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72)
- 2023(11256)
- 2022(9683)
- 2021(9133)
- 2020(7891)
- 2019(18436)
- 2018(18078)
- 2017(37035)
- 2016(19526)
- 2015(22077)
- 2014(22073)
- 2013(21713)
- 2012(19919)
- 2011(17595)
- 2010(17513)
- 2009(16502)
- 2008(16393)
- 2007(14450)
- 2006(12526)
- 2005(11003)
- 学科
- 济(87791)
- 经济(87701)
- 业(64145)
- 管理(64062)
- 企(54069)
- 企业(54069)
- 方法(48632)
- 数学(44506)
- 数学方法(44088)
- 财(27966)
- 中国(22284)
- 农(21374)
- 务(19797)
- 财务(19755)
- 财务管理(19708)
- 企业财务(18664)
- 制(17849)
- 业经(16967)
- 贸(16245)
- 贸易(16235)
- 易(15808)
- 银(14697)
- 银行(14691)
- 融(14467)
- 金融(14466)
- 行(13923)
- 农业(13895)
- 地方(12817)
- 技术(12304)
- 体(11998)
- 机构
- 大学(283991)
- 学院(282086)
- 济(127062)
- 经济(124814)
- 管理(119686)
- 理学(103853)
- 理学院(103002)
- 管理学(101665)
- 管理学院(101137)
- 研究(82677)
- 中国(67969)
- 财(62252)
- 京(57346)
- 财经(50568)
- 经(46163)
- 科学(44027)
- 经济学(40646)
- 中心(40095)
- 江(39076)
- 所(38519)
- 财经大学(38185)
- 经济学院(37145)
- 业大(36344)
- 北京(35847)
- 农(35844)
- 研究所(34115)
- 商学(33147)
- 商学院(32888)
- 经济管理(32046)
- 范(31719)
- 基金
- 项目(186081)
- 科学(149435)
- 基金(140033)
- 研究(137660)
- 家(118962)
- 国家(118067)
- 科学基金(104466)
- 社会(91767)
- 社会科(87379)
- 社会科学(87355)
- 基金项目(73705)
- 省(70099)
- 自然(66291)
- 自然科(64790)
- 自然科学(64776)
- 教育(64167)
- 自然科学基金(63642)
- 资助(59007)
- 划(58908)
- 编号(54624)
- 部(43970)
- 成果(43157)
- 重点(40641)
- 教育部(39040)
- 国家社会(38897)
- 创(38772)
- 发(38249)
- 人文(38223)
- 创新(36283)
- 课题(36012)
- 期刊
- 济(128962)
- 经济(128962)
- 研究(81192)
- 财(50724)
- 中国(44519)
- 管理(43709)
- 学报(33984)
- 科学(33711)
- 融(30682)
- 金融(30682)
- 农(30032)
- 大学(27942)
- 学学(26415)
- 财经(26021)
- 技术(25600)
- 经(22084)
- 经济研究(21537)
- 农业(20561)
- 业经(20509)
- 教育(20137)
- 问题(17979)
- 统计(16975)
- 技术经济(15705)
- 理论(15548)
- 贸(15512)
- 策(15159)
- 商业(14269)
- 财会(14230)
- 决策(13982)
- 实践(13876)
共检索到403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毛新述 叶康涛 张頔
权益资本成本(CofEC)是公司筹资和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然而,如何测定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目前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事后和事前两个角度测度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并从经济和统计两个角度对不同的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得出,不同方法得出的权益资本成本测度差异明显,最大差异达到了12.13%,这些差异对我国公司融资顺序(偏好)是否主要基于资本成本考虑的判断会造成重大影响。从经济角度看,事前权益资本成本测度要优于CAPM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下事后权益资本成本,在事前权益资本成本测度中,国内外文献中普遍运用的GLS模型下的CofEC表现不够理想,而P...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孔玉生 马晓睿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1年352组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性、公司成长性和公司治理这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不显著,而β系数、账面市值比和信息不对称性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显著,且都与其呈正相关性。盈余波动性与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行业因素、公司规模、财务杠杆及管理层盈余预告的准确性与权益资本成本正相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泽霞 郑建克
本文介绍了基于Ohlson模型推导的权益资本成本估测模型,通过该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进行了估测,并利用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对估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沈艺峰 肖 珉
实证研究表明,就总体而言,我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配股的反应是积极的;就每一个具体的配股事件而言,配股的股价行为与公司业绩关系不大,而较多地受到市场大势、公司流通规模和配股价格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冯涛
根据我国A股市场数据,运用"非资产定价模型分解法"将个股风险分解为市场风险、行业层面风险和公司特质风险,并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1)从1995年到2010年的15年中,我国证券市场的平均公司特质风险经历了下降和上升的"U"型趋势,并且时间序列平稳;(2)公司特质风险在个股波动中的比例不断升高,逐渐成为个股风险的主要来源;(3)在三个层面风险中,只有市场风险具有市场收益的预测能力,公司特质风险和行业层面风险则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上述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特质风险没有被市场收益定价,也就是说,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特质风险只是反映了公司层面信息的不确定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迎平 王磊
本文利用中国A股市场数据对市场择机理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A股市场的确存在市场择机的现象,上市公司会利用市场时机采取权益融资手段获取额外的收益,降低了公司杠杆率。但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市场择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仅为短期的影响,对资本结构的长期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权益融资 市场择机 资本结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迎平 王磊
本文利用中国A股市场数据对市场择机理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A股市场的确存在市场择机的现象,上市公司会利用市场时机采取权益融资手段获取额外的收益,降低了公司杠杆率。但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市场择机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仅为短期的影响,对资本结构的长期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权益融资 市场择机 资本结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圣利
笔者以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公司的机构持股特征,检验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从权益融资的视角考察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会计稳健性有助于降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且会计稳健性的这种作用在机构持股比例高的公司更加显著。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权益资本成本 机构持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许志 林星岑 赵艺青
权益资本成本直接决定了投资项目的贴现率。相较于CAPM、FFM等事后权益资本成本,隐含的权益资本成本(ICC)被认为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因此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未来盈余和ICC进行预测与测量。通过预测误差等指标、与风险因素的关系等测度对盈余预测模型、各ICC指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使用RI模型预测未来盈余,并根据MPEG模型测度ICC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许志 林星岑 赵艺青
权益资本成本直接决定了投资项目的贴现率。相较于CAPM、FFM等事后权益资本成本,隐含的权益资本成本(ICC)被认为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因此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市公司未来盈余和ICC进行预测与测量。通过预测误差等指标、与风险因素的关系等测度对盈余预测模型、各ICC指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使用RI模型预测未来盈余,并根据MPEG模型测度ICC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我国上市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于富生 张胜 李岩
以深圳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层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是通过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造成过度投资,进而影响到投资与融资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导致激进融资,使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增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羽瑶
企业的财务困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机理形成过程。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及其可能性分析是财务困境问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界对此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文章通过面板数据二元选择模型研究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其实证分析的回归结果显示:企业面临财务困境主要通过宏观经济、行业或企业生产水平等因素所致的价格下降、销售渠道堵塞、变现能力困难、库存品积压等引起的流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收益率异常上升来进行观测预警。由此,可以根据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资料来预测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该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
财务困境 预警 特别处理(ST)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晓
本文以我国2009~2012年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作为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独立董事占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职兼任与绩效呈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占比与经营现金流占比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两职兼任与独立董事未能有效提升个股的市场回报率。分析结论为完善董事会制度提供了经验支持,据此,本文建议推行两职分离,并强化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关键词:
两职兼任 独立董事 公司绩效 个股回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宗新 张晓荣 廖士光
本文运用经济主体行为最优化与信息经济学方法,对新兴市场中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动因及其披露机制进行分析,研究信息占优的上市公司经理层如何选择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论证上市公司分别采取信息公开、分离策略或信息掩饰策略,进行完全性信息披露、部分性信息披露、信息非披露,从而实现公司价值的均衡过程。为验证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的有效性程度,论文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VDI),并对1998—2003年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的VDI逐年提高;(2)规模大、效益好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实施自愿性信息披露;(3)公司治理指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超 顾乃康
文章以1995年~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Logit模型以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检验发现,具有股票市场再融资资格、所面临的股票市场时机较好、所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较高、所面临的财务困境较小的企业其进行资本结构调整的可能性较高,相应的调整速度也较大。这种统计关系不随所采用的资本结构以及各影响因素的代理变量不同而改变,保持了良好的稳健性。文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调整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确实会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行为。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调整成本 调整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