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04)
- 2023(18587)
- 2022(15629)
- 2021(14425)
- 2020(12219)
- 2019(27962)
- 2018(27822)
- 2017(53484)
- 2016(28340)
- 2015(32011)
- 2014(31837)
- 2013(30917)
- 2012(27946)
- 2011(25107)
- 2010(25498)
- 2009(24169)
- 2008(22811)
- 2007(20047)
- 2006(17878)
- 2005(16205)
- 学科
- 济(127127)
- 经济(126963)
- 管理(90765)
- 业(86095)
- 企(73736)
- 企业(73736)
- 方法(52538)
- 数学(46453)
- 数学方法(45761)
- 财(37342)
- 中国(34981)
- 制(31772)
- 融(29748)
- 金融(29741)
- 农(28949)
- 银(28607)
- 银行(28584)
- 业经(27875)
- 行(27444)
- 地方(26961)
- 务(24371)
- 财务(24288)
- 财务管理(24235)
- 企业财务(23132)
- 体(23084)
- 学(21656)
- 理论(20048)
- 贸(19091)
- 贸易(19073)
- 农业(19024)
- 机构
- 学院(394101)
- 大学(393831)
- 济(171515)
- 经济(167968)
- 管理(156329)
- 理学(134412)
- 理学院(133115)
- 管理学(130814)
- 管理学院(130071)
- 研究(126899)
- 中国(103572)
- 财(83981)
- 京(81058)
- 科学(71064)
- 财经(65634)
- 所(61087)
- 中心(60784)
- 经(59565)
- 江(59239)
- 农(54607)
- 研究所(54484)
- 经济学(53694)
- 业大(51456)
- 北京(50740)
- 财经大学(48871)
- 范(48342)
- 经济学院(47979)
- 师范(47834)
- 州(46893)
- 院(46285)
- 基金
- 项目(259088)
- 科学(206940)
- 研究(193476)
- 基金(190792)
- 家(163499)
- 国家(162163)
- 科学基金(142419)
- 社会(126463)
- 社会科(120069)
- 社会科学(120043)
- 省(100644)
- 基金项目(100023)
- 教育(90383)
- 自然(89820)
- 自然科(87846)
- 自然科学(87825)
- 自然科学基金(86286)
- 划(83630)
- 编号(78639)
- 资助(78122)
- 成果(64343)
- 部(58259)
- 重点(57994)
- 发(54935)
- 创(54590)
- 课题(53676)
- 国家社会(52862)
- 制(51910)
- 教育部(51584)
- 创新(51082)
- 期刊
- 济(192311)
- 经济(192311)
- 研究(120198)
- 中国(81010)
- 财(69023)
- 管理(61449)
- 学报(52547)
- 科学(50151)
- 融(49387)
- 金融(49387)
- 农(48464)
- 大学(42564)
- 教育(41801)
- 学学(40042)
- 技术(37374)
- 财经(33894)
- 经济研究(32333)
- 农业(31559)
- 业经(29282)
- 经(29159)
- 问题(23608)
- 统计(20489)
- 技术经济(20070)
- 理论(18892)
- 策(18800)
- 贸(18325)
- 财会(18116)
- 图书(18037)
- 商业(17995)
- 现代(17094)
共检索到602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陈林 翟宇佳 周立宏 程爱珊
使用2001~2018年国泰安CSMAR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基于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测算企业层面的规模效率,在准实验框架、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模型下,考察企业并购的规模经济效应以及政府干预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相对于没有并购的企业,发生并购企业的规模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政府强干预不利于发生并购企业规模效率的提高。因此,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利用并购重组加速提升企业资源整合效率;政府通过构建新型政企关系,创造良好宽松的融资环境,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发起或参与并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新立
2014年8月2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62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如何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金融体制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制定改革路线图,各项改革必须周密设计、精心测算、协调配套、同步推进。通过围绕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加快放宽金融准入改革,围绕降低企业债务率,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等措施,把《决定》提出的改革要求落到实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永琴
本文从制度角度分析了金融创新与金融中介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制度缺陷是金融创新的障碍并降低金融中介效率,具体的金融管制与金融创新之间的"辩证"互动反而会提高金融中介的效率;对于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而言,推动国有金融企业上市是产权改革和公司治理模式再造的有效手段,逐步放开金融服务的经营限制则是必经之路;金融体制改革将诱发金融创新,建立新型的风险投资体系和创造新型的金融工具是金融创新的主要方面;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方式能提高金融中介的效率并推动国家创新性产业的发展;对于金融工具创新,国有商业银行是工具创新的主体,帮助投资者合理避税、便利交易以及降低匹配风险的产品是成功率最高的创...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中介效率 体制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贯春 张军 丰超
经历了长时期的市场化改革,中国金融体制依旧存在着众多非市场因素。信奉金融自由化信条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倾向认为,中国金融体系必定存在严重的低经济效率。本文采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了20002013年中国的省级绿色发展效率,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随后构建Tobit模型从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两方面全面考察了金融体制改革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效率测算结果显示,绿色发展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整体较为低下且呈现"U型"的演化趋势,而规模效率较高并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态势。进一步的计量模型发现,金融发展显著改善了纯技术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艳
文章认为,在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中.中央银行在稳定货币与支持经济增长,以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两难选择,中央银行与各专业银行在金融杠杆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着严重的障碍,政府、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关系也难以理顺,因而很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金融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为此,文章提出了以市场导向为主,突出金融主体的独立性和规范化.以及以调控方式的利益性、市场性和间接性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调控模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海宽
论金融体制改革赵海宽金融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和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金融体制的相应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十几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对金融体制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体制也将进一步深入改...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凤芝 王群勇
利用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仍然成立。(2)在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得到有效验证;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这一影响并不显著。(3)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与金融要素重塑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升。(4)考虑空间因素后,数字普惠金融仍可以显著促进本地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升。研究结论为更好地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与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闫晓英
我国国企改革在投资需求方面 ,没有形成有效的融资机制 ,在经营机制转换方面较为困难。国企改革难题背后隐藏着的金融症结是银行业的改革严重滞后及证券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要实现国企改革 ,就必须使银行业市场、证券市场与国企改革三位一体 ,实现国有银行的产权重构 ,全面推进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同时必须彻底改变国有企业相对单一的融资渠道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光第
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联,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又反作用于后者.我们研究金融体制改革决不能脱离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情况.最近一个时期,中央许多会议和领导同志的讲话,都强调加大改革的份量.加快开放的步伐.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建议》与七届人大十四次会议通过的《纲要》,都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新时代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它既明确了金融发展的目标,又明确了金融发展的路径。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就一直是党的金融工作重心。2017年4月25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金融安全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金融已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就
关键词:
实体产业 服务实体 实体企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耀先
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耀先一、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十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年均GDP增长达9.9%。特别是1993年下半年以来,由于中国实行了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并注重适时微调,使国民经济逐步走...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阮健弘 秦栋
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命题,可以从明确职责目标、提高服务效率、加强监管保障三个方面入手。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大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目的,促进经济与金融良性循环。新形势下,把握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命题,可以从明确职责目标、提高服务效
关键词:
服务实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裕坤 刘用明
学术界普遍认为影子银行脱缰似的发展助推并加剧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监管机构越发重视影子银行的风险防范问题。首先对我国的影子银行进行界定,继而从融资方的需求、投资方的供给以及投融资中介的配合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兴起之表面原因,进而在探讨其隐藏的流动性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以及系统性违约风险的基础上,指出影子银行兴起之深层次原因在于我国金融抑制环境下的利率管制以及当下"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对金融创新存在监管真空等金融体制方面的弊端,最后提出为防范影子银行的风险,当前我国的金融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体制 利率市场化 金融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志秀
本文利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08—2017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行动态分析,并对2012年和2017年的测算结果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分析发现,我国区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不高,2012年和2017年都处于前沿面有效率的省份只有5个,26个省市处于无效率状态。2008—2017年各省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差异较大,东部明显高于西部,中部波动较大。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导致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而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影响较弱,同时外部危机和内部政策冲击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