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7)
2023(11164)
2022(9488)
2021(8662)
2020(7343)
2019(16306)
2018(15771)
2017(30660)
2016(16748)
2015(18138)
2014(17905)
2013(17560)
2012(16091)
2011(14337)
2010(14057)
2009(13320)
2008(13617)
2007(11961)
2006(10416)
2005(9589)
作者
(49089)
(41283)
(40977)
(38933)
(26244)
(20012)
(18349)
(15733)
(15515)
(14656)
(14119)
(13743)
(13447)
(13192)
(12972)
(12647)
(12445)
(12204)
(11964)
(11895)
(10406)
(9985)
(9921)
(9336)
(9330)
(9193)
(9185)
(8950)
(8241)
(8087)
学科
(63302)
经济(63179)
管理(59456)
(57657)
(50859)
企业(50859)
方法(30957)
(27948)
数学(27493)
数学方法(27289)
(20245)
财务(20222)
财务管理(20189)
企业财务(19495)
(19384)
(15603)
中国(15021)
业经(14613)
(13744)
(12534)
(12121)
银行(12081)
体制(11900)
(11727)
贸易(11724)
(11698)
金融(11696)
(11468)
(11297)
技术(10865)
机构
大学(241049)
学院(238498)
(99582)
经济(97769)
管理(92213)
理学(80567)
理学院(79740)
研究(78869)
管理学(78502)
管理学院(78059)
中国(61299)
(53025)
(48618)
科学(47581)
(44001)
财经(41753)
(40386)
(38184)
业大(37747)
研究所(36384)
中心(35849)
农业(34909)
(34449)
财经大学(31614)
经济学(31588)
北京(29976)
经济学院(28669)
(28214)
商学(27179)
商学院(26960)
基金
项目(162592)
科学(128836)
基金(122975)
研究(110850)
(109691)
国家(108839)
科学基金(93471)
社会(74383)
社会科(70803)
社会科学(70784)
基金项目(65405)
自然(62937)
自然科(61561)
自然科学(61539)
(61418)
自然科学基金(60558)
(52813)
教育(51026)
资助(50137)
编号(40760)
(37180)
重点(36796)
(34551)
(34148)
成果(32812)
创新(32460)
科研(32251)
(32241)
教育部(32096)
国家社会(31872)
期刊
(102622)
经济(102622)
研究(67727)
(45872)
中国(44621)
学报(43913)
(38685)
科学(37653)
管理(34627)
大学(32949)
学学(31849)
(26865)
金融(26865)
农业(25091)
财经(21946)
(18531)
经济研究(17572)
教育(16627)
技术(16009)
业经(15596)
问题(13591)
(13522)
财会(13310)
(12964)
会计(11637)
业大(11369)
(11288)
理论(11087)
科技(10865)
技术经济(10454)
共检索到346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梦然  于瑾  
本文以2004~2008年我国上市发行的30种可转债提前强制性赎回前后,相应的标的股票收益率数据为样本,研究可转债提前强制性赎回对股价的影响,发现上市公司发布赎回公告前股价上涨,而公告发布后股价出现下跌,但这种下跌的趋势在赎回日之前停止。本文还从现金流的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提前强制性赎回可转债对股价影响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可转债赎回条款设计的灵活性、适当提高溢价比例和适当延长可转债赎回保护期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凤菊  
可转债是兼有股票期权和债券性质的复合型金融衍生品。为促使投资者尽快将可转债转换为股票,上市公司的常见做法是向下调整转股价格。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调整转股价格的行为及其影响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可转债上市公司近五年调整转股价格的行为及其原因,并将其行为分为自然调整和主动向下修正两类;然后着重研究上市公司主动向下修正转股价格的行为对转股比例、股票价格、可转债价格三者的影响,最后得出相应结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文麟  陕晨煜  郑逸君  
本文筛选了2001-2007年中国发行可转债的25家公司的转股行为前后收益率数据,以超额收益率作为公司股价的衡量指标,回归考察了可转债转股行为对公司短期股价的影响,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研究表明:短期内转股行为与公司的股价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由于中国可转债公司样本数量相对较少、原股东持有可转债份额较大的限制,转股行为对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大巍  陈启宏  
我国市场上带有强制性特别向下修正条款的可转债中嵌套的期权具有亚式期权的性质,其定价模型中的终值条件和边界条件与普通的可转债定价模型有很大差别,模型的求解也更为困难。文章按照亚式期权的模型对其定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利用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此模型进行了求解,从最终的数值结果可以看出,定价结果十分理想,我国此类转债的市场价格与理论价格非常吻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天  张宗源  
本文基于国内上市公司的股价数据以及披露的公告和财务数据,分析了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发布可转债转股价下修公告对标的股票价格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发布转股价下修公告后,公司股价出现显著的上升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股价之前的下行趋势。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皮莉莉  
使用沪深325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1997年~2006年的相关数据,对CEO权力与强制性CEO变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CEO兼任董事长、外部董事和依存董事的比例、大股东代表的身份以及CEO的任职时间的长短等能显著增加CEO的权力,降低CEO被强制更换的可能性;而CEO的持股比例及其教育背景等西方国家CEO的重要权力源泉,却不能增强中国上市公司CEO的权力,降低其被强制更换的可能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帅  邓梦静  张庆  
在已经实施沪港通、尚未实施深港通的期间内,以沪港通实施前后各两年为研究区间,以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处理组,以深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控制组,度量各期间各样本的股价同步性,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沪港通的实施对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及其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沪港通对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存在显著为负的净影响,而且沪港通对AH双重上市公司在内地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与在香港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对前者的影响强于对后者的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帅  邓梦静  张庆  
在已经实施沪港通、尚未实施深港通的期间内,以沪港通实施前后各两年为研究区间,以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处理组,以深市AH双重上市公司构造控制组,度量各期间各样本的股价同步性,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沪港通的实施对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及其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沪港通对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同步性存在显著为负的净影响,而且沪港通对AH双重上市公司在内地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与在香港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对前者的影响强于对后者的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海月  易智敏  W.H.Jack  
本文以2000—2018年中国沪深1 520家上市公司的5 953项对外直接投资(OFDI)活动为研究对象,采用PSM-DID方法检验了OFDI行为能否影响其股价同步性。研究结果显示,参与OFDI的上市公司其股价同步性明显下降,表明参与OFDI的公司能更好地将公司特质信息释放在股价中,从而降低其股价同步性。在国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或内部代理问题较严重的公司,这种影响更为明显。进一步分组研究结果显示,当公司进入模式或东道国背景特征不同时,上市公司OFDI对其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公司内部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和外部信息中介关注度的提高,是上市公司OFDI后股价同步性降低的作用路径和影响机制。本文不仅为中国上市公司OFDI在资本市场的微观成效提供了实证证据,也为中国进一步引导公司OFDI行为提供了相应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闫丽娟  何玉润  张嘉硕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制度是一项强制性分红制度,这种政策带来的强制性分红压力会沿着企业控制层级往下转移。本文实证检验了强制性分红对中央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企业会通过减少盈余的方式规避该政策带来的压力,尤其是,金子塔层级越低的中央企业这种规避行为越明显。进一步,中央企业面临强制性分红压力与业绩考核压力时,更注重业绩考核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的实施效果,为政策优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虹  刘佳  
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市场1994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发生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以信号传递假说为理论依据,运用事件法,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对股价有积极的影响。确实存在着很强的信号传递效应。不同目的的股票回购所传递的信号并没有存在明显的差异。最后,我们认为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所传递信号的反应是理性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方旭赟  张晨  
当上市公司的股价因受到外生性冲击而低于股票基本价值时,公司管理层有较强的动机通过策略性信息披露维护股价,来提升管理层的个人财富,完成股价相关的管理层绩效考核,避免上市公司成为其他公司的并购对象。本文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和公募基金为研究样本,利用公募基金赎回作为公司股价的外生性冲击,构建季度基金赎回冲击指标,研究了上市公司在股价受到基金赎回冲击时的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实证研究发现当公募基金赎回对公司股价造成负面冲击时,公司管理层不仅会倾向于降低公告的季度总披露数量,而且会选择性地提高利好公告的季度披露数量,并降低利空公告的季度披露数量,以便减缓外生性负面冲击对股价造成的下跌压力。大型上市公司和高估值上市公司更有可能通过策略性信息披露的方式维护公司股价,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研究后本文的结果依然成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江  漆鑫  
本文在综合资本结构理论和债务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方法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市场反应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对公司股价具有负面的效应,公司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率等反映公司自身情况的因素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而在反映债券的债务结构特征中,发行利差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当债券赋予了投资者回售等权利时,该公司的股价会做出明显的负面反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嘉鑫  王永海  
本文以2012年《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的颁布作为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控制组企业,实验组企业在政策颁布后其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且经过断点回归、平行趋势检验、替换关键变量、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测试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表明内控监管收紧产生的监管压力会导致管理层选择操纵更隐蔽、法律风险更低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横截面差异检验发现,上述效应主要存在于公司规模较大、审计质量较差的企业中;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后,真实盈余管理的经营业绩相关性显著下降,表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牺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强制性内部控制制度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还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晓  柯大钢  
关于公司治理的研究一般有两条路径,本文以独立董事制度的强制性变迁为背景,通过建立差分模型,从我国上市公司中抽取样本,实证研究了内部机制中的独立董事与外部机制中债权人治理的关系,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