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5)
2023(6791)
2022(5845)
2021(5395)
2020(4671)
2019(10406)
2018(10176)
2017(20435)
2016(10881)
2015(12250)
2014(12260)
2013(12080)
2012(11164)
2011(9975)
2010(10117)
2009(9961)
2008(10200)
2007(9401)
2006(8424)
2005(8017)
作者
(29724)
(25148)
(25087)
(23970)
(16255)
(11956)
(11471)
(9429)
(9407)
(9154)
(8592)
(8463)
(8173)
(8130)
(7999)
(7662)
(7400)
(7376)
(7321)
(7227)
(6200)
(6010)
(5968)
(5753)
(5742)
(5708)
(5519)
(5477)
(4936)
(4772)
学科
管理(50600)
(48741)
(46269)
企业(46269)
(45157)
经济(45061)
(23981)
方法(20665)
(18628)
财务(18610)
财务管理(18584)
企业财务(18016)
数学(17952)
数学方法(17845)
(15712)
(11156)
业经(10444)
体制(10015)
中国(9280)
(8823)
(8457)
银行(8452)
(8223)
金融(8221)
(8204)
技术(8011)
(7883)
环境(6955)
(6766)
贸易(6761)
机构
大学(162490)
学院(160701)
(70755)
经济(69379)
管理(66207)
理学(56671)
理学院(56199)
管理学(55629)
管理学院(55320)
研究(47596)
(40784)
中国(39969)
(32487)
财经(31403)
(28402)
(24349)
科学(23717)
财经大学(23477)
(22685)
中心(22441)
经济学(21959)
北京(20471)
商学(20339)
商学院(20189)
经济学院(19798)
研究所(19468)
(18913)
业大(18756)
(18607)
(17322)
基金
项目(99404)
科学(80541)
基金(76401)
研究(74109)
(64090)
国家(63590)
科学基金(56953)
社会(50387)
社会科(48008)
社会科学(47998)
基金项目(40483)
(36671)
自然(36388)
自然科(35500)
自然科学(35490)
自然科学基金(34916)
教育(34393)
资助(31416)
(30581)
编号(28784)
(25750)
成果(24441)
(24018)
教育部(21789)
重点(21451)
人文(21305)
国家社会(21134)
(20893)
(20529)
创新(19608)
期刊
(80345)
经济(80345)
研究(49864)
(37409)
中国(31111)
管理(27744)
(20506)
金融(20506)
学报(19785)
科学(19384)
财经(17081)
(16580)
大学(16522)
学学(15841)
(14392)
经济研究(12394)
技术(12108)
教育(11864)
业经(11695)
财会(11432)
问题(10462)
农业(10350)
会计(10250)
(9331)
国际(8813)
理论(8216)
技术经济(7838)
通讯(7774)
会通(7755)
现代(7688)
共检索到247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辉  何玉梅  
上市公司中控股股东往往会利用控制权溢价为自己谋求私利,从而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在运用2002-2006年的样本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隐性利益水平所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转让溢价与转让比例呈正相关,与转让溢价水平与净资产收益率、现金比率、流通股数和公司规模均呈负相关。同时,随着转让比例的上升,一开始溢价比例会增加,当转让比例增大达到一定程度时,溢价比就会随之下降。用法律或制度安排保护中小股东以及或者形成较为分散的股权结构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更为有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茂平  
控制权私有收益体现着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及其相关利益者利益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为降低大股东侵害能力、提高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保护,应该从股权结构和治理环境两个方面找到着力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邹晖  
目前的研究对国有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的效果褒贬不一。从控制权私有收益理论出发,以1997~2006年10间发生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公司为样本,对国有上市公司中国有股权与控制权私有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国有股东在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的双重作用:总体而言,国有股东相对于非国有股东能够提供更好的投资者利益保护,但在相对控股的范围内,更高的持股比例将导致投资者利益保护更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强  邹高峰  
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转让交易中控制权交易与小额股权交易在转让价格上的差异,对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进行定量分析表明,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约为17.4%左右,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根据控制权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这种控制权价值主要来自上市公司本身具有的壳价值。非流通股股权转让的溢价水平与转让比例、流通股比例、总资产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与流通股规模、资产负债率、转让后的控股比例和每股现金量正相关;而流通股规模与控制权价值正相关,流通股比例和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与控制权价值溢价负相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建宏  封丽萍  汪炜  
本文利用2005~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股东权力视角研究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发现: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对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会由于公司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直接对股东控制权存在正向影响,而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与公司政治关联程度共同影响股东控制权。在行业竞争度低的公司中,投资者保护水平与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显著为正,但这种影响在行业竞争度高的公司中并不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贇  
本文通过模型分析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并利用我国私人控股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溢价与公司控股股东拥有的控制权成正向关系,而与其拥有的现金流权成反向关系;控制权比率与现金流权比率差异越大,并购交易的溢价越高。同时,在控股股东控制权比率和现金流权比率相分离的情况下,并购溢价水平与并购交易支付对价中的股权支付比率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由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的上市公司所发起的并购交易,如果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则交易溢价水平相对较高,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却对并购溢价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振松  齐鲁骏  
民营上市公司原控制人做出退出控制地位的决定后,到真正退出之前,具有加剧掏空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和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在控制权转移发生前一年时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述掏空现象有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英  刘志远  
本文在产权理论框架下,就机构持股在平衡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中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从终极控制权的制度层面出发,以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数据为样本,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为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持股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样本而言,机构持股对投资者保护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在民营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持股对投资者保护产生了正面影响。上述研究发现对理解机构持股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机构持股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制度条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斌  赵彩云  
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问题是现代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控制权转移定价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而控制权转移溢价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并购双方的利益大小。基于控制权转移溢价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文章选择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文章研究我国深市和沪市2005年~2009年5年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上市公司,并通过分析目标公司的相关特征,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统计得出影响控制权转移溢价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目标公司规模与控制权转移溢价显著负相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红波  廖理  廖冠民  
本文采用配对样本的方法,比较了1998—2004年赴香港上市的AH股公司、赴B股市场上市的AB股公司及其配对的A股公司在A股市场上估值的差异。实证检验发现,境内公司赴香港和B股市场上市都可以获得市场溢价,而AH股面临比AB股更严格的法律监管,导致AH股公司的溢价程度比AB股公司更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具有捆绑作用,投资者保护越高,溢价程度越高,从而支持了境外上市的捆绑理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雷  叶勇  杨芸芸  
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状况的不同,本质上可以归因于各国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的差异。终极控制股东通过持有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权可以获取控制权的私有收益,而这是不利于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我国的股权分置状态放大了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在现有法律体系下,终极控制股东对投资者利益的影响依然存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文伟  冉茂盛  周姝  
以最终控制权大于10%的21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最终控制权、现金流权与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现金流权、最终控制权均对过度投资有抑制作用;最终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时,最终控制人倾向于过度投资以实现隧道效应,因此,降低上市公司最终控制权、现金流权分离程度可以提高投资效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炜  孔翔  许年行  
本文以1994—2003年间深沪两市发生的股权转让事件为研究对象,用控制权私利水平衡量法律保护的结果和效率,实证检验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是否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存在较高的控制权私利水平,在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的不同阶段,控制权私利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能起到降低控制权私利作用;1999年以前法律保护较差的阶段,投资者法律保护并没有发挥降低控制权私利的作用;但在2000年之后,法律保护逐渐发挥作用,控股股东获得的控制权私利不断降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