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4)
- 2023(15732)
- 2022(13635)
- 2021(12957)
- 2020(10975)
- 2019(25707)
- 2018(25073)
- 2017(48110)
- 2016(26037)
- 2015(29446)
- 2014(28968)
- 2013(29153)
- 2012(26631)
- 2011(23853)
- 2010(23787)
- 2009(22174)
- 2008(22227)
- 2007(19385)
- 2006(17171)
- 2005(15469)
- 学科
- 济(107034)
- 经济(106901)
- 管理(86763)
- 业(81248)
- 企(70521)
- 企业(70521)
- 方法(52333)
- 数学(45400)
- 数学方法(45043)
- 财(33307)
- 中国(29131)
- 农(26123)
- 业经(23133)
- 务(22656)
- 财务(22582)
- 财务管理(22535)
- 企业财务(21552)
- 制(21163)
- 贸(20905)
- 贸易(20891)
- 易(20297)
- 学(20084)
- 地方(18490)
- 农业(17487)
- 银(17068)
- 银行(17030)
- 和(16988)
- 划(16548)
- 理论(16517)
- 融(16373)
- 机构
- 大学(373241)
- 学院(366267)
- 济(155302)
- 经济(152180)
- 管理(152036)
- 理学(130709)
- 理学院(129306)
- 管理学(127495)
- 管理学院(126806)
- 研究(122201)
- 中国(95736)
- 京(79958)
- 财(73827)
- 科学(71452)
- 所(60448)
- 财经(58831)
- 中心(55145)
- 研究所(54796)
- 经(53838)
- 农(52786)
- 江(51740)
- 北京(51230)
- 业大(50531)
- 经济学(46985)
- 范(46332)
- 师范(45982)
- 财经大学(44208)
- 院(44137)
- 经济学院(42488)
- 州(42152)
- 基金
- 项目(245866)
- 科学(195038)
- 基金(182412)
- 研究(180987)
- 家(158345)
- 国家(156842)
- 科学基金(135653)
- 社会(116821)
- 社会科(110846)
- 社会科学(110816)
- 基金项目(96447)
- 省(91397)
- 自然(87437)
- 自然科(85436)
- 自然科学(85415)
- 自然科学基金(83953)
- 教育(82630)
- 划(77716)
- 资助(75909)
- 编号(72240)
- 成果(58885)
- 部(56254)
- 重点(54037)
- 创(50988)
- 发(50576)
- 教育部(49075)
- 课题(48910)
- 国家社会(48822)
- 人文(47539)
- 创新(47522)
- 期刊
- 济(167426)
- 经济(167426)
- 研究(111657)
- 中国(70201)
- 财(59114)
- 管理(58788)
- 学报(53936)
- 科学(51502)
- 农(46333)
- 大学(41810)
- 学学(39110)
- 教育(37061)
- 融(34262)
- 金融(34262)
- 农业(32401)
- 技术(30212)
- 财经(29385)
- 经济研究(27219)
- 经(25122)
- 业经(24527)
- 问题(21178)
- 业(20065)
- 贸(18966)
- 图书(18725)
- 技术经济(18396)
- 世界(17812)
- 理论(17613)
- 国际(17368)
- 现代(16744)
- 科技(16401)
共检索到547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婉君
本文以2005年6月首届中国投资者关系(IR)年会评选出的41家2004年度中国A股公司IRM优秀公司和41家配比公司、2006年6月第二届中国投资者关系(IR)年会评选出的12家2005年度中国A股公司IR优秀公司和12家配比公司,合计10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投资者管理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成正相关关系。这一研究结论为证券市场监管者、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关注投资者关系管理提供了内在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
投资者关系管理 公司绩效 上市公司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合力 周立 王博
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存在影响,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存在内生性。本文选取中国2003~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回归法,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正相关,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公司治理的改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机构投资者偏好政府控制企业和绩效好的企业。研究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机构投资者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连福 胡艳 高丽
本文以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投资者关系管理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本文采用股利折现模型计算权益资本成本,利用南开大学治理中心设计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指数反映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研究发现,在控制Beta、净资产收益率、账面市值比、资产周转率、杠杆率、公司规模因素下,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较高的样本公司,本年度以及下一年度权益资本成本较低,这说明投资者关系管理质量会对股权融资成本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投资者关系管理 权益资本成本 信息不对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连福 卞娜 刘丽颖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对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2007年发布的自查报告进行整理,利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投资者关系实践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的实施状况,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有效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公司绩效有着积极的意义;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实践活动中,双向互动的沟通对于投资者关系管理实践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投资者关系 上市公司 因子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艳 赵根
本文以200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能够在降低"道德风险"的基础上降低"逆向选择",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从而支持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对公司治理具有优化作用的观点。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需要进一步认识并发挥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治理效力。
关键词:
投资者关系管理 信息不对称 公司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颖
本文创新性地从关系价值理论出发,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质量进行评价并且检验了投资者关系对资本成本的影响作用。通过构建信任、承诺、满意、沟通指标体系,结合年报、网络两种媒介,更加科学、全面评价上市公司开展的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质量。该指标体系更加突出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本质——非财务信息披露和互动沟通,并且较早地检验了投资者关系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发现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对降低资本成本做出的一定贡献,为投资者关系的价值创造能力提供了实证证据。
关键词:
投资者关系 资本成本 投资者关系质量评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颖 李梦斐
国内外学者很少有人针对投资者关系与公司价值二者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为了揭示投资者关系与公司价值之间的真正关系,本研究从非财务信息披露和网站互动沟通这个全新视角构建了投资者关系评价体系,利用投资者关系指数模型衡量投资者关系水平。以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826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全面采用年报和网站信息,系统地提出公司价值与投资者关系水平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的研究假设并加以检验,发现同期公司价值与投资者关系水平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一条倒U型曲线,这表明,只有当公司价值处于一定水平时,上市公司才会有更完善的投资者关系计划和政策,才会开展更多的投资者关系活动,此时的投资者关系水平才会达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圣利 王丽娟
文章采用2015—2017年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机构投资者监督对企业研发补贴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贴有效改善了企业研发补贴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研发补贴对研发补贴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不同类型,研究其监督效应对企业研发补贴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研发补贴绩效的改善更为显著,在考虑产权性质的前提下,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绩效更具影响力。
关键词:
研发补贴 研发补贴绩效 稳定型机构投资者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黄智丰 余自武
以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105家信息服务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上市公司网站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将网站投资者关系评价指标划分为常规信息、交易信息中国证监会强制披漏信息、交易信息、沟通有效性、沟通便利性、沟通反馈效果等六个维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常规信息、中国证监会强制披漏信息两个维度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其余四个维度显著相关,投资者管理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成正相关关系,研究假设部分得到证实。结论为证券市场监管者、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关注投资者关系管理提供了内在的理论解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卫东 李浩然 鄢翔 罗希
以2006—2016年实施定向增发新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定向增发新股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引入机构投资者后能显著提升公司绩效;区分机构投资者性质及投资目的后发现,该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关联机构投资者以及战略机构投资者上,进一步研究表明,战略机构投资者对定向增发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更为明显,而财务机构投资者对定向增发公司业绩的影响无论在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都不显著。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雷倩华 柳建华 龚武明
现有的研究认为,机构投资者通过两个渠道影响流动性成本:逆向选择和信息效率。一方面,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会增大流动性成本;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通过股票交易使私有信息渗透到股价之中,则会提高信息效率,减少流动性成本。因此,机构投资者与流动性成本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实证问题。本文研究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增加了报价价差、有效价差和PIN值;进一步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其他机构投资者持股更可能导致流动性成本的增加。因此,我们认为,监管层应严厉打击机构投资者获取内幕信息,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减少逆向选择问题,同时应减少机构投资者操纵股票市场等影响股价信息效率的行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证券投资基金 流动性成本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悦
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府补助是否有助于公司绩效提升,是否会导致管理者自利行为加剧及具体路径。结果表明,政府补助虽然能够提高公司绩效,但同时增加了管理者自利行为的发生概率。进一步研究显示,可操纵性利润在高管薪酬和在职消费之间发挥中介效应,而自由现金流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即公司管理者主要通过盈余管理行为而非进行现金流操纵实现自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妍
国有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是导致低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从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力量--机构投资者的角度,初步探讨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获得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低,审计质量越高。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用手投票"及"用脚投票"两种治理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抑制"内部人控制"问题,提高外部审计的独立性,改善上市公司审计质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力军
本文以2002~2004年223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最终控制人性质,将样本公司分为国有和民营金字塔控制两种主要类别,研究了代理问题在哪些公司较为严重,法律对于投资者保护是否能起到有效的治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和民营上市公司价值并无显著差异;随着政府层级的提升,国有控制公司价值提高;民营金字塔控制公司最终控制人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对公司价值有负向作用;法治水平高的地区,其所属公司价值较高;海外上市提高了民营公司价值,但对国有公司的作用不显著;证券监管机构发挥的作用尚存不足。
关键词:
代理问题 公司治理 投资者保护 公司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露
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可以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改善公司绩效。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近年来政府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类机构投资者获得了迅速发展。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分别以证券投资基金以及证券公司为样本,分别检验他们持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股东积极行动 公司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企业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投资者保护、关联交易与公司绩效——来自长三角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R&D投资公司盈余定价及其投资者学习效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市场周期、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决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者固有特征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投资者能识别稳健性会计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侵占型职务犯罪、机构投资者与市场反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股权结构、会计操纵与投资者保护——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投资者情绪、管理层持股与企业实际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