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5)
2023(9497)
2022(7924)
2021(7290)
2020(5902)
2019(13425)
2018(13250)
2017(25732)
2016(13866)
2015(15632)
2014(15650)
2013(15556)
2012(14836)
2011(13353)
2010(13449)
2009(12502)
2008(12549)
2007(11200)
2006(10172)
2005(9658)
作者
(39377)
(32782)
(32497)
(30497)
(20991)
(15791)
(14924)
(12618)
(12557)
(11837)
(11141)
(11032)
(10524)
(10344)
(10168)
(9957)
(9688)
(9526)
(9461)
(9454)
(8141)
(8034)
(8020)
(7736)
(7367)
(7359)
(7348)
(7339)
(6596)
(6342)
学科
(60747)
经济(60676)
(45268)
管理(41476)
(35438)
企业(35438)
中国(21153)
方法(20400)
地方(20233)
(19490)
(17905)
数学(17521)
数学方法(17390)
业经(14832)
(14276)
财务(14255)
财务管理(14222)
(14216)
(13792)
银行(13783)
企业财务(13652)
(13144)
(12712)
金融(12710)
农业(12628)
(11009)
保险(10918)
地方经济(10666)
环境(9979)
(9941)
机构
学院(193982)
大学(191006)
(79320)
经济(77465)
管理(73316)
研究(66724)
理学(60933)
理学院(60199)
管理学(59320)
管理学院(58941)
中国(57282)
(42269)
(42249)
科学(38721)
(33517)
财经(31757)
中心(31627)
(31575)
(30111)
研究所(29458)
(28642)
北京(27633)
(26637)
师范(26398)
(25780)
业大(25033)
(24333)
财经大学(23436)
经济学(23326)
农业(22956)
基金
项目(118885)
科学(93459)
研究(90469)
基金(84420)
(71830)
国家(71120)
科学基金(61724)
社会(57161)
社会科(54044)
社会科学(54032)
(47407)
基金项目(44947)
教育(40376)
(39249)
自然(38612)
自然科(37637)
编号(37628)
自然科学(37627)
自然科学基金(36953)
资助(34534)
成果(31091)
(30563)
重点(26434)
课题(26430)
(25844)
发展(24910)
(24473)
(24430)
(23403)
创新(22873)
期刊
(98355)
经济(98355)
研究(65331)
中国(45360)
(35020)
(29002)
金融(29002)
(28753)
管理(28297)
学报(25227)
科学(24864)
教育(21664)
大学(19790)
农业(19478)
学学(18410)
业经(16983)
技术(16463)
财经(15597)
经济研究(14732)
(13156)
问题(12504)
(10709)
财会(10282)
会计(10120)
(9697)
(9621)
现代(9506)
资源(9305)
理论(9126)
国际(9083)
共检索到318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丽青  王雲慧  黄志军  
本文以联建光电为例,分析了上市公司巨额商誉减值风险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对策。研究发现:高溢价收购、并购前尽职调查不到位、盲目相信对赌协议的约束、对被并购公司疏于管理是造成上市公司发生巨额商誉减值风险的原因,文章从加强并购过程管理的角度提出加强并购前尽职调查、科学设计对赌协议、加强对子公司的整合管理等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荣芳  
并购对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以及业务转型越来越重要,但并购重组形成的大额商誉,给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商誉减值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风险。因此,防范与研究商誉减值风险是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对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形成的商誉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并购"轻"资产公司形成巨额商誉已成为普遍现象,资产质量风险问题突出。在剖析商誉构成及实质、现行商誉存在减值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净化商誉确认、改进估值方法、对并购重组差额后续计量采用"在一定年限内摊销+减值测试"等相关设想与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陆亚晨  
本文从投资者股价高估和管理层盈余管理两个方面,结合2018年出现的政策预期,考察2015—2018年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风险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价高估程度越高,未来商誉减值的风险就越大,此时,成长性较差的上市公司会比成长性较好的公司面临更高的商誉减值风险。相比民营企业,股价被高估的程度对国有企业商誉减值风险的影响更显著。此外,政策预期增加了上市公司通过计提商誉减值进行"洗大澡"管理的行为,减少了上市公司通过计提商誉减值的方式进行盈余平滑管理的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艳  朱红媛  
2010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大刀阔斧进行产业链外延式并购,很多并购案中收购方支付的交易对价远远高于被收购方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一体化甚至是多元化的战略实施使得高额商誉后续有可能面临减值的风险。文章以医药上市公司新华医疗作为案例,深入分析其并购过程、商誉形成、商誉减值确认及计提减值准备、商誉减值产生的影响及防范对策。最后,由该案做出进一步的引申和思考,达到推广和借鉴的目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琪  
本文基于2019年年初我国A股市场多家上市公司集体计提巨额商誉减值事件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A股市场2007~2018年第三季度期间商誉及商誉减值损失的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商誉集中减值及高额商誉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会计准则和监管角度提出治理商誉减值乱象的对策,以期对规范上市公司商誉会计有所裨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魏星宇  
(一)加强对并购重组"三高"的监管,遏制商誉增量要从源头上防范上市公司商誉减值带来的风险,就要坚决遏制并购重组"高估值、高溢价、高承诺"现象。一是加强对资产评估执业行为的规范约束。建议推动完善相关资产评估准则,明确在并购重组资产评估中必须使用资产基础法对标的的资产状况进行评估,慎用收益现值法,确需使用收益现值法对评估结果进行参考印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高榴  袁诗淼  
商誉是溢价并购重组的产物。受市场竞争及政策的支持,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持续升温,商誉资产在"高估值、高业绩承诺"的催化下飞速增长,背后积聚的潜在减值风险不容小觑。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巨额商誉的产生及其成因、会计处理及其减值风险,阐述了上市公司巨额商誉及其减值风险可能引发的问题,如增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造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失真,加剧上市公司未来业绩不确定性,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而,本文提出了加强并购重组"双高"监管、强化信息披露、改进商誉后续计量方法、严查违法违规行为等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杏芬  胡艳梅  
本文以连续多次并购的上市公司天神娱乐为例,深入剖析其商誉减值风险的形成机理,发现巨额商誉减值风险的直接诱因是管理层多次盲目高溢价并购,且为维持短期内良好业绩,管理层一直未及时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致使减值风险累积。深层次原因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重大缺陷:大股东、治理层与管理层三级权利集中在一人手中,即一个人控制了整个公司的最高决策权、治理权和管理权,且各种内部监管机制流于形式,造成内部控制人获取了最大利益,其他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严重受损,进而阻碍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甘露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对A公司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公司海外收购商誉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中收益法评估的合理性,经对比两次评估中的参数选取及估值情况,得出实操中收益法评估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折现率、并购协同效应等因素进行了模拟测算和量化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发现,收益法评估模型可以通过折现率的修正、协同效应的量化、细化预测期间等,提高评估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避免由于非市场化因素导致的评估参数变动而影响到并购前后收益法评估的可比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军辉  
一、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AAAA 2015年6月30日以10亿元收购了标的企业BBBB100%股权,收购基准日,资产评估机构采用收益法评估BBBB股权价值为10.1亿元。收益法评估中,BBBB收益预测中的主要产品、产能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B1产品是标的企业主要产品,B2产品在收购基准日处于在建中,属于对B1产品的更新换代产品。2016年2月,BBBB完成工商变更、实现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陆正华  戴其力  马颖翩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7~2008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状况进行了统计性描述,并利用统计检验的方法对商誉减值准备计提进行了差异分析,同时在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类型以及财务状况因素的影响下,采用2007~2008年的截面样本数据对影响商誉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其他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率、合并商誉规模以及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因素对商誉减值测试有显著影响。上市公司合并商誉减值测试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动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许言  陈子曦  
2014~2015年中国迎来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热潮,A股整体的商誉规模迅速扩大,由于业绩对赌,2017年和2018年商誉减值持续暴雷,公司业绩大幅下跌,2017年商誉减值规模已经达到366.1亿元,减值同比增速达到220%。2018年业绩预告净利润最低的前三十家上市公司中,有17家都明确提到计提商誉减值损失是主要亏损原因,其预计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占市值的平均比例高达51%。面对市场高企的商誉总值,商誉减值风险已不再是无法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鲁立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规模的不断扩大,上市公司的并购商誉资产不断增长,至2018年末,全部A股商誉资产已高达13093亿元。与此同时,2018年起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不少行业出现增长下滑甚至负增长情况,原先上市公司并购时对收购标的公司所约定的业绩对赌要求往往不能完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排减上市公司巨额商誉对于上市公司资产质量的风险,2018年末,中国证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3月10日,中注协书面约谈大信会计师事务所,提示大幅计提商誉减值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中注协相关负责人指出,近期不少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大幅计提商誉减值,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各事务所要高度重视商誉减值相关的审计风险,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相关的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同时在执业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事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玺艳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9-2018年间连续两年ST企业的第三年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理论分析的方式对盈余管理视角下ST公司异常扭亏、商誉减值与审计风险关系进行假设,然后利用实证分析的方式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商誉减值会加剧审计风险,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商誉减值对审计风险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ST公司异常扭亏会加剧审计风险,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ST公司异常扭亏对审计风险的加剧作用更为显著;ST公司异常扭亏正向调节商誉减值与审计风险间的相关性,出于盈余管理动机下ST公司异常扭亏对商誉减值与审计风险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