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10)
2023(5093)
2022(3995)
2021(3651)
2020(3066)
2019(6800)
2018(6350)
2017(13060)
2016(6900)
2015(7810)
2014(7504)
2013(7730)
2012(6987)
2011(5802)
2010(5724)
2009(5455)
2008(5818)
2007(5081)
2006(4383)
2005(3926)
作者
(17076)
(14576)
(14568)
(13911)
(9336)
(6914)
(6490)
(5371)
(5306)
(5186)
(4803)
(4794)
(4744)
(4744)
(4364)
(4363)
(4260)
(4188)
(4164)
(4141)
(3448)
(3410)
(3387)
(3309)
(3282)
(3250)
(3116)
(3027)
(2853)
(2741)
学科
(34430)
管理(33708)
(32782)
企业(32782)
(31648)
(26517)
经济(26469)
(18002)
财务(17993)
财务管理(17942)
企业财务(17388)
方法(14838)
数学(13390)
数学方法(13347)
财政(12959)
(11565)
(10458)
(9535)
体制(9038)
中国(6852)
业经(6059)
(5771)
公司(5406)
(5187)
(4859)
银行(4858)
(4674)
制度(4673)
(4639)
地方(4295)
机构
大学(94660)
学院(94342)
(42347)
经济(41717)
管理(40015)
理学(35021)
理学院(34775)
管理学(34547)
(34393)
管理学院(34363)
研究(24925)
财经(23055)
中国(23014)
(21094)
(17432)
财经大学(17273)
经济学(13885)
商学(13343)
商学院(13257)
(13087)
经济学院(12752)
科学(12075)
(11920)
中心(11775)
北京(11007)
会计(10885)
(10707)
金融(10436)
财政(10156)
经济管理(10102)
基金
项目(58767)
科学(47676)
基金(46281)
研究(42884)
(38767)
国家(38461)
科学基金(35066)
社会(30710)
社会科(29442)
社会科学(29433)
基金项目(24543)
自然(22158)
自然科(21696)
自然科学(21691)
自然科学基金(21350)
(20948)
教育(19275)
资助(19201)
(17215)
编号(15968)
(14219)
国家社会(13465)
教育部(13150)
人文(13078)
成果(13037)
(12777)
(12583)
重点(12506)
(12186)
大学(11650)
期刊
(43496)
经济(43496)
(36256)
研究(31313)
中国(16663)
管理(15084)
财经(12699)
(12375)
金融(12375)
学报(11592)
财会(10906)
(10687)
会计(10325)
科学(9980)
大学(9774)
学学(9539)
经济研究(8601)
(7540)
财政(7540)
通讯(7376)
会通(7372)
(7124)
业经(6272)
问题(5458)
(5445)
技术(5229)
(5204)
(5044)
财经大学(4720)
(4367)
共检索到143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郝项超  古志辉  程斌宏  
本文实证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对债权人财富的影响。以往研究基于债券价格的财富效应度量方法无法应用于缺乏债券价格的情况,因此本文引入了期权定价模型来估计不可交易债权的价值,并将该估值在并购前后的变化作为财富效应的新定义。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不仅没有给目标公司的债权人带来显著的财富效应,反而损害了目标公司债权人的财富,尤其是当目标公司财务风险较低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旭  
公司债权人治理效应的发挥,依赖于负债融资的特征和债权人的监督、干预行为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外部性作用。重点关注金融关联这一非正式制度安排对民营公司债权人外部性治理效应产生的影响。选取2009~2012年民营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民营公司债权人外部性治理效应及金融关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短期借款对代理成本的外部性治理效应显著,而长期借款却推升了民营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金融关联能够稀释短期借款的治理作用,而在长期借款与代理成本的关系中却未表现出显著的调节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宋清华  李帅  
并购的财富效应包括并购的财富创造效应和并购的财富分配效应。本文试图回答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是否创造财富、让谁富有的问题,选取了2014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的49起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不产生财富创造效应,没有给公司股东带来财富,相反会给股东带来损失;第二,上市公司并购新三板公司存在财富分配效应,个人投资者受损而机构投资者获利,财富从个人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转移。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新三板公司并购监管力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减少新三板公司并购现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梅  
本文以2000-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28起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给股东带来了显著的财富损失。把总体样本按行业细分后的实证分析表明:信息行业的跨国并购为股东带来了显著的财富效应;机械行业的跨国并购毁损了股东价值;家电行业跨国并购的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惠芳  张孔宇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事件发生前后20天内具有比较显著的股东财富效应;按行业细分后,电子信息行业的股东财富效应显著大于家电行业的股东财富效应;并且被收购公司所在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和并购支付方式对跨国并购的股东财富效应有影响,收购公司所在国的经济增长率比并购前一年的经济增长率越低,则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富获得越多,以现金作为对外并购支付方式时,财富获得也越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杜兴强  聂志萍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1998~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2128起广义上的并购交易进行了全面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在[-30,30]的事件窗内,总样本并购活动的确会引起显著的短期财富效应变动。分类研究发现,股权收购和股权转让类的子样本、目标公司的子样本、公用事业类和综合类的子样本、规模小于10%的子样本、现金支付方式的子样本、国有股比重最大和法人股比重最大的子样本,均在事件期内取得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但累计超常收益的大小均不超过3%。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杰武  韩丽  
基于我国2006~2012年114例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案例,运用市场绩效研究方法,对收购方的短期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购方股东获得了显著的财富效应,跨国并购的目的、实质经营资产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以及收购的行业相关性对跨国并购收购方的财富效应影响显著,但收购方的控股性质和目标地域经济发展程度对收购方的财富效应并没有造成显著差异。基于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国应大力促进跨国并购的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锴  
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以2008—2010年上市公司的兼并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对不同交易特征下的并购财富效应进行分类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总样本存在提前反应,并产生积极的公告效应,但其股东财富效应在公告日后并未显著增加;股票支付公司在整个事件期内的股东财富效应显著高于现金支付公司;资产收购公司在公告日后的股东财富效应显著高于股权收购公司;关联并购公司在公告日前和公告日后的股东财富效应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非关联并购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兰春华  
一、引言随着我国并购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敌意收购和反并购数量不断增加。在反并购对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问题上,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管理层自保理论和股东利益理论。管理层自保理论认为反并购不仅降低了公司控制市场的有效性,而且还减少了股东财富;而股东利益理论则认为反并购对公司的绩效起到积极效应。Brown和Warner(1985)在有效市场假说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反收购措施与股价的关系,以检验股东利益理论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国权  
2018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对股份回购制度作出修改,但对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却未作相应的制度安排,导致实体及程序性违法股份回购中公司债权人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为修正这一问题,除实证法上已有的债权人利益保护规则以外,我国应建立对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董事的民事责任追究机制,赋予公司债权人回购异议权、对公司库藏股的申请冻结权及出售提存权等,以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中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规则体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俭亮  
在公司治理的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往往忽视了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事实上,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债权人的角色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债权人不可避免地参与了公司治理,越来越成为未来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立岩  王晓萌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2001—2003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股权收购公告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了独特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果:短期内收购公司股东财富在公告日前后呈先盈后亏的阶段性表现。进一步的横截面回归分析指出:对股东财富而言,相对规模、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和年份在公告日前以及混合支付在公告日后均具有正影响,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公告日后具有负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海鸥  
上市公司董事是否应该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在我国还有争议。无论从公司的历史发展、公司内部运行机制、平衡公司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各国公司立法的实践以及我国公司立法的过程来看,我国都有进一步明确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必要。明确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连带责任,有利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书斌  王雅俊  
并购的财富效应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主要体现在行业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和发展能力这三类行业特征上。通过产业经济学中结构—行为—绩效范式建立理论框架,利用中国1998—2008年沪深两市6962起并购事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的财富效应与发展阶段正相关,与发展能力也正相关,并且行业发展阶段和发展能力对股东并购超额收益率的贡献分别为7‰和0.2‰;但是行业集中度并不是显著影响并购财富效应的行业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忠雪  王闪  崔建伟  
利用2004~2010年发生股权交易并购的171家公司样本,考察了并购类型、股权安排与公司长期财富效应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与同业并购而言,多元化并购在当年和之后第一年有着较高的股票年度回报率,但随后则表现为较差的市场财富效应;与上市公司直接控制相比,金字塔结构的股权安排有着较差的股票年度回报率。进一步的并购类型分组考察发现,多元化并购下的金字塔结构反而因为有助于缓解公司多元化带来的运营风险而表现出较高的市场价值,但长期来看,依然有着较差的市场表现。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多元化并购、股权金字塔结构安排均存在较大的代理问题风险,这对实施并购的公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