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4)
2023(4633)
2022(4041)
2021(3947)
2020(3264)
2019(7640)
2018(7399)
2017(15706)
2016(8734)
2015(9805)
2014(9929)
2013(9683)
2012(9091)
2011(8102)
2010(8558)
2009(8219)
2008(8520)
2007(7859)
2006(7443)
2005(6970)
作者
(23442)
(19457)
(19334)
(18642)
(12792)
(9194)
(8859)
(7352)
(7316)
(7302)
(6483)
(6421)
(6324)
(6297)
(6168)
(5852)
(5802)
(5792)
(5768)
(5687)
(4912)
(4759)
(4740)
(4492)
(4456)
(4393)
(4377)
(4275)
(3900)
(3798)
学科
(35991)
管理(35158)
(32745)
经济(32689)
(32375)
企业(32375)
(18680)
(14268)
财务(14247)
财务管理(14224)
方法(13856)
企业财务(13713)
数学(11828)
数学方法(11585)
(10487)
(10394)
(9504)
中国(8991)
业经(7812)
(6899)
银行(6899)
(6889)
(6584)
(6551)
农业(6547)
贸易(6546)
(6406)
(6396)
税收(6237)
(6193)
机构
学院(123938)
大学(121994)
(53179)
经济(51965)
管理(50518)
理学(42287)
理学院(41942)
管理学(41411)
管理学院(41174)
研究(39198)
中国(34506)
(31692)
(25180)
财经(23393)
(21041)
(20266)
科学(20136)
(19630)
中心(18753)
财经大学(17073)
北京(16728)
研究所(16610)
(16046)
(15028)
经济学(14926)
(14809)
师范(14735)
商学(14298)
商学院(14183)
(13856)
基金
项目(68837)
科学(55126)
研究(54368)
基金(50323)
(41273)
国家(40864)
科学基金(36359)
社会(34189)
社会科(32427)
社会科学(32421)
(26159)
基金项目(25705)
教育(25471)
编号(23269)
自然(23122)
自然科(22566)
自然科学(22562)
资助(22208)
自然科学基金(22181)
(21869)
成果(21059)
(16355)
课题(15943)
(15721)
重点(15087)
项目编号(14794)
人文(14622)
教育部(14593)
(14080)
(13972)
期刊
(65379)
经济(65379)
研究(42870)
(28182)
中国(23822)
管理(20582)
(19119)
金融(19119)
(14269)
教育(12976)
科学(12702)
学报(12247)
财经(12067)
业经(10707)
大学(10193)
(10160)
经济研究(10068)
技术(9915)
学学(9450)
农业(9166)
财会(8687)
问题(8389)
会计(8339)
(8017)
国际(7302)
(6694)
理论(6685)
现代(6050)
技术经济(5908)
实践(5840)
共检索到203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超  
随着企业并购活动越来越活跃,合并商誉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对商誉确认、计量及披露的规范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首先开始执行。现行会计准则对商誉相关处理的规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该规范在上市公司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宋建波  谢梦园  
会计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核心,然而国内外企业在商誉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却普遍存在不充分、不及时和强主观性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商誉会计信息披露的准则规定,分析实务中商誉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影响商誉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并从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商誉减值后续计量方法、内部控制缺陷以及审计监督四个角度阐述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完善商誉会计处理准则,提高执行效果;分期摊销和减值测试相结合,改进商誉后续计量方法 ;价值创造和风险防范并重,强化内部控制建设;协调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增强审计监督合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丽霞  
一、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存在的问题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中涉及的问题各不相同,较为典型的有虚增或虚减收入、资产核算不实、债务估计不足、盈亏差异等,分析其原因:有主观故意,也有非主观疏忽;有职业判断能力不足,也存在对年报重视不够的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田野  
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会计学研究的重点,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充分的信息披露不仅对上市公司自身有利,而且有利于证券市场的有效运作。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分析了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完整、不具中立性等具体问题。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给出了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可行性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秦雷  梁劲  
我国股市建立已有时日,但股市的基石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却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披露的信息缺乏可信度,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信息披露具有较强的随意性等。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股票市场尚存在某些制度缺陷。要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必须加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及内控制度、信息披露中介制度和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齐晋  
目前,一些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中所存在的内幕信息交易,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入手,揭示了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保国  
文章着重从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出发,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这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状况的改善、国有企业规范改革、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都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可敬  章琼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是指影响投资者、债权人或潜在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目前和将来做出理性判断,进而影响其决策行为的信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是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减少市场投机、防止操纵市场行为的发生、保护投资者权益、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至关重要。文章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金若  史慧琳  
本文以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研究商誉附注信息披露问题。结果发现,掌趣科技存在未披露预期并购效应、高业绩承诺是否完成、并购后业绩情况,以及披露时点严重滞后等问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立场不应局限于满足会计准则形式上的披露要求,而应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为基准。为此,本研究从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和建立严格有效的内外治理机制两个层面对商誉会计信息披露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颖  
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1.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甚至故意披露误导性信息。一个公司从IPO时期直至成功上市后,都可能存在这类问题,同时这也是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招股说明书过度包装,导致利润预测虚高,故意混淆收入概念,虚构利润,等等。根据2013年年初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中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监管课题组  
近年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一直较为活跃,对国内产业调整、结构升级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海外并购也积极促进了境内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落地实施。并购重组多为溢价交易,为企业带来巨额的商誉资产,高额商誉减值将对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严重影响。本次调查选取了北京地区商誉金额较大的17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监管课题组  
近年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一直较为活跃,对国内产业调整、结构升级起着重要推动作用,海外并购也积极促进了境内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落地实施。并购重组多为溢价交易,为企业带来巨额的商誉资产,高额商誉减值将对上市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严重影响。本次调查选取了北京地区商誉金额较大的17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詹才利  
商誉是一种最典型的无形资产 ,应该将其纳入资产核算范围之列。本文论述了商誉的意义 ,提出了对其进行确认、计量与披露的基本思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潘舒畅  黄宁霞  
近几年,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不断加快,中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日趋活跃,并购重组给上市公司带来跳跃式发展的同时,因重大资产收购事项带来的"高估值""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现象亦频繁出现,进而导致上市公司商誉总值不断攀升。日趋堆积的大额商誉给市场埋下了巨大隐患,甚至沦为部分公司操纵盈余的工具。本文认为,应加强并购监管、强化并购及商誉相关信息披露,同时改进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以此防范商誉泡沫,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