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57)
- 2023(19445)
- 2022(16780)
- 2021(15369)
- 2020(12971)
- 2019(29592)
- 2018(29079)
- 2017(56168)
- 2016(30497)
- 2015(33912)
- 2014(33558)
- 2013(33173)
- 2012(30572)
- 2011(27529)
- 2010(27381)
- 2009(24986)
- 2008(24413)
- 2007(21390)
- 2006(18794)
- 2005(16356)
- 学科
- 济(127747)
- 经济(127620)
- 管理(87899)
- 业(86510)
- 企(70411)
- 企业(70411)
- 方法(58569)
- 数学(51556)
- 数学方法(50950)
- 中国(34274)
- 农(34154)
- 财(33425)
- 地方(29129)
- 业经(28089)
- 学(26244)
- 农业(23576)
- 贸(23346)
- 贸易(23331)
- 易(22573)
- 务(21882)
- 财务(21803)
- 制(21760)
- 财务管理(21760)
- 企业财务(20660)
- 环境(19739)
- 技术(19738)
- 银(18978)
- 银行(18902)
- 理论(18765)
- 融(18729)
- 机构
- 大学(430831)
- 学院(430011)
- 济(174077)
- 经济(170602)
- 管理(169123)
- 理学(147097)
- 理学院(145454)
- 研究(145154)
- 管理学(142765)
- 管理学院(142004)
- 中国(108173)
- 京(91519)
- 科学(91154)
- 财(79499)
- 农(75689)
- 所(73076)
- 业大(67894)
- 研究所(66689)
- 中心(66055)
- 财经(64177)
- 江(62175)
- 农业(59586)
- 经(58598)
- 北京(57374)
- 范(55295)
- 师范(54618)
- 院(52865)
- 经济学(52820)
- 州(50395)
- 财经大学(47952)
- 基金
- 项目(298788)
- 科学(234406)
- 基金(217561)
- 研究(212051)
- 家(192037)
- 国家(190454)
- 科学基金(163185)
- 社会(134667)
- 社会科(127823)
- 社会科学(127793)
- 省(116634)
- 基金项目(115483)
- 自然(108384)
- 自然科(105941)
- 自然科学(105914)
- 自然科学基金(104016)
- 划(98715)
- 教育(97613)
- 资助(90302)
- 编号(84619)
- 重点(67201)
- 成果(66963)
- 发(65779)
- 部(65529)
- 创(61930)
- 课题(58273)
- 创新(57864)
- 科研(57864)
- 教育部(56000)
- 国家社会(55771)
- 期刊
- 济(185037)
- 经济(185037)
- 研究(123094)
- 中国(79840)
- 学报(73449)
- 农(67894)
- 科学(65236)
- 管理(61890)
- 财(60899)
- 大学(55241)
- 学学(52504)
- 农业(46766)
- 教育(43536)
- 融(37853)
- 金融(37853)
- 技术(36764)
- 业经(31401)
- 财经(31058)
- 经济研究(30511)
- 经(26590)
- 业(24381)
- 问题(24309)
- 科技(21128)
- 版(20719)
- 技术经济(20688)
- 图书(20271)
- 商业(19759)
- 统计(19717)
- 理论(19501)
- 业大(18958)
共检索到623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艳苹 郭薇
本文选用我国证券市场上已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公司在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对外发布董事会定向增发预案的公告事件为整体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在事件窗口[-10,10]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2.62%,且显著性水平较高,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公告效应显著为正,短期内对上市公司股价有积极的影响;(2)向大股东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在事件窗口[-10,10]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1.65%,比非大股东定向增发公告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13.32%)低;(3)牛市样本在事件窗口[-10,10]的累计超额收益为18.8%,熊市样本组为13.64%,震荡市样本组为6.17%,投资者情绪越高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越强。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公告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顾海峰 吴狄
相对于公开增发模式而言,定向增发模式的操作相对便利,其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模式。对此,文章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股价效应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法,选取2012~2013年度286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件作为样本数据,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存在显著的正向股价效应,且股价效应在定向增发公告之前更为明显,并以此为依据,给出了规范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相关建议。该研究成果将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制度,提升我国证券市场的整体绩效,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寿福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存在显著为正的公告效应,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定向增发公司股票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约为7.6%。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监督效应假说和信息效应假说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大股东认购比例越高,未来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可能产生的监督效应越大,从而提升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和公司价值。上市公司价值不确定性越大,公告期内超常收益率越高。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 公告效应 公司再融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李鹏 张韵
本文研究1998~2013年A股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考察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市场对于不同事件日的反应是不同的,首次披露增发信息时市场的反应最大;市场对于公开增发的反应为负,对于定向增发的反应为正。进一步研究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市值账面比(MB)对公开增发的影响为负,对定向增发的影响为正,且市场状况越好,公开增发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越高;信息不对称假说能够解释中国A股市场上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秋生 孙健 张海军
定向增发通常认为会引起股价下降,从而侵害散户的利益。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4月到2008年4月期间公告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公告前后的超额收益率来验证市场对该事件的反应,从而证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公告具有明显的正股价效应。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实证了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会使股东普遍获利,从而为更多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融资或股权优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股价效应 超额收益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鑫 阴越栋 路雅晴 周春红
自2006年定向增发实施以来,定向增发的效果及其对公司价值和相关者利益的影响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以2010—2015年已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索公司的政治关联对定向增发的募集资金数量和折价率的影响,以期为规范定向增发实践提供借鉴。结果表明公司政治关联与定向增发的募集资金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可能存在大股东利用关联方对企业进行"隧道挖掘"的行为;政治关联与定向增发折价率并不存在显著关系,但在进一步区分政治关联的代理变量即控制人类型后发现,国资委控制企业的政治关联与定向增发折价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 政治关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卫东 赵安琪
本文通过对2006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1日期间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有正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并且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这一研究对检验定向增发新股的政策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新股 股东财富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魏立江 纳超洪
自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定向增发成为中国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权益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2006年—2007年实施定向增发的深市上市公司董事会预案公告日前后超额收益变化的分析,发现增发规模、机构投资者认购比例是影响预案公告后公司股票超额收益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发现在定价基准日之前20个交易日内定向增发公司股价弱于市场表现,存在负的超额收益。
关键词:
定向增发 事件研究 市场反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海飞 许金涛 吴晓辉
随着我国再融资制度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融资与投资者财富效应间的联系得到强化,这深刻影响着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认知习惯和投资行为,使得定向增发项目备受青睐。本文在市场有效性理论的基础上,基于预案条款、财务状况和市场情绪三个维度,构建定向增发项目影响因子指标体系,研究机构投资者可参与的定增项目在不同情境下收益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增发比例越高、锁定期越长,越有利增强投资者信心,定增收益显著提升;公告日前定增票表现越好,定增折价越高;股票的账面市值比与收益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市场情绪越好,越有利于提升定增的收益。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和承销商合理确定定增价格提供新的启示,同时为投资者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提供指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屠杨杨
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开始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最主流的再融资方式。从2006年首例定向增发开始到2009年底,约占A股上市公司24.68%的上市公司已经进行了定向增发。相对于定向增发,公开增发和配股则明显低迷,截止2009年底,仅有106家上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丽梅 蔡宁
本文以2006年5月至2006年底定向增发的4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其增发后24个月的长期股价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融资非理性和股权融资偏好使其长期回报率出现了长期恶化趋势;控股股东和关联股东参与认购的企业长期持有回报率较低,但该影响并不显著;长期持有回报率与反映控股股东利益输送动机的控股股东认购比例与原持有股比例差额均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爽 徐斯旸 姚俊
定向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手段。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尚不完善以及中小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不足的情况下,规模日益扩大的定向增发融资给上市公司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操作空间,这不利于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发展。以我国沪深A股作为研究样本,以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前后的股票价格、财务绩效变化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测算定向增发的短期股价效应、长期股价效应、长期业绩效应,以此评估定向增发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定向增发预案公告对短期股价有提升作用且可能存在信息泄露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石清 谢璐
定向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流方式。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定向增发可以为公司的发展和成长提供资金;对于投资者来说,定向增发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短期财富效应是指证券市场各因素引起股价发生波动而给股东带来的额外收益。因此,选择39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短期财富效应进行研究,其中以2007年10月16日为分界,选取2007年3、4月实施定向增发的21家上市公司及2008年3、4月实施定向增发的1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分析定向增发在牛市和熊市中的财富效应。在实证研究中,通过超额收益率,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样本公司定向增发的市场变化、股东收益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 再融资 短期财富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莉婕 马妍妍
以2006~2012年A股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每股盈余、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为长期绩效指标,探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的长期业绩表现。结果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长期绩效显著正相关,大股东认购起到了较好的支持作用;机构投资者认购与长期绩效显著正相关,说明机构投资者在定向增发中发挥了很好的监督职能,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的长期业绩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俞军
笔者以沪深两市定向增发的56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行为心理学中的锚定效应理论,对定向增发折扣率确定的过程进行了检验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扣率的确定并非是一种完全理性的经济决策行为,而是以"初始的5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扣率均值"和"截止前一组已经实施增发的所有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扣率均值"为基点,按照外部锚启动范式和内部锚启动范式进行定价决策,存在明显的锚定效应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