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1)
2023(7217)
2022(6087)
2021(5658)
2020(4845)
2019(10763)
2018(10684)
2017(20582)
2016(11468)
2015(13029)
2014(12809)
2013(12442)
2012(11648)
2011(10467)
2010(10743)
2009(10134)
2008(10705)
2007(9654)
2006(8704)
2005(8168)
作者
(33338)
(28197)
(28135)
(26731)
(18156)
(13458)
(12676)
(10675)
(10637)
(10221)
(9819)
(9615)
(9259)
(9188)
(9168)
(8512)
(8400)
(8279)
(8234)
(8228)
(7272)
(6989)
(6895)
(6572)
(6547)
(6372)
(6130)
(6103)
(5586)
(5548)
学科
管理(45062)
(42045)
经济(41943)
(41576)
(38412)
企业(38412)
(21378)
方法(17907)
(15920)
财务(15901)
(15882)
财务管理(15873)
企业财务(15311)
数学(15075)
数学方法(14893)
(11332)
业经(10631)
(10157)
(10109)
体制(9962)
中国(9846)
(8532)
银行(8511)
(7985)
(7940)
(7847)
金融(7844)
(7692)
税收(7365)
(7309)
机构
大学(170112)
学院(167367)
(66655)
经济(65227)
管理(63523)
研究(56786)
理学(54352)
理学院(53718)
管理学(52852)
管理学院(52539)
中国(45272)
(38641)
(35659)
科学(33793)
财经(29563)
(29351)
(26804)
(26528)
(26408)
研究所(26175)
中心(25706)
业大(23023)
北京(22294)
财经大学(22149)
(20774)
(20679)
农业(20590)
经济学(20579)
师范(20529)
(20150)
基金
项目(108475)
科学(86744)
基金(81804)
研究(77642)
(71780)
国家(71256)
科学基金(61360)
社会(50665)
社会科(48008)
社会科学(47995)
基金项目(43533)
自然(40622)
(40548)
自然科(39653)
自然科学(39640)
自然科学基金(38978)
教育(36146)
(35203)
资助(32957)
编号(29922)
成果(26159)
(25754)
(25422)
重点(25200)
(22577)
教育部(22022)
(21530)
创新(21291)
国家社会(21279)
科研(21198)
期刊
(75954)
经济(75954)
研究(50890)
(34423)
中国(34073)
学报(27255)
科学(25676)
管理(25535)
(24017)
大学(21034)
学学(20067)
(18314)
金融(18314)
财经(15673)
农业(15515)
教育(14921)
(13203)
技术(11897)
经济研究(11274)
业经(10843)
财会(10360)
问题(9762)
会计(9749)
(8954)
(8305)
(8021)
(7872)
理论(7721)
现代(7597)
国际(7388)
共检索到256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石水平  石本仁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对可能成为控制权争夺目标的公司会具备什么样的财务特征、股权结构以及公司治理进行了分析,以寻找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真正动机和目的。我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越差,债务比率越高,当年具有增发或配股资格,产权的可转让性越低,产权性质为国有企业和终极控制人为国有企业或政府机构时,其控制权被争夺的可能性也越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马国校  巢燕若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新的股权制衡模型,研究在全流通背景下的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问题,证明:在风险中性和不存在交易成本的条件下,大股东调整股权比例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得控制权,在控制权不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制衡型的股权结构是稳定的;在考虑风险和交易成本时,股权结构稳定与否取决于风险和交易成本的大小,较高的交易成本或较大的风险厌恶程度,将阻止控制权的转移,反之则有利于交易的进行;在控制权争夺中,大股东获得控制权的能力与其经营能力和道德水平正相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龙勇光  张根明  
代理权争夺是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上有别于企业并购的另一种控股权转移方式。本文分析了代理权争夺的原因、过程和特点 ,并指出了它的财富效应与其对公司治理的积极意义。代理权争夺在中国证券市场已完成了数例实践 ,对这种金融创新进行法律规范有助于有效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形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勇光  张根明  
代理权争夺是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上有别于企业并购的另一种控制权转移方式。从代理权争夺的原因、过程和特点来看 ,它的财富效应与其对公司治理具有积极意义。代理权争夺在中国证券市场已完成了数例实践 ,对这种金融创新进行法律规范有助于有效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形成。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玉明  张昭贵  王嘉胜  
资本结构在企业控制权争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影响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的投票权分布来影响公司控制权争夺的结果。本丈认为,企业控制权的争夺将有助于降低资本成本,提高企业的价值。一套完善的约束代理人机制不能缺少兼并和接管等控制权争夺机制,尽管控制权争夺的成本可能昂贵,却为企业提供了最终的外部约束,可使企业资本结构达到优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文守逊  杨宏  张宗益  
在公司控制权的争夺中,一个现象是公司在被收购之后,其股价和交易量的上涨与收购者的预告水平非常相关,统计发现股价上涨和交易量放大是由于有套利者参与。但股价为何有这样的涨幅(平均涨幅为24%)?收购在多大程度与套利者相关?套利者参与对收购结果有何影响?存在套利者时袭击者如何选择最佳收购战略?缺少大股东下套利者参与对袭击者战胜搭便车有利吗?大股东作用能否由套利者替代?套利者对公司控制权有何直接影响?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余澳  黄雯  
控制权是理解公司治理全部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呈现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度高;以金字塔结构下的间接控制为主;小股东控制类型较典型;实际控制人拥有公司控制权,公司意志主要体现为实际控制人意志等特征。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特征造成公司治理中的权利配置失衡、"三会"流于形式、激励约束对象错位和不到位、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不健全等。因此,加强对实际控制人及控制权的规制是改善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效果的关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凤芹  张璇  
在现代公司产权结构下,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或者说是对公司控制权的监督。在控制权失控和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具有物质资本专用性投资的大股东或创始人及其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管理层将出现相互敲竹杠以及侵占对方利益的可能性。国美公司内部创始人股东和CEO之间对剩余控制权的争夺及其管理层引入的外部不可更改的投资条款方案较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文章通过修正Holmstrom-Milgrom模型,讨论国美集团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安排的效率问题,得出了合理的公司制度可以有效保护委托人财产权利的结论。该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凤芹  张璇  
在现代公司产权结构下,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或者说是对公司控制权的监督。在控制权失控和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具有物质资本专用性投资的大股东或创始人及其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管理层将出现相互敲竹杠以及侵占对方利益的可能性。国美公司内部创始人股东和CEO之间对剩余控制权的争夺及其管理层引入的外部不可更改的投资条款方案较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文章通过修正Holmstrom-Milgrom模型,讨论国美集团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安排的效率问题,得出了合理的公司制度可以有效保护委托人财产权利的结论。该结论说明,提高代理人分享的剩余利益有利于降低专用性人力资本敲竹杠的可能性;股权制度安排应该遵循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相对应的原则。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华  胡海川  卢颖  
本文以万科"控制权之争"案例为背景,研究了从"股东大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模式重构过程中,控制权配置状态的变化对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影响。分析了公司治理模式重构前后控制权争夺动因、路径以及障碍的差异,提出了"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模式下管理层控制权维护与股东利益保护的路径和方法。本文研究认为公司治理模式的重构源于股权结构的分散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公司价值创造中角色的转变。公司控制权配置状态的变化造成了公司控制权的不稳定性,是引发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动因。"董事会中心主义"公司治理模式下公司管理层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以及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和谐共生的利益关系是控制权争夺的主要障碍;进行管理层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构建"双重股权结构"以及实行"合伙人制度"是防范控制权风险的有效手段;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并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外部董事的监督制约作用是保持公司控制权稳定,保护股东利益的有效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峰  涂国前  
文章基于中国资本准入管制、政府控制的制度背景,从控制权转移过程中的收购方选择、转让定价、转让后绩效等方面,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的动机。文章以中国A股市场上截至2013年末的1 410起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为样本,研究发现:(1)政府倾向于转让非垄断行业或业绩较差的国有上市公司,而保留垄断行业和业绩较好的公司;(2)在经济落后地区,政府倾向于将控制权转让给有实力的外地收购方,以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3)有政治关系的民营收购方收购了盈利能力较好的公司,但没有支付较高的溢价;(4)控制权转移后,公司绩效总体上没有提高,虽然同业并购、实力较强的收购方能够提高公司绩效,但这类样本不到40%。因此,...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斌  孙月静  
控制权的度量问题一直是公司治理领域的一大难题,传统的度量方法或者以大股东为准,没有考虑到股权结构的影响;或者利用投票概率模型考察控制权数据,但模型在求解控制权时又存在着不足,本文对此进行了改进并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年控制权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说明国有公司和民营公司的控制权特征有显著差异:国有公司的控制度和所有权比例显著高于民营公司;而两权分离度低于民营公司;国有公司大部分都是直接控制,民营公司多采用间接控制;民营公司中的相对控制比例比国有公司的要高。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控制权对公司绩效有显著影响,且在实际控制人不同的公司里影响也不尽相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秉祥  党怡昕  简冠群  
标的资产"高溢价"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资产承诺业绩未达标事件激增,其中尤以定增并购标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关联交易最为突出。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2007-2018年对终极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实施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终极控制权特征对标的资产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呈"U"型关系,现金流权与定增标的资产的资产评估增值率负相关,两权分离度、控制权复杂度、定增前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正相关;终极控制人在董事会占据席位的比例越大,经理人由终极控制人任命或担任的,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更高;民营性质的相较于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更高,反映了机会主义行为动机下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地位显著影响定增标的资产估值,虚增的注入资产价值加剧了定增并购中的业绩承诺风险。终极控制人借助定增并购资产估值转移上市公司财富行为更具隐蔽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需关注定增并购资产估值环节,有效预防业绩承诺风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涛  胡敏杰  吴君  
本文对2004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权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为38.93%,现金流权为33.67%,两权偏离程度为5.16%,上市公司中44.7%的公司存在两权偏离的现象,其中私人企业的两权偏离现象更为显著。统计还表明2007年以后,两权偏离度的平均值逐年下降,但同时更多的上市公司存在两权偏离的现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宏  杨伟  张宗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