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51)
- 2023(5451)
- 2022(4676)
- 2021(4322)
- 2020(3710)
- 2019(8313)
- 2018(8221)
- 2017(16247)
- 2016(8930)
- 2015(10053)
- 2014(10039)
- 2013(9838)
- 2012(8975)
- 2011(7951)
- 2010(8124)
- 2009(7891)
- 2008(8347)
- 2007(7627)
- 2006(6846)
- 2005(6607)
- 学科
- 管理(40959)
- 业(37283)
- 企(35720)
- 企业(35720)
- 济(34582)
- 经济(34493)
- 财(20456)
- 务(15870)
- 财务(15853)
- 财务管理(15829)
- 方法(15771)
- 企业财务(15263)
- 制(14773)
- 数学(13722)
- 数学方法(13648)
- 体(10669)
- 体制(9618)
- 业经(8752)
- 中国(7323)
- 银(7013)
- 银行(7006)
- 融(6981)
- 金融(6979)
- 农(6894)
- 行(6516)
- 划(6388)
- 法(5865)
- 公司(5728)
- 技术(5699)
- 税(5659)
- 机构
- 大学(130736)
- 学院(129327)
- 济(54845)
- 经济(53766)
- 管理(51430)
- 理学(43847)
- 理学院(43482)
- 管理学(43018)
- 管理学院(42767)
- 研究(38936)
- 财(33794)
- 中国(33120)
- 京(26410)
- 财经(25683)
- 经(23272)
- 科学(19843)
- 江(19674)
- 财经大学(19305)
- 所(19000)
- 中心(17991)
- 经济学(17154)
- 北京(16757)
- 研究所(16149)
- 商学(15865)
- 商学院(15743)
- 经济学院(15351)
- 农(15325)
- 州(15286)
- 业大(14844)
- 院(14120)
- 基金
- 项目(78787)
- 科学(63393)
- 基金(59905)
- 研究(58641)
- 家(50597)
- 国家(50204)
- 科学基金(44672)
- 社会(39350)
- 社会科(37421)
- 社会科学(37413)
- 基金项目(31588)
- 省(29146)
- 自然(28606)
- 自然科(27945)
- 自然科学(27939)
- 自然科学基金(27502)
- 教育(27406)
- 资助(24729)
- 划(24537)
- 编号(22765)
- 制(21665)
- 成果(19858)
- 部(19037)
- 重点(17491)
- 教育部(17161)
- 创(16706)
- 性(16687)
- 人文(16640)
- 国家社会(16346)
- 创新(15740)
共检索到201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南方
<正>要在认可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稳定发挥重要作用,鼓励其运用企业家精神发挥社会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避免其滥用控制权提升公司治理有效性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步骤,但目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法律规制不够完善,导致产生较高的代理成本,造成公司治理内生动力不足,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哲文
控股股东通过借款、违规担保等方式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大顽疾。上市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将上市公司推到破产倒闭或退市的边缘。因此,要加强监督,完善机制,提高违法成本,促进上市公司不断规范。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侵占 上市公司 资金 法律规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史洁琼 付立新
本文作者所议的问题是我国现在所有股份公司都会面临的问题。问题发生在股份公司内,而问题的根源则很大程度上是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所造成的相关法规的欠缺。人们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内,习惯于用一般法来对待公司法所面对的市场各类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诉求冲突。不把在完全市场经济体内已经成熟的《公司法》有效嫁接在我们的市场体系内,许多问题的解决方式都会流于“谁权力大谁说了算”的习惯作法,而“权力”则更多地会被引申为行政权力,而不是股权。希望研究股份公司管理和法规的学界专家和实践者能为我们提供类似的案例,展示处理方法及效果。我刊将持续关注此论题,以便为日益庞大的股份公司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并为今后的经济立法提供鲜活的案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蒙蒙 田甜铭梓
本文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角度出发,对法律规制的有效性重新进行界定,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领域的法律规制划分成强有效、有效以及弱效这三个有效性等级,展开实证研究,对能使该领域法律规制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推动经济发展、对政府行为进行规范、对控股结构进行优化、促使股权结构朝向多元化发展以及推动社会道德建设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股股东 法律规制 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蒙蒙 田甜铭梓
本文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角度出发,对法律规制的有效性重新进行界定,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领域的法律规制划分成强有效、有效以及弱效这三个有效性等级,展开实证研究,对能使该领域法律规制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推动经济发展、对政府行为进行规范、对控股结构进行优化、促使股权结构朝向多元化发展以及推动社会道德建设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股股东 法律规制 有效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方召 符建华 尹龙
控股股东利用关联交易对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行侵占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本文采用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从关联交易规模的角度实证检验了股权制衡因素和外部投资者法律保护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股权制衡程度越高,控股股东的侵占水平会越低;但是法律保护和股权制衡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两者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如果同步提高的话,可能会削弱股权制衡对于控股股东侵占的限制作用。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制衡 法律保护 关联交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露 王超恩
本文选取2006-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长期利益的不一致程度将加深。本文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2)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则越显著;(3)在多个大股东并存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减弱。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过度投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露 王超恩
本文选取2006-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长期利益的不一致程度将加深。本文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2)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则越显著;(3)在多个大股东并存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减弱。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过度投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芳 闫晓彤
产权的基础是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有效性不仅决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而且也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影响公司业绩及公司的市场价值。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中的控制权配置,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控股股东行为对深化企业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刚 刘丹
本文建立了一个状态依赖模型,分析了不同股权类型下公司价值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当政府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左高右低的U型曲线关系;私人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横S型曲线关系。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结果显示,政府相对控股还是绝对控股并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差异,家族相对控股比绝对控股更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而其他类型控股者在居于绝对控股地位后会更加关注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而非剥夺其余股东。
关键词:
控制权比例 股权类型 公司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康轶 陈耿 呙竹
以我国A股市场中在2008年和2011年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原因。研究发现:增持可能是大股东在一定政治目的下结合公司自身财务情况而采取的行为。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东增持 股东性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春江
本文以《收购办法》颁布以来发生的十起要约收购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理论角度探讨了要约收购出现的机理,即控股溢价在控股权转让中的合理性。依据理论分析,给出了股权分置情况下“控股溢价”的全新解释。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在要约收购中的行为和结果的分析表明,非流通股股东获得较好保护,拥有退出选择权,分享了“控股溢价”;而流通股股东未获任何保护,不能分享“控股溢价”。
关键词:
控股溢价 要约收购 股东保护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姚金海 潘榕芳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控股股东通过截留、挪用等行为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和利用非公允关联交易、操纵公司重大决定等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我国《民法通则》、《公司法》以及一些行政规章虽然对此有所规制,但规制大多集中在对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上,而对操纵董事会及公司高管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责任追究明显不足。本文认为,引入英美法系国家的受信义务,可以弥补现有法律对控股股东规制不足的缺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琳
基于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现金流与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过度投资能够更合理地解释这种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负相关,具有抑制过度投资的"利益趋同效应";终极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正相关,表明两权分离使得终极控股股东有能力和动机侵占上市公司利益,加剧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效应的发生不仅需要能力和动机,还需要公司具有充足现金流这一"机会",较少的现金流能够有效地约束终极控股股东的利益攫取,抑制过度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