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7)
- 2023(17272)
- 2022(15002)
- 2021(14076)
- 2020(12074)
- 2019(28257)
- 2018(27970)
- 2017(54625)
- 2016(29399)
- 2015(33326)
- 2014(33444)
- 2013(33136)
- 2012(30436)
- 2011(27183)
- 2010(27263)
- 2009(25742)
- 2008(24670)
- 2007(21917)
- 2006(18861)
- 2005(16634)
- 学科
- 济(117945)
- 经济(117813)
- 管理(88760)
- 业(88182)
- 企(75035)
- 企业(75035)
- 方法(59176)
- 数学(51966)
- 数学方法(51334)
- 财(35663)
- 中国(32916)
- 农(30979)
- 融(29478)
- 金融(29474)
- 银(28034)
- 银行(27981)
- 行(26802)
- 业经(26073)
- 务(25373)
- 财务(25292)
- 财务管理(25242)
- 制(24517)
- 学(24301)
- 地方(24193)
- 企业财务(24115)
- 贸(21420)
- 贸易(21406)
- 农业(20970)
- 易(20792)
- 理论(19950)
- 机构
- 大学(418780)
- 学院(417330)
- 管理(168516)
- 济(166859)
- 经济(163202)
- 理学(146596)
- 理学院(145055)
- 管理学(142445)
- 管理学院(141704)
- 研究(132694)
- 中国(105265)
- 京(87512)
- 科学(82019)
- 财(78053)
- 农(66978)
- 所(66224)
- 中心(63628)
- 财经(63436)
- 业大(62489)
- 研究所(60383)
- 江(59973)
- 经(57602)
- 北京(55080)
- 农业(52597)
- 范(52442)
- 师范(51922)
- 经济学(50132)
- 州(49502)
- 院(47988)
- 财经大学(47418)
- 基金
- 项目(285077)
- 科学(223839)
- 基金(207547)
- 研究(206162)
- 家(180029)
- 国家(178521)
- 科学基金(154333)
- 社会(128952)
- 社会科(122302)
- 社会科学(122266)
- 省(111410)
- 基金项目(110968)
- 自然(102401)
- 自然科(100043)
- 自然科学(100016)
- 自然科学基金(98223)
- 教育(95634)
- 划(93460)
- 资助(86684)
- 编号(84750)
- 成果(67772)
- 部(63242)
- 重点(63142)
- 发(59357)
- 创(59056)
- 课题(57149)
- 科研(55304)
- 创新(55037)
- 教育部(54447)
- 大学(53838)
- 期刊
- 济(175255)
- 经济(175255)
- 研究(117913)
- 中国(73811)
- 学报(65368)
- 财(62069)
- 管理(59584)
- 农(59388)
- 科学(59226)
- 大学(49569)
- 融(47608)
- 金融(47608)
- 学学(46909)
- 教育(40745)
- 农业(40028)
- 技术(36287)
- 财经(30966)
- 业经(28887)
- 经济研究(27847)
- 经(26330)
- 问题(22840)
- 业(20856)
- 理论(20741)
- 技术经济(20584)
- 图书(20158)
- 统计(19570)
- 版(19281)
- 实践(18996)
- 践(18996)
- 商业(18887)
共检索到600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黎精明 田笑丰 高峻
恶意再融资是近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焦点议题,现有相关研究主要囿于监管者视角,鲜见基于投资者视角所做的研究。本文针对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表现形式及其相对重要性,对中部四省投资者做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以此为基础,本文归纳出了上市公司再融资恶意的12种主要表现形式,发现"上市公司在再融资计划推出前1年给高管发放巨额薪酬"等6种行为是典型恶意行为。进一步地,本文研究认为,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是在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企业内外治理机制不完善的背景下,相关利益主体寻租活动的"理性"选择;现有的再融资审核监管程序对抑制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行为作用有限;虽然恶意再融资行为对公司业绩具有负面影响,但在再融资监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黎精明
恶意再融资是近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焦点议题,基于投资者视角研究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恶意表现形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投资者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归纳了为多数投资者认可的12种再融资恶意表现形式,认为"上市公司在再融资计划推出前1年给高管发放巨额薪酬"等6种行为是典型的恶意行为。研究结论有利于把握投资者的关注重心和利益诉求,有利于证监部门分层次、分重点地开展再融资监管,规范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陆正飞 高强
中国上市公司是如何进行融资的?是否存在融资偏好?公司债券融资的利用情况如何?是否确定了“合理”的资本结构?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究竟有没有影响?本文试图借助问卷调查分析这一手段回答这些问题。本文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既表现出与经典理论相符的一面,但同时又确实表现出一些鲜明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股权融资偏好”。之所以有这些特点,既有资本市场制度背景方面的原因,也有公司治理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
融资行为 资本结构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天明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上市公司圈钱的真实意图日益明显,造成资本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被恶意滥用,而其他功能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科学合理使用资本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真正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资本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如飞 王艳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上市公司恶意融资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发生恶意融资的可能性与公司的治理结构有显著的相关性。国有股比例越高、企业规模越大,公司发生恶意融资的可能性越大;相反,法人股比例、独立董事规模对公司的恶意融资行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表明合理的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上市公司的恶意融资行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结构 恶意融资行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悦 熊德华 张峥 刘力
本文以一项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行为的问卷调查和相关公开市场数据为基础,对问卷调查样本公司的融资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特殊的制度因素,对样本公司融资行为与公司财务理论描述的差异做出了一定的分析与讨论。由于问卷调查能够直接考察公司决策者在实际融资决策时的考虑因素和动机,属于"事前直接证据",从而区别于基于公开市场数据的实证研究所提供的"事后间接证据",能够从不同角度检验理论的解释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公司的融资行为在一些方面符合现有公司财务理论的描述,但也存在很多不一致之处。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第一,以"事前直接证据"的方式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勤业 卢宗辉 金瑛
本文分别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和投资者信息获取的成本效益网上问卷调查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的费用呈逐年上升态势 ;投资者为获取公开信息所负担的费用较多 ,总体呈上升趋势 ;投资者普遍认为对投资决策极重要的公开信息项目有年度报告、利润分配及转增股本实施公告、首次发行或二次发行招股说明书及发行公告等。投资者认为最重要的定期报告项目是主要财务指标 (中报 )和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 (年报 )、股本变动和 (主要 )股东 (持股 )情况以及财务报告。对机构投资者而言 ,其在作出投资决策时最关注的财务指标依次是上市公司成长性指标、盈利数量指标、盈利质量指标。而对偿债能力指标...
关键词:
信息披露成本 信息获取成本 成本效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刚 刘星 闵志慧
在把这种不是为了寻求公司价值最大化、投资者投资收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而是为了攫取公司利益相关者(公司流通股股东、债权人、公司职工)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不计成本和风险的融资行为界定为"恶意"融资后,用实证方法描述了"恶意"融资的表现,并认为大股东进行利益攫取、股权融资成本偏低、制度和政策不健全是上市公司恶意融资的原因。最后指出恶意融资会产生资本配置效率低下、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等影响,同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恶意 融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华 庄学敏
针对国内外普遍存在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我们对广东省内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上市公司中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仅是会计人员本身的问题,更是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上市公司的一些制度安排的不合理、税法和证券市场游戏规则的不完善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只是会计人员的责任,也不只是会计职业界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会计诚信 调查问卷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小义 刘晓剑
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主体 ,其资产重组的行为与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本文针对目前证券市场上出现的恶意重组经济行为进行了阐述和总结 ,且分析了恶意重组之所以能够存在的条件及环境。最后提出了防范与制约这类经济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
恶意重组 壳资源 股权结构 制衡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俊飚 池国华 张硕
本文在投资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和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特点,借鉴国内外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观赋权的德尔菲法基本原理,结合问卷调查实际结果,给出了相应指标的权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齐寅峰 王曼舒 黄福广 李莉 李翔 李胜楠 何青 古志辉 向冠春
本文是"我国企业投融资现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及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包括调查问卷发放及样本特征简述,融资决策程序分析,投资决策程序分析和投融资决策机制等问题。关于我国企业投融资决策的现状和问题,本文得出如下主要初步结论:融资基本上受投资引导;融资成本是影响企业负债融资的最重要因素;融资方式较为单一;企业融资决策受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其他具体政策影响较大;市场对投资有引导作用;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不足;投资决策激励机制不健全;我国企业投融资决策的部分问题上偏离经典理论。
关键词:
中国企业 投资 融资 调查问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礼 王曼舒 齐寅峰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我国非国有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决策以及股利政策的选择动因。分析表明:西方股利代理成本理论适用于我国的非国有上市公司,公司所有者比公司经营者对股利政策具有更大的影响;“未来投资机会”、“再融资的能力”、“公司股票价格”和“未来偿债能力”四个因素是我国非国有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其中“再融资能力”表现得尤为突出;而我国非国有上市公司制定股利政策时不太考虑“公司盈利水平”。
关键词:
所有者 经营者 股利政策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章卫东
国外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增发新股、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配售等;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配股、增发新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在国外,股权再融资尤其是增发新股的方式得到广大中小股东的普遍接受,原因是国外股权再融资中注意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中,上市公司大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素荣 李心丹 刘玉灿 王冀宁
一、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特征再融资包括股权再融资和债权再融资,前者包括配股和增发,后者包括发行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可转债兼具股权性和债权性,本文出于研究的需要,为了将可转债与配股和增发区分开来,故将其定义为广义上的债权再融资方式。回顾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发展历程,发现其再融资决策行为具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