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2)
- 2023(14288)
- 2022(12456)
- 2021(11554)
- 2020(9775)
- 2019(22852)
- 2018(22492)
- 2017(43708)
- 2016(23736)
- 2015(26841)
- 2014(26727)
- 2013(26370)
- 2012(23921)
- 2011(21342)
- 2010(21354)
- 2009(19493)
- 2008(19102)
- 2007(16634)
- 2006(14383)
- 2005(12506)
- 学科
- 济(97708)
- 经济(97597)
- 管理(73168)
- 业(70504)
- 企(60943)
- 企业(60943)
- 方法(51820)
- 数学(45852)
- 数学方法(45128)
- 财(27192)
- 中国(23593)
- 农(23544)
- 业经(21181)
- 务(19530)
- 财务(19447)
- 财务管理(19411)
- 学(19382)
- 企业财务(18559)
- 地方(18364)
- 理论(17398)
- 制(16488)
- 贸(16453)
- 贸易(16439)
- 农业(16057)
- 易(15924)
- 技术(15009)
- 和(14821)
- 环境(14136)
- 划(13421)
- 银(12917)
- 机构
- 大学(336346)
- 学院(335037)
- 管理(138236)
- 济(131580)
- 经济(128770)
- 理学(121187)
- 理学院(119959)
- 管理学(117568)
- 管理学院(116976)
- 研究(104692)
- 中国(78019)
- 京(70953)
- 科学(65193)
- 财(60913)
- 所(51537)
- 农(50230)
- 财经(49847)
- 业大(49829)
- 中心(47939)
- 江(47061)
- 研究所(46870)
- 经(45435)
- 北京(44792)
- 范(42580)
- 师范(42182)
- 经济学(39279)
- 农业(39258)
- 院(38617)
- 州(38607)
- 财经大学(37407)
- 基金
- 项目(233650)
- 科学(184352)
- 基金(170250)
- 研究(169582)
- 家(148007)
- 国家(146818)
- 科学基金(127693)
- 社会(105962)
- 社会科(100592)
- 社会科学(100564)
- 省(91388)
- 基金项目(90013)
- 自然(85063)
- 自然科(83142)
- 自然科学(83127)
- 自然科学基金(81604)
- 教育(79688)
- 划(76815)
- 资助(72350)
- 编号(68980)
- 成果(54894)
- 重点(51934)
- 部(51749)
- 创(48479)
- 发(48316)
- 课题(47312)
- 创新(45102)
- 科研(45021)
- 教育部(44813)
- 大学(43950)
- 期刊
- 济(135408)
- 经济(135408)
- 研究(94911)
- 中国(59327)
- 学报(51270)
- 管理(50291)
- 财(47068)
- 科学(46866)
- 农(43726)
- 大学(39303)
- 教育(38456)
- 学学(36947)
- 技术(31159)
- 农业(30674)
- 融(26305)
- 金融(26305)
- 财经(23708)
- 业经(22267)
- 经济研究(22129)
- 经(19981)
- 统计(17912)
- 问题(17159)
- 技术经济(17033)
- 图书(16724)
- 业(16659)
- 策(16244)
- 理论(16073)
- 科技(15641)
- 版(14655)
- 商业(14638)
共检索到472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苟开红
本文从收益质量概念出发,建立了一个四维的收益质量综合评估模型,以帮助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做出更全面的评价,并利用评估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收益质量 评估模型 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展 李凯
本文针对IT外包收益中各收益指标相互关联的特点,首先给出了恰当的IT外包的收益期望,构建了IT外包的收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多个收益指标之间关联关系的评估问题,依据专家小组给出的收益关联评价信息,通过构建综合关联矩阵识别收益之间的影响关系,并依据概率和收益期望给出了考虑指标关联的收益评估方法,最后用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IT外包 收益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晓玲 杜美杰 刘莎莎
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入手,利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盈余质量评估模型,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和A股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2012~2014年财务报表中的基本面信息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样本公司2013年盈余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均值与2014年每股收益增长率均值显著正相关。每股收益增长率与收现因子、利润因子显著正相关,符合预期;每股收益增长率与成长稳定因子显著负相关,与预期不一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江娜
为了更加清晰地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价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离散系数法和可拓法建立双层评价模型,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得出各个出行方案的综合评价值。整个分析过程科学严谨,分析结果避免了很多主观性的影响,更精确、更客观地显示了各个交通出行方案的综合效益。最后以广州轻轨为例计算了其综合效益评价值,并与其他出行方式作对比,证明了轻轨的效益性,对城轨的建设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银宽 张红侠
与股利贴现模型和自由现金流模型相比 ,EVA贴现估价法的优越性在于获取数据较容易 ,更加重视账面值的分析 ,因而重视权益价值账面值比率 ,而这一比率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资金管理者以及证券分析师认为是优于市盈率的一个估价比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公司价值评估的一种方法———EVA贴现估价法 (TheDiscountedEconomicValueAddedValuationMethod)的理论模型及其在我国上市公司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关键词:
股利贴现模型 EVA贴现模型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萍 孙光国
本文根据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报资料,对我国上市公司综合收益列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着重对金融类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综合收益列报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金融类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而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仅54%的公司存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从其他综合收益组成项目来看,前者的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比例均明显高于后者。此外,其他综合收益在综合收益中所占比重并不是很小,且同样存在金融类上市公司高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情况。本文认为,投资者在进行企业评估时,尤其是对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类上市公司评估时,有必要对综合收益及其组成项目加以综合考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戴文涛 李维安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发布,为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根据我国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系目标,考虑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制度背景以及注册会计师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等因素,有必要从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信息需求出发,建立一种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程度的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并由一个"局外人"(和企业没有利益关系的人,外部注册会计师不是局外人,他们和企业存在着相当大的利益关系)如政府监管机构或外部非营利性机构(如科研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实施全面、综合、量化评价。基于此背景和客观要求,本研究根据内部控制理论、系统评价理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吕英巧 王富炜
文章通过对当前主流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局限性和剩余收益模型的优越性进行分析,采用中小板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运用剩余收益模型对剩余收益和净资产与股价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得出剩余收益模型对于股票价值有较强的解释力,将企业价值评估由理论推向了实证。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模型 中小板企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晓凤 李检华
高科技企业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决定其本身具有潜在的期权价值,所以,传统的评估方法难以客观地评估出高科技公司内在价值。针对高科技公司高度不确定性的特征,引入Schwarz的连续型实物期权模型,在对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后,利用蒙特卡洛模拟对中国软件开发板块的高科技上市公司进行价值评估,并由此对整个软件开发板块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价值评估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实物期权模型能较好地对高科技企业进行价值评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莉 张德栋
论文在分析信用评估重要性和信用评估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上市公司信用指标体系建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FSDB算法的上市公司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并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的上市公司信用评估模型。通过试验证明,该模型在经过一定的训练后,能够用于上市公司的信用评估,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星 张义强
对信用风险的动态管理是二十一世纪风险管理研究中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它将使传统的只注重违约条件下债务账面损失的静态分析方法转变为通过债务人的资产价值的变化反映其信用资质变化的动态分析方法。本文采用了一个基于期权理论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分析框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7-2001股票价格波动的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违约频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波动与该公司的预期违约频率显著相关,且呈负相关关系;(2)上市公司的预期违约频率与该公司的信用资质变化吻合,并载有公司未来前景的情报性信号。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信用风险管理 EDF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卫
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是证券投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运用统计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构造一种综合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模型,并运用它对我国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经营业绩 综合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莫生红 李明伟
本文在设计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及单项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的重要性权重,建立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关系人进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评价及投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盈利能力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权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艳 刘玉冰
以2009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综合收益波动性和其他综合收益波动性对企业估值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综合收益波动性以及其他综合收益波动性与企业股票回报波动性和β值显著正相关,说明综合收益与其他综合收益具有风险相关性,且综合收益波动性和其他综合收益波动性会降低非正常收益的估值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较好的地区制度环境下,其他综合收益的风险相关性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