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29)
2023(12748)
2022(10783)
2021(9935)
2020(8468)
2019(19324)
2018(18969)
2017(37091)
2016(20228)
2015(22982)
2014(22887)
2013(22555)
2012(20976)
2011(18805)
2010(19011)
2009(18039)
2008(18341)
2007(16734)
2006(14694)
2005(13356)
作者
(58074)
(49074)
(49053)
(46858)
(31234)
(23644)
(22256)
(18930)
(18421)
(17324)
(16620)
(16508)
(15630)
(15572)
(15526)
(15190)
(14916)
(14349)
(14328)
(14083)
(12213)
(12168)
(11962)
(11109)
(11068)
(11033)
(10910)
(10892)
(9761)
(9691)
学科
(83472)
经济(83342)
管理(64979)
(63347)
(53481)
企业(53481)
方法(37676)
数学(33270)
数学方法(32977)
(29844)
(23371)
(21698)
中国(21295)
(19880)
财务(19848)
财务管理(19804)
企业财务(18916)
业经(18273)
(16860)
农业(15432)
地方(15331)
(14854)
(14647)
贸易(14636)
(14335)
银行(14300)
(14234)
(13636)
金融(13630)
(13507)
机构
大学(292158)
学院(291010)
(122208)
经济(119683)
管理(110227)
研究(98379)
理学(94373)
理学院(93346)
管理学(91877)
管理学院(91335)
中国(76626)
(62415)
(60864)
科学(58452)
(50221)
(48579)
财经(48414)
中心(45902)
研究所(45123)
(45074)
(43859)
业大(41849)
北京(38397)
经济学(38330)
农业(37971)
(36423)
师范(36047)
财经大学(35869)
(35390)
(34899)
基金
项目(189570)
科学(149390)
研究(138779)
基金(138760)
(121466)
国家(120146)
科学基金(102151)
社会(89131)
社会科(84434)
社会科学(84408)
基金项目(73452)
(73310)
自然(65181)
教育(64101)
自然科(63569)
自然科学(63550)
自然科学基金(62473)
(62010)
资助(56304)
编号(56035)
成果(47043)
重点(43417)
(43199)
(40486)
(39406)
(39338)
课题(38619)
教育部(37233)
国家社会(37047)
创新(36923)
期刊
(136732)
经济(136732)
研究(86955)
中国(57914)
(53157)
学报(45916)
(44534)
科学(41852)
管理(40924)
大学(35036)
学学(33280)
农业(29294)
(29116)
金融(29116)
教育(28029)
财经(24953)
技术(23685)
经济研究(21706)
业经(21321)
(21292)
问题(18272)
(16136)
财会(14958)
(14927)
(14792)
技术经济(14063)
理论(13833)
会计(13558)
世界(12848)
统计(12639)
共检索到440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苏启林  
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占我国上市公司的比重在当前虽然偏低,但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的发展却几乎与我国股市是同时起步的。1993年6月在上海证交所上市的福耀玻璃(600660.SH)、1994年1月上市的东方集团(600811.SH)以及1994年1月在深圳证交所上市的万向钱潮(000559.SZ)标志着我国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的诞生,虽然其第一大股东戴着法人的“红帽子”,但这并不否认,这三家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从一开始分别是曹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许永斌  郑金芳  
在股权集中体系中,控制权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本文以最终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股权为基础,整理和计算了我国家族控制权及其现金流权;并从家族控制权的持有比例、取得途径、实现方式、内部结构,以及现金流权比例、管理参与度、所在地域差异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家族控制权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取得了不少新的发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万俊毅  苏启林  欧晓明  
本文首先介绍了控股家族增强控制权的方式 ;然后 ,阐述了控股家族侵占他人利益的途径 ;最后提出了防范家族性上市公司风险的若干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必简  李常青  魏志华  
大股东主导下的信息披露行为,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基于终极产权理论追溯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性股东,分析了家族控制权的特征及其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权特征的不同将导致家族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存在差异;且当家族控制权超过一定界限时,公司治理的内外部制衡因素同时失效,无法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建林  娄朝晖  
本文采用2006年132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治理机制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对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治理机制的影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对全体上市公司而言,大股东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流动负债比例与代理成本呈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两职合一、资产负债率与代理成本呈正相关,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代理成本的关系不显著;家族企业治理机制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效果比非家族企业要弱。在非家族企业中,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两职合一与代理成本有显著的相关性,但上述治理机制对家族企业的代理成本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晖  
家族企业中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是否更为严重?文章以我国家族类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事件为研究样本,量化了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水平,并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较非家族企业而言,家族企业中的大股东利益侵占问题更为严重,而股权制衡对抑制大股东侵占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毕艳杰  
以2004年沪深两市324家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了家族控制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族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家族成员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对公司绩效具有促进作用;家族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汪涛  胡敏杰  吴君  
本文对2004年以来中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权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权为38.93%,现金流权为33.67%,两权偏离程度为5.16%,上市公司中44.7%的公司存在两权偏离的现象,其中私人企业的两权偏离现象更为显著。统计还表明2007年以后,两权偏离度的平均值逐年下降,但同时更多的上市公司存在两权偏离的现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谷祺  邓德强  路倩  
为探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对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价值的作用机理以及影响程度,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基于控制权私人收益的理论模型。然后,本文以121家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现金流权、控制权、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率以及影响公司价值的诸多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率平均为62%,并且此分离程度在东亚为最高。另外,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价值与现金流权比例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与控股股东的“掠夺性分红”行为有关;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价值与控制权比例显著负相关,与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比例、负债规模、净资产收益率均不相关,与公司规模显著负相关;公司规模与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祥义  
独立董事制度是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以形成权力制衡与监督的制度,是上市公司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措施。本文以上证A股医药类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独立董事比例、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的学历和年龄、独立董事薪酬总和、独立董事参与委员会比例等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得出独立董事比例和人数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在5%水平上显著,参与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占比高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参与战略委员会独立董事占比对公司绩效有负向显著影响,而独立董事的学历和年龄对公司绩效无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雷星晖  王寅  
当家族利益与上市企业利益相分离时,家族有动机攫取控制权私人收益。采用控股股权转让与非控股股权转让的溢价差来度量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方法,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家族上市企业的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达到30.56%;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企业规模显著负相关,与控股股权转让比例存在不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与股权离散度和大股东制衡不相关。研究结果说明我国家族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存在着结构形式完整,控制权配置不合理的缺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德球  李思飞  雷光勇  
本文基于双重代理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和控制权结构影响家族企业投资行为的机理。以2002~2008年间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超额控制程度较高的家族企业,其内部人有动机为实现其私人收益,忽略资本市场股票价格所提供的投资机会信号,偏离最优投资决策,降低公司投资股价之间敏感度。而较高的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一方面通过约束内部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另一方面使企业拥有更多的外部融资便利,减少与政府的协调成本,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从而提高投资股价敏感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超额控制降低投资-股价敏感度的动机在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较差的家族企业中更为显著,并且会降低投资对公司业绩的贡献程度。该...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德球  叶陈刚  李楠  
本文分别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和家族CEO等三个维度分解家族控制权配置模式,考察控制权配置对审计师需求和供给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审计师的供给方面,超额审计费用随着代理冲突的提高而增强,与两权分离度、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程正相关,与家族CEO负相关。在审计师的需求方面,"四大"审计师需求与两权分离度和家族CEO负相关,与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程度正相关。研究结论表明,在不同的代理冲突下,审计师需求和供给效应的差异性特征反映了家族企业控制人在发送可承诺信号和攫取公司资源之间的利益权衡选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傅瑜  申明浩  
根据最终控制性家族与上市公司核心业务及其经营行为的关系,可以将家族上市公司区分为企业家控制型(EFB)和资本家控制型(CFB)两个分样本。研究发现,两类家族企业的关联交易倾向存在显著差异:控制权配置形式倾向于复杂的金字塔结构的资本家控制型家族,通常以少量现金控制更多投票权,使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尽可能偏离,以便于从事关联交易;而企业家控制型家族的这种倾向不明显。研究结果还表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程度大的CFB公司发生关联交易的规模和概率大于EFB公司。金字塔层级、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系数对关联交易有正向影响,大股东数量对其有负向影响;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两类样本的影响不同,即与EFB公司负相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秉祥  党怡昕  简冠群  
标的资产"高溢价"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资产承诺业绩未达标事件激增,其中尤以定增并购标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关联交易最为突出。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2007-2018年对终极控制人及其关联方实施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终极控制权特征对标的资产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与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呈"U"型关系,现金流权与定增标的资产的资产评估增值率负相关,两权分离度、控制权复杂度、定增前后终极控制人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与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正相关;终极控制人在董事会占据席位的比例越大,经理人由终极控制人任命或担任的,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更高;民营性质的相较于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定增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率更高,反映了机会主义行为动机下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地位显著影响定增标的资产估值,虚增的注入资产价值加剧了定增并购中的业绩承诺风险。终极控制人借助定增并购资产估值转移上市公司财富行为更具隐蔽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需关注定增并购资产估值环节,有效预防业绩承诺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