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6)
2023(1835)
2022(1617)
2021(1580)
2020(1454)
2019(3444)
2018(3355)
2017(7032)
2016(3919)
2015(4420)
2014(4405)
2013(4401)
2012(4003)
2011(3309)
2010(3432)
2009(3226)
2008(3808)
2007(3446)
2006(3069)
2005(2882)
作者
(10277)
(8474)
(8460)
(7920)
(5708)
(4143)
(3914)
(3161)
(3136)
(3128)
(2962)
(2840)
(2766)
(2704)
(2686)
(2670)
(2503)
(2496)
(2481)
(2444)
(2140)
(2079)
(2044)
(2016)
(1977)
(1961)
(1852)
(1814)
(1715)
(1674)
学科
(24817)
企业(24817)
(24112)
管理(22401)
(15720)
经济(15694)
(15042)
(14241)
财务(14238)
财务管理(14220)
企业财务(13808)
方法(10364)
数学(9371)
数学方法(9317)
(6051)
公司(5504)
(4699)
体制(4420)
业经(3209)
经营(2718)
(2694)
(2637)
(2487)
银行(2486)
决策(2245)
人事(2237)
人事管理(2237)
(2199)
金融(2199)
技术(2167)
机构
大学(55623)
学院(54925)
管理(24154)
(21974)
经济(21574)
理学(20906)
理学院(20783)
管理学(20578)
管理学院(20483)
(15998)
中国(13219)
研究(13127)
财经(12410)
(11367)
(11194)
财经大学(9613)
商学(8637)
商学院(8596)
会计(8492)
(7447)
北京(7246)
公司(7186)
(7024)
金融(6828)
(6506)
中心(6483)
会计学(6313)
经济学(6240)
(6237)
科学(6081)
基金
项目(30764)
科学(25003)
基金(24470)
研究(21335)
(20409)
国家(20236)
科学基金(18812)
社会(14078)
自然(13740)
自然科(13469)
自然科学(13467)
社会科(13454)
社会科学(13449)
基金项目(13349)
自然科学基金(13257)
资助(10972)
(10781)
教育(10588)
(9185)
编号(8084)
(7858)
教育部(7227)
成果(7090)
人文(7073)
(6746)
重点(6637)
(6382)
科研(6370)
大学(6362)
(6279)
期刊
(22941)
经济(22941)
(18741)
研究(15992)
管理(10626)
(8970)
金融(8970)
中国(8096)
财会(8011)
会计(7448)
财经(7139)
学报(6580)
(5834)
科学(5734)
通讯(5569)
会通(5565)
大学(5487)
学学(5381)
经济研究(3645)
技术(3420)
(3405)
(3357)
之友(3127)
理论(2993)
(2983)
月刊(2800)
业经(2680)
经济管理(2658)
问题(2633)
财经大学(2593)
共检索到83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姚金海  潘榕芳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控股股东通过截留、挪用等行为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和利用非公允关联交易、操纵公司重大决定等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我国《民法通则》、《公司法》以及一些行政规章虽然对此有所规制,但规制大多集中在对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上,而对操纵董事会及公司高管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责任追究明显不足。本文认为,引入英美法系国家的受信义务,可以弥补现有法律对控股股东规制不足的缺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玉梅  邱泽龙  
公司收购过程是一个多方力量博弈的过程 ,围绕着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展开一场激烈的争夺战。在这场错综复杂的争夺战中 ,往往存在诸多的不公平 ,使众多利益主体的利益受到损害 ,如目标公司中小股东、公司雇员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因此 ,为保护公司收购中有关利益主体的利益 ,有必要规定目标公司控股股东在公司收购过程中负有信义义务。本文在界定目标公司控股股东的基础上 ,分析控股股东在公司中所负义务的法律基础 ,进而分析出控股股东在公司收购过程中所负义务的具体内容 ,并分析了违反该种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有星  Yusheng Yang  竹可儿  
控股股东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司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控股股东的行为一旦没有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产生权力滥用的现象,即控股股东可能会通过不正当关联交易、侵占公司资金、掏空公司资产等行为攫取私利,严重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问题的解决日益成为公司治理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对控股股东信义义务产生的根源、涵义及制度内容予以厘清,并在借鉴域外法系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分别从控股股东负有信义义务的规定、控股股东信义义务的适用标准、控股股东违反信义义务的法律责任以及完善监督控股股东信义义务履行的救济途径这四个方面为我国《公司法》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露  王超恩  
本文选取2006-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长期利益的不一致程度将加深。本文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2)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则越显著;(3)在多个大股东并存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减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露  王超恩  
本文选取2006-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中小股东长期利益的不一致程度将加深。本文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2)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则越显著;(3)在多个大股东并存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减弱。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芳  闫晓彤  
产权的基础是股权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有效性不仅决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性质,而且也决定公司控制权的分布,影响公司业绩及公司的市场价值。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革中的控制权配置,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控股股东行为对深化企业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吴刚  刘丹  
本文建立了一个状态依赖模型,分析了不同股权类型下公司价值与控股股东所持股权比例之间的关系。当政府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左高右低的U型曲线关系;私人控股时,公司价值与控股比例存在横S型曲线关系。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结果显示,政府相对控股还是绝对控股并对公司价值没有显著差异,家族相对控股比绝对控股更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而其他类型控股者在居于绝对控股地位后会更加关注控制权的共享收益而非剥夺其余股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康轶  陈耿  呙竹  
以我国A股市场中在2008年和2011年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原因。研究发现:增持可能是大股东在一定政治目的下结合公司自身财务情况而采取的行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春江  
本文以《收购办法》颁布以来发生的十起要约收购为研究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理论角度探讨了要约收购出现的机理,即控股溢价在控股权转让中的合理性。依据理论分析,给出了股权分置情况下“控股溢价”的全新解释。对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在要约收购中的行为和结果的分析表明,非流通股股东获得较好保护,拥有退出选择权,分享了“控股溢价”;而流通股股东未获任何保护,不能分享“控股溢价”。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翠华  方淑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琳  
基于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现金流与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过度投资能够更合理地解释这种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负相关,具有抑制过度投资的"利益趋同效应";终极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正相关,表明两权分离使得终极控股股东有能力和动机侵占上市公司利益,加剧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效应的发生不仅需要能力和动机,还需要公司具有充足现金流这一"机会",较少的现金流能够有效地约束终极控股股东的利益攫取,抑制过度投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南方  
<正>要在认可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稳定发挥重要作用,鼓励其运用企业家精神发挥社会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避免其滥用控制权提升公司治理有效性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步骤,但目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法律规制不够完善,导致产生较高的代理成本,造成公司治理内生动力不足,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磊  杨景岩  
本文研究了控股股东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政策的影响。作者基于2002~2004年765家上市公司的1774个公司年样本,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对控股股东特征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高额现金持有倾向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存在控股股东的样本持有更多的现金,并具有更强的高额持有倾向;国家控股的样本持有较少现金,并具有较低的高额持有倾向;集团控股样本的现金持有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高额持有倾向较为明显。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珂  崔宸瑜  谢德仁  
本文基于2003-2017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在"高送转"与现金股利之间如何选择的影响。本文发现,当控股股东进行了股权质押时,上市公司更可能推出"高送转"的利润分配方案,回避或降低现金股利的倾向更高,这与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对"高送转"与现金股利之间偏好差异一致;这一关系在控股股东质押股份比例越高、质押股权面临的平仓风险越高时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在公司股利政策选择方面的经济后果,并为市场投资者对"高送转"以及现金股利的不同偏好提供了增量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陈见丽  
一般认为,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上升,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增强,控股股东就越有可能对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因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而本文的研究显示,虽然股权分散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大于股权高度集中公司,但其差异并不显著。这表明尽管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有高低之分,但其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联程度并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