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0)
2023(9795)
2022(8838)
2021(8446)
2020(7233)
2019(16929)
2018(16901)
2017(33230)
2016(18090)
2015(20477)
2014(20403)
2013(20284)
2012(18384)
2011(16320)
2010(16104)
2009(14697)
2008(14587)
2007(12586)
2006(10972)
2005(9441)
作者
(51188)
(42222)
(41846)
(39855)
(27046)
(20234)
(19145)
(16711)
(16046)
(15073)
(14558)
(14041)
(13243)
(13159)
(12894)
(12871)
(12768)
(12577)
(12047)
(11958)
(10437)
(10232)
(10177)
(9518)
(9473)
(9358)
(9327)
(9303)
(8365)
(8361)
学科
(69311)
经济(69230)
管理(60044)
(58561)
(52224)
企业(52224)
方法(35018)
数学(30148)
数学方法(29820)
(24232)
(18826)
财务(18764)
财务管理(18737)
企业财务(17942)
(16818)
中国(16302)
业经(15644)
(14480)
(13656)
地方(13207)
理论(12114)
(11800)
技术(11383)
农业(11329)
(11102)
贸易(11094)
(10764)
(10569)
环境(10473)
(10106)
机构
大学(254004)
学院(251339)
管理(106522)
(95861)
经济(93685)
理学(93140)
理学院(92201)
管理学(90737)
管理学院(90304)
研究(78098)
中国(58497)
(53972)
科学(48908)
(46225)
(38511)
财经(37545)
业大(37239)
(36244)
中心(35600)
研究所(35006)
(34495)
(34167)
北京(34155)
(31603)
师范(31310)
(28908)
(28526)
农业(28429)
商学(28378)
财经大学(28286)
基金
项目(175194)
科学(137921)
研究(128260)
基金(127783)
(110432)
国家(109501)
科学基金(95298)
社会(79187)
社会科(75022)
社会科学(75003)
基金项目(69434)
(67923)
自然(64067)
自然科(62560)
自然科学(62548)
自然科学基金(61419)
教育(58916)
(57136)
资助(53007)
编号(52811)
成果(42750)
(39004)
重点(38509)
(36429)
(35586)
课题(35165)
创新(33790)
科研(33756)
教育部(33710)
项目编号(33429)
期刊
(101242)
经济(101242)
研究(72476)
中国(41867)
管理(38911)
学报(38566)
(37629)
科学(35561)
(31948)
大学(29382)
学学(27579)
教育(26077)
农业(22671)
技术(20988)
(20290)
金融(20290)
财经(17889)
业经(16494)
经济研究(15498)
(14918)
图书(13608)
理论(13551)
问题(13022)
实践(12605)
(12605)
财会(12538)
科技(12077)
技术经济(11891)
现代(11614)
(11613)
共检索到354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郭慧婷  张俊瑞  李彬  
对现金流管理的研究是继盈余管理后兴起的管理层舞弊行为研究。在已有关于现金流操控阈值点研究的基础上,以2004年至2009年有分析师预测值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条件分布法,采用统计变量τ和z计算分布频率,并以分布频率直方图直观显示,分析上市公司在现金流量阈值点操控行为的动机选择。从统计结果和分布频率图可知,公司管理层对3个现金流阈值点确实存在不同选择。操控现金流微正的动机最强,即公司管理层更注重报告"微正"现金流量,其次是超越往年现金流量动机,而迎合分析师预测的动机最弱。研究还发现,管理层存在多重操控动机,即在控制已达到某一个阈值点之后,公司管理层更倾向达到另一个阈值点,存在"好上加好"的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文娟  刘君言  陈潇潇  周智一  
本文针对实施半强制性分红政策后,再融资上市公司与非再融资上市公司现金流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半强制分红政策对上市公司操控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证监会的强制要求下,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与再融资资格挂钩后,相比非再融资上市公司,再融资上市公司更具有操控现金流的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再融资上市公司操控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时期集中在半强制分红措施颁布实施后,这种现金流操控现象最终可导致公司价值和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慧婷  张俊瑞  吴群琪  
以1999~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现金流操控的经济后果。结果表明,现金流操控虽然提升了公司当期业绩,但有损于未来业绩,经济后果严重。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与维持动机相比,具有微正动机和迎合动机的现金流操控对未来业绩的不利影响更大。因此,投资者对于现金流为微正以及达到分析师预测值的公司报告要更加重视和加以甄别。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慧婷  张俊瑞  徐萍  
文章运用盈余分布法和最佳拟合曲线模型,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上市公司1998~2006年经营现金流为研究对象,揭示上市公司现金流操控现象的存在性,并比较两个行业的不同操控程度。实证结果显示:现金流量0点是两个行业现金流分布的阈值点,且批发零售业操控程度高于制造业;上年经营现金流量业绩是批发零售业现金流分布的显著阈值点,但在制造业的结果并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慧婷  张俊瑞  李彬  
一、引言公司现金流信息来源于公司第三大报表——现金流量表。随着现金流信息日益受到重视,公司管理层可能会基于各种动机、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行披露操作,即现金流操控(并不从字面上刻意区别现金流操控、现金流操纵或现金流管理)。目前国外关于现金流操控的研究逐渐兴起,但几乎没有直接关于现金流操控的问卷调查研究。Graham等(2005)通过对400多位经理人员的调查发现,经理人员更情愿采用会负面影响企业价值的真实活动操控方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慧婷  张俊瑞  李彬  吴群琪  
以现金流操控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以规范研究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具体归纳和提炼现金流操控的特征、深层挖掘操控动机、对操控方式分类讨论、对计量方式和经济后果予以总结,研究结果可为会计行为相关研究揭示更多的启示和契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冬华  赖升东  
以我国沪深交易所2002-2012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现金流操控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发现现金流操控行为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机构投资者和高质量审计能够较好地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有效提高现金流信息的透明度,避免现金流操控行为导致的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银国  曹雪  
基于中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4年的数据,探究自由现金流与在职消费的关系,并且考察公司治理机制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水平与自由现金流量有关,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未能有效抑制自由现金流对高管在职消费的促进作用,仍需继续加强对公司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艳玲  张俊瑞  
以1998~2007年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现金流量操控程度度量模型,分析了上市公司现金流量操控行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为确保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正、超越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以及迎合分析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预测,存在操控现金流量的现象。上述结果不仅证明了现金流量操控程度度量模型的有效性,而且为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操控行为的识别及其程度的度量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瑞  郭慧婷  王玮  
以2001~2006年在A股市场再融资的23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年度分析了再融资前后一年样本公司三项现金流指标的变化,并运用两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方法和两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了再融资公司和控制样本公司三项现金流指标和经营现金流11个重要构成项目的变化。结果表明,再融资公司很可能通过加快收回货款、获得一次性税费返还、调整非经常性项目、拖延支付税费、提前大量销售存货等方式,操控上市公司的现金流,以满足再融资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慧婷  张俊瑞  
上市公司分派现金股利是股东从公司获利的方式之一。本文以2004-2006年房地产行业、批发零售业和综合类行业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类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研究现金股利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和产生的现金流后果。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影响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并存在"超能力派现"现象,即公司派现后未分配利润和现金流量净额小于零,说明大股东通过现金股利分派转移了公司现金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志坚  李佳丽  
本文以2010~2012年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家族控制对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民营非家族控制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上市公司拥有较低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当公司投资机会较好时,家族控制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约束,从而降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特别是当公司由创始人及其家族控制时,这种优势尤为明显;然而当公司投资机会较差时,家族控制并不能减轻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这可能与其引发的家族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有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进  
文章以终极所有权理论为分析框架,以在我国中小板上市三年以上的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背景下的上市公司成长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家族控股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程度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两权之间适度分离有利于企业成长,过度分离不利于企业成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中伟  
文章从控制结构和市场环境角度对A股和香港上市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作了比较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A股和香港上市公司的投资与自由现金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控制结构是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多数制衡控制、多数独占控制和少数状态依存控制结构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依次增加。处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水平也会表现出差异。香港本地股的投资与自由现金流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强,其次为A+H股和A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文伟  冉茂盛  周姝  
以最终控制权大于10%的21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最终控制权、现金流权与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金流权、最终控制权均对过度投资有抑制作用;最终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时,最终控制人倾向于过度投资以实现隧道效应,因此,降低上市公司最终控制权、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可以提高投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