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8)
2023(4266)
2022(3578)
2021(3176)
2020(2695)
2019(6335)
2018(5972)
2017(11483)
2016(6632)
2015(7429)
2014(7408)
2013(7279)
2012(6560)
2011(5617)
2010(5610)
2009(5174)
2008(5312)
2007(4871)
2006(4252)
2005(3828)
作者
(17997)
(15083)
(14857)
(14154)
(9522)
(7309)
(6933)
(5981)
(5670)
(5322)
(5139)
(5035)
(4728)
(4702)
(4623)
(4576)
(4530)
(4471)
(4416)
(4348)
(3838)
(3674)
(3617)
(3488)
(3462)
(3385)
(3310)
(3305)
(3050)
(3002)
学科
(27680)
经济(27639)
(27329)
管理(27304)
(25783)
企业(25783)
方法(15695)
(14625)
数学(14066)
数学方法(13934)
(12190)
财务(12178)
财务管理(12153)
企业财务(11793)
中国(6402)
(6143)
业经(6087)
(5459)
公司(5193)
(4643)
地方(4635)
(4347)
技术(4127)
体制(4013)
(4001)
农业(3958)
环境(3888)
理论(3794)
(3766)
(3680)
机构
大学(91810)
学院(90559)
管理(39337)
(37201)
经济(36469)
理学(34027)
理学院(33738)
管理学(33336)
管理学院(33163)
研究(26641)
中国(21950)
(20124)
(19116)
财经(15824)
科学(15276)
(14441)
(13281)
(12922)
中心(12604)
业大(12346)
北京(12068)
(12019)
财经大学(11883)
研究所(11374)
商学(11231)
商学院(11161)
经济学(10691)
(10415)
经济管理(10269)
(10233)
基金
项目(60358)
科学(47960)
基金(44372)
研究(43733)
(38058)
国家(37775)
科学基金(33469)
社会(28386)
社会科(27121)
社会科学(27106)
基金项目(23703)
(23560)
自然(21947)
自然科(21429)
自然科学(21422)
自然科学基金(21044)
教育(20527)
(19457)
资助(18669)
编号(17057)
(14013)
成果(13632)
重点(13454)
教育部(12232)
(12140)
人文(12060)
(12021)
科研(11844)
国家社会(11594)
课题(11491)
期刊
(38905)
经济(38905)
研究(25585)
(19866)
中国(17675)
管理(14923)
学报(12355)
科学(11282)
大学(9987)
(9501)
学学(9341)
教育(8747)
技术(8462)
(8279)
金融(8279)
财经(8262)
财会(7496)
会计(7124)
(6888)
农业(6486)
经济研究(5821)
业经(5700)
技术经济(5370)
统计(5225)
通讯(5043)
会通(5035)
问题(4860)
(4797)
(4623)
决策(4408)
共检索到135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涛  
一、引言收益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收益信息是企业财务信息的核心内容之一。财务造假事件的频频出现,迫使人们关注收益的数量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收益的质量。没有质量的收益可以说只是一个虚假的数字。因此,科学的收益质量评价是公司业绩评价的重要前提。在20世纪初期,很多学者主张采用单一指标对收益质量进行评价,例如王化成主张采用盈余反应系数评价收益质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秦志敏  
在上市公司的业绩中 ,投资者特别关注其收益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能力。如何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 ,如何透视公司的盈利质量 ,一直是会计界、投资业的热门话题。本文立足于会计报表分析的视角 ,从现金流量提供盈利质量信息的优势出发 ,结合其他预警提示 ,利用实证资料 ,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剖析 ,提出透视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的具体策略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岚  
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呈现出低负债融资、高股权融资;低内部融资、高外部融资的特征。究其原因:一是中国的股民惯坏了我们的上市公司,使它们不必考虑负债融资,内部融资;二是分配关系没理顺,使上市公司不愿意负债融资和内部融资;三是业绩不理想使上市公司不敢负债融资。也没有内部融资的可能;四是法制不完善使有些上市公司不能负债融资和内部融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锐  张燚  
品牌理论体系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而且是多层面的。本研究试图从结构层面、知识层面、时间层面、空间层面、跨学科层面以及个人层面等多维视角,对品牌理论体系的构成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品牌理论体系的建设、完善和创新提供参考与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霞  胡海鸥  张祥建  
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关联交易、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资产重组等方式实施盈余管理,不同的盈余管理途径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报告盈余的提升具有不同的效果。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行为,造成了公司价值、声誉和后续融资能力的下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再凌  
通过构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失真的理论分析框架,透视了当前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真实性的表现,进而指出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失真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立法与强制执法为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提供保障以及尽快建立上市公司环境会计制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鄢波  杜军  杜勇  陈建英  
文章从高管的角度透视上市公司的亏损,按亏损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将其分为折价型亏损和溢价型亏损,在分析各类亏损产生的原因基础上,指出对于溢价型亏损,高管人员不必惊慌,需要耐心期待;对于折价型亏损,则需要高管人员采取恰当措施进行拯救。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汪一凡  
如何计算溢余现金企业所拥有的现金,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从股东处得到的现金投资,二是从债权人处取得的现金负债,三是企业利用得到的现金投入各类自主运营后所形成的内生性增量部分,即"溢余现金"。"溢余现金"又可分为"已分配"和"未分配"两部分,已分配的部分是"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灿  童盼  
1998年,我国开始允许上市公司采用增发方式进行再融资,之后增发逐渐超过配股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但当时的增发却仅限于公开增发。2005年10月,新修订的《证券法》首次明确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同年年末出台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国外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方式进行投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卫民  熊翠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建立了旅游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评价模型,对国内旅游行业18家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收益质量整体尚佳,但各旅游上市公司的综合得分相差较大、旅游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各项能力发展不平衡、旅游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的结论,并通过聚类分析将18家样本公司的收益质量分为优秀、较好、一般和较差4种类型。然后,对不同类型旅游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旅游行业的不同子行业之间以及相同子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的收益质量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其中景点类收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路立敏  李京亚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逐渐成为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其中收益质量也成为多数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收益的真实性、成长性、持续性、稳定性、现金保障性、安全性六个维度选取了收益质量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酿酒行业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进行评价,为决策分析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敏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不断完善和资本市场的逐步规范,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日渐成为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收益信息,收益质量是否可靠,能否稳定增长,是众多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收益质量含义、属性的基础上,从报表项目分析、指标分析等方面探讨收益质量评价方法,以期帮助投资者在阅读报表时能够对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进行合理评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洪渭  
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构建了我国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和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分析发现,收益质量对社会经济环境的高度依赖性使得国内外现有研究结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并不完全适用。所以,本文进一步对初始模型进行了指标筛选和修正,给出了符合我国现状的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算例分析显示该体系不仅能够给出收益质量的客观评价,还能对公司市场竞争力、资金运作、企业成长前景等方面进行评定和分析,为投资者、公司管理者等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胡延杰  刘洋  
本文以深市34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收益透明度指标体系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解释能力。结果表明,收益透明度对信息披露质量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其中收益激进度和收益平滑度指标的联合解释能力优于单指标变量。通过对收益透明度指标体系进行相应调整,与原指标体系进行对比,验证了调整后的指标体系在我国有更好的适用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盖地  吴中华  
以国内外有关收益质量分析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在对中国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的"两步分析法";并对上市公司收益质量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定量分析方面,构建了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单项指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利用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的"两步分析法"对2004年沪市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进行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