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53)
- 2023(8722)
- 2022(7656)
- 2021(7179)
- 2020(6475)
- 2019(15389)
- 2018(15135)
- 2017(29905)
- 2016(16702)
- 2015(19404)
- 2014(19567)
- 2013(19801)
- 2012(18443)
- 2011(16356)
- 2010(16637)
- 2009(15743)
- 2008(16647)
- 2007(15199)
- 2006(13153)
- 2005(11930)
- 学科
- 济(72021)
- 经济(71945)
- 管理(64521)
- 业(61420)
- 企(54748)
- 企业(54748)
- 方法(40907)
- 数学(36294)
- 数学方法(36062)
- 财(29847)
- 务(22786)
- 财务(22751)
- 财务管理(22696)
- 企业财务(21727)
- 农(16800)
- 制(16776)
- 中国(15254)
- 业经(14281)
- 贸(12393)
- 贸易(12387)
- 银(12291)
- 银行(12270)
- 易(12017)
- 学(11877)
- 地方(11317)
- 行(11292)
- 农业(11275)
- 融(11057)
- 金融(11055)
- 和(10920)
- 机构
- 大学(244720)
- 学院(242006)
- 济(101595)
- 管理(100075)
- 经济(99398)
- 理学(84659)
- 理学院(83830)
- 管理学(82766)
- 管理学院(82271)
- 研究(73399)
- 中国(61816)
- 财(53750)
- 京(50962)
- 科学(42479)
- 财经(41681)
- 经(37939)
- 农(37799)
- 所(37382)
- 江(37333)
- 中心(36236)
- 业大(33573)
- 研究所(33145)
- 北京(32168)
- 经济学(31402)
- 财经大学(31268)
- 农业(29879)
- 州(29589)
- 经济学院(28670)
- 商学(27816)
- 商学院(27618)
- 基金
- 项目(151029)
- 科学(118848)
- 基金(111480)
- 研究(109470)
- 家(95536)
- 国家(94740)
- 科学基金(82298)
- 社会(69417)
- 社会科(65932)
- 社会科学(65908)
- 基金项目(59260)
- 省(57764)
- 自然(54267)
- 自然科(53023)
- 自然科学(53010)
- 自然科学基金(52123)
- 教育(51702)
- 划(48719)
- 资助(47912)
- 编号(44431)
- 成果(36701)
- 部(35514)
- 重点(33534)
- 创(31125)
- 教育部(30939)
- 发(30249)
- 科研(29924)
- 人文(29869)
- 课题(29619)
- 大学(29542)
- 期刊
- 济(110206)
- 经济(110206)
- 研究(69079)
- 财(49526)
- 中国(45527)
- 管理(38699)
- 学报(34889)
- 农(32316)
- 科学(31862)
- 融(28067)
- 金融(28067)
- 大学(26796)
- 学学(25257)
- 财经(22149)
- 农业(21079)
- 技术(20831)
- 教育(19529)
- 经(18843)
- 经济研究(17059)
- 业经(16339)
- 财会(15831)
- 会计(14849)
- 问题(14579)
- 业(14378)
- 技术经济(13080)
- 理论(12523)
- 统计(12106)
- 贸(12080)
- 版(11387)
- 商业(11273)
共检索到365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见丽
一般认为,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上升,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增强,控股股东就越有可能对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因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而本文的研究显示,虽然股权分散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大于股权高度集中公司,但其差异并不显著。这表明尽管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有高低之分,但其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联程度并不明显。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持股比例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章渊 吴善芬
本文选取我国湖北省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246个观测值为样本,分析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真实盈余操纵与应计盈余操纵活动都呈"U型"关系,而真实盈余操纵活动显著度较高。这说明了股权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都会降低盈余质量,而且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实施的会计弹性减少,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倾向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本文意在为湖北省上市公司完善股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或者股权过度分散,减少盈余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章渊 吴善芬
本文选取我国湖北省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246个观测值为样本,分析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真实盈余操纵与应计盈余操纵活动都呈"U型"关系,而真实盈余操纵活动显著度较高。这说明了股权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都会降低盈余质量,而且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实施的会计弹性减少,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倾向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本文意在为湖北省上市公司完善股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或者股权过度分散,减少盈余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刚 刘丹
本文建立了一个状态依赖模型,分析了不同股权类型下公司价值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当政府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左高右低的U型曲线关系;私人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横S型曲线关系。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结果显示,政府相对控股还是绝对控股并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差异,家族相对控股比绝对控股更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而其他类型控股者在居于绝对控股地位后会更加关注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而非剥夺其余股东。
关键词:
控制权比例 股权类型 公司价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潘红波
本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我们将持股比例达到或超过30%的股东定义为控股股东。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有控股股东存在的公司,其市场价值显著低于无控股股东存在的公司;控股股东担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者的公司,其市场价值显著低于控股股东不担任上市公司高级管理者的公司。而且,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价值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本文还发现,不同类型的控股股东控制的上市公司,其市场价值也显著不同。特别地,政府作为上市公司最终控股股东的公司,其市场价值显著低于家族、外资和集体企业作为最终控股股东的公司。本文将有控股股东存在的公司相对于无控股股东存在的公司的市场价值折扣率定义为控股股东的代理成本,...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代理问题 控股股东 企业价值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唐蓓 潘爱玲 王英英
企业的股权结构并不能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把两者联系起来的纽带是企业的投资行为,因此研究股权结构对投资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制为出发点,通过对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以及两权分离程度与过度投资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对公司兼具支持与掏空双重影响。但总的来说,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追逐使得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更具有长期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玉德 洪金明
资本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了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信息披露作为一种旨在减轻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机制,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本文以2007-2009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对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相关因素后,信息披露质量与资金占用呈显著负相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资金占用越少的公司价值越高,并且相比而言,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公司价值也越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宋璐
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前景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盈余管理三因素理论,选取2009—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业绩期望落差对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业绩期望落差状态的企业,随着其落差程度的扩大,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研究结论拓展了已有文献对企业业绩反馈后果的认识,丰富了企业盈余管理形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强化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监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雷 宋顺林
本文以我国的373家配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关联购销、支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发现控股股东在配股前利用关联购销支持公司,调高业绩,因而这种支持很可能属于盈余管理行为。另外还发现,关联购销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线下项目负相关,且关联购销与线下项目的负相关关系在有配股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更显著。
关键词:
关联交易 支持 盈余管理 配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季侃
本文将研究样本分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和较低的两个样本,从盈余持续性的角度研究了这两个样本中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发现,在将会计盈余分解为应计利润和现金流量后,两个样本下分析师盈余预测都能反映出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差异,但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样本中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预测偏差更小。在将应计利润进一步分解为操控性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后,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的样本中则不能正确反映出这种差异,且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预测偏差更大。此文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信息含量,这也为研究分析师基本面分析能力提供了一个视角。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清泉 罗党论
在存在控股股东的情况下,大股东的利益输送通常会造成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进而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造成影响。本文认为现金股利发放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是作为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此的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多少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不能对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转移现金进行监督;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尚不明显。
关键词:
现金股利 大股东 利益输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闫丽娟 何玉润 张嘉硕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制度是一项强制性分红制度,这种政策带来的强制性分红压力会沿着企业控制层级往下转移。本文实证检验了强制性分红对中央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企业会通过减少盈余的方式规避该政策带来的压力,尤其是,金子塔层级越低的中央企业这种规避行为越明显。进一步,中央企业面临强制性分红压力与业绩考核压力时,更注重业绩考核的影响。本研究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价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制度的实施效果,为政策优化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水平 邵梦姝
文章以我国2009—201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审计质量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高审计质量具有降低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作用;在考虑终极控制人的性质后,在非政府控制企业中,外部审计的这种约束作用更为明显,并且随着两权分离度的提高而增强。但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度、审计质量和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关键词:
终极控制人 审计质量 控股股东 代理成本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罗党论 唐清泉
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如何防范与治理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已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本文的研究表明,市场环境显著地影响了控股股东“掏空”的行为。换言之,地区间政府干预市场越少、金融市场越发达,该地区的上市公司越不会发生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因而如何减少政府干预,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政府在减少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应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会直接或间接地驱动了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制定监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遏止“掏空”的行为。这说明,制度层面的约束和公共治理对公司层面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市场环境 政府干预 控股股东 掏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国宇
高管合谋是大股东掏空得以实现的必要环节,但高管是否愿意和大股东合谋取决于两个重要条件:大股东的控股程度与高管报酬契约。现有关于掏空的研究很少涉及高管合谋与合谋条件。理论分析发现大股东控股程度较低时对高管控制力度不够,需要高管合谋配合才能实现掏空。当大股东控股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不再需要高管合谋。为达成合谋,大股东设计的报酬契约削弱了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股权激励使高管成为股东,为抵制合谋提供内在动力。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大股东持股水平较低时,掏空需要高管参与。为此,大股东对报酬契约进行了特殊设计:一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控股股东性质、利益输送与盈余管理幅度——来自中国A股公司首次亏损年度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管理——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大股东控制、产权安排与公司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基于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信息披露研究——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控股股东特征与现金分红:来自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大股东控股、报酬契约与合谋掏空——来自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公司系统风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