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5)
2023(13091)
2022(10999)
2021(10102)
2020(8934)
2019(20497)
2018(20035)
2017(39885)
2016(21460)
2015(24230)
2014(24180)
2013(24502)
2012(22657)
2011(20364)
2010(20973)
2009(19824)
2008(20432)
2007(18708)
2006(16337)
2005(15176)
作者
(62563)
(52366)
(51998)
(49685)
(33975)
(25169)
(24087)
(20248)
(19717)
(18913)
(17760)
(17612)
(16902)
(16520)
(16426)
(16110)
(15705)
(15520)
(15370)
(15061)
(12980)
(12939)
(12857)
(12028)
(11842)
(11784)
(11768)
(11644)
(10471)
(10410)
学科
(102560)
经济(102445)
(94598)
(85048)
企业(85048)
管理(78685)
方法(50540)
数学(41530)
数学方法(41234)
(35410)
(30175)
业经(29165)
(26960)
财务(26929)
财务管理(26889)
企业财务(25684)
中国(22380)
(21964)
农业(21091)
(18559)
贸易(18546)
技术(18247)
(17965)
(16793)
理论(16256)
(16087)
地方(15996)
(15889)
(15741)
(15170)
机构
学院(321962)
大学(320599)
(142234)
经济(139609)
管理(130603)
理学(112009)
理学院(110925)
管理学(109397)
管理学院(108780)
研究(101984)
中国(83546)
(69164)
(66499)
科学(57487)
财经(54763)
(54504)
(51787)
(49824)
(49776)
中心(47760)
研究所(45826)
业大(44779)
经济学(43881)
农业(42956)
北京(42005)
财经大学(40544)
经济学院(39928)
(38827)
商学(37829)
商学院(37519)
基金
项目(201227)
科学(160420)
基金(149551)
研究(147636)
(127991)
国家(126862)
科学基金(111109)
社会(96465)
社会科(91656)
社会科学(91630)
基金项目(78670)
(77730)
自然(71505)
自然科(69960)
自然科学(69936)
自然科学基金(68815)
教育(67834)
(64311)
资助(62376)
编号(58592)
成果(47474)
(46511)
重点(44528)
(44192)
(42696)
(42388)
教育部(40595)
创新(40591)
国家社会(39954)
人文(39728)
期刊
(159650)
经济(159650)
研究(95381)
中国(61012)
(60245)
管理(52526)
(49950)
学报(45116)
科学(42917)
(35541)
金融(35541)
大学(35131)
农业(33501)
学学(33313)
财经(29282)
技术(28264)
业经(26494)
教育(25845)
经济研究(25163)
(25113)
(21239)
问题(20984)
技术经济(19182)
(18671)
财会(17436)
世界(16922)
商业(16273)
国际(16063)
统计(16040)
现代(15438)
共检索到48893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悦  王守杰  闫华红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会影响股票市场反应,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制于CFO权力和会计盈余质量。笔者依托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一审判决后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非规定性辞职公告的相关信息,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了上市公司独董非规定性辞职与市场反应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实证检验证实:独董非规定性辞职引起了股票市场显著的负向反应;较大的CFO权力或较高的盈余质量对独董非规定性辞职的负向市场反应起到了抑制作用;CFO权力与盈余质量具有正向交互作用,CFO权力大且盈余质量高的上市公司抑制独董非规定性辞职负向市场反应的作用更强。本研究拓展了信号传递理论的应用边界,从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证实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研究结论能够为上市公司完善信息披露体系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非  刘林丹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强制性独立董事辞职潮引发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强制性辞职引起的证券市场反应显著为负。独立董事、上市公司和地区等特征不同时证券市场反应会有所不同:与国企上市公司相比,民企上市公司的证券市场反应更明显;与金融与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相比,非金融与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的证券市场反应更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醋卫华  
本文以中组部发布[2013]18号文件作为一起外生事件,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市场对独立董事辞职公告的反应显著为负,说明独立董事在中国公司治理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与独立性相比,保持与管理层之间良好的沟通对于独立董事发挥作用至关重要;(3)独立董事担任薪酬委员会委员有助于更好地履行职能;(4)具有地方政治联系的"官员独董"在民营上市公司中发挥了显著作用,而具有中央政治联系的"官员独董"不仅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反而凭借特殊的身份获得了更高的津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先明  陈楚  
独立董事作为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者,其非规定性辞职往往蕴含着极大的信息量,为市场高度关注。基于独董非规定性辞职公告信息,本文从语言情感层面对上市公司与非规定性辞职独董的关系进行量化,进而研究辞职公告中独董辞职的原因、上市公司是否对非规定性辞职独董表示感谢以及主观性评价等文字信号的语言溢筹。结果表明,相较于上市公司对非规定性辞职独董表示感谢,未表示感谢的情况会放大市场对独董非规定性辞职事件的消极反应。上市公司对非规定性辞职独董的主观评价反映出两者关系良好时,市场反应显著消极,但这一负向冲击并无持续性。相较于表明具体辞职原因的,独董辞职原因不明的情形下,辞职公告中上市公司是否对独董表示感谢和是否进行主观性评价的市场负向反应显著。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尚兆燕  扈唤  
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往往表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而内控有重大缺陷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会增加。因此,考察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的信号传递作用对加强市场监管有重要意义。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3年独立董事辞职的数据表明:独立董事主动辞职与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主动辞职的公司当年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会显著提高,这说明独立董事的主动辞职行为确实传递了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信号;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信号的强弱会因辞职独立董事的年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年轻独立董事主动辞职行为传递了公司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更为强烈的信号,公司收到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会更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继萍  
本文实验检验了独立董事辞职对个体投资者感知公司风险和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投资者能够感知到独立董事非正常辞职传递的风险信号,进而影响到其投资可能性;非正常辞职对个体投资者的风险感知和投资可能性的影响与辞职独立董事的职业专长相关,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投资者对公司风险的感知具有中介作用。同时,独立董事辞职公告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维涛  叶小杰  
本文以独立董事辞职公告为切入点,实证检验市场化程度、独立董事独立性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如果独立董事的任职时间早于现任董事长,则辞职公告的市场反应较差;独立董事的任期越短,则辞职公告的市场反应越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独立董事独立性与辞职公告市场反应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越弱,这表明,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与市场化程度具有某种程度的替代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雷倩华  罗党论  陈晖丽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感知的视角,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实际作用。研究发现,在控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资源"背景后,代理问题较大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与代理问题较小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并无显著差异。说明了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治理监督"的作用。而同时,具有"政治关系"资源和"非政治关系"资源的独立董事辞职,市场反应都显著为负,说明了独立董事发挥了"资源支持"的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上市公司最需要的是具有地方政治关系和企业实际管理经历的独立董事。本文结论能为证监会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雷倩华  罗党论  陈晖丽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感知的视角,探讨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实际作用。研究发现,在控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资源"背景后,代理问题较大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与代理问题较小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的市场反应并无显著差异。说明了独立董事并没有发挥"治理监督"的作用。而同时,具有"政治关系"资源和"非政治关系"资源的独立董事辞职,市场反应都显著为负,说明了独立董事发挥了"资源支持"的作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上市公司最需要的是具有地方政治关系和企业实际管理经历的独立董事。本文结论能为证监会的监管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进辉  巫奕龙  吴滢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董责险”)是公司的“治理利器”还是管理者的“自利工具”,是学术界长期争议的问题。随着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常态化开展,保险市场中董责险的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董责险的治理效应亟需更为细致和丰富的经验证据。本文基于中国版集体诉讼第一案——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冲击的视角,从独立董事对履职风险感知后的主动辞职行为出发,考察了董责险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1)在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引起的独立董事辞职潮中,董责险显著提高了独立董事的辞职概率。该结论在经过配对样本回归、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阶段回归以及Placebo安慰剂检验等方法对内生性问题进行测试后仍然成立;(2)当公司外部审计质量较低、所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独立董事更可能从投保董责险的公司中主动提出辞职;(3)董责险对信息劣势更大、监督能力更弱的独董辞职的正向影响关系更强,支持了本文关于独立董事辞职行为是对董责险负面治理效应的风险感知逻辑;(4)董责险对独立董事辞职的正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之后,凸显了中国版集体诉讼第一案的示范效应;(5)本文最后利用事件研究法发现,投保董责险的公司在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事件窗口内得到了显著为负的超额收益。这些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董责险主要是管理者的“自利工具”而非公司的“治理利器”。本文不仅丰富和拓展了董责险治理效应和独立董事辞职等领域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于完善新发展阶段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和董责险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冬梅  刘运国  
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公告数据,考察了我国特有的捆绑披露现象。结果发现,多数独董辞职信息与其他信息捆绑在一起披露,并未单独成文披露。本文按辞职人数和原因对信息分类,研究发现,相对于"单人"和"规定"辞职,"多人"和"非规定"辞职更多采用捆绑披露。进一步按辞职原因细分"非规定"辞职,研究还发现,相对于"可疑"辞职,"尤其可疑"辞职更多采用捆绑披露。上述结果表明捆绑披露是隐藏坏消息的非随机行为,管理层会基于信息性质进行披露形式的裁量,这丰富了我们对强制披露自由裁量的认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雪松  林雁  
董事政治关联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中组部2013年10月30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18号文"),禁止现任及尚未办理离职手续的政府官员在企业兼职任职。基于此,本文以2013年10月30日—2014年10月30日期间我国股市所有辞职董事为样本,研究了董事政治关联等级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以及该关系受到的董事来源地特征的影响。本文发现:(1)董事政治关联等级越高,辞职引发的公司价值的下跌程度越显著;(2)考虑辞职董事来源地特征后发现,异地董事、京城董事或者异地且京城的董事辞职后,其政治关联等级对公司价值下跌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戴亦一  陈冠霖  潘健平  
本文以2006-2012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辞职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重大财务报表重述和严重违规行为作为公司治理缺陷的代理变量,考察独立董事的提前辞职行为是否能够传递公司治理缺陷的信号。研究发现:(1)独立董事提前辞职行为的确具有传递公司治理缺陷的信号作用,即相比独立董事未辞职和正常辞职的公司,独立董事提前辞职的公司下年度出现重大财务报表重述和严重违规行为的概率会显著增加;(2)细分样本后发现,政治关系会显著影响这种信号作用,即政治关系强的企业其独立董事的提前辞职行为更可能预示公司存在严重的治理缺陷。本文不仅为监管机构建立独立董事追溯处罚机制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持,而且为学术界争议已久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振寰  薄志敏  
文章以2018—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独立董事辞职和下一年度公司违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与没有发生独立董事辞职的公司相比,发生独立董事辞职的公司下一年度违规的可能性更大。机制检验发现,独立董事辞职会加剧公司的财务困境,进而影响公司违规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将独立董事辞职原因划分为主动辞职和被动辞职,研究发现:相比于被动辞职,独立董事主动辞职时,带来的市场负面效应更大,下一年度发生违规行为概率更高。异质性检验表明,分析师关注程度较低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小的公司,独立董事辞职对公司违规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莉   李子桂   李思佳  
康美药业一审判决中独立董事承担巨额连带赔偿责任,引发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辞职潮。那么对于承接存在独董辞职的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审计师来讲,是否会关注这一信号,这一信号又是否会影响审计师的专业判断?本文以存在上述辞职情形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审计定价、审计延迟和审计意见三个维度检验独立董事辞职与审计师专业判断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异常辞职促使审计师更为关注客户重大错报风险,并将其反映在审计定价及审计意见判断上,辞职行为并未显著影响审计延迟。本文丰富了审计定价与独立董事的相关文献,揭示了独立董事辞职影响审计师专业判断的具体路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