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89)
- 2023(9221)
- 2022(8101)
- 2021(7565)
- 2020(6870)
- 2019(16372)
- 2018(16252)
- 2017(32607)
- 2016(17785)
- 2015(20734)
- 2014(20792)
- 2013(20791)
- 2012(19071)
- 2011(17101)
- 2010(17566)
- 2009(16562)
- 2008(16618)
- 2007(14947)
- 2006(12746)
- 2005(11186)
- 学科
- 济(80226)
- 经济(80151)
- 业(60123)
- 管理(58716)
- 企(52588)
- 企业(52588)
- 方法(46752)
- 数学(42559)
- 数学方法(41967)
- 财(24998)
- 农(18353)
- 务(17790)
- 财务(17743)
- 财务管理(17699)
- 企业财务(16920)
- 中国(16649)
- 制(15677)
- 业经(15128)
- 贸(14327)
- 贸易(14321)
- 易(13892)
- 学(13323)
- 地方(12905)
- 理论(12322)
- 农业(12038)
- 技术(11767)
- 和(11518)
- 体(11152)
- 划(10581)
- 银(10499)
- 机构
- 大学(262122)
- 学院(261701)
- 济(108622)
- 管理(108077)
- 经济(106443)
- 理学(94636)
- 理学院(93742)
- 管理学(92041)
- 管理学院(91566)
- 研究(77792)
- 中国(60323)
- 京(53403)
- 财(51021)
- 科学(47027)
- 财经(41260)
- 农(40734)
- 所(39126)
- 业大(38375)
- 江(38012)
- 经(37498)
- 中心(37338)
- 研究所(35314)
- 北京(33320)
- 经济学(33224)
- 农业(32291)
- 范(30806)
- 财经大学(30806)
- 师范(30480)
- 经济学院(30338)
- 州(30276)
- 基金
- 项目(173435)
- 科学(137534)
- 基金(127707)
- 研究(123936)
- 家(110164)
- 国家(109298)
- 科学基金(95572)
- 社会(78684)
- 社会科(74785)
- 社会科学(74762)
- 省(68247)
- 基金项目(67561)
- 自然(64020)
- 自然科(62661)
- 自然科学(62648)
- 自然科学基金(61565)
- 教育(59997)
- 划(57177)
- 资助(55128)
- 编号(50420)
- 成果(40115)
- 部(39730)
- 重点(38853)
- 创(36425)
- 发(35221)
- 教育部(34705)
- 课题(34262)
- 科研(34099)
- 创新(33922)
- 人文(33610)
- 期刊
- 济(109904)
- 经济(109904)
- 研究(69865)
- 中国(44731)
- 财(43251)
- 管理(38335)
- 学报(38075)
- 科学(35295)
- 农(34663)
- 大学(29070)
- 学学(27530)
- 技术(24244)
- 教育(24105)
- 农业(23080)
- 融(22905)
- 金融(22905)
- 财经(20836)
- 经济研究(18393)
- 业经(18002)
- 经(17660)
- 统计(16183)
- 策(14850)
- 问题(14716)
- 技术经济(14404)
- 业(13751)
- 决策(13475)
- 财会(13284)
- 商业(13128)
- 理论(12118)
- 贸(12068)
共检索到367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严武 谢海东
上市公司收购的发生,促进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活跃和发展,也日益成为包括证券交易所、券商、中介机构和投资者在内的各方关注的热点。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收购起步较晚,尚处初级发展阶段,对上市公司收购仍是个新生事物。因此,深入研究上市公司收购现象,特别是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收购行为对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影响,对于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收购行为,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收购绩效 模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益华
本文以1999年-2003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生管理层收购事件的2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管理层收购事件发生期间,这些公司股票存在正向的异常收益率,而且这些异常收益率在2003年进一步提高了。此外,还发现这些异常收益率与收购价/市场价的比率负相关,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呈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异常收益率 事件研究法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卫国 纪杰 葛春辉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997至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综合得分逐年上升,收购当年经营绩效提高不太明显;而收购后一年增幅则高达7 3509%,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实证分析表明:管理层收购是一种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经营绩效 因子分析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陆桂贤
选取沪深上市公司2005年发生的37起并购案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会计数据,分别计算2004—2009年各个并购公司的EVA值并分析其变化趋势,发现大多数并购公司在并购后两年内经营绩效没有得到提升,反而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并购三年后,有些公司的绩效才有所改善。研究还发现:国有控股并购减少了股东财富,且国有控股并购对EVA的影响最为复杂,但横向并购增加了股东财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裴誉
文章运用DEA模型对我国石油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了评价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石油行业的整体效率较为理想,但石油行业内的总体效率差异还是比较大的。通过对DEA有效性的分析,可以得出导致石油行业上市公司DEA无效的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有一些是由于纯技术无效导致的,有一些是由于规模无效导致的,同时也存在着技术无效与规模无效共同存在的情况,并且多数是这种原因。石油行业应该不断地加强经营绩效管理,保持行业持续、快速与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绩效评价 DEA模型 DEA有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德保 李莹
通过分析我国1 177家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相关数据,对企业智力资本与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企业的人力资本效率和有形资产效率与财务绩效具有正的相关性的结论,并对我国企业的智力资本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
智力资本 人力资本 结构资本 财务绩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豫湘 彭聪 付秀明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本文选取国内多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选定的相关财务指标构建企业绩效的综合评分模型,对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绩效进行配比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在绩效方面显著优于相应未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因此,尽管目前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应肯定其在解决国有企业内部激励不足、效益长期低下方面的积极意义。当前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允许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而是如何对其进行规范。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管理层收购 绩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喜平 张庆
管理层收购(MBO)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从而提高公司财务绩效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我国深、沪两市中具有代表性的2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合成数据(Panel Date)截面回归的计量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MBO的财务绩效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比较低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下,MBO并未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且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财务绩效成反向关系;(2)管理层收购前后,公司每股净资产均呈向上的凸性;每股收益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扩大而呈递减趋势。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财务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尹初 施笑贞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绩效,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通过管理层收购后,其财务绩效没有显著上升,并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林 楼小飞 陈伟忠
国外的实证研究表明,实施管理层收购后,企业经营绩效可以得到有效提高。本文选取国内30家已实施MBO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比较收购前后三大财务指标及综合财务指标的变化,发现在短期内MBO并没有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文章最后对此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经营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卉
本文从管理层收购的财务绩效方面来考察MBO在我国的操作情况,目的是验证管理层收购能否提高公司的财务绩效,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表明:MBO在短期内没有改善公司的财务绩效,反而使其显著恶化;但从中长期来看MBO能够缓慢地改善公司的财务绩效。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管理层收购 财务绩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兆洲 谢铭杰
本文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参考公司价值理论设计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评价模型,并且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定性分析以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为例,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到关于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的分析结论。分析结论表明:以该评价模型为基础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有效评价和细致分析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投资者可以参考分析结论和评价方法选择投资对象和构造合理有效的投资组合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永林 叶南峰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带来明显的经营绩效的改善。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因子分析 经营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廖洪 张娟
本文以2000~2002年深沪两市发生的18起管理层收购案例为样本,以公司每股净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NROA)和主业利润率(CROA)等财务指标为衡量值,根据管理层收购前后3年的数据,对管理层收购的财务绩效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讨论了不同股份转让比例和负债率下的管理层收购的不同效应和结果。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MBO公司呈现出整体业绩下降的趋势;现金流量在MBO后较为紧张,MBO的股份转让比率在10%~30%较为适当;MBO公司负债率上升,不能发挥激励约束作用;MBO公司应加强MBO公告的信息披露内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林 彬彬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跨国并购,这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的关注和担心。文章在梳理有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利用A股上市公司的182笔海外并购数据,采用多项Logit模型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的跨国并购受到企业自身因素和目标企业所在国的基本特征的影响,是企业自身需要与东道国发展特征相耦合的结果;国有控股、规模越大、资产负债水平越低的企业跨国并购越可能源于技术与资源的动机,而民营控股、资本收益率越高的企业则更多倾向于战略资产与市场动机;距离东道国距离越远,跨国并购越可能是出于市场和资源的动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