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7)
- 2023(11465)
- 2022(10209)
- 2021(9805)
- 2020(8270)
- 2019(19153)
- 2018(19061)
- 2017(37946)
- 2016(20789)
- 2015(23364)
- 2014(23375)
- 2013(22922)
- 2012(21114)
- 2011(18923)
- 2010(18931)
- 2009(17369)
- 2008(16976)
- 2007(14934)
- 2006(13250)
- 2005(11701)
- 学科
- 济(77245)
- 经济(77155)
- 管理(65175)
- 业(64890)
- 企(56211)
- 企业(56211)
- 方法(36852)
- 数学(31861)
- 数学方法(31467)
- 财(25701)
- 农(21404)
- 中国(19612)
- 务(17931)
- 财务(17865)
- 财务管理(17838)
- 业经(17784)
- 制(17188)
- 企业财务(17050)
- 学(16220)
- 地方(15479)
- 贸(14673)
- 贸易(14667)
- 易(14258)
- 农业(14093)
- 策(13357)
- 理论(13327)
- 和(13125)
- 技术(12784)
- 体(12053)
- 环境(11995)
- 机构
- 大学(289224)
- 学院(289047)
- 管理(120073)
- 济(112912)
- 经济(110275)
- 理学(104093)
- 理学院(103034)
- 管理学(101448)
- 管理学院(100931)
- 研究(93930)
- 中国(70653)
- 京(61406)
- 科学(57778)
- 财(54370)
- 所(47145)
- 农(43962)
- 财经(43171)
- 中心(42689)
- 研究所(42687)
- 业大(41901)
- 江(41772)
- 经(39307)
- 北京(39163)
- 范(37437)
- 师范(37126)
- 农业(34356)
- 院(34301)
- 州(34219)
- 财经大学(32159)
- 经济学(31775)
- 基金
- 项目(196197)
- 科学(154085)
- 研究(145795)
- 基金(141649)
- 家(122117)
- 国家(121047)
- 科学基金(104603)
- 社会(89401)
- 社会科(84649)
- 社会科学(84629)
- 省(76404)
- 基金项目(75701)
- 自然(69236)
- 自然科(67585)
- 自然科学(67571)
- 教育(66971)
- 自然科学基金(66362)
- 划(64455)
- 编号(61020)
- 资助(59131)
- 成果(50109)
- 部(43713)
- 重点(43122)
- 课题(41303)
- 发(40984)
- 创(40697)
- 项目编号(38222)
- 创新(37771)
- 教育部(37503)
- 科研(37380)
- 期刊
- 济(123942)
- 经济(123942)
- 研究(86023)
- 中国(50989)
- 管理(44088)
- 学报(42901)
- 财(41997)
- 科学(39742)
- 农(39518)
- 大学(32412)
- 教育(32372)
- 学学(30333)
- 农业(27814)
- 融(26842)
- 金融(26842)
- 技术(24265)
- 业经(20885)
- 财经(20353)
- 经济研究(19166)
- 经(17095)
- 图书(16115)
- 问题(15594)
- 理论(15031)
- 业(14218)
- 实践(13932)
- 践(13932)
- 科技(13603)
- 现代(13599)
- 技术经济(13561)
- 财会(12387)
共检索到420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艳英
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是在我国的证券市场的特定制度和特别政策环境及其变迁下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市场逐渐发展并成熟。文章通过文献综述、理论论述等方式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现状及相应的对策研究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重组 现状 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江东
总体而言,要约收购制度不完善、定价市场化程度不高、并购支付手段单一、对并购重组的行政管制过多等,是当前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驱动力得到释放,并购重组模式不断发展,并购重组交易的数量和金额日趋增加。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收购办法》)《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等法规及相关配套文件的颁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务的配套制度更为透明、程序日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敏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方法:运用2005~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政策着力方向,以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并重的方式深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无论是交易金额还是交易笔数都呈现整体上升的态势,尤其是在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升级,服务国企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并购重组活动也面临着发展的桎梏,突出表现在:主并公司为推高股价发起并购,部分交易长期绩效难以为继,业绩承诺引致商誉集中减值,并购支付手段单一致使杠杆高企等。研究创新: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发展脉络、新变化以及新问题。考虑横截面差异及纵向时间发展的框架有助于统一此前没有形成一致结论的理论研究。研究价值:拓宽和加深了学界、实务界以及政策制定者对并购重组的认识和理解;此外,还基于研究发现从内部治理、外部治理、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等维度就并购重组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明然 孟智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现状 ,着重指出重组“问题”公司成为热点的原因以及重组困难。为了提高重组质量 ,并购企业所应进行的财务分析以及其它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资产重组 并购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博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实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由于当前我国并购重组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也产生了相应的监管难点,迫切需要从监管评价的角度对并购重组后的绩效评价设定一些新的指标和评价模块,反映并购重组后的市场绩效表现。而当前国内缺乏从监管角度对并购重组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由此导致的监管难点进行深入系统分析。现通过重点分析近期广受关注的"忽悠式重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博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实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由于当前我国并购重组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也产生了相应的监管难点,迫切需要从监管评价的角度对并购重组后的绩效评价设定一些新的指标和评价模块,反映并购重组后的市场绩效表现。而当前国内缺乏从监管角度对并购重组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由此导致的监管难点进行深入系统分析。现通过重点分析近期广受关注的"忽悠式重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秉祥 裴筱捷 黄泉川
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地剖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内部规范和外部规范两个方面提出改进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对策,以其对发展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提供帮助。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利分配 股权结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程凤朝 刘家鹏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主旋律。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定价问题又成为同一控制下的并购重组的核心与焦点问题,各方面争论较多,现实作法中也确实存在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模型分析与模拟计算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定价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证,以此推导出上市公司股票定价及所购买资产价值可能存在的误差以及可能的人为操纵偏差。最后给出了并购重组中定价方面相应的机制设计和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冰 杨明国
估值调整在我国资本市场还没有成为一种制度性的条款,在并购中也不是经常被使用。但在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中已经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中已经广泛的使用了。在很多创业型企业、成熟企业并购中,都有很多案例,而且其中有很多企业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国际投资银行对我国上市的非国有企业的投资过程中,估值调整的应用非常广泛。文章从中国大陆引进估值调整的背景入手,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中估值调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估值调整 民营企业 投资银行 企业并购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竞达 范庆泉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业绩承诺行为及其政策影响进行相关研究。从并购项目实现期内业绩达成率的角度,本文发现"神预测"区间内相邻实现期内的业绩达成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前期业绩实现期的业绩达成率要显著高于后期,由此本文认为我国并购重组中存在高业绩承诺现象。进一步,从业绩实现能力的角度,本文划分出具有高业绩承诺行为的并购项目并将其对估值溢价率和交易溢价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高业绩承诺使其获得了"高估值",同时在资产交易时产生了"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的并购重组项目由于业绩无法实现,则变成了上市公司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赵立新 蔡曼莉 陈晓洁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丰富、灵活的并购重组支付方式是提高并购市场效率的关键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支付体系概况,重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并购市场案例及实证数据,对并购创新支付工具作了评述,提出完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支付体系的政策建议,包括在并购交易中先行推出定向可转债、引入储架发行制度、论证认股权证试点的可行性、支持券商提供并购支付融资工具等。
关键词:
公司并购 并购重组 支付方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博
业绩承诺作为实现预期收益的保障性工具,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忽悠式"、"跟风式"并购重组屡见不鲜的背景下,业绩承诺在实践中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承诺业绩不一定能实现,部分标的资产的业绩完成率极低甚至为负数;业绩承诺助推高溢价,导致标的资产价格虚高,并购方即使获得业绩补偿也难以实现投资预期;承诺业绩未实现以致并购方企业商誉减值,降低企业利润。但是,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对并购重组业绩承诺条款的约束力较弱,也难以就并购重组资产评估结果失真对中介机构进行追责;现行会计准则未对业绩补偿款的会计处理方法形成统一规范,也未就承诺业绩实现情况对商誉减值的影响作出明确规定。为此,建议明确业绩承诺条款在并购重组交易中的适用范围,强化上市公司"董监高"、标的资产原股东、资产评估机构等有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强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信息披露要求,制定统一、规范的并购重组业务会计处理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叶新宇 李海洋
随着人们对内部审计作用认识的深化,以及内部审计职能的转变,内部审计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正逐步加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内部审计 作用 现状 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宇荣
国家经济的增长依赖于企业财富的增加,而创造财富离不开良好的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架构。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较为细致的剖析,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提供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股权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玉梅 田雪丰 吕晓明
随着我国内控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规范作用也在不断加强。然而面对一系列内部控制失效的事件,人们不得不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效果提出质疑。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的现状,为及早识别和治理内部控制的失效,提出优化上市公司组织结构和职权设置、优化股权结构、内部控制战略化、规范和完善内部控制信息制度、营造公司治理文化、完善相关外部法规和监管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失效 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