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71)
- 2023(2728)
- 2022(2432)
- 2021(2151)
- 2020(1906)
- 2019(4409)
- 2018(4337)
- 2017(8739)
- 2016(4740)
- 2015(5443)
- 2014(5347)
- 2013(5210)
- 2012(4777)
- 2011(3916)
- 2010(4396)
- 2009(4391)
- 2008(4177)
- 2007(3808)
- 2006(3459)
- 2005(3289)
- 学科
- 管理(24001)
- 企(21598)
- 企业(21598)
- 业(21540)
- 济(16835)
- 经济(16812)
- 财(12735)
- 审计(12136)
- 务(11303)
- 财务(11300)
- 财务管理(11230)
- 企业财务(10873)
- 方法(9683)
- 环境(8166)
- 数学(7557)
- 数学方法(7524)
- 各类(5868)
- 划(5742)
- 公司(5223)
- 制(5020)
- 法(4328)
- 规划(3918)
- 业经(3888)
- 环境规划(3815)
- 体(3730)
- 中国(3690)
- 技术(3405)
- 体制(3371)
- 学(3257)
- 和(3218)
- 机构
- 学院(65093)
- 大学(64820)
- 管理(26550)
- 济(24545)
- 经济(24001)
- 理学(23015)
- 理学院(22851)
- 管理学(22657)
- 管理学院(22542)
- 研究(16711)
- 财(16600)
- 中国(16398)
- 京(14250)
- 财经(13082)
- 经(11876)
- 会计(9900)
- 江(9890)
- 财经大学(9832)
- 商学(9035)
- 商学院(8995)
- 科学(8943)
- 所(8533)
- 中心(8494)
- 北京(8494)
- 州(7919)
- 会计学(7050)
- 公司(6920)
- 研究所(6755)
- 会计学院(6730)
- 经济学(6687)
- 基金
- 项目(39404)
- 科学(31158)
- 基金(29779)
- 研究(28596)
- 家(25228)
- 国家(25020)
- 科学基金(22485)
- 社会(19043)
- 社会科(18169)
- 社会科学(18160)
- 基金项目(16223)
- 自然(15131)
- 省(14710)
- 自然科(14664)
- 自然科学(14660)
- 自然科学基金(14404)
- 教育(12816)
- 资助(12530)
- 划(12030)
- 编号(11056)
- 成果(9556)
- 部(9291)
- 重点(8755)
- 人文(8418)
- 科研(8303)
- 性(8293)
- 教育部(8278)
- 制(7999)
- 项目编号(7941)
- 创(7868)
共检索到102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慧 张俊瑞 孙嘉楠
基于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数据,探究了上市公司未决诉讼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并检验了法律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显示,未决诉讼对审计报告时滞的正向影响是显著的;区分公司所在地的法律环境后,发现仅在高法治水平地区,上市公司未决诉讼与审计报告时滞之间的正向关系显著成立。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延长审计报告时滞的未决诉讼风险主要来自于被告方;按诉讼类型来看,主要是经济类诉讼使得审计报告时滞延长。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上市公司未决诉讼对审计投入的影响,而且有助于论证国家积极推进各个地区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瑞 刘慧
选取2008—2014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首先比较了未决诉讼与已决诉讼的风险差异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不同影响,验证了诉讼事项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未决诉讼;然后从未决诉讼的涉诉频率、涉诉总额两个维度,对上市公司未决诉讼对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未决诉讼的涉诉频率越高、涉诉总额越大,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越低;最后区分公司的产权性质,发现较之国有上市公司,民营上市公司在面临未决诉讼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下降更为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颜运秋 黑白
审计活动作为监督、评价、鉴证公共资财使用效能的经济活动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审计违法事件往往牵涉到多方主体的利益和多数人甚至是全体公民的利益。通过传统诉讼途径追究审计法律责任往往成本过高、效率低下。审计活动的公益性决定了可以将公益诉讼制度引入审计法律责任的追究。与传统诉讼相比,通过公益诉讼途径追究审计法律责任具有更经济、原告范围更广、“事前预防”功能更强和社会影响更广等优点。
关键词:
审计 审计法律责任 公益性 公益诉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高才
审计报告是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等密切关注的一个重要信息载体,其及时性好坏直接关系到决策有用性的大小。以审计报告时滞作为替代变量,使用1999-2009年沪深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12831个观察值,考察了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对审计报告时滞的影响。结果发现:(1)非标意见的时滞显著更长;(2)事务所更换方向和审计报告时滞显著负相关;(3)大所和小所的审计报告时滞并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审计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特征 及时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管星
本文以2012至2021年国内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研究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与异常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并从诉讼风险角度探究了内部控制对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水平越高,异常审计费用越低,并且该关系在会计师事务所为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更为显著。此外,本文还发现诉讼风险在内部控制与异常审计费用的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企业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不仅能够降低诉讼风险,还有助于降低审计人员对风险的感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兢 苏秋云
本文选取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未决诉讼、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意见三者的关系。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非标准审计意见负相关,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对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起到积极作用;未决诉讼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即存在未决诉讼的公司更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而加入未决诉讼与内部控制质量的交乘项后发现,未决诉讼削弱了高质量内部控制对标准审计意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审计意见 未决诉讼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姜涛 尚鼎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未决诉讼与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存在未决诉讼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相较于低法律风险行业的上市公司,高法律风险行业的上市公司的未决诉讼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关联性更强;相较非国有公司,国有公司在涉及未决诉讼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偏小。进一步将未决诉讼区分为经济类未决诉讼和非经济类未决诉讼,发现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公司的经济类诉讼事项更为关注,经济类未决诉讼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关联性
关键词:
未决诉讼 审计意见类型 法律风险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绪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集中反映了上市公司一年一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财务,是投资者了解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的关键依据,对投资者的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上市公司年报需要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审计意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公允性与可靠性程度。本文拟通过对2019—2021年度上市公司审计报告意见类型的统计分析入手,汇总上市公司重大风险点,并指出相应的审计应对要点措施。
关键词:
审计应对 审计报告 类型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晖
文章研究了公司诉讼对审计师变更和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考虑其他影响因素后,公司诉讼分别与审计师变更和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审计市场存在普遍的低价揽客行为,但是针对被诉公司,即使更换审计师后,其审计费用也显著增加。这表明审计师会利用公司诉讼的信息,修正审计风险判断。
关键词:
公司诉讼 审计师变更 审计费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美英
通过对2007—200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描述性分析,文章发现披露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治理、会计信息质量都显著好于未披露公司,表明了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审计报告 描述性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晓蓉 朱燕
本文通过搜集2013-2016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相关材料,从披露数量、披露意见类型、披露的缺陷以及披露格式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统计和分析,总结当前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成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博
本文以中华经济圈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为研究对象,分别就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加以比较研究。两岸三地在审计观念、独立审计规范性质、审计责任和执业关注等多个方面的差别是形成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地借鉴港台地区审计报告体系先进的做法,全面改革和完善大陆审计报告体系和独立审计规范体系,将是我们积极迎接审计市场国际化的必要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佳伦 刘义鹃 张力元
本文从与财务审计报告对比角度和年报重述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数量逐年增长。通过与财务审计报告进行比较,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的客观性有一定的提升。然而,在对2011-2014年深市主板的1133家上市公司的年报重述行为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又发现,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与年报重述行为未显著相关,说明今后我国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质量有很大提升空间。据此,本文得出目前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质量还有待提高,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于外部使用者来说还不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的结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丹 陈俊涛
新审计报告准则扩充了审计报告的内容,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对于关键审计事项的具体内容,新准则仅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未明确具体要求,这导致关键审计事项确定的主观性较强。因此,有必要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特征,以增强财务报告使用者对审计报告信息的理解。以2016年92家A+H股上市公司年度审计报告为样本,分析在首次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状况,包括披露关键审计事项数量、不同性质企业面临的主要关键审计事项类型及披露格式,为执行新审计报告准则、规范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俞校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