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5)
2023(14432)
2022(12749)
2021(11711)
2020(9885)
2019(22932)
2018(22746)
2017(44408)
2016(24042)
2015(27064)
2014(27039)
2013(26691)
2012(24436)
2011(22163)
2010(22027)
2009(20514)
2008(20571)
2007(18099)
2006(15915)
2005(14430)
作者
(68189)
(56498)
(56341)
(53611)
(36316)
(27135)
(25627)
(22060)
(21618)
(20371)
(19457)
(19074)
(17891)
(17870)
(17556)
(17471)
(16784)
(16719)
(16329)
(16147)
(13951)
(13938)
(13608)
(12850)
(12596)
(12576)
(12526)
(12444)
(11386)
(10954)
学科
(98819)
经济(98664)
管理(79129)
(73787)
(64811)
企业(64811)
方法(47816)
数学(41079)
数学方法(40653)
(31846)
中国(23911)
(23813)
(22914)
业经(22392)
(21620)
财务(21547)
财务管理(21506)
企业财务(20577)
(20249)
地方(17535)
理论(17333)
(16295)
贸易(16286)
(16084)
(15983)
银行(15943)
农业(15818)
(15750)
(15587)
金融(15584)
机构
大学(349972)
学院(344217)
(139924)
管理(139821)
经济(136926)
理学(121400)
理学院(120145)
管理学(118306)
管理学院(117679)
研究(110470)
中国(83642)
(73899)
(70112)
科学(65168)
财经(55779)
(54076)
(50693)
中心(49906)
(49714)
(48943)
研究所(48588)
业大(48106)
北京(46897)
(44092)
师范(43721)
经济学(42899)
财经大学(41745)
(40046)
(40017)
经济学院(38734)
基金
项目(231804)
科学(183525)
研究(171650)
基金(170515)
(146433)
国家(145253)
科学基金(126478)
社会(110037)
社会科(104418)
社会科学(104395)
基金项目(90397)
(88804)
自然(81331)
自然科(79406)
自然科学(79390)
教育(79152)
自然科学基金(78000)
(74569)
资助(70661)
编号(69450)
成果(57491)
(52590)
重点(51151)
(48038)
(47492)
课题(47213)
教育部(46022)
(45928)
国家社会(45307)
人文(45009)
期刊
(152067)
经济(152067)
研究(104915)
中国(63473)
(56158)
管理(52257)
学报(51262)
科学(47010)
(43801)
大学(39917)
教育(37499)
学学(37386)
(31798)
金融(31798)
农业(29867)
技术(28631)
财经(28133)
(23818)
经济研究(23793)
业经(23347)
问题(19679)
理论(17855)
图书(17051)
技术经济(16353)
实践(16081)
(16081)
财会(15473)
科技(15446)
现代(15418)
(15262)
共检索到504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亦春  周世成  
控制权私利是近年兴起的公司金融研究新领域。由于控制权私利包含的控制者主观精神价值存在个体偏好差异,因而难以统一和量化。纵观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从间接的角度对控制权私利进行测度,包括大宗股权交易溢价法、投票权溢价法和特别处理公司的累积超常收益法三种。今后应在进一步完善控制权私利测度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丰富控制权私利如何影响公司价值和宏观金融(股票市场)发展的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文彬  
本文回顾了控制权私利测算方法的相关文献,描述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的现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充分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特有的制度背景建立了一个改进的控制权私利度量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利水平进行了度量,进而对控制权私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论文最后总结了实证结论,并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怡  
本文运用2007—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权私利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控股股东持股比率与控制权私利呈倒U型关系,董事会规模、资产报酬率、董监事持股比率、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和独立董事比重负向影响控制权私利,说明公司治理环境越好,控制权私利越能受到限制;产权属性不同的公司表现出差异性的控制权私利,与中央政府控股相比,地方政府控股和民营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攫取私利的动机更强。为此,上市公司应加强内外部公司治理,降低控制权私利水平以提高公司绩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赵世阔  
控制权私利的隧道行为和隐蔽特征源于信息的不透明。本文首次系统地从信息透明度角度,研究信息透明度与控制权私利的关系。研究表明,法律制度与媒体信息披露能够显著抑制控制权私利,企业每股收益和两权分离度与控制权私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总市值则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控股股东实施两权分离或者向上市公司输送利润,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了攫取控制权私利;而扩大企业规模,则能够显著抑制控股股东攫取私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世成  
对于控制权私利是否导致公司无效率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以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溢价为控制权私利,以公司业绩变化、投资政策和财务政策变化三类指标来衡量公司效率,采用我国上市公司1997-2005年间的控制权交易样本数据,实证结果发现,在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与公司效率正相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世成  
利用我国上市公司1997-2006年控制权交易溢价数据,本文度量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利规模,发现我国控制权私利高于发达国家,但低于捷克、巴西、墨西哥等转轨和新兴市场国家。文章还对影响我国控制权私利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明控制权买方特征、公司的负债率、公司规模和流通股占比对控制权私利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朝南  刘星  郝颖  
通过进一步改进国内相关研究中控制权私利的度量方法,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利的行业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利具有行业特征,且行业跨度越大,控制权私利的差异就越显著;(2)不同行业门类间控制权私利的显著性差异普遍存在,制造业次类间控制权私利的差异性不显著;(3)行业特征对控制权私利差异的解释度达到17.2%,且未受到其他非行业因素的影响;(4)在行业影响因素中,固定资产比重和行业垄断程度对控制权私利的影响,与理论上的作用机理基本相符,但同发达国家的经验结论存在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荣  刘星  
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股东控制框架下CEO变更的五大假设,并以此为视角,基于上交所上市公司2004-2006年公司治理的实践,在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1)能力假设获得证实,表明内部治理机制治理效应的存在;(2)合谋假设获得支持,大股东控制权私利弱化其对CEO的监督;(3)董事会独立性假设得以证实,且董事会履职倾向保守和谨慎;(4)就现阶段的股权结构而言,大股东的利益协同与利益模糊假设同时获得证实。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胡燕  赵越  任韫宜  
上市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以后,由于控制权结构依然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使得控股股东通过自身控制权谋取私利的行为仍然存在,但这一特殊时期的问题尚未引起各界的足够关注。本文拟对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有关控制权私利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一、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期控制权的基本特征1.控制权呈双层结构框架。上市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之后,最大的风险承担者是债权人。《破产法》将上市公司这一特殊时期的控制权赋予了债权人,债权人通过设立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代表债权人的整体利益参与重大事项的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增泉  刘凤委  于旭辉  
文章借助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事件,运用控制权私利理论,分析了经济制度对流通权价值的影响。控制性股份的价值由现金流量的要求权和控制权私利两部分构成。流通性的提高总是能够提高现金流量权的价值,但由于控制权的专有性,上市流通对控制权价值的影响条件依存于控制权私利的大小。控制权私利越大,上市流通对控制性股份的价值的影响越小,从而控股股东愿意支付的对价越低。将经济制度作为公司控制权私利的外生决定变量,实证检验的结果与上述预期相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冬梅  庄新田  
本文以资本投资作为控制权收益主要来源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目前新兴加转轨的市场背景,选取2001-2013年沪深两市A股市场发生了股权转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不同资本投向对控制权私利攫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限售股解禁后的控制权私利水平高于解禁前的私利水平;(2)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控制权私利水平正相关,限售股解禁后,其正相关关系有所削弱;(3)股权投资规模与控制权私利水平正相关,限售股解禁后,控制权私利水平对股权投资规模更为敏感;(4)控股股东的自利性资本投资行为挤占了中小投资者的共享收益,而这种行为并没有因为股改的完成而发生本质性的转变。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田甜铭梓  蓝发钦  
以控制权未发生转移的大股东"大小非"减持行为为研究视角,结合成本补偿的思想,改进特别处理公司的累积超常收益率法,提出新的超常收益率法,测度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认为基于"大小非"减持行为的测度方法较适合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测度。根据累积超常收益,文章测度出控制权股份("大小非")减持部分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小于或等于5.27%,推算出中国上市公司总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小于或等于42.78%。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倪中新  武凯文  周亚虹  边思凯  
文章基于终极所有权视角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问题。理论上,文章通过引入股权融资决策拓展了LLSV模型,揭示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根源。研究发现,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与股权融资规模密切相关,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需求呈现分离现象——高回报时实施投资型融资,低回报时实施圈钱型融资。实证上,文章采用因变量受限的Tobit模型对2007-2013年我国1 803家A股上市公司的1 118次公开增发新股的规模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融资需求分离假说。文章为融资过程中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提供了理论解释和实证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龙  郭泽光  
利用中国中小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公司金字塔结构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边际获利能力越低的公司越可能被金字塔结构控制,被金字塔结构控制的公司更可能雇佣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向外部投资者发送不掠夺的信号。国家的税收和其他政策对公司组织结构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税负越低的公司越可能被金字塔结构控制,股权分置改革后终极控制人较少利用金字塔结构控制上市公司。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磊  徐向艺  
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已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和突出矛盾,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导致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剥削的主要动因,因此,控制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与中小股东权益受侵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就成为衡量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私有收益规模的测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侵害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制约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侵害行为的建设性意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较大,平均占每股净资产的比率达到7.5%,但从时间序列上看,2004年比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