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5)
2023(8132)
2022(6883)
2021(6249)
2020(5073)
2019(11857)
2018(11644)
2017(22725)
2016(12410)
2015(14217)
2014(14323)
2013(14569)
2012(13589)
2011(12159)
2010(12505)
2009(11852)
2008(12099)
2007(11312)
2006(10577)
2005(9952)
作者
(35594)
(29803)
(29624)
(27817)
(19110)
(13955)
(13530)
(11402)
(11197)
(10876)
(10113)
(9905)
(9789)
(9601)
(9392)
(8961)
(8755)
(8703)
(8634)
(8597)
(7559)
(7387)
(7238)
(6934)
(6766)
(6760)
(6598)
(6589)
(6108)
(5728)
学科
(60142)
经济(60089)
(49645)
管理(49371)
(42841)
企业(42841)
(22271)
方法(21060)
地方(19451)
中国(17950)
数学(17588)
数学方法(17522)
(16397)
财务(16356)
财务管理(16320)
企业财务(15648)
(15556)
(15053)
业经(14796)
地方经济(11759)
(11550)
银行(11537)
农业(11429)
(10880)
(10765)
(10225)
金融(10225)
(9844)
(9187)
(9172)
机构
学院(177194)
大学(173757)
(76078)
经济(74391)
管理(71140)
研究(59848)
理学(57887)
理学院(57258)
管理学(56708)
管理学院(56323)
中国(51355)
(40830)
(38421)
科学(33476)
(30664)
财经(29755)
(29582)
中心(28006)
(26861)
研究所(26656)
(25613)
北京(25237)
(24301)
(22264)
经济学(22068)
师范(22050)
财经大学(21810)
(21433)
(21375)
业大(21198)
基金
项目(101391)
科学(79765)
研究(77140)
基金(71860)
(60814)
国家(60225)
科学基金(52418)
社会(49094)
社会科(46669)
社会科学(46660)
(40579)
基金项目(37734)
教育(34853)
(33102)
自然(32305)
编号(31694)
自然科(31515)
自然科学(31511)
自然科学基金(30955)
资助(30130)
(27241)
成果(26462)
重点(22693)
课题(22552)
发展(22480)
(22251)
(22083)
(20950)
(20146)
国家社会(19660)
期刊
(99263)
经济(99263)
研究(58991)
中国(43526)
(36985)
管理(33067)
(24364)
(23678)
金融(23678)
科学(22106)
学报(21625)
教育(19006)
大学(17281)
业经(16956)
技术(16633)
农业(16334)
学学(16059)
财经(15558)
经济研究(15519)
(13348)
问题(12088)
会计(11452)
财会(11007)
(10732)
商业(9624)
技术经济(9535)
经济管理(9433)
现代(9327)
(9090)
世界(8986)
共检索到302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彭圆圆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研究样本,从并购重组特定视角分析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决策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对财务绩效与市场反应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并购前的盈余管理受到并购融资方式的影响,与非定向增发融资相比,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融资实施并购前倾向于进行负向盈余管理,尤其在面向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定向增发时更为明显。进一步从市场反应与财务绩效角度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对象以及并购前盈余管理对并购财富效应无显著影响,但是定向增发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未来财务绩效的改进有显著正面影响,并购财务绩效改进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尤其是面向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改进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晓亮  王鑫  
本文以2013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2013当年及前两年盈余管理对公司2014年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当年及前一年,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盈余管理,管理层实施了向上的盈余操纵;同时,增发当年的盈余管理使公司之后一年的业绩上升,而增发前一年的没有产生影响。这一发现将可以为政府加强对定向增发公司的监督提供参考,同时丰富完善现有的研究成果。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雪梅  
本文首先通过均值检验方法验证了定向增发前至股份锁定期终止前这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性与方式问题;然后分析定向增发过程中所采取的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定向增发后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定向增发新股公司采用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来操控企业盈余。(2)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主要是对增发后企业的短期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相比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更严重,且时间更长。结合研究结果,本文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挥定向增发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丰也  孙丹  
本文以2005~2010年间有过定向增发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监管意愿和监管能力的角度考察和解释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①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与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负相关。②因为监管意愿的差异,使得压力抑制型机构投资者比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更好地抑制了盈余管理。③进一步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由于监管能力存在差异,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正向盈余管理样本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内容,对我国的相关政策制定也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雪梅  
本文首先通过均值检验方法验证了定向增发前至股份锁定期终止前这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性与方式问题;然后分析定向增发过程中所采取的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定向增发后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定向增发新股公司采用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来操控企业盈余。(2)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主要是对增发后企业的短期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相比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更严重,且时间更长。结合研究结果,本文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梦瑶  
自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业绩承诺成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过程中采用较多的权益保障方式,但是受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制度完善程度较低等因素影响,标的企业在执行业绩承诺过程中存在投机行为。当承诺业绩无法实现时,被并购企业极有可能采取盈余管理方式对企业经营业绩进行粉饰,以降低补偿额度或规避业绩补偿情况的发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会对并购企业利益造成严重损害,造成资本市场"污染"。鉴于此,本文通过实例对定向增发式并购业绩承诺期间的盈余管理进行剖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俞静  徐霞  
本文针对定向增发的不同发行对象,将上市公司分为大股东组和机构投资者组,分别研究两组的盈余管理行为和定价效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组在定向增发前偏向于正向盈余管理,并且机构投资者组首个交易日的折价率显著高于大股东组,说明针对大股东的定向增发会计盈余被操纵的机会小,具有更高的定价效率。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卫东  邹斌  廖义刚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在认购的定向增发新股股份解锁前存在正的盈余管理现象,但是上市公司在不同类型投资者实际减持前所进行的盈余管理程度存在着差异:在关联股东实际减持认购的股份前,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并且关联股东的减持比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向关联股东在实际减持中进行利益输送的程度更高,而非关联股东在实际减持中,非关联股东的减持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关系,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向非关联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效应不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梅  许凤玉  
以我国2014-2016年的制造业A股定向增发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修正的Jones模型中加入总资产报酬率来衡量应计盈余管理,采用异常现金流、异常生产成本、异常酌量费用三个指标衡量真实盈余管理,考察公司规模对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同时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两者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显著正相关。提出的建议包括: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监管机制,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有效抑制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嘉兴  齐鲁光  
2006年和2008年证监会出台政策对增发新股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现金分红均提出要求。以此为背景的实证研究发现,出于迎合政策中的双重增发条件目的,上市公司获取增发资格过程中为减少现金分红而实施了调减利润的盈余管理,而在增发当年和增发下一年存在调增业绩的盈余管理,并运用了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双重增发条件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目的和行为的转化应引起投资者、分析师、审计师及政策制定部门的重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茂超  干胜道  
文章以1998年~2008年间增发过新股的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考察对象,对其基于增发动机的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不论是从全部样本来看,还是从区分公开增发与非公开增发的部分样本来看,中国上市公司在增发新股的前三年及增发当年均存在显著异于零的向下盈余管理(调低利润)。这是一种更隐蔽的侵蚀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值得引起广大投资者的充分关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毕金玲  邱新元  刘越  
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定向增发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前会同时采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两种方式进行盈余操控,但盈余操控方向随定增对象的不同而改变,面向控股股东定向增发时,表现为负向盈余管理,面向非控股股东定向增发时,表现为正向盈余管理。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的盈余管理会影响其后的经营业绩表现,但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对其业绩表现的影响不同,应计项目盈余操控影响公司的短期业绩表现,而真实活动操控由于改变公司的最优经营决策,会导致公司的长期业绩下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文莉  魏来  
并购是上市公司实现其战略目标、扩大其规模的有效手段,而上市公司并购过程中往往存在盈余管理的倾向。本文在总结分析上市公司并购中主要的盈余管理方法及后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防范对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梦男  吴迪  
在并购的视角下,以中国2009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发布并购完成公告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中国并购公司的季度性盈余管理择机行为。根据并购高风险、受关注度高等特征,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机和契约动机进行理论分析,并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管理者会基于资本市场动机和契约动机择机在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进行机会主义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秋生  刘新新  
以往文献多认为只有股份支付的收购方为提升股价、降低成本才有应计盈余管理动机,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探究相对较少,对盈余管理如何影响并购绩效也未有统一结论。从上市公司并购现金支付出发,基于两种盈余管理会影响现金流,提出现金支付也有较强的盈余管理动机,并对2016年发生现金并购的1088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并购前一年公司会通过真实和应计盈余管理向下调整盈余,并购当年会向粉饰业绩方向调整,表明收购方通过操纵盈余,储备现金流、降低并购前绩效,为并购当年提升绩效预留空间;并购前的盈余管理对并购后的综合绩效及现金流绩效均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与应计盈余管理相比,真实盈余管理因实质性地改变了盈余和现金流,对绩效有更深远的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