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11)
- 2023(7761)
- 2022(6910)
- 2021(6588)
- 2020(5907)
- 2019(13959)
- 2018(13934)
- 2017(27135)
- 2016(15285)
- 2015(17830)
- 2014(17946)
- 2013(18273)
- 2012(16905)
- 2011(15090)
- 2010(15606)
- 2009(14679)
- 2008(15195)
- 2007(14329)
- 2006(12462)
- 2005(11339)
- 学科
- 济(60086)
- 经济(60016)
- 管理(59438)
- 业(55984)
- 企(50409)
- 企业(50409)
- 方法(32241)
- 数学(27744)
- 数学方法(27532)
- 财(25844)
- 务(19137)
- 财务(19090)
- 财务管理(19044)
- 企业财务(18184)
- 制(16952)
- 农(15734)
- 中国(13300)
- 业经(13049)
- 学(11679)
- 体(11113)
- 贸(10956)
- 贸易(10949)
- 银(10833)
- 银行(10801)
- 易(10610)
- 和(10374)
- 农业(10206)
- 理论(9993)
- 地方(9968)
- 行(9966)
- 机构
- 大学(223688)
- 学院(221558)
- 管理(91690)
- 济(88409)
- 经济(86284)
- 理学(77142)
- 理学院(76319)
- 管理学(75278)
- 管理学院(74815)
- 研究(69099)
- 中国(57277)
- 京(47360)
- 财(46366)
- 科学(42047)
- 农(38460)
- 所(36127)
- 江(35580)
- 财经(35495)
- 中心(33975)
- 业大(32969)
- 研究所(32304)
- 经(32177)
- 农业(30478)
- 北京(29917)
- 州(28001)
- 财经大学(26400)
- 范(26366)
- 师范(26076)
- 经济学(25747)
- 商学(24558)
- 基金
- 项目(137587)
- 科学(107327)
- 基金(100060)
- 研究(98468)
- 家(87005)
- 国家(86269)
- 科学基金(73867)
- 社会(60841)
- 社会科(57562)
- 社会科学(57536)
- 基金项目(53730)
- 省(53134)
- 自然(49789)
- 自然科(48613)
- 自然科学(48594)
- 自然科学基金(47775)
- 教育(46287)
- 划(45302)
- 资助(42047)
- 编号(40617)
- 成果(33778)
- 部(31622)
- 重点(30667)
- 创(28046)
- 发(27582)
- 课题(27201)
- 科研(27103)
- 教育部(27003)
- 人文(26281)
- 创新(26230)
- 期刊
- 济(101321)
- 经济(101321)
- 研究(62291)
- 中国(45355)
- 财(42746)
- 管理(36008)
- 学报(34743)
- 农(33399)
- 科学(31606)
- 大学(25940)
- 学学(24374)
- 融(23392)
- 金融(23392)
- 农业(21673)
- 教育(20047)
- 技术(19300)
- 财经(18492)
- 经(15718)
- 业经(15591)
- 经济研究(14873)
- 业(14519)
- 财会(13801)
- 问题(13075)
- 会计(12908)
- 技术经济(11819)
- 版(11271)
- 理论(11238)
- 图书(10938)
- 贸(10645)
- 商业(10448)
共检索到340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志奇 程婧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新生事物备受争议,本文重点对上市公司实施MBO后的派现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界定过度派现行为的标准,指出并不是所有实施了MBO的上市公司都存在过度派现行为,有些正常的高派现并不等同于过度派现。本文还对上市公司过度派现行为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收购 派现 分析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卫国 纪杰 葛春辉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997至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综合得分逐年上升,收购当年经营绩效提高不太明显;而收购后一年增幅则高达7 3509%,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实证分析表明:管理层收购是一种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经营绩效 因子分析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成龙
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投资者与经理层一起组成一个收购集团实施杠杆收购的一种企业产权交易与重组行为,不仅带动、推进了并购高潮,而且在企业机制、资本结构、金融活动等多方面产生了影响。本文实例分析了三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优化产权结构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应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高度重视投资银行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监管,防止在此过程中损害国家、集体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上市公司 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康成浩 韩亮亮 张秀娟
文章以2002年实施MBO的15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现金流量的流入结构、流出结构和流入流出比三方面对这些公司在MBO前一年至后一年共计三年间的现金流量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MBO前后公司现金流量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现金流量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运用多元回归建立起现金流量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模型。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现金流量结构 公司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山 王静梅
上市公司管理者收购(MBO)对优化上市公司产权结构、降低代理成本、建立高效的企业家激励机制、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施MBO过程中也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充分、收购价格不合理、国有资产的流失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的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尹初 施笑贞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财务绩效,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通过管理层收购后,其财务绩效没有显著上升,并由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上市公司 财务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纪杰
本文通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事件的超额收益率以及累计超额收益率的计算发现,实行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存在着明显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股东财富效应显著,并结合现阶段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豫湘 彭聪 付秀明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本文选取国内多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选定的相关财务指标构建企业绩效的综合评分模型,对我国实施MBO的上市公司绩效进行配比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在绩效方面显著优于相应未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因此,尽管目前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但应肯定其在解决国有企业内部激励不足、效益长期低下方面的积极意义。当前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允许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而是如何对其进行规范。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管理层收购 绩效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永林 叶南峰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带来明显的经营绩效的改善。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因子分析 经营绩效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永林 叶南峰
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政府的政策也是左右不定。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股东带来明显的财富效应。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激励效应 财富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加玉
本文分析了管理层收购(MBO)的概念、特点和效用,探讨了我国适用MBO的上市公司的特征和进行MBO的动因,最后提出和分析了几种典型的MBO模式。
关键词:
MBO 动因 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益华
本文以1999年-2003年在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生管理层收购事件的2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管理层收购事件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管理层收购事件发生期间,这些公司股票存在正向的异常收益率,而且这些异常收益率在2003年进一步提高了。此外,还发现这些异常收益率与收购价/市场价的比率负相关,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呈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异常收益率 事件研究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廖洪 张娟
本文以2000~2002年深沪两市发生的18起管理层收购案例为样本,以公司每股净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NROA)和主业利润率(CROA)等财务指标为衡量值,根据管理层收购前后3年的数据,对管理层收购的财务绩效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讨论了不同股份转让比例和负债率下的管理层收购的不同效应和结果。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MBO公司呈现出整体业绩下降的趋势;现金流量在MBO后较为紧张,MBO的股份转让比率在10%~30%较为适当;MBO公司负债率上升,不能发挥激励约束作用;MBO公司应加强MBO公告的信息披露内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雄 程小伟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实施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收购,公众股东将会获得超额收益。本文选取已发生管理层收购的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发现,实施管理层收购尽管股价发生很大波动,但总体上没有给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带来显著的超额收益,本文就此结果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袁天荣
管理层收购 (MBO)在扩大管理层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运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缺乏相应的监控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存在着诸多问题 ,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条件尚不成熟 ,照搬国外的运作模式存在较大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