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2)
2023(10190)
2022(8746)
2021(8214)
2020(6507)
2019(15191)
2018(14982)
2017(29093)
2016(16263)
2015(18781)
2014(19410)
2013(19118)
2012(18357)
2011(16480)
2010(17153)
2009(16132)
2008(16549)
2007(15623)
2006(14364)
2005(13699)
作者
(48211)
(40236)
(39676)
(37882)
(25784)
(19322)
(18222)
(15304)
(15256)
(14997)
(13659)
(13620)
(13018)
(12894)
(12790)
(12196)
(11781)
(11764)
(11671)
(11583)
(10307)
(9907)
(9783)
(9374)
(9328)
(9140)
(8981)
(8902)
(8384)
(7896)
学科
(76606)
经济(76512)
(51068)
管理(50487)
(42130)
企业(42130)
方法(26980)
中国(23869)
(23155)
数学(22817)
数学方法(22500)
地方(21881)
(21144)
业经(17445)
(17310)
(16084)
财务(16043)
财务管理(15996)
企业财务(15260)
(14781)
银行(14761)
农业(14256)
(14256)
金融(14255)
(14106)
(13567)
(13181)
贸易(13162)
地方经济(12751)
(12632)
机构
学院(239466)
大学(235854)
(99253)
经济(96922)
管理(85491)
研究(83736)
理学(70015)
中国(69751)
理学院(69211)
管理学(67985)
管理学院(67542)
(52336)
(52184)
科学(47876)
(43904)
(40691)
财经(39010)
中心(38861)
研究所(38031)
(36903)
(34976)
北京(34613)
(33301)
(32676)
师范(32350)
经济学(30061)
(29696)
业大(29599)
(28616)
财经大学(28376)
基金
项目(133937)
科学(103810)
研究(102857)
基金(93125)
(79104)
国家(78303)
科学基金(66760)
社会(63198)
社会科(59734)
社会科学(59719)
(53574)
教育(48293)
基金项目(47946)
(43884)
编号(43564)
自然(40975)
资助(40429)
自然科(39992)
自然科学(39986)
自然科学基金(39268)
成果(38152)
(33714)
课题(31703)
重点(30320)
(29497)
发展(27694)
(27651)
(27212)
(27030)
项目编号(26236)
期刊
(130049)
经济(130049)
研究(82532)
中国(58910)
(45008)
管理(37014)
(36118)
教育(33567)
学报(33025)
(32595)
金融(32595)
科学(30688)
大学(25777)
农业(23975)
学学(23759)
技术(22694)
业经(21739)
财经(20909)
经济研究(19904)
(18043)
问题(16638)
(14105)
国际(12820)
图书(12627)
(12468)
技术经济(12215)
财会(12119)
会计(12068)
世界(11974)
理论(11901)
共检索到408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琪   李青原  
市场时机选择能够直接影响定增的时点、规模及折价情况,是上市公司开展定向增发时的重要考量内容之一。文章在探讨定向增发市场择机影响方式的基础上,选取案例企业并对其定向增发市场择机行为进行分析,明确上市企业会在全面考虑行业发展、政策监管、股票价格及盈利能力等因素基础上择机开展定向增发活动,保证融取充裕资金以组织开展规模扩张、业务拓展活动,以期为国内上市企业高效开展定向增发融资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屠杨杨  
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开始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最主流的再融资方式。从2006年首例定向增发开始到2009年底,约占A股上市公司24.68%的上市公司已经进行了定向增发。相对于定向增发,公开增发和配股则明显低迷,截止2009年底,仅有106家上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兰云  杨露露  
一、引言根据2006年证监会发布的《证券监督管理办法》中定向增发的定义,定向增发是指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的行为,众所周知,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上市公司多采用公开发行股票和配股的方式融资,股权分置改革后定向增发由于其发行限制少、发行手续简便、发行成本低,对公司盈利性没有强制性要求等优点,逐步发展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并被大多数上市公司采用,此后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万  
本文选择2006年5月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到2008年6月的两年间董事会宣告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发现,我国上公司在定向增发宣告事件-2、-1、0、1日的超常收益分别是2.41%、4.57%、2.71%、1.77%,事件期其它时间超常收益不明显。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可积极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实现融资或重组,与此同时,也要担负起对股东的应有责任,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切实维护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郝文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及其现状,结合2006年至2007年有关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市场的实际情况,发现定向增发是房地产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再融资手段。在介绍定向增发融资方式的概念、种类、特点,分析房地产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动因的基础上,指出定向增发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和隐患,并提出了完善定向增发融资市场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邓平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用股权向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时,在上市公司股东对完成承诺业绩给出的奖罚不一的前提下,拟定向增发对象(即定向增发资产的股东)在业绩承诺方面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和对局结果。指出:从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最佳的重组业绩承诺方案是定向增发资产股东谨慎地评估定增资产未来的经营业绩,上市公司股东则根据其承诺业绩完成的好坏给予相应的奖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俞军  
笔者以沪深两市定向增发的564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行为心理学中的锚定效应理论,对定向增发折扣率确定的过程进行了检验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扣率的确定并非是一种完全理性的经济决策行为,而是以"初始的5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扣率均值"和"截止前一组已经实施增发的所有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扣率均值"为基点,按照外部锚启动范式和内部锚启动范式进行定价决策,存在明显的锚定效应现象。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志强  张玮婷  林丽芳  
本文将2006-2007年深沪两市公司定向增发样本分成三组:仅针对大股东及关联方发行组、仅针对机构投资者发行组以及混合发行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仅针对大股东和关联方发行组存在通过刻意打压定价基准日股价、提高折价幅度等手段以达到降低增发价格、向大股东及关联方输送利益的目的。通过对比样本公司定向增发前后关联交易量,我们还发现,样本公司关联交易总规模、平均单笔交易规模都在定向增发后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进一步验证了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后通过关联交易进行财富转移的可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俞军  魏朱宝  曹中红  王书珍  
定向增发新股已成为全流通时代背景下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主要方式。基于定向增发新股动机的视角,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运作模式归纳为项目融资型定向增发、引入战略投资者型定向增发、纾解财务困境型定向增发和整体上市型定向增发等模式,通过相关典型案例分别对每一类运作模式加以佐证和剖析。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李鹏  张韵  
本文研究1998~2013年A股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考察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市场对于不同事件日的反应是不同的,首次披露增发信息时市场的反应最大;市场对于公开增发的反应为负,对于定向增发的反应为正。进一步研究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市值账面比(MB)对公开增发的影响为负,对定向增发的影响为正,且市场状况越好,公开增发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越高;信息不对称假说能够解释中国A股市场上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现象,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比较热衷于配股融资,由于"同股不同权不同利"的现状导致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利益目标分离,非流通股股东利用其控制权通过配股融资侵占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达到"圈钱"的目的,从而导致两类股东财富失衡。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定向增发由于其门槛低优势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虽然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票从本质上都变为全流通股份,股东利益按原则趋于一致,但是定向增发的使用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地方还存在漏洞,大股东可能利用这些漏洞侵害小股东利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路  王化成  李思飞  
研究发现,无论是采用购买持有超额收益方法还是使用日历时间组合方法都可验证中国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2年内总体上表现强势特征,这与美国股市私募发行后公司长期业绩表现不佳的结论相反。并且对于全部定向增发样本,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后5年的经营业绩都要显著好于与配比公司,验证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宣告信息反应不足。此外,没有发现直接证据支持大股东将定向增发作为"掏空"上市公司进而实现利益输送的工具。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雪梅  
本文首先通过均值检验方法验证了定向增发前至股份锁定期终止前这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性与方式问题;然后分析定向增发过程中所采取的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定向增发后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定向增发新股公司采用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来操控企业盈余。(2)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主要是对增发后企业的短期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相比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更严重,且时间更长。结合研究结果,本文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挥定向增发的积极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博文  佟岩  刘中  
定向增发中的大股东角色一直备受关注。文章以2012年在沪、深两市进行定向增发的119个公司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定向增发前后的获利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能够提升企业的获利能力,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大股东采用非货币性资产认购所产生的获利能力提升显著优于现金认购。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德武  戈玉娥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我国股票市场2007年1月1日~2010年5月31日的期间已完成且可确定定价基准日的176次定向增发为样本,进行了日平均超常收益率、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公告效应和内幕交易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定向增发过程中存在非常严重的内幕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