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3)
- 2023(10537)
- 2022(9484)
- 2021(9226)
- 2020(7856)
- 2019(18284)
- 2018(18304)
- 2017(35910)
- 2016(19859)
- 2015(22718)
- 2014(22761)
- 2013(22506)
- 2012(20751)
- 2011(18381)
- 2010(18453)
- 2009(17158)
- 2008(17093)
- 2007(15209)
- 2006(13529)
- 2005(12064)
- 学科
- 济(75709)
- 经济(75606)
- 管理(63832)
- 业(61929)
- 企(54811)
- 企业(54811)
- 方法(36646)
- 数学(31122)
- 数学方法(30651)
- 财(24993)
- 农(19650)
- 中国(18687)
- 务(17983)
- 财务(17910)
- 财务管理(17873)
- 业经(17364)
- 制(17280)
- 学(17186)
- 企业财务(16999)
- 地方(14310)
- 理论(14067)
- 贸(13464)
- 贸易(13455)
- 易(13049)
- 和(13031)
- 农业(12839)
- 体(12399)
- 技术(12121)
- 银(11471)
- 银行(11434)
- 机构
- 大学(283295)
- 学院(280739)
- 管理(114158)
- 济(104528)
- 经济(101964)
- 理学(98486)
- 理学院(97432)
- 管理学(95683)
- 管理学院(95192)
- 研究(89139)
- 中国(68524)
- 京(61172)
- 科学(56715)
- 财(51327)
- 所(45587)
- 农(42494)
- 业大(41157)
- 研究所(40878)
- 中心(40871)
- 财经(40871)
- 江(40826)
- 北京(39252)
- 经(37025)
- 范(36991)
- 师范(36667)
- 州(34007)
- 农业(33140)
- 院(32296)
- 财经大学(30408)
- 商学(29742)
- 基金
- 项目(186454)
- 科学(145355)
- 研究(136690)
- 基金(134350)
- 家(116066)
- 国家(115053)
- 科学基金(99065)
- 社会(83059)
- 社会科(78485)
- 社会科学(78462)
- 省(72376)
- 基金项目(72164)
- 自然(66200)
- 自然科(64637)
- 自然科学(64624)
- 自然科学基金(63447)
- 教育(62883)
- 划(60952)
- 编号(57078)
- 资助(56380)
- 成果(47334)
- 部(40965)
- 重点(40842)
- 课题(38422)
- 创(38046)
- 发(37809)
- 项目编号(35983)
- 科研(35769)
- 创新(35342)
- 教育部(35166)
- 期刊
- 济(118794)
- 经济(118794)
- 研究(83441)
- 中国(51651)
- 学报(44802)
- 管理(43013)
- 财(41722)
- 科学(40472)
- 农(38971)
- 大学(33862)
- 教育(32443)
- 学学(31590)
- 农业(27108)
- 融(24684)
- 金融(24684)
- 技术(23821)
- 财经(20070)
- 业经(19390)
- 经济研究(17369)
- 图书(17002)
- 经(16849)
- 理论(15389)
- 问题(15334)
- 实践(14175)
- 践(14175)
- 业(13597)
- 技术经济(13411)
- 科技(13286)
- 版(13070)
- 财会(12978)
共检索到414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邱永红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风起云涌,日趋增多。但是,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过程中,也凸显了诸多亟需解决的法律问题。本文尝试从纯实务的角度对我国当前上市公司收购和重大资产重组中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见、建议和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静茹
收购上市公司实务及法律问题陈静茹近年来,上市公司在企业发展和运作中充分展示其魅力。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上市之路,对于讲求效益和效率的企业家来说,非市场化因素的确让其大伤脑筋,能顺利通过者廖廖无几,只好移情别恋。为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收购上市公司...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程凤朝 刘家鹏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主旋律。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定价问题又成为同一控制下的并购重组的核心与焦点问题,各方面争论较多,现实作法中也确实存在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模型分析与模拟计算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定价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证,以此推导出上市公司股票定价及所购买资产价值可能存在的误差以及可能的人为操纵偏差。最后给出了并购重组中定价方面相应的机制设计和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政 胡凯
近年来,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快速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股票非常规停盘、调节利润、标的资产控制权失控和高业绩承诺等,导致我国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降低,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深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交易数据,研究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特征、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有监管政策体系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并购重组 资产重组 监管政策 资本市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东
外资并购目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但我国在外资并购立法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随着我国加入WTO逐步开放资本市场 ,完善外资并购立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因此明确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主要模式 ,发现我国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立法中存在的不足 ,学习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 ,对于完善我国外资并购立法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外资并购 上市公司 立法完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玉婷
自2013年以来,随着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深入,深市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日趋活跃,市场化并购逐渐成为主导,上市公司主动寻求外延式扩张的意愿也日益强烈。2015年,深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家数和金额呈爆发式增长,活跃程度也远超前两年,呈现出金额大、高估值、高溢价、海外收购增多等新的特点,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变更重组业绩承诺、"类金融机构"注入上市公司等。本文在总结一系列新的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日常监管的需要,提出强化信息披露、有效发挥中介机构作用等一些监管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重组 信息披露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潘妙丽 张玮婷
近年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高估值、高承诺"问题日益突出,为上市公司并购后的持续发展及协同效应的发挥埋下了隐患。本文梳理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资产评估的现状并研究发现,现有资本评估过程中,在评估机构独立性、资产评估方法、业绩承诺、会计处理方法与评估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完善现有并购重组的评估方法,平滑业绩影响,提高评估透明度,提升评估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潘妙丽 张玮婷
近年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高估值、高承诺"问题日益突出,为上市公司并购后的持续发展及协同效应的发挥埋下了隐患。本文梳理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资产评估的现状并研究发现,现有资本评估过程中,在评估机构独立性、资产评估方法、业绩承诺、会计处理方法与评估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完善现有并购重组的评估方法,平滑业绩影响,提高评估透明度,提升评估效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竞达 范庆泉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业绩承诺行为及其政策影响进行相关研究。从并购项目实现期内业绩达成率的角度,本文发现"神预测"区间内相邻实现期内的业绩达成率具有显著性差异,前期业绩实现期的业绩达成率要显著高于后期,由此本文认为我国并购重组中存在高业绩承诺现象。进一步,从业绩实现能力的角度,本文划分出具有高业绩承诺行为的并购项目并将其对估值溢价率和交易溢价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高业绩承诺使其获得了"高估值",同时在资产交易时产生了"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的并购重组项目由于业绩无法实现,则变成了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诗怡
2014年5月,国务院首次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随着市值管理的权威地位得到认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如火如荼的进行。本文以湘鄂情在并购重组中的市值管理为例,研究了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市值管理跑偏问题。本文发现,在并购重组"松绑"的背景下,借"市值管理"的名义,湘鄂情通过发布并购公告,抬升股价,大股东趁机精准减持套现。只有严厉打击追查操纵股价的行为,合法合规的进行并购重组,才能实现资本市场下有效的市值管理。
关键词:
市值管理 并购重组 股价 跑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诗怡
2014年5月,国务院首次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随着市值管理的权威地位得到认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如火如荼的进行。本文以湘鄂情在并购重组中的市值管理为例,研究了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市值管理跑偏问题。本文发现,在并购重组"松绑"的背景下,借"市值管理"的名义,湘鄂情通过发布并购公告,抬升股价,大股东趁机精准减持套现。只有严厉打击追查操纵股价的行为,合法合规的进行并购重组,才能实现资本市场下有效的市值管理。
关键词:
市值管理 并购重组 股价 跑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博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实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由于当前我国并购重组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也产生了相应的监管难点,迫切需要从监管评价的角度对并购重组后的绩效评价设定一些新的指标和评价模块,反映并购重组后的市场绩效表现。而当前国内缺乏从监管角度对并购重组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由此导致的监管难点进行深入系统分析。现通过重点分析近期广受关注的"忽悠式重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博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实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问题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由于当前我国并购重组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也产生了相应的监管难点,迫切需要从监管评价的角度对并购重组后的绩效评价设定一些新的指标和评价模块,反映并购重组后的市场绩效表现。而当前国内缺乏从监管角度对并购重组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由此导致的监管难点进行深入系统分析。现通过重点分析近期广受关注的"忽悠式重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卫平
由于股权流动性受限,以及公开财务信息严重缺乏,并且无法对目标公司未来收益进行精准无偏差的预测,因而非上市公司并购中股权估值的确认一直是公司并购理论及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在总结现行股权估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目标公司的价值应该等于其收购前的独立价值与各项溢价和折价因素的调整价值之和。对于并购后实际实现收益与并购时测算收益之间的差异形成的估值偏差,通过事先签订估值调整协议进行并购后的股权调整或差价偿付,从而达到对估值偏差的最终修正。
关键词:
并购 非上市公司 股权交易 价值评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敏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方法:运用2005~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及政策着力方向,以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并重的方式深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无论是交易金额还是交易笔数都呈现整体上升的态势,尤其是在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升级,服务国企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并购重组活动也面临着发展的桎梏,突出表现在:主并公司为推高股价发起并购,部分交易长期绩效难以为继,业绩承诺引致商誉集中减值,并购支付手段单一致使杠杆高企等。研究创新: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发展脉络、新变化以及新问题。考虑横截面差异及纵向时间发展的框架有助于统一此前没有形成一致结论的理论研究。研究价值:拓宽和加深了学界、实务界以及政策制定者对并购重组的认识和理解;此外,还基于研究发现从内部治理、外部治理、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等维度就并购重组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