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8)
2023(11378)
2022(10017)
2021(9215)
2020(7704)
2019(17941)
2018(17475)
2017(34368)
2016(18621)
2015(20928)
2014(20789)
2013(20698)
2012(18815)
2011(16753)
2010(16384)
2009(14924)
2008(14545)
2007(12569)
2006(10800)
2005(9270)
作者
(52493)
(43301)
(42995)
(40930)
(27788)
(20702)
(19630)
(17102)
(16432)
(15450)
(15019)
(14424)
(13534)
(13510)
(13372)
(13120)
(12974)
(12863)
(12471)
(12338)
(10718)
(10436)
(10419)
(9774)
(9601)
(9591)
(9531)
(9463)
(8565)
(8507)
学科
(76187)
经济(76100)
管理(59469)
(57749)
(49813)
企业(49813)
方法(40860)
数学(36080)
数学方法(35774)
(23136)
(18340)
中国(18212)
(16954)
财务(16893)
财务管理(16865)
业经(16547)
企业财务(16176)
地方(14671)
(14605)
(13211)
贸易(13201)
(12785)
(12770)
农业(12665)
理论(12173)
技术(12117)
(11771)
环境(11391)
(10690)
(10103)
机构
大学(265221)
学院(262223)
管理(111642)
(104621)
经济(102467)
理学(98264)
理学院(97308)
管理学(95872)
管理学院(95410)
研究(80243)
中国(59362)
(55328)
科学(48896)
(48656)
财经(40310)
(38427)
业大(38351)
(37119)
(36858)
中心(36642)
(35624)
研究所(34994)
北京(34714)
(32912)
师范(32641)
经济学(31271)
财经大学(30410)
商学(30160)
商学院(29867)
(29631)
基金
项目(185856)
科学(147087)
基金(136601)
研究(136509)
(117603)
国家(116655)
科学基金(102110)
社会(86518)
社会科(82187)
社会科学(82168)
基金项目(73444)
(71572)
自然(67207)
自然科(65643)
自然科学(65631)
自然科学基金(64470)
教育(62907)
(60015)
资助(56851)
编号(55525)
成果(44112)
(41712)
重点(40611)
(38563)
(38162)
课题(36964)
教育部(36415)
人文(35913)
创新(35841)
科研(35750)
期刊
(105675)
经济(105675)
研究(75151)
中国(42562)
管理(39489)
学报(39265)
(37412)
科学(35829)
(32057)
大学(30156)
学学(28353)
教育(27409)
农业(22782)
技术(21959)
(20923)
金融(20923)
财经(19458)
业经(17197)
经济研究(17031)
(16280)
理论(13854)
图书(13770)
问题(13743)
实践(12819)
(12819)
技术经济(12788)
科技(12229)
(11782)
现代(11624)
商业(11484)
共检索到363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田静  
现行财务会计系统主要是基于权责发生制亦即应计制下的历史成本会计,对收入和费用确认时间的基础是实际影响期间而非现金收付发生时间。因此,对应计项目的确认就不可避免地要依赖于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主观估计和判断,从而导致应计项目金额与实际现金流金额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历年差异变动的程度可用于度量应计项目的质量。本文以1992-2004年财务数据为样本,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应计质量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晓东  姜淑慧  田腾飞  
股权集中度是公司治理机制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具有多重经济后果。本文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会计应计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会计应计质量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类似于股权集中度对企业绩效的"壕沟防御效应"和"利益协同效应"。同时也发现,国有产权上市公司的会计应计质量显著高于非国有产权上市公司的会计应计质量。股权集中度与会计应计质量间的倒U型关系为更加深入地研究应计质量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禄仕  吴楠  
本文选取2007-2013年我国金融行业共28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对外部治理机制与应计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利用修正的DD模型对上市公司应计质量进行计量,并通过构建的线性回归模型从业务市场竞争、经理人市场、控制权市场和法治监管等方面研究金融行业外部治理机制对应计质量的影响,得出结论:业务市场竞争、经理人市场竞争和法治监管对提高公司应计质量有积极影响,而控制权市场虽然被证实对应计质量的提高有负向影响,但其低效性使得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志祥  
本文以云南省2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资产质量评价体系对上市公司资产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为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同时发现云南省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整体状况欠佳,且参差不齐。为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能为云南省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永臣  王瑜  全芸  
由于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盈余分为有现金流支持的收现利润和没有现金流支持的应计利润两部分,所以应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盈余质量。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应计质量与审计意见之间的关系,并运用回归分析法,考察了应计质量对审计意见的解释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总体上来看上市公司的应计质量与审计意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这种相关性仅仅在ST类公司中表现出了显著性,而在非ST类公司中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由此可见,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仍然有待提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婧  杨泳绮  徐琳  张劲松  
文章以2013—2017年沪深A股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应计盈余管理研究视角,验证其成本费用粘性的存在性和反转性,进而分析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方式与成本费用粘性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公司治理,减少管理层基于自利的成本管理行为提供经验证据。研究表明:汽车行业企业总成本、销售成本和销管费用均存在粘性现象,且随着时间跨度的增长,销管费用粘性表现出反转性。正向应计盈余管理(扭亏和避亏)会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而负向应计盈余管理("洗大澡")会强化成本粘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振华  冯琼诗  
文章以2006至2008年1413至157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公司未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的情形相比,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会使公司拥有更高的任意费用水平;与其他情形相比,公司在已提出但尚未通过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情形下拥有更低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向上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向下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异常水平以及向上生产成本异常水平。这表明,当公司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时,公司主要存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当公司已提出但尚未通过股权激励计划时,公司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均显著少于其他情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章渊  吴善芬  
本文选取我国湖北省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246个观测值为样本,分析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真实盈余操纵与应计盈余操纵活动都呈"U型"关系,而真实盈余操纵活动显著度较高。这说明了股权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都会降低盈余质量,而且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实施的会计弹性减少,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倾向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本文意在为湖北省上市公司完善股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或者股权过度分散,减少盈余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章渊  吴善芬  
本文选取我国湖北省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246个观测值为样本,分析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真实盈余操纵与应计盈余操纵活动都呈"U型"关系,而真实盈余操纵活动显著度较高。这说明了股权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都会降低盈余质量,而且随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实施的会计弹性减少,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倾向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本文意在为湖北省上市公司完善股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或者股权过度分散,减少盈余管理提供借鉴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华  
创业板的推出对我国经济的改革转型和结构调整具有战略意义。文章从应计异象着眼,探讨创业板公司的会计信息与其股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创业板公司并不存在明显的"应计异象",与国外资本市场不同;第二,以应计项目为依据设计的投资策略不能获得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这说明创业板投资者能识别其盈利中不同组成部分的含义,市场有效程度有所改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化成  刘亭立  卢闯  
本文立足于中国现实的资本市场环境与公司治理特征,基于决策有用的计量观和信息观度量盈余质量,探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质量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对盈余操纵和盈余的市场反应具有不同影响;独立董事治理作用的发挥仍不充分;债务治理机制比较薄弱。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扬  
针对上市公司实施审计制度,一直以来是各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制度安排。审计作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和监管状态。持续经营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是审计师实务工作中重要的审计判断。从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恢复才是核心目标,也是审计师对于持续经营假设改变审计判断的主要依据。实践中普通运用强调事项段来代替意见段等以较轻的审计意见来报告,是审计师维护与客户关系的主要手段。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宇清  徐旭  曾繁荣  
本文从财务分析真实性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模型,并用回归模型检验了公司未来盈余的可持续增长能力与模型评价结果的关系,证明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与公司未来盈余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呈正相关,盈余质量对公司未来盈余的可持续增长能力解释度逐年增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鲁瑛均  
本文实证检验了社会责任型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环境报告与其盈余质量的关系。我们通过构建一个三维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从相关利益者的角度来衡量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环境报告水平;公司的盈余质量通过四个会计上的盈余指标来衡量。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我们主张社会责任型公司与其相关利益者之间的信任关系确保了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环境报告可以作为其盈余质量的一个信号。结果发现,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环境报告与当前年度以及下一年度的盈余质量显著积极相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树新  
本文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披露行为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信息披露时间、频数和场合三个披露行为同信息披露质量做了一个整体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直观地分析信息披露质量与信息披露行为的关系分布;然后运用SPSS对信息披露行为做差异性分析,对某些解释变量进行曲线估计,最后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时差和频数的关系做有序多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披露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披露质量同时差和频数呈现出随着时差和频数的增大,信息披露的质量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披露场合上不存在差异性。并据此建议:给予上市公司获得深交所高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的一个努力方向的指导;投资者可以利用在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