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3)
2023(6886)
2022(6139)
2021(5859)
2020(5269)
2019(12407)
2018(12400)
2017(25086)
2016(14003)
2015(16283)
2014(16481)
2013(16520)
2012(15700)
2011(14101)
2010(14472)
2009(13699)
2008(14211)
2007(13209)
2006(11519)
2005(10642)
作者
(42204)
(35525)
(35362)
(33936)
(22570)
(17217)
(16280)
(13822)
(13123)
(12635)
(12002)
(11905)
(11216)
(11208)
(11160)
(11129)
(10997)
(10480)
(10478)
(10287)
(8929)
(8926)
(8771)
(8025)
(8013)
(8008)
(7952)
(7885)
(7197)
(7190)
学科
(58697)
经济(58620)
(45673)
管理(44428)
(38820)
企业(38820)
方法(29712)
数学(26397)
数学方法(26082)
(22357)
(16438)
财务(16413)
财务管理(16378)
(16356)
企业财务(15632)
(13856)
中国(13662)
(13218)
业经(11619)
(10815)
贸易(10810)
农业(10642)
(10468)
地方(10443)
(9427)
银行(9401)
(9178)
(9097)
(8777)
(8768)
机构
大学(209492)
学院(207996)
(83541)
经济(81635)
管理(78682)
研究(69008)
理学(66922)
理学院(66183)
管理学(65006)
管理学院(64624)
中国(55553)
(44179)
科学(42975)
(42928)
(37145)
(37020)
财经(33588)
研究所(33070)
中心(32861)
(32586)
业大(31074)
(30295)
农业(29162)
北京(28355)
(26431)
师范(26175)
(25828)
经济学(25009)
财经大学(24776)
(24234)
基金
项目(129244)
科学(100378)
基金(93472)
研究(92519)
(81459)
国家(80794)
科学基金(68168)
社会(56927)
社会科(53845)
社会科学(53825)
(50127)
基金项目(49979)
自然(45343)
自然科(44197)
自然科学(44183)
自然科学基金(43413)
教育(42801)
(42669)
资助(39443)
编号(38285)
成果(32712)
重点(29503)
(29394)
(26757)
课题(25888)
(25686)
科研(25626)
教育部(24851)
(24628)
大学(24239)
期刊
(94369)
经济(94369)
研究(60769)
中国(37932)
(37295)
学报(33854)
(33468)
科学(30058)
管理(27102)
大学(24886)
学学(23536)
农业(21749)
(21668)
金融(21668)
教育(18372)
财经(17430)
技术(16311)
业经(15475)
(14755)
经济研究(14166)
问题(13385)
(11926)
财会(11504)
(11017)
理论(10853)
会计(10497)
技术经济(10433)
(10414)
统计(9874)
实践(9707)
共检索到313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闻丽英  
投票权征集制度被美国学界公认为公司控制市场的利器及以市场力量达成公司治理之目的最为有效的法律途经之一,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均已建立投票权征集制度,而在大陆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投票权征集立法仍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文章认为,我国投票权征集立法的宗旨应为:鼓励、支持中小股东为保障自身权益发起的挑战公司管理层(大股东)的投票权征集行为,并在立法上向其适度倾斜,保护中小股东权益,促进股东大会功能的发挥;并根据立法宗旨,提出了完善我国的投票权征集立法的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顾华玲  
随着市场主体的进一步多元化,委托书征集制度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而委托书征集制度对于上市公司治理具有"双刃剑"的效应。因此,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委托书征集立法例,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书征集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静茹  
收购上市公司实务及法律问题陈静茹近年来,上市公司在企业发展和运作中充分展示其魅力。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上市之路,对于讲求效益和效率的企业家来说,非市场化因素的确让其大伤脑筋,能顺利通过者廖廖无几,只好移情别恋。为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收购上市公司...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志云  
自20世纪80年代,发端于美国的上市公司管理者控股收购(ManagementBuyout,缩写为MBO)异军突起,并迅速席卷全球。上市公司MBO实质是市场经济对效率最大化追求的必然产物,其不仅有利于实现产权结构调整,同时还可以降低公司代理成本,激励管理人员等,尤其是对于急需明晰产权与减退国有股的国内上市公司,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依据国内外上市公司MBO实践,先对上市公司MBO做出一般法律分析,再对国内上市公司MBO运作的制度障碍与监管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求对上市公司MBO立法与实践有所稗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学峰  
观察股东的投票权是否完备,不仅要从总体上看它是否具备“用手投票”或“用脚投 票”的权利,更为重要的是,要看两权是否同时具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园园  
本文考察了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分拆上市规则,发现:境外市场均允许上市公司分拆上市,与此同时会对分拆上市过程中潜藏的利益冲突和市场风险予以适度引导或规范。境外分拆上市规则显示:母子公司分拆上市方式是监管和规范重点。为控制分拆上市工具性价值的异化风险,本文提出:防止控制股东和管理者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应是我国分拆上市规则的重点内容。为达到有效的规制效果,应充分运用引导和监管两种规制手段:在引导层面,可考虑补充股份有限公司"分立设立"方式,明确兄弟公司分拆上市的制度基础,以从源头上解决新申请上市公司与原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输送、关联交易和掏空风险等潜在问题;在规范层面,应为非按比例分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铁铭  
证监会、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对证监会以前发布的一系列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规定作出了修改。该文件与新《公司法》所确立的原则保持一致,也是《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中有关规定的细化,同时适应了近几年来形势的变化。本文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能为规范上市公司担保行为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胜  
股份公司在上市的过程中,由于公司控股股东投资多元化,经常会遇到控股股东同时投资于相同或相近行业而产生同业竞争问题。同业竞争问题处理得当与否关系到股份公司能否顺利上市以及上市后的正常经营活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法理上对同业竞争问题的法律性质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对此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同业竞争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以期能为拟上市公司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贝卫东  吴群  
该文披露了我国上市公司场外收购的众多案例,提出了由于法律上的空缺,造成证券市场无法可依的状况,对此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对保证企业并购顺利进行,如何完善场外协议立法,文中作了明确、具体的论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吕红兵  李辰  
涉及重组的信息披露无疑是持续公开被露中临时报告的范畴。其中有许多事件无论在发生的时间上还是发生的方式上都完全超出上市公司的控制范围。因此,强化上市公司重组信息披露十分必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琪  唐万生  
流动性风险和企业控制权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着股东投资于股票的意愿,进而影响着股票的价格。本文采用Pratt-Arrow对风险溢酬的度量方法,分析了有投票权和无投票权股票的流动性风险溢酬。分析表明,这两种股票的流动性风险溢酬由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预期消费流量的方差以及股票变现的概率等因素决定。最后,本文对这两种股票的价格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出驱动这两种股票间价格差别的主要动因在于流动性与企业控制权的共同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云华  
本文以股东之间的投票权存在差异性为基础,分析了投票权在股东之间的转移、累积投票制对股东投票权差异的平衡及特殊股份投票权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股东之间投票权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控制权和股东对公司治理的积极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武荣  车彦军  
从高校和学生的一系列纠纷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位授予标准模糊、学位授权审核不规范、学位授予单位内部审核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学位授予决议程序违反行政法原则,缺乏对学位申请人的救济制度等诸多问题。文章从"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不予颁发博士学位"(1)一案入手,着重讨论高校学位审核授予程序中学位授予的投票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