的趋势。第二,股权收购样本的绩效要优于资产收购;股权收购的绩效表现不购稳定,而资产收购样本的绩效值保持稳定且缓慢的上升。第三,在并购后的第一年关联并购的绩效水平明显高于非关联并购,其他年份两种样本的绩效水平基本持平。第四,横向并购的绩效高于混合并购的绩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亮  
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最基本理论依据是能否创造价值。建立科学合理的评级指标是科学评价并购能否创造价值的关键。EVA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为业绩评价如资本市场估价提供了一座桥梁,但由于其局限性也不能有效地控制部门之间的规模差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从整体上并没有创造价值,应从理论上谨慎对待并购行为,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主动采用EVA指标来进行并购决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瑞凌  陈宏民  
以2000~2003年沪深两市控制权转移并购案为样本,利用股市事件法分析各年目标公司股票价格在并购前后的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目标公司股价对并购反应消极,2001年、2002年目标公司股价对并购反应积极,2003年目标公司股价对并购反应不显著。整体上看,四年内所有并购目标公司股价反应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