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03)
2023(3710)
2022(3195)
2021(3105)
2020(2623)
2019(6301)
2018(5972)
2017(12479)
2016(6880)
2015(7827)
2014(7809)
2013(7766)
2012(7219)
2011(6589)
2010(6815)
2009(6519)
2008(6863)
2007(6428)
2006(5874)
2005(5507)
作者
(20750)
(17556)
(17335)
(16294)
(11505)
(8315)
(7840)
(6747)
(6481)
(6385)
(6106)
(5948)
(5718)
(5710)
(5591)
(5334)
(5288)
(5252)
(5032)
(4942)
(4400)
(4344)
(4213)
(4168)
(4162)
(3919)
(3753)
(3618)
(3533)
(3438)
学科
(29706)
经济(29651)
(28694)
管理(27568)
(26952)
企业(26952)
方法(16715)
数学(14528)
数学方法(14422)
(13642)
(11823)
财务(11818)
财务管理(11801)
企业财务(11482)
(8356)
(6365)
银行(6351)
(6346)
(6203)
金融(6202)
业经(6162)
(5964)
(5785)
(5635)
中国(5401)
公司(5246)
(5219)
贸易(5210)
(4996)
体制(4949)
机构
大学(110162)
学院(107378)
(45598)
管理(45021)
经济(44774)
理学(39023)
理学院(38646)
管理学(38098)
管理学院(37905)
研究(33747)
中国(30193)
(24853)
(22833)
财经(20116)
科学(18654)
(18367)
(17354)
(16965)
中心(16028)
(15990)
财经大学(15378)
研究所(15328)
北京(14366)
业大(14184)
经济学(13907)
商学(13707)
商学院(13605)
农业(13121)
(12542)
经济学院(12508)
基金
项目(66199)
科学(53880)
基金(52450)
(45627)
研究(45471)
国家(45304)
科学基金(40033)
社会(30500)
社会科(28985)
社会科学(28974)
基金项目(28219)
自然(28052)
自然科(27502)
自然科学(27491)
自然科学基金(27086)
(23039)
资助(22227)
教育(21547)
(20415)
编号(17102)
(16270)
成果(14530)
重点(14490)
教育部(14399)
人文(13702)
(13436)
科研(13018)
大学(12799)
创新(12592)
国家社会(12550)
期刊
(49718)
经济(49718)
研究(31882)
(22086)
管理(17838)
中国(17679)
(17277)
金融(17277)
学报(16324)
科学(16188)
(13986)
大学(12598)
学学(12137)
财经(11537)
(9597)
农业(8855)
经济研究(7588)
业经(7056)
技术(6650)
财会(6444)
理论(6388)
问题(6325)
(6067)
教育(5886)
会计(5850)
国际(5698)
实践(5620)
(5620)
技术经济(5213)
(5206)
共检索到162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晓波  雷蔚  
以1993—201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交易的所有非金融企业为样本,对公司的信用行为及其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公司信用行为深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商业信用的供给和需求与短期银行信用、长期银行信用显著负相关;商业信用需求与商业信用供给显著正相关;公司价值与商业信用供给显著正相关,与商业信用需求显著负相关,与短期银行信用需求和长期银行信用需求显著负相关;此外,宏观经济周期、企业的经济性质、公司规模、资本结构、成长性等因素对公司的信用行为和公司价值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克钦  潘安娥  
面对逐渐增大的环保压力,部分企业选择通过虚假宣传粉饰自身环境行为树立良好公众形象达到"漂绿"目的,当前多数研究主要针对企业环境事件影响而忽视了企业操纵性环境信息披露对于环境治理的负面作用。本文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视角出发,将上年(本文选取2015年、2016年两个年份)被媒体披露环境违规但企业本身在次年(即分别对应的2016年、2017年)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未明显披露负面环境信息的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事件分析法研究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漂绿行为的反应。结果表明:2016年和2017年上市公司漂绿行为具有较为显著的负面市场反应,且2017年上市公司漂绿行为负面市场反应相比于2016年有所增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冠东  
文章以2008~2010年发生违规行为的A股上市公司和其配对公司为研究样本,首先对两组样本在处罚公告日前后的收益率进行差异性检验,其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处罚公告日前后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违规公司股票的市场反应。总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违规公司股票在公告日前后有明显的负向反应。分组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违规公司所在行业、处罚机构、处罚原因、处罚措施会对市场反应产生影响。针对不同处罚效果,文章给监管机构提出了可能的应对措施,并给投资者提出了投资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溪  张俊生  
以往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违反法规行为给投资者带来的财富损失的文献基本都以监管机构处罚公告作为事件研究的原点,而未考察处罚公告之前的另一项重要事件:立案公告。我们发现,在证监会处罚公告附近的市场反应约为-2%(这与以往文献一致),而立案公告附近的市场负反应则高达-6%左右。这意味着仅关注处罚公告事件将明显低估投资者的实际财富损失。在尝试解释立案公告日附近市场反应的截面差异时,我们发现立案公告前最近年度的盈余管理幅度越大,市场反应越负面,这意味着投资者在面临模糊信息时可能参考了此前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投资决策。我们还讨论了本文证据对我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的民事诉讼制度的含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媛媛  王邵安  
重述公告的频繁发生,有很强的信号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财务重述研究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年报更正公告按照消息性质和时间跨度进行细分。以2008年至2011年间我国沪市A股发布的上市公司年报更正公告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更正公告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年报更正公告总体上对公司价值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同性质、不同时间跨度的更正公告的市场反应有明显差异,从而得到了不同时间跨度的更正公告具有价值相关性的证据,揭示了上市公司更正公告披露的择机行为,股票市场对该择机行为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军辉  王华  
本文以1998~2004年进行配股并且在配股后三年内受到证监部门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配股违规行为事后监管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配股当年以及配股三年内均存在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受罚时有显著的负效应,违规后两年以上被发现的上市公司受罚时有显著的负效应,其他的违规行为受罚时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反应。由此可见,证监部门对违规配股上市公司的事后监管并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即使有作用其效果也甚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贾文学  
根据证监会的规定,上市公司增发过程中必须发生若干次公告,进行信息披露,那么对于哪些事件市场反应表现得更为敏感呢?增发新股进程中典型事件有:年报披露、董事会预案公告、临时性股东大会公告、股东大会公告、证监会批准公告、新股上市。以上述事件发生日为基准日,构造[-10,10]时间窗口,如果上一周或下一周涨跌幅超过某个阈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雷  刘爱杨  卜华  
文章选取财务重述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200,-6)为估计期,分别计算每支股票的日超额回报率,并对所有样本的日超额回报率和累计超额回报率进行单样本T检验,以研究财务重述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证明,财务重述行为发生前后较短的事件窗口期内,市场会做出显著的负面反应。且更正公告和传递坏消息的财务重述公告会给市场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补充及更正公告、传递消息性质不确定的财务重述公告会造成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而补充公告和传递好消息及无影响消息的财务重述公告不会给市场造成明显影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晓波  张琪  郑金玲  
以2007—2012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客户集中度如何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经营风险和市场表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客户集中度与销售毛利率、经营杠杆系数显著负相关,与市销率显著正相关。这一研究发现为"业务—财务—市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客户集中度的提高会使经营业绩和经营风险同时下降,资本市场对客户集中度上升的反应是积极的和正面的,客户集中度及其变化可以作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一种信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清刚  徐欣宇  
某些情况下上市公司可以进行股份回购。文章以2006—2012年期间中国A股市场发生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回购动机分类研究了股份回购的市场反应。描述性统计发现,不同情况下的股份回购在短期内都能够产生正向累计超常收益率,但能够产生正向累计超常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多为回购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资产负债率等。回归分析发现样本公司宣告的三种股份回购动机都与累计超常收益率负相关,特别是当样本公司宣告为股权激励而回购股份时,市场反应显著为负。因此,投资者应谨慎操作,不能仅仅根据上市公司宣告的股份回购动机来决策,还应该分析该公司的回购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资产负债率等因素。该研究还可为我国上市公司...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玉清  马丽丽  
本文抽样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同时通过建立上市公司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社会责任贡献的指标体系,揭示了我国深市、沪市所有上市公司的真实社会贡献,并实证分析了市场对这一信息的反应。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这一信息与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相关性不强,但是,由于行业特色的存在,不同行业之间的价值相关性迥异。这一实证结果给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雷  宋顺林  
国外有研究表明,控制权转移能给目标公司股东带来20%左右的超额收益率。本文通过考察我国1997—2003发生控制权转移的282个样本,发现控制权转移能给目标公司带来9%以上的累积超额收益率。而且,转移后变更行业、变更董事长或总经理、民营转给国有的样本转移时可获得的累积超额收益率甚至更高。最后,我们用多元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证明行业变更、董事长或总经理变更、转移类型对控制权转移的市场反应有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婷  昝玉宇  
业绩预告制度的设立旨在提前释放业绩风险,减轻年报披露的股票波动,但业绩预告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修正公告频出,业绩信息的反复变化干扰了投资者的决策。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市场反应的事件研究证明,修正公告存在信息含量:在[-50,25]、[-20,20]、[-1,1]三个窗口,不同修正类型公告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同向上升"、"同向下降"及"亏损"修正在公告日后存在显著逆向反应,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存在逆向投资行为和高抛低买的前景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万  
本文选择2006年5月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到2008年6月的两年间董事会宣告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发现,我国上公司在定向增发宣告事件-2、-1、0、1日的超常收益分别是2.41%、4.57%、2.71%、1.77%,事件期其它时间超常收益不明显。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可积极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实现融资或重组,与此同时,也要担负起对股东的应有责任,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切实维护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秀君  
本文以事件研究法为基础,分析了财务重述前后每股盈余、每股现金流量和超额报酬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内容多为负面消息,延迟发布不良信息成为管理层普遍采用的做法。财务重述期间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市场投资者并没有因为上市公司的"积极"修正财务报告而提高对公司财务报告的信任,反而视其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一种伎俩,财务重述发生之后,投资者对财务报告信息信任度降低,转而选择诸如现金流量等不易被操纵的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