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3)
- 2023(6453)
- 2022(5663)
- 2021(5210)
- 2020(4718)
- 2019(11239)
- 2018(11177)
- 2017(22229)
- 2016(12316)
- 2015(14396)
- 2014(14590)
- 2013(14550)
- 2012(13549)
- 2011(12213)
- 2010(12492)
- 2009(11796)
- 2008(12255)
- 2007(11439)
- 2006(9589)
- 2005(8626)
- 学科
- 济(53275)
- 经济(53223)
- 业(42087)
- 管理(40646)
- 企(36965)
- 企业(36965)
- 方法(29813)
- 数学(26420)
- 数学方法(26143)
- 财(19541)
- 务(15271)
- 财务(15250)
- 财务管理(15220)
- 企业财务(14533)
- 农(12821)
- 中国(10893)
- 学(10771)
- 业经(10621)
- 制(10620)
- 贸(9613)
- 贸易(9611)
- 易(9327)
- 农业(8497)
- 和(8482)
- 地方(8458)
- 理论(8440)
- 银(7322)
- 体(7306)
- 银行(7301)
- 技术(7180)
- 机构
- 大学(184821)
- 学院(184447)
- 济(74036)
- 管理(72488)
- 经济(72415)
- 理学(62810)
- 理学院(62151)
- 管理学(61072)
- 管理学院(60715)
- 研究(57030)
- 中国(44697)
- 京(38768)
- 财(36026)
- 科学(35559)
- 农(31156)
- 所(29697)
- 财经(28965)
- 业大(27719)
- 江(27621)
- 中心(27312)
- 研究所(26838)
- 经(26212)
- 农业(24819)
- 北京(24541)
- 范(22662)
- 经济学(22565)
- 师范(22422)
- 州(22030)
- 财经大学(21507)
- 经济学院(20623)
- 基金
- 项目(117473)
- 科学(91236)
- 研究(84668)
- 基金(84599)
- 家(73217)
- 国家(72608)
- 科学基金(62124)
- 社会(52132)
- 社会科(49359)
- 社会科学(49342)
- 省(46225)
- 基金项目(45167)
- 自然(41305)
- 自然科(40298)
- 自然科学(40282)
- 教育(40027)
- 自然科学基金(39582)
- 划(38868)
- 资助(35873)
- 编号(35145)
- 成果(29027)
- 部(26748)
- 重点(26577)
- 创(24179)
- 发(24174)
- 课题(23514)
- 科研(23211)
- 教育部(22845)
- 大学(22514)
- 创新(22506)
共检索到264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建
上市公司施行新会计准则,给上市公司估值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尽管这是结合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出的选择,但从上市公司实际运用公允价值的情况看,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典型公司案例从债务重组、持有金融资产和资产置换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造成的公司价值的估值波动,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解国芳
新会计准则自发布和实施以来,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一个闪光点,其应用问题也是国内外会计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在当前新会计准则实施和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研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鄢志娟
国内外研究证实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类上市公司报告业绩产生了波动性影响,那么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报告业绩是否会受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呢?通过对中国国航的案例分析,发现公允价值计量如实反映了报告日资产的市场价值,对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报告业绩亦产生波动性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未实现损益,会计信息使用者应正确认识公允价值,充分利用其可预测性。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刘永泽 马妍
金融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计量问题饱受争议,有关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自2007年1月1日开始,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已近三年时间,文章结合2007年、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对公允价值应用状况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使公允价值在我国这种特定的经济和市场现状下得到较为适当的应用。
关键词:
公允价值 上市公司 应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天东 郑可染
我国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本文以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2007至2009年有关公允价值应用情况的分析,发现会计实务中并未能按照准则要求应用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公允价值实际应用存在一定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著伟
针对中国现行准则体系谨慎地全面地引入公允价值的现状,笔者从上市公司2007年、2008年年报入手,分析有关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发现其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主要表现是有的以销售协议价格作为首选,而有的将活跃市场报价作为首选。为此,应从如下方面改进:完善公允价值运用市场条件、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应用指南、打造复合型高端人才队伍。
关键词: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估价技术 资产评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焘
一、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资本市场运行以来,资本容量不断扩大,截止2011年底,中国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342家,总股本为3.6万亿元,总市值为21.48万亿元,总市值在全球排名第三。对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而言,会计信息就是联系两者的纽带,但是信息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樾
重点回顾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允价值应用的实证研究,其研究中心主要集中在公允价值与公开市场股票价格的相关关系上。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以2007-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围绕公允价值计量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含量的影响问题,探究新会计准则中采用的公允价值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最后对公允价值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范长江 王飞
本文认为,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公允价值的本质和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存在冲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与企业股权结构、外部相关者使用会计报告的模式紧密相连,需要公允价值审计准则和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支撑,公允价值应用环境也需要改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兴 徐文学 柳萍
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其中投资性房地产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允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房地产价值不断攀高的背景下,这无疑会在当期增加企业的净资产,但这样一个对企业有利的政策目前并未被大多数企业采纳。文章通过分析公司未采纳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在上市公司推广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新玲 李高波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首先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执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被认为是此次会计准则改革的一大亮点,会计具有经济后果性,公允价值计量势必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文章通过对2007—2009年三年间上市公司年报描述性统计分析后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甚微;但通过统计在2007—2009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前十名的上市公司,发现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利润粉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深方大(深圳方大集团)的个案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粉饰利润的可能性。
关键词:
公允价值 经济后果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虞传琦 任永平
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以上市公司2007年第一季度财报为基础,对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观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结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汤谷良 赵玉涛
立足于从理论上构建保险公司采用公允价值的动因与结果的基本框架,并检验这一框架在我国保险公司的适用程度。通过多案例研究,就国内A股上市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这4家保险公司进行专题的深度剖析,发现保险公司通过公允价值在年度间调节利润,并"影响"公司的偿付能力。研究还发现企业的股权性质对公允价值政策的运用有着显著影响,保险公司在高管薪酬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之间的粘性特征不明显。这些结论深化了公允价值的理论内涵,有利于引导保险公司恰当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晓雪 湛丹妮 杨阳
本文通过查阅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7~2009年年报,研究了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公允价计量对上市公司业绩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允价值模式只被少数几家公司所采用,对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并不重大,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了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广泛应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 计量模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宝华
随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开始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全面应用。本文首先阐述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其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的影响,而后基于2006年年报和2007年第一季度会计报告,分析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公司特征、公允价值与审计收费——基于我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相关问题探讨——基于深圳方大集团公司案例分析
我国公允价值计量信息披露现状与改进——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
大数据战略对上市公司公允价值相关性影响分析——以金融业为例
制造业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与市场波动影响分析——基于A股市场面板数据
公允价值计量是否成了盈余管理工具——基于上市公司2007~2009年财务数据的分析
公允价值变动对中国上市公司影响的实证分析——从盈利和股价波动的视角进行
公允价值计量与审计费用相关性研究——基于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运用的经济后果——基于2008年年报的数据分析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与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