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03)
- 2023(12428)
- 2022(11068)
- 2021(10507)
- 2020(8919)
- 2019(20567)
- 2018(20539)
- 2017(40219)
- 2016(22073)
- 2015(24981)
- 2014(25009)
- 2013(24630)
- 2012(22524)
- 2011(20183)
- 2010(20258)
- 2009(18880)
- 2008(18876)
- 2007(16664)
- 2006(14917)
- 2005(13604)
- 学科
- 济(83787)
- 经济(83641)
- 管理(74637)
- 业(69256)
- 企(61052)
- 企业(61052)
- 方法(38094)
- 数学(32421)
- 数学方法(32005)
- 财(29893)
- 制(22319)
- 农(22099)
- 中国(21309)
- 务(20793)
- 财务(20718)
- 财务管理(20678)
- 业经(20044)
- 企业财务(19743)
- 学(17531)
- 体(15414)
- 地方(15406)
- 理论(14593)
- 银(14443)
- 银行(14406)
- 农业(14274)
- 贸(14270)
- 贸易(14261)
- 和(13948)
- 易(13865)
- 技术(13798)
- 机构
- 大学(314028)
- 学院(311338)
- 管理(126452)
- 济(121868)
- 经济(119008)
- 理学(108774)
- 理学院(107624)
- 管理学(105929)
- 管理学院(105359)
- 研究(100254)
- 中国(77236)
- 京(67189)
- 财(62472)
- 科学(60479)
- 所(50142)
- 财经(48766)
- 江(46100)
- 中心(45760)
- 农(45526)
- 研究所(44757)
- 经(44098)
- 业大(44005)
- 北京(42978)
- 范(39843)
- 师范(39514)
- 州(37521)
- 院(36304)
- 财经大学(36263)
- 经济学(35570)
- 农业(35214)
- 基金
- 项目(206792)
- 科学(162857)
- 研究(154066)
- 基金(150488)
- 家(129306)
- 国家(128220)
- 科学基金(111133)
- 社会(96255)
- 社会科(91142)
- 社会科学(91118)
- 基金项目(80574)
- 省(80081)
- 自然(72393)
- 教育(70656)
- 自然科(70640)
- 自然科学(70626)
- 自然科学基金(69354)
- 划(67145)
- 编号(63614)
- 资助(62014)
- 成果(53090)
- 部(46236)
- 重点(45571)
- 课题(43154)
- 创(42920)
- 发(42322)
- 制(41547)
- 教育部(40169)
- 项目编号(39987)
- 创新(39977)
- 期刊
- 济(138323)
- 经济(138323)
- 研究(95542)
- 中国(59650)
- 财(51295)
- 管理(48284)
- 学报(46397)
- 科学(42838)
- 农(42124)
- 大学(35763)
- 教育(34593)
- 学学(33471)
- 融(30027)
- 金融(30027)
- 农业(28634)
- 技术(25961)
- 财经(24434)
- 业经(22196)
- 经(20588)
- 经济研究(20355)
- 问题(18065)
- 理论(16870)
- 图书(16272)
- 实践(15363)
- 践(15363)
- 财会(14994)
- 科技(14480)
- 技术经济(14441)
- 现代(14408)
- 会计(14344)
共检索到465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腾文
在上市公司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中,不同持股比例的投资者对公司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和参与程度,同时也会在利益的实现方式上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往往出现为控制公司法人的争执。持股比例、董事制度的安排、持股结构的设计、业务方向乃至法人持股及社会公众持股的比例,都是影响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重要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玮婷
文章通过2006年到2008年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大宗股权交易的数据,对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中的溢价问题进行对比,并对其中的控制权私人利益进行了度量。研究发现,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国有上市公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存在更高的控制权私人利益水平,国有控股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关键词:
国有股权 控制权私人利益 投资者保护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瞿宝忠 刘涛涛
在上市公司控制权让渡中 ,交易价格无疑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国有股转让定价中存在的问题 ,归纳了国际上通行的目标公司定价方法 ,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多层次目标公司定价方法。文章指出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权的转让定价 ,均以净资产为定价依据 ,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只有采用科学的定价方法 ,才能体现出公司的真正价值 ,促进公司购并走上良性轨道。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让渡 价值评估 定价方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化成 姚燕
控制权转移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其通过降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进而提高公司股东财富的作用己在完善资本市场国家得到了证实。由于存在大股东超强控制的内部治理环境和不完善的外部资本市场环境,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表现出异于完善资本市场国家实践的特点。因此,分析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提高我国控制权市场的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健 席酉民 贾隽
基于前人对于控制权制衡的研究及我国的现实情况,作者提出了上市公司控制权制衡与关联并购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并运用我国上市公司1998-2004年间的关联并购数据,对假设进行了二项逻辑回归分析。本文验证了第一大股东投票权指数越大即基于博弈的控制权越大关联并购行为越少;附属于集团公司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关联并购行为。基于股权比例的竞争力指标与关联并购行为发生的关系并不明显;第二大股东投票权指数越大,关联并购行为越多,从而证明上市公司大股东之间存在一定的共谋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施东晖
本文以控制权交易和小额股权交易的价格差额来估算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价值平均为24%左右,稍高于国际水平。根据中国股市特殊的制度背景和股权结构,我们认为这种控制权价值主要来自于大股东对公司的“掏空”行为以及公司本身具有的“壳”价值。本文还发现,公司盈利状况和现金流动性对控制权价值具有正向影响,而控制权竞争程度则对控制权价值具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控制权价值 公共收益 私有收益 股权转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崔学刚 荆新
本文基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制度环境,运用全样本研究思路,运用Logit回归技术,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目标公司,并且具有令人满意的稳定度,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尚达不到中强式有效状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坤埔
本文将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基本情况的研究出发,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形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最后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发达国家在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过程中先进经验,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转移 转移方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侯海生
2005-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资本市场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到2009年限售股几乎全部解禁,非流通股全部流通,中国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将促使形成一个有效的定价标准统一的公司控制权市场。一、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绩效分析(一)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前的控制权市场交易主要以协议收购方式为主。股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建明
在证券市场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股权的高度集中使控制权问题更加明显。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在全流通情况下,一些新的公司治理问题将逐步显现。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2011年间发生的80起涉及控制权转移的协议转让交易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转让比例、变更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公司规模、代理问题以及财务杠杆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权私人收益与股权转让比例正相关,与变更股权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负相关。控制权私人收益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与股权制衡度负相关。控制权私人收益与两职合一正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负相关。控制权私...
关键词:
控股股东 控制权转移 控制权私人收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荆新 崔学刚
本文基于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制度环境,运用Logit回归技术建立预测模型,并对1999-2001年A股上市公司的全样本进行回代检验,有64.5%的总正确率;对未来数据(2002和2003年)数据的预测研究表明,预测总正确率为75.7%和64.4%,综合预测准确率为70.1%,综合预测敏感度为57.8%,综合指定度为70.3%,说明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目标公司,并且具有令人满意的稳定度。还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尚达不到中强式有效状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苏启林 钟乃雄
控制权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司治理概念,在民营上市公司治理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本文运用了基于股权割裂、渐进式转轨经济与东亚管理文化3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民营上市公司低控制权形成的外部环境及其影响。民营上市公司低控制权现状容易产生所有权层面、所有权与控制权层面的双重代理冲突,进而降低了企业价值。
关键词:
控制权 民营 上市公司 股权割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昌文 庄道军
本文从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理论分析入手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有效控制权问题。公司控制权与公司所有权的集中度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公司控制权从最初的现象提出到后来的理论总结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变化。控制度的度量方法有多种,本文使用了较为简单和直接的概率投票模型和Banzhaf指数模型计算控制权。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有效控制权的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获得了上市公司的有效控制权比例。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 实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息 杜玉鹏
依据财务数据法,以我国资本市场2003年~2005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对控制权转移前后目标上市公司绩效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并对综合因子得分进行两配对Wilcoxon检验。研究表明,控制权转移没有显著的改善公司业绩,在当前情况下,完善公司治理和市场监管水平是提高公司绩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控制权转移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余澳 黄雯
控制权是理解公司治理全部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呈现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度高;以金字塔结构下的间接控制为主;小股东控制类型较典型;实际控制人拥有公司控制权,公司意志主要体现为实际控制人意志等特征。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特征造成公司治理中的权利配置失衡、"三会"流于形式、激励约束对象错位和不到位、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不健全等。因此,加强对实际控制人及控制权的规制是改善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
控制权 公司治理 民营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