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6)
2023(12838)
2022(11439)
2021(10872)
2020(9216)
2019(21208)
2018(21237)
2017(41323)
2016(22616)
2015(25681)
2014(25753)
2013(25439)
2012(23193)
2011(20764)
2010(20829)
2009(19473)
2008(19560)
2007(17269)
2006(15575)
2005(14265)
作者
(65156)
(53781)
(53466)
(51034)
(34478)
(25758)
(24358)
(20908)
(20538)
(19605)
(18460)
(18072)
(17105)
(17048)
(16636)
(16361)
(16057)
(16002)
(15507)
(15351)
(13362)
(13272)
(12852)
(12267)
(12129)
(12071)
(11950)
(11810)
(10779)
(10454)
学科
(86225)
经济(86077)
管理(77408)
(71314)
(62977)
企业(62977)
方法(39103)
数学(33005)
数学方法(32567)
(30818)
(22635)
(22461)
中国(22108)
(21550)
财务(21473)
财务管理(21432)
业经(21334)
企业财务(20467)
(18674)
理论(15753)
地方(15630)
(15416)
(14883)
银行(14846)
(14681)
农业(14554)
(14552)
贸易(14543)
技术(14340)
(14138)
机构
大学(325087)
学院(321231)
管理(131010)
(124572)
经济(121635)
理学(112215)
理学院(111007)
管理学(109276)
管理学院(108663)
研究(103266)
中国(79725)
(69932)
(64414)
科学(62521)
(51659)
财经(50157)
(47843)
中心(47650)
(46655)
研究所(46080)
(45326)
业大(45249)
北京(44763)
(41488)
师范(41138)
(39205)
财经大学(37241)
(37200)
经济学(36343)
农业(36114)
基金
项目(212608)
科学(167403)
研究(158367)
基金(154664)
(133053)
国家(131934)
科学基金(114394)
社会(98648)
社会科(93357)
社会科学(93333)
基金项目(82616)
(82081)
自然(74678)
自然科(72896)
自然科学(72881)
教育(72676)
自然科学基金(71573)
(68946)
编号(65800)
资助(63800)
成果(55359)
(47362)
重点(46775)
课题(44341)
(43912)
(43330)
(42066)
项目编号(41793)
教育部(41156)
创新(40904)
期刊
(140958)
经济(140958)
研究(98091)
中国(62355)
(53247)
管理(49829)
学报(48788)
科学(43929)
(42697)
大学(37055)
教育(36091)
学学(34381)
(30610)
金融(30610)
农业(29042)
技术(27004)
财经(25156)
业经(22400)
(21200)
经济研究(20919)
图书(20638)
问题(18240)
理论(18154)
实践(16618)
(16618)
财会(15719)
会计(15320)
技术经济(14876)
科技(14829)
现代(14704)
共检索到483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贾楠  
破产重整情形下,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一系列重要程序与措施的决策者与推动者,在实现破产企业保值升值、平衡利害方利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破产重整上市公司的股权变动频率高、幅度大,且外部投资人引入等因素增加了股权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实际控制人的界定难度较大;与此同时,相关信息披露规则的设计需兼顾《企业破产法》与《证券法》的多元价值需求,传统规则难以有效应对。针对实际控制人的界定问题,宜从形式至实质标准的考量、综合与动态的双重考量、投资关系与权力支配的双重考量三方面出发,进一步优化界定标准。针对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问题,宜遵循挽救破产企业与公平清偿相兼顾的基本原则,考虑采取“安全港”豁免、听证会披露、分阶段披露等针对性措施,以进一步提升破产重整情形下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汪翠荣  马传刚  
本文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信息披露义务的法律规定出发,分析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主体的多元性、内容的层级性和结果的终极性特点,揭示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完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向艺  宋理升  
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4~2006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中央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同信息披露透明度显著正相关;地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现金流权同信息披露透明度显著正相关,控制层次同信息披露透明度显著负相关;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层次、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同信息披露透明度显著负相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霖  
以行政规章和证监会规范性文件为主体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披露制度已在国内证券市场初步建立,但囿于实际控制人概念内涵的不确定、披露主体相关权限及配套措施的匮乏,特别是责任追究机制的不健全,目前制度的执行效果不甚理想。本文在借鉴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的权益披露规定经验的同时,根据大陆市场法制和监管环境的现实,就现有监管框架下可行的完善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监管措施进行了探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小芳  
基于实际控制人视角,以2009~2010年深圳主板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实际控制人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较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可能性很大;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较小且下一年改进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较大,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可能性也较大但显著性低于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自然人控制的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较大,但下一年改进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较小,且不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秋明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和执行情况正日益成为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而投资者必须依赖获取的信息才能形成对其内部控制的判断并做出投资决策。因此,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周勤业  
借鉴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历史与实践,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进行了初步探索。结合沪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指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丹红  王博红  
本文以沪市和深市水电煤气、建筑、信息技术、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及综合6个行业的96家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存在着沪市不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现象普遍、深市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可信度较低、披露内控信息形式化严重、披露缺乏主动性和自愿性等问题。建议建立良好的内外部系统环境保证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吉甫  
以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以及财务状况是否异常的显著影响,即经营业绩好、财务报告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而财务状况存在异常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则明显不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建  蔡丛光  
国外专家学者在SOX法案出台后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成果,而国内在这方面研究较少,且多以规范研究为主。本文在对国内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并从市场对内部控制信息反应的角度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张悦  刘威  
文章通过分析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原因,构造信息披露质量控制框架,并在此框架下介绍美国信息披露制度。最后对比我国信息披露制度,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试图为提高我国信息披露质量做出自己的贡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志娟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制约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促进公司治理的改善。文章首先明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涵义及相关规定,然后指出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紧接着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潘俊美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证券市场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对各上市公司的监督与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利保证。本文将着重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雪  胡超群  
以我国信息服务业2012年12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评价其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和审计报告的整体披露情况。进一步以117家该类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为基础,从具体披露内容和纳入评价范围的业务和事项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具体披露状况,并应用层次聚类法,通过变量聚类,对自评报告评价指标的整体披露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信息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强劲引擎,研究我国信息服务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评价问题,有利于总结该类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规律,进而促进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怡芳  黄政  吴国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助于促使企业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进而促进控制目标的实现。以2007~2011年上交所制造业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为对象,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效果,连续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和效果的正向影响比首次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影响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