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56)
- 2023(16512)
- 2022(14458)
- 2021(13590)
- 2020(11645)
- 2019(27231)
- 2018(26992)
- 2017(52911)
- 2016(28699)
- 2015(32625)
- 2014(32848)
- 2013(32466)
- 2012(29681)
- 2011(26647)
- 2010(26481)
- 2009(24725)
- 2008(24563)
- 2007(21843)
- 2006(18713)
- 2005(16503)
- 学科
- 济(116331)
- 经济(116202)
- 管理(86782)
- 业(85216)
- 企(72506)
- 企业(72506)
- 方法(59920)
- 数学(52887)
- 数学方法(52264)
- 财(34231)
- 农(29880)
- 中国(27658)
- 业经(24761)
- 务(24190)
- 学(24153)
- 财务(24107)
- 财务管理(24059)
- 制(23470)
- 企业财务(22931)
- 贸(21750)
- 贸易(21739)
- 地方(21541)
- 易(21059)
- 农业(19733)
- 银(19286)
- 银行(19230)
- 理论(18659)
- 行(18111)
- 融(17998)
- 金融(17994)
- 机构
- 大学(413364)
- 学院(411290)
- 管理(166733)
- 济(164988)
- 经济(161410)
- 理学(144650)
- 理学院(143143)
- 管理学(140620)
- 管理学院(139885)
- 研究(130608)
- 中国(102004)
- 京(86766)
- 科学(80904)
- 财(77329)
- 农(67323)
- 所(65505)
- 财经(62810)
- 业大(62146)
- 中心(61740)
- 江(59522)
- 研究所(59425)
- 经(57120)
- 北京(54652)
- 农业(53021)
- 范(51492)
- 师范(50960)
- 经济学(49844)
- 州(48533)
- 院(47129)
- 财经大学(47041)
- 基金
- 项目(280377)
- 科学(220194)
- 基金(204639)
- 研究(201765)
- 家(177777)
- 国家(176337)
- 科学基金(152517)
- 社会(126182)
- 社会科(119671)
- 社会科学(119637)
- 省(109124)
- 基金项目(109088)
- 自然(101784)
- 自然科(99448)
- 自然科学(99421)
- 自然科学基金(97642)
- 教育(93596)
- 划(91854)
- 资助(86022)
- 编号(82523)
- 成果(65695)
- 部(62359)
- 重点(62033)
- 发(57899)
- 创(57757)
- 课题(55551)
- 科研(54501)
- 创新(53900)
- 教育部(53650)
- 大学(52937)
- 期刊
- 济(173574)
- 经济(173574)
- 研究(117417)
- 中国(71513)
- 学报(65165)
- 财(62238)
- 农(59336)
- 管理(58976)
- 科学(58817)
- 大学(49216)
- 学学(46520)
- 融(42539)
- 金融(42539)
- 农业(39798)
- 教育(39329)
- 技术(35875)
- 财经(31188)
- 业经(28550)
- 经济研究(27434)
- 经(26420)
- 问题(22875)
- 理论(21277)
- 业(20806)
- 技术经济(20584)
- 图书(19894)
- 统计(19633)
- 实践(19455)
- 践(19455)
- 版(19092)
- 商业(18839)
共检索到591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覃士珍
委托贷款业务是调节社会资金分配、提高资金流动性的重要手段。部分上市公司却通过委托贷款展开资本投机,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以2011—2012年沪深两市A股公司为样本,对委托贷款引起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委托贷款所带来的收益具有短暂性,公司应从其长远利益出发,谨慎实施委托贷款。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委托贷款 市场反应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春华 杨天
本文以A股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开展委托贷款业务的11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委托贷款的市场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委托贷款总体的市场反应为负(不显著);非关联方之间的委托贷款和有担保的委托贷款的市场反应为正(不显著);无担保的委托贷款的市场反应为负(不显著);关联方之间的委托贷款的市场反应为负(显著)。结论表明,投资者总体上并不偏好上市公司开展委托贷款,尤其是关联方之间开展委托贷款业务,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委托贷款的风险识别比较充分。委托贷款虽然在短期内会带来一定收益,但从长期来看,上市公司应谨慎开展委托贷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梦梦 李月娥
本文从业绩预告消息类型、消息属性以及预告公告日离报表公告日间隔时间长短角度研究了业绩预告信息对市场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好消息"和"坏消息"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在"好消息"情况下,定量信息比定性信息市场反应更激烈;在"坏消息"情况下,定性信息反而比定量信息市场反应更激烈。不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其市场反应都受业绩预告公告日与报表公告日时间长短的影响。
关键词:
业绩预告 市场反应 消息类型 消息属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西文 申富平 周欢欢
金融危机爆发后,上市公司"委托贷款"频发,诸如ST波导1等ST类上市公司甚至趁机扭亏,这引起了市场对委托贷款业务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大讨论。基于此,对上市公司委托贷款业务形成的动因和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等机理进行剖析,发现因经济过热等客观因素影响,使得上市公司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不考虑长期发展,从而造成催高资本成本,放大投融资风险与效益失衡。为此,必须完善法规建设,强化监管和信息披露机制,维护金融秩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范晓晨 金燕华
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当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热衷于委托贷款业务,委托贷款作为"中国式"影子银行的表现方式之一,其所产生的风险也备受关注。本文在阐述上市公司委托贷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委托贷款所面临的风险,并为上市公司、银行和国家如何控制委托贷款风险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本哲 邵志燊
重出江湖几家欢乐几家忧在政府宏观调控从紧、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沉寂两年的委托贷款借机改头换面,重出江湖。它正成为一些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的新途径和资金短缺的房产开发商寻找救命钱的主渠道。据粗略估计,今年1~5月进行委托贷款业务的上市公司有13家,而2007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玉清 马丽丽
本文抽样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同时通过建立上市公司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社会责任贡献的指标体系,揭示了我国深市、沪市所有上市公司的真实社会贡献,并实证分析了市场对这一信息的反应。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这一信息与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相关性不强,但是,由于行业特色的存在,不同行业之间的价值相关性迥异。这一实证结果给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真实贡献 利益相关者 市场反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树林 王晓明 宋良
在证券市场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上市公司经营形势整体逐年下降,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畸形股权结构仍没解决,内部主导型董事会占主体及大股东的内部控制导致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外部接管市场虽有初步发展,还存在制度方面的限制。针对上市公司诸多的治理缺陷,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当务之急是减持国有股,积极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外部市场约束机制,通过政策引导使并购主体多元化,并购行为市场化,最终实现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容欣
本文以我国2005年至2011年7年沪深两市298个贷款公告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银行贷款公告的市场反应及引起该市场反应的机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贷款公告在事件窗口期内会产生显著为负的超常收益并且盈余质量同贷款公告超常收益率显著正相关,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贷款公告超常收益中,盈余质量治理效应机制相对于债务治理效应机制更是一种普遍的主导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与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与贷款公告超常收益率负相关;存在投资不足倾向企业的盈余质量和贷款公告超常收益率正相关,该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我国贷款公告市场反应的机制是盈余质量治理效应机制。
关键词:
贷款公告超常收益率 盈余质量 事件研究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燎原 王平心
一、问题的提出委托理财又称委托资产管理,系指委托人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受托人, 由受托人对其资产进行专业管理的资产运作方式。由于1999—2000年期间股市的大牛市行情,众多上市公司将大量的资金委托给专业机构进行投资, 委托理财业务得到迅猛的发展,成为券商等专业投资机构扩大利润的有效
[期刊] 预测
[作者]
廖湘岳 江海潮
上市公司更名,是上市公司—投资者间的隐性合约谛约订立行为。合约产生的股市交易量反应和合约报酬激励取决于投资者对股票更名事件的市场环境、上市公司状态、自我偏好、自我风险及合约报酬信息的识别与评价,依赖于投资者信息评价的完整性和完美性,依赖于上市公司行业经营状况和股市收益波动与行业收益波动之间的相关性。投资者信息识别是股市更名事件转化为投资信息和利益分配的实现机制、分配机制与联系机制,管理者可以用包括股票更名等事件影响投资信息识别和评价,调控市场交易。
关键词:
股票更名 信息识别 易量反应 委托—代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其超
本文以沪市、深市比较有代表性的20家从事委托贷款业务的上市公司为例,分析了这些上市公司对委托贷款业务的会计处理。针对目前上市公司对委托贷款业务会计处理的乱象,结合企业会计准则、银监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对贷款业务处理的相关规定提出了上市公司委托贷款业务会计处理的规范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委托贷款 会计处理 规范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宝新 王建琼
再融资和股利政策,对于现代上市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市场反应的角度和投资者角度,以我国近年来在股利分配前有近期再融资行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期再融资与股利政策的相互关系,并对再融资与股利政策的市场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投资者更偏好股票股利而不是现金股利;(2)近期再融资对股利政策的市场反应有显著影响;(3)再融资与股利政策对市场产生显著的交互影响。
关键词:
近期再融资 股利政策 市场反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苏玲 陈利军
文章以深市A股上市公司2005年~2008年2079家样本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2006年9月28日深交所颁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中规定的披露要求,研究该披露要求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文章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在控制了企业规模、行业、年报时滞、事务所规模后,分析了时间(解释变量)变化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文章通过马克威分析系统对样本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后得出结论:披露要求变化后使得企业的审计费用的确发生了变化。在2007年以后审计费用有一个明显的增加且时间变量对审计费用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在90%的置信水平下)。
关键词: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审计费用 年报披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