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2)
- 2023(16630)
- 2022(14486)
- 2021(13274)
- 2020(11244)
- 2019(25718)
- 2018(25376)
- 2017(49276)
- 2016(26372)
- 2015(29653)
- 2014(29618)
- 2013(29095)
- 2012(26589)
- 2011(23950)
- 2010(23941)
- 2009(21979)
- 2008(21390)
- 2007(18644)
- 2006(16424)
- 2005(14344)
- 学科
- 济(122539)
- 经济(122428)
- 管理(84221)
- 业(77630)
- 企(67250)
- 企业(67250)
- 方法(53856)
- 数学(47031)
- 数学方法(46415)
- 财(31980)
- 中国(26830)
- 农(26384)
- 业经(25514)
- 地方(25245)
- 学(24251)
- 务(22817)
- 财务(22732)
- 财务管理(22688)
- 企业财务(21676)
- 制(19501)
- 理论(18280)
- 农业(18137)
- 和(17672)
- 贸(17217)
- 贸易(17206)
- 环境(17081)
- 易(16599)
- 技术(16337)
- 划(15249)
- 融(15200)
- 机构
- 大学(380427)
- 学院(377548)
- 济(156327)
- 管理(153943)
- 经济(153160)
- 理学(133330)
- 理学院(131925)
- 管理学(129654)
- 管理学院(128947)
- 研究(122105)
- 中国(91410)
- 京(79779)
- 科学(74175)
- 财(71668)
- 所(60118)
- 财经(58177)
- 中心(56013)
- 农(55137)
- 研究所(54469)
- 业大(54330)
- 江(53654)
- 经(52843)
- 北京(50121)
- 范(47868)
- 师范(47447)
- 经济学(47229)
- 院(44587)
- 州(43742)
- 财经大学(43435)
- 农业(42880)
- 基金
- 项目(258422)
- 科学(203678)
- 基金(188686)
- 研究(188317)
- 家(163560)
- 国家(162249)
- 科学基金(140875)
- 社会(119868)
- 社会科(113763)
- 社会科学(113730)
- 基金项目(100240)
- 省(99770)
- 自然(92022)
- 自然科(89850)
- 自然科学(89830)
- 自然科学基金(88221)
- 教育(86599)
- 划(83590)
- 资助(78295)
- 编号(76533)
- 成果(61372)
- 部(57294)
- 重点(57207)
- 发(54038)
- 创(52861)
- 课题(51351)
- 教育部(49697)
- 科研(49446)
- 创新(49362)
- 国家社会(49334)
- 期刊
- 济(169894)
- 经济(169894)
- 研究(109748)
- 中国(66074)
- 财(58017)
- 学报(57675)
- 管理(56837)
- 科学(52423)
- 农(48469)
- 大学(44168)
- 学学(41532)
- 教育(36705)
- 技术(34169)
- 农业(33621)
- 融(30629)
- 金融(30629)
- 财经(28954)
- 经济研究(27709)
- 业经(26114)
- 经(24707)
- 问题(21397)
- 图书(21380)
- 技术经济(19935)
- 理论(18850)
- 统计(18487)
- 财会(17455)
- 业(17373)
- 实践(17046)
- 践(17046)
- 科技(16857)
共检索到548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帮生 陈璐 刘梅娟 魏远竹
为了考察财政部2006年首次发布的生物资产准则在林业上市公司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更好地促进林业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文章选择2007~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林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对林木资产信息披露质量予以评价,并进一步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其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林木资产信息披露质量整体有所改善但并不稳定,不同样本公司间的林木资产信息披露质量差异较大;上市公司林木资产信息披露质量高低是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决策依据之一,不同的披露质量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林木资产信息披露质量提升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股价表现。公司管理层应重视对林木资产信息披露质量的改进,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林木资产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军
企业价值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会对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深市上市公司2009年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两个方面考察企业价值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分别研究了企业价值信息披露的短期市场反应以及企业价值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价值信息披露会引起股价的短期波动,引起资本市场的正向反应,上市公司价值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提升企业信息披露的价值信息含量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于雪彦
本文基于信息熵构建测度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模型,并据此对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排名及经济后果进行实证分析。排名结果表明:排名在前的公司均为在深交所信息披露评级中获得优秀或良好评级的公司,排名在后的公司均为深交所信息披露评级中获得及格或良好评级的公司。本文依据信息熵计算结果构建了对冲投资策略,得到研究年度均为正的超额收益。
关键词:
信息熵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经济后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生 曾亚敏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对股东财富、股票系统性风险以及股票市场波动等都有一定影响。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定量性评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的经济后果,则能为市场监管与处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信行为在被揭露的时窗内平均使股东财富损失2.35%,价值平均500多万元;股票的系统性风险也因为上市公司的失信行为而被显著性放大;股票市场的整体波动则随着失信案例的增多而加剧。
关键词:
诚信 股东财富 系统性风险 市场波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宏斌 毛天琴
通过选取典型的电信业公司——中国联通,梳理了其2017年9月至12月微信订阅号的信息披露内容,并结合内容与公司的股票价格走势,将信息的披露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应起来。研究发现:中国联通对自媒体的利用程度较高,微信订阅号中连续发送与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相关的信息;微信订阅号的信息披露内容带动着股价的涨跌,说明投资者在阅读并关注着微信订阅号信息,股东对中国联通微信订阅号的利用效果非常明显。本研究基于典型案例,为其他同类企业利用自媒体缓解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指导投资者决策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信息披露 案例研究 中国联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宫宁 李瑾 罗崇佳 段茂盛
本文以2016—2020年中国高碳排放行业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碳绩效、碳信息披露水平和企业价值的关系,揭示高碳排放行业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的动机与经济后果。研究表明,企业碳绩效与碳信息披露水平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当企业碳绩效较差时,出于合法性动机考虑,碳绩效越差的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当企业碳绩效较好时,出于信号传递动机考虑,碳绩效越好的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进一步地,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具有两面性,碳信息披露的成本和风险会对企业短期绩效造成负面影响,但显著提升了企业市场估值,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此外,媒体监督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动机和后果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媒体报道能够提高企业信息传递行为的可见度,从而调节企业碳信息披露动机;媒体报道还能通过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降低企业和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代理成本,缓解碳信息披露对企业短期绩效的负面影响,增强其对市场估值的正向影响。本文为识别企业碳信息披露的不同动机,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企业主动、规范地披露碳信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翠英 马慧玲 王欣
本文围绕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两个核心问题,即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上市公司为样本,针对公开发布的年度报告及社会责任报告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经济后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程睿
本文基于信息披露质量,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截面差异对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市场效应。研究发现,信息披露质量与买卖价差、股票收益波动率负相关,但对交易量和交易速率没有显著影响,并且不知情者"跟随"交易明显,市场投机氛围重。本研究为规范和引导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健全证券市场制度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信息披露质量 信息不对称 经济后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翠英 解媛 王欣 马慧玲
在环境质量每况愈下的今天,环保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上市制造公司尤其是重污染行业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必定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为全面掌握重污染行业的环境活动必然需要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然而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并不完善,并且企业的披露模式还存在很大缺陷,基于这一现象,本文以钢铁、煤炭和造纸三类重污染行业的数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2013年至2015年三类行业所披露的环境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详细剖析了我国现阶段环境披露模式的情况,并在相关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 重污染行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丽萍 赵丽萍
2014年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新增了离职后福利概念,首次规范了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通过分析90家两地上市公司2013~2015年年报中离职后福利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披露不完善和不规范的问题,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准则执行力度弱。结合离职后福利的经济后果,发现设定受益计划对企业、职工、债权人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都有很大的正面效应。但是设定受益计划中企业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和风险,建议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建立设定受益计划,实行混合型福利政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丽萍 赵丽萍
2014年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新增了离职后福利概念,首次规范了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和披露要求。通过分析90家两地上市公司20132015年年报中离职后福利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披露不完善和不规范的问题,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准则执行力度弱。结合离职后福利的经济后果,发现设定受益计划对企业、职工、债权人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都有很大的正面效应。但是设定受益计划中企业要承担较大的经济压力和风险,建议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建立设定受益计划,实行混合型福利政策。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潘妙丽 刘源 陈峥嵘
以近年来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公司及其配对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中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考察:(1)两组公司在MD&A中披露的环境信息的比较(2)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是否会影响其后续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3)MD&A中的环境信息披露是否为投资者预测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增量信息。研究发现:两组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均不高;是否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并不影响其后续的披露决策,MD&A中的环境信息披露并未给投资者预测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概率提供增量信息;所有权性质显著影响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
关键词: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环境信息 环境污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承智 潘爱玲
本文以我国发改委2012年表彰的12家循环经济型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客观评价其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研究发现,我国循环经济型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缺乏货币计量型信息、负面环境信息披露程度较低、披露的总体质量水平不高等问题。最后从制度建设、推行环境管理会计和加大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改善循环经济型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慧云 李亚楠 陈铮
参考Botosan的研究思路,本文构建出一套定性与定量指标共存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鉴于熵权法可以使定性指标通过归一化处理客观的反映信息披露质量,本文运用熵权法对各指标客观赋权,并对赋权后的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一致性检验,以期为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 综合评价方法 熵权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许楠 姜波
本文以1999-2012年间上市公司中离职的经理人为样本来考察所披露的离职原因的信息含量和可靠度。我们发现,经营能力较差的经理人和职业经理人在离职时更倾向披露模糊的离职原因以维护其声誉;而在民营企业中,这种关系被显著加强。在进一步研究中,我们考察了披露模糊离职原因的经理人的收益和下一任期的经营状况。结果显示,模糊离职的经理人在下一期更容易被其他上市公司所聘用,但下一任期所任职公司的会计业绩也更差。最后,我们检验了市场是否能识别这种信息隐藏行为,通过事件研究法我们发现市场并不能识别经理人模糊离职的动机。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关于高管变更中披露行为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建设我国经理人市场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管更换 离职原因披露 模糊披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