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98)
2023(8349)
2022(7405)
2021(7049)
2020(6149)
2019(14615)
2018(14634)
2017(28682)
2016(16168)
2015(18908)
2014(19535)
2013(19417)
2012(18385)
2011(16581)
2010(17254)
2009(16177)
2008(16811)
2007(15695)
2006(13820)
2005(12745)
作者
(49502)
(41890)
(41517)
(39736)
(26644)
(20107)
(19109)
(16013)
(15530)
(15398)
(14264)
(14083)
(13372)
(13259)
(13148)
(13041)
(12738)
(12355)
(12218)
(12126)
(10474)
(10439)
(10334)
(9568)
(9518)
(9428)
(9390)
(9198)
(8580)
(8419)
学科
(66695)
经济(66607)
(53202)
管理(52053)
(45401)
企业(45401)
方法(32697)
数学(28365)
数学方法(27980)
(25045)
(19282)
(17724)
财务(17684)
财务管理(17632)
(17425)
企业财务(16806)
中国(16124)
(15148)
业经(13969)
(12820)
贸易(12813)
农业(12667)
(12401)
地方(12151)
(12047)
理论(11670)
(11167)
银行(11132)
(11018)
(10419)
机构
大学(245002)
学院(244318)
(95787)
经济(93516)
管理(91076)
研究(80367)
理学(77162)
理学院(76263)
管理学(74766)
管理学院(74309)
中国(63522)
(52646)
科学(50209)
(50017)
(43082)
(43048)
(39776)
财经(38770)
研究所(38474)
中心(37729)
业大(35876)
(34848)
农业(33827)
北京(33796)
(32368)
师范(32034)
(31737)
经济学(28781)
财经大学(28500)
(27893)
基金
项目(148094)
科学(114525)
研究(107834)
基金(105460)
(91473)
国家(90666)
科学基金(76573)
社会(65058)
社会科(61408)
社会科学(61387)
(58316)
基金项目(55889)
教育(51236)
自然(50635)
自然科(49411)
自然科学(49391)
(49301)
自然科学基金(48525)
编号(45555)
资助(44994)
成果(39178)
重点(33635)
(33279)
课题(31742)
(30887)
(29791)
科研(28767)
(28423)
教育部(28270)
大学(28238)
期刊
(112031)
经济(112031)
研究(73366)
中国(48177)
(43807)
学报(39340)
(38826)
科学(34535)
管理(32681)
大学(29036)
教育(27588)
学学(27076)
农业(25454)
(24613)
金融(24613)
技术(21305)
财经(19825)
业经(18349)
(16871)
经济研究(16849)
问题(15304)
(13907)
财会(13751)
图书(12833)
(12758)
(12736)
技术经济(12378)
理论(12306)
会计(12093)
统计(11540)
共检索到375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高榴  袁诗淼  
商誉是溢价并购重组的产物。受市场竞争及政策的支持,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持续升温,商誉资产在"高估值、高业绩承诺"的催化下飞速增长,背后积聚的潜在减值风险不容小觑。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巨额商誉的产生及其成因、会计处理及其减值风险,阐述了上市公司巨额商誉及其减值风险可能引发的问题,如增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造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失真,加剧上市公司未来业绩不确定性,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而,本文提出了加强并购重组"双高"监管、强化信息披露、改进商誉后续计量方法、严查违法违规行为等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荣芳  
并购对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以及业务转型越来越重要,但并购重组形成的大额商誉,给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商誉减值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风险。因此,防范与研究商誉减值风险是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对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形成的商誉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并购"轻"资产公司形成巨额商誉已成为普遍现象,资产质量风险问题突出。在剖析商誉构成及实质、现行商誉存在减值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净化商誉确认、改进估值方法、对并购重组差额后续计量采用"在一定年限内摊销+减值测试"等相关设想与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军辉  
一、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AAAA 2015年6月30日以10亿元收购了标的企业BBBB100%股权,收购基准日,资产评估机构采用收益法评估BBBB股权价值为10.1亿元。收益法评估中,BBBB收益预测中的主要产品、产能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B1产品是标的企业主要产品,B2产品在收购基准日处于在建中,属于对B1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2016年2月,BBBB完成工商变更、实现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宏斌  胡议丹  
通过天神娱乐作为典型商誉减值案例,分析了其近年几次溢价并购的动因与过程,研究其巨额商誉的形成原因及背景,考量其并购之后的经营绩效和整合效果,整理出国内目前商誉减值提取和处理期间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优化公司自身考量、商誉减值评测模式、增强监管效益等层面提出对策及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新田  
一、案例背景自2014年开始,国内A股商誉快速增长,A股市场并购案例与规模剧增,随着并购市场的升温,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三高"现象凸显。在此背景下,A上市公司完成了对B公司的并购重组。A公司自2011年开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2014年营业亏损。B公司为制造企业,受经济放缓、银行资金收紧等影响,资金处势严峻。双方为摆脱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达成重组协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春美  刘妍妍  周慧琴  周涵洋  
本文以深交所创业板及中小板上市公司在2013—2019年间已完成控制权转移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剖析并购特征对公司2015—2021年间商誉减值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相较于相关性并购,多元化并购对商誉减值的正向作用更明显,多元化并购下的商誉减值程度也更高;相较于市场法和资产基础法等估值方法,收益法估值对商誉减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益法下的评估增值率更高,巨额商誉背后的商誉减值程度也更高;与单一支付方式相比,混合支付方式对商誉减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为防范商誉减值风险:一是监管层要健全制度,加强事后监管;二是并购方要谨慎决策,警惕过度自信;三是投资者要理性投资,重视并购特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涛  孙即  
20102015年,A股市场发生重大资产重组、要约收购、定增重组的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公司整体商誉呈逐年增长态势,后续商誉减值也呈同步上升态势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引发了新一轮的上市公司并购热潮,与此同时,市场上的商誉水平快速上升。2015年,商誉占上市公司全部并购交易金额的比重达到29%。此背景下,并购标的业绩承诺无法兑现,将造成商誉计提减值,作为资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涛  孙即  
2010~2015年,A股市场发生重大资产重组、要约收购、定增重组的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上市公司整体商誉呈逐年增长态势,后续商誉减值也呈同步上升态势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引发了新一轮的上市公司并购热潮,与此同时,市场上的商誉水平快速上升。2015年,商誉占上市公司全部并购交易金额的比重达到29%。此背景下,并购标的业绩承诺无法兑现,将造成商誉计提减值,作为资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汤湘希  章琳  许诺  
近年来商誉"爆雷"事件频频发生,资本市场对于商誉减值已然风声鹤唳。基于2009—2017年创业板并购事件,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并购业绩承诺对商誉减值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出于自利的动机往往会操纵商誉减值时机,进行一次性、巨额的"恶性"商誉减值,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秩序;业绩承诺对于商誉减值具有风险识别与风险缓释的作用,降低了管理层操纵减值的能力及动机,当被并企业业绩未达预期时,及时、分次、小额的减值计提,可以确保商誉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有助于"良性"商誉减值机制的形成。进一步分析中排除了替代性假设,佐证了业绩承诺的监管作用及机制。因此,建议监管层通过制定政策,推广业绩承诺在高商誉减值风险并购中的应用,并对高商誉企业进行持续监管,以缓释资本市场商誉减值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艳  朱红媛  
2010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大刀阔斧进行产业链外延式并购,很多并购案中收购方支付的交易对价远远高于被收购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一体化甚至是多元化的战略实施使得高额商誉后续有可能面临减值的风险。文章以医药上市公司新华医疗作为案例,深入分析其并购过程、商誉形成、商誉减值确认及计提减值准备、商誉减值产生的影响及防范对策。最后,由该案做出进一步的引申和思考,达到推广和借鉴的目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自连  
近年来,我国并购市场在经济政策与环境的影响下快速发展,并购成为企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大多数企业在并购中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并购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为案例,对其防范商誉减值风险的具体措施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期为其他企业的并购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生年  黄兰兰  
以近年来上市公司频发的并购重组为背景,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商誉加剧了并购方的股票错误定价,高商誉的公司股价被严重高估,计提商誉减值能够向投资者传递增量信息,缓解商誉导致的股票错误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稳健性和投资者情绪在并购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商誉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在管理层持股高、分析师跟踪人数多的情况下更为显著,上市公司大股东及管理层存在利用并购商誉导致的股价高估实现高位减持的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对并购商誉正确定价,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琪  
本文基于2019年年初我国A股市场多家上市公司集体计提巨额商誉减值事件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A股市场2007~2018年第三季度期间商誉及商誉减值损失的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商誉集中减值及高额商誉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会计准则和监管角度提出治理商誉减值乱象的对策,以期对规范上市公司商誉会计有所裨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魏星宇  
(一)加强对并购重组"三高"的监管,遏制商誉增量要从源头上防范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带来的风险,就要坚决遏制并购重组"高估值、高溢价、高承诺"现象。一是加强对资产评估执业行为的规范约束。建议推动完善相关资产评估准则,明确在并购重组资产评估中必须使用资产基础法对标的的资产状况进行评估,慎用收益现值法,确需使用收益现值法对评估结果进行参考印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辉  
并购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型公司转型的捷径。*ST三泰高溢价并购烟台伟岸的原因在于烟台伟岸的互联网特性符合*ST三泰转型需要,且烟台伟岸的市盈率低及签订了业绩承诺与补偿,但*ST三泰第二年就计提了大量减值准备,这与烟台伟岸的盈利模式具有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以及公司的研发能力等相关。建议传统企业在并购互联网型公司时应充分分析互联网公司的盈利能力,交易价格应更多考虑非财务因素,在并购方式上可以选择先参股再控股最后全部持股,在支付并购款时可以选择分期支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