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8)
2023(1749)
2022(1489)
2021(1361)
2020(1253)
2019(2956)
2018(2910)
2017(6108)
2016(3346)
2015(3904)
2014(3855)
2013(3888)
2012(3467)
2011(3030)
2010(2972)
2009(2844)
2008(2999)
2007(2675)
2006(2429)
2005(2161)
作者
(8806)
(7462)
(7444)
(6970)
(4946)
(3569)
(3424)
(2815)
(2758)
(2606)
(2493)
(2457)
(2400)
(2369)
(2296)
(2251)
(2240)
(2212)
(2164)
(2134)
(1829)
(1788)
(1758)
(1705)
(1684)
(1667)
(1610)
(1547)
(1539)
(1405)
学科
(19928)
企业(19928)
(19748)
管理(17788)
(14993)
经济(14969)
(11642)
(10472)
财务(10471)
财务管理(10461)
企业财务(10209)
方法(10117)
数学(9096)
数学方法(9048)
公司(5107)
(4299)
(3488)
体制(3330)
业经(2957)
(2565)
(2438)
经营(2437)
技术(2296)
中国(2181)
决策(2052)
(2019)
金融(2019)
(1985)
银行(1983)
组织(1920)
机构
大学(49561)
学院(48922)
管理(22144)
(21583)
经济(21267)
理学(19712)
理学院(19588)
管理学(19391)
管理学院(19305)
(13010)
研究(12181)
中国(11143)
财经(10549)
(9765)
(9483)
财经大学(8259)
商学(7647)
商学院(7594)
经济学(6594)
经济学院(6064)
(6049)
科学(5975)
会计(5973)
北京(5961)
中心(5871)
(5672)
(5479)
经济管理(5403)
金融(5331)
业大(5285)
基金
项目(31037)
科学(25591)
基金(25083)
(21291)
国家(21146)
研究(21135)
科学基金(19479)
社会(14845)
社会科(14226)
社会科学(14223)
自然(13679)
基金项目(13627)
自然科(13390)
自然科学(13388)
自然科学基金(13163)
资助(11121)
(10801)
教育(10361)
(9259)
(7927)
编号(7352)
教育部(7260)
人文(7067)
重点(6748)
(6378)
科研(6267)
国家社会(6182)
大学(6015)
成果(6000)
(5991)
期刊
(20208)
经济(20208)
(13632)
研究(13509)
管理(9260)
学报(6109)
(6107)
金融(6107)
中国(5957)
财经(5853)
科学(5657)
财会(5407)
大学(5064)
学学(4985)
(4845)
会计(4781)
会通(3673)
通讯(3673)
经济研究(3596)
技术(3065)
(3046)
业经(2508)
问题(2442)
(2439)
统计(2404)
国际(2400)
(2369)
技术经济(2366)
经济管理(2272)
(2259)
共检索到68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连玉君  苏治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动态调整机制。针对448家上市公司在1998~2006年样本区间内的动态面板分析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具有较强的理性,存在目标现金持有水平,平均调整半周期约为1.4年,这与传统的静态权衡理论一致;(2)调整成本的存在使公司倾向于维持一个目标调整区间而非特定的目标值,在此区间内调整速度较慢;(3)风险态度的差异使调整过程具有非对称特征,表现为当公司大幅下偏于目标现金持有水平时,调整速度较快,而大幅上偏时则调整速度较慢。这意味相对于过度持有现金可能导致的代理问题,上市公司对现金持有不足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更加敏感。这与本文基于动态权衡理论的预期是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程建伟  周伟贤  
本文根据2000—2005年沪深股市586家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比率的决定因素。实证发现投资水平、资产负债率、现金替代物与现金持有比率负相关,债务期限结构和每股股利与现金持有比率正相关,现金流、企业规模、现金流波动率和财务实力的影响随不同的成长性而不同。实证结论更多地支持了啄食理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彭桃英  周伟  
对上市公司为何会连续几年持有大量高额现金这种令人困惑的现象,财务理论上有代理理论和权衡理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本文以174家在1998—2000年连续3年持有高额现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验证高额现金持有的决定因素及其给企业业绩的影响,来回答我国企业的高额现金持有行为可以用何种理论解释。本文认为与代理理论相比,权衡理论更适合用来解释我国企业的高额现金持有行为。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维护现金安全,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从源头上解决我国企业高现金持有问题,今后更多的应该是从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投资渠道入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娟  
什么样的资本结构是最优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优化有无一个参照标准,是经济学者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静态权衡理论,认为公司存在一个最优的资本结构,明确了公司资本结构的安排与调整实质上是一个融资选择的问题。进而尝试对通常意义上的最优资本结构提出全新的切合需要的判断标准,即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应选取所有者投资报酬与综合融资成本差值最大作为判断标准,据此构建了存量层面上的最优资本结构目标模型及增量层面上的最优融资选择结构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卫秋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从 1995~ 2 0 0 2年的有关财务数据 ,对静态权衡理论与啄食顺序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不符合啄食顺序理论 ,但符合静态权衡理论。据此 ,与其他研究者看法不同的是 ,作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是理性的。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祥风  
利用2002-2012年981家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应用长期差分法对动态权衡理论进行有效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带息债务与投入资本比"作为动态资本结构的研究基准较为科学,"公司总股本"的变化的确会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股权融资偏好的制度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的税收效应没有成为理论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资本结构无法进行所谓的"权衡",即动态权衡理论在中国失效了,动态权衡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井林  刘淑莲  
本文以权衡理论与优序融资理论为基础,构建现金持有水平的线性回归模型、均值回归模型与局部调整模型,针对我国675家上市公司在1999~2013年样本区间内的经验研究表明:(1)从静态的角度来说,相对于静态权衡理论来说,现金持有行为的优序融资理论获得了更多的经验证据的支持;(2)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存在均值回归现象,说明公司可能存在目标现金持有水平;(3)从动态的视角来看,相对于优序融资理论,现金持有行为的静态权衡理论与动态权衡理论均获得了更多的经验证据的支持。总之,由于研究角度与研究方法的改进,现金持有行为的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袁卫秋  
本文认为债务期限结构的确定是企业对短期债务的优势和其缺陷进行权衡的结果,为此提出了债务期限结构的权衡思想。同时,为了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这一思想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权衡思想能够较好地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行为,同时也表明,尽管我国上市公司的短期债务普遍偏高,但这种选择却是其理性思索的结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卫秋  
债务期限结构的确定是企业对短期债务的优势和缺陷进行权衡的结果,此提出了债务期限结构的权衡思想,为了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因素,利用这一思想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权衡思想能够较好地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行为,同时也表明,尽管我国上市公司的短期债务普遍偏高,但这种选择却是其理性思索的结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京同  范若滢  
信任是一种文化现象,它通过信任的指向性不明确而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文章从社会信任水平着手考察其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结果显示:(1)社会信任水平每提高1%,企业现金持有水平降低0.208%,该影响通过减弱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弥补正式制度的不足两个渠道发挥作用;(2)在正式制度对投资者保护程度更弱或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严重时,社会信任水平对于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更大;(3)结合企业所有权性质的考察发现,社会信任水平在影响非国有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中发挥的作用较之于国有企业更大。因此,对企业治理的研究思路从经济视角扩展到社会视角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的深层结构,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连福  石晓飞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会议是董事会发挥其职能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中通讯会议形式渐成为董事会会议主流趋势现象为背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及决策模式理论,分析了应用董事会通讯会议形式的上市公司基本特征,对比了影响公司采用不同董事会会议形式因素的差异性,并进一步检验了董事会会议不同形式的价值效应。本文发现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两职兼任、董事会持股情况等一系列治理特征影响了公司对董事会会议形式的选择,且董事会通讯会议与现场会议的影响因素及价值效应差异性显著。另外还发现,通讯会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董事能够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并参加表决。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董事会会议机制提供了直接的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孙敏  张顺明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股票日内数据计算的暧昧性,在权衡理论视角下和公司管理人暧昧厌恶普遍假设下,对其如何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和资本结构调整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发现:(1)暧昧性对于公司杠杆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暧昧性越高,暧昧厌恶的公司管理者会倾向于高估"差情况"的概率,因而为避免陷入财务困境而放弃税盾优势选择主动降低公司杠杆率;(3)由于杠杆调节成本不同,暧昧性对于国企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要高于非国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业安  周洪荣  孙瑞  
本文使用1998~200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基于偏调整的杠杆决定方程、杠杆变化方程和投资方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证实滞后一期市账率以及外部融资加权平均市账率指标与财务杠杆之间存在稳定的反向关系,普遍意义上讲市账率是衡量公司成长机会的良好指标,仅有那些权益融资相对量较大的样本组发现了市场择时的证据。此外,我们还发现外部融资加权平均市账率指标的引入并未显著改善杠杆决定方程的拟合效果,其对财务杠杆影响的持续期也相对较短。并且,我们发现杠杆与市账率之间的反向关系主要是一种横截面而非时间序列现象,也即横截面上的成长机会差异是其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潘敏  郭厦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的两大主流理论——静态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在应对实证研究结果的挑战时均显示出了各自的局限性,由此导致了动态权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并成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在对资本结构动态权衡理论发展的学术背景、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述评的基础上,对该理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改革  [作者] 祁怀锦  黄有为  
总体来讲,上市公司在IPO过程中同时运用了增加盈余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种策略,但在IPO当年更多地运用了应计盈余管理方式,而在IPO后一年则更多地运用了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具体来说,IPO当年所有公司均运用了应计盈余管理方式,IPO后一年强度显著下降,且主要出现在业绩较差的部分IPO公司;而真实盈余管理IPO当年只在部分业绩相对较差的IPO公司中存在,部分业绩相对好的IPO公司基于公司长远利益考虑只使用了应计盈余管理方式,IPO后一年运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IPO公司数量大量上升,致使总体真实盈余操控行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