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0)
- 2023(5959)
- 2022(5349)
- 2021(5057)
- 2020(4639)
- 2019(11074)
- 2018(10971)
- 2017(22381)
- 2016(12251)
- 2015(14127)
- 2014(14229)
- 2013(14331)
- 2012(13392)
- 2011(12050)
- 2010(12192)
- 2009(11611)
- 2008(11981)
- 2007(11064)
- 2006(9386)
- 2005(8528)
- 学科
- 济(53976)
- 经济(53908)
- 业(45585)
- 管理(42563)
- 企(40411)
- 企业(40411)
- 方法(31093)
- 数学(27970)
- 数学方法(27803)
- 财(21526)
- 务(16498)
- 财务(16475)
- 财务管理(16442)
- 企业财务(15846)
- 制(13355)
- 农(13155)
- 业经(10268)
- 中国(10213)
- 体(9890)
- 贸(9758)
- 贸易(9755)
- 学(9481)
- 易(9471)
- 农业(8637)
- 体制(8480)
- 地方(8351)
- 和(8032)
- 银(7407)
- 银行(7387)
- 融(7137)
- 机构
- 大学(185195)
- 学院(183094)
- 济(76864)
- 管理(75606)
- 经济(75361)
- 理学(65897)
- 理学院(65272)
- 管理学(64351)
- 管理学院(64012)
- 研究(55388)
- 中国(43870)
- 财(38399)
- 京(37720)
- 科学(33044)
- 财经(30978)
- 农(30272)
- 所(28443)
- 经(28221)
- 业大(26698)
- 江(26623)
- 中心(26484)
- 研究所(25506)
- 农业(24035)
- 北京(23725)
- 财经大学(23257)
- 经济学(23247)
- 商学(21379)
- 商学院(21244)
- 经济学院(21220)
- 范(21120)
- 基金
- 项目(116823)
- 科学(92474)
- 基金(87136)
- 研究(82932)
- 家(75072)
- 国家(74466)
- 科学基金(64717)
- 社会(52985)
- 社会科(50262)
- 社会科学(50243)
- 基金项目(47141)
- 省(44447)
- 自然(43704)
- 自然科(42741)
- 自然科学(42728)
- 自然科学基金(42051)
- 教育(39008)
- 划(37730)
- 资助(36653)
- 编号(33910)
- 成果(27535)
- 部(27410)
- 重点(25743)
- 创(23926)
- 教育部(23799)
- 人文(23261)
- 科研(23176)
- 发(23134)
- 大学(22507)
- 创新(22336)
共检索到260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亮 姚益龙
文章详细探讨了我国特有股权结构下的大股东行为,指出大股东具有转移上市公司资产满足自身利益的动力,从而侵害了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降低了公司价值,表现为"隧道效应"。文章还分析了该现象产生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并列举了大股东种种的"隧道挖空"行为,最后为减少大股东对其他股东的利益侵害,文章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隧道效应 挖空 所有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侯晓红
笔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制度,以1998年~2003年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配股与大股东资源侵占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上市公司处在配股前三年时,为了达到配股要求,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减少;但当配股融资完成后,大股东的这种约束行为消失。这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在配股前的资金支持行为与配股后的资金占用行为。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大股东控制 支持行为 侵占行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志霖 郑飞虎
在外部治理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大股东作为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角色,对经理人员起到了监督作用。大股东持有的大量公司股份,一方面对激励大股东监督经理人员起到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在外部治理市场不能有效监督条件下,使大股东有机会通过内部控制、关联交易,剥削中小股东财富,导致公司绩效下滑。在两种不同力量作用下,大股东数量与公司绩效呈现一定关系。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数量与公司绩效关系加以研究,探寻适合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
关键词:
大股东 绩效 实证分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唐洋 李伟
本文在代理理论的框架下,首先以2005-2008年沪深两市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在股权再融资中的认购行为选择对陷入再投资陷阱的可能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大股东全部参加认购相比,大股东全部放弃认购时陷入再投资陷阱的可能性最高,部分放弃认购次之。其次进一步以上述样本中陷入再投资陷阱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对于已陷入再投资陷阱的公司而言,大股东全部放弃认购的公司陷入再投资陷阱的程度显著高于大股东全部参加认购的公司。上述发现为理解大股东认购行为选择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为管理层监督和规范上市公司的投融资行为提供了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洋 刘志远 李伟
文章在代理理论的框架下,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增发或配股(SEO)中的认购行为选择对恶性增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无论大股东是否参加SEO认购,上市公司都存在恶性增资倾向。但是,与大股东全部参加认购相比,大股东全部和部分放弃认购均加重了上市公司恶性增资倾向。其中,大股东全部放弃认购的恶性增资倾向最大,部分放弃认购次之。上述发现有助于理解大股东的认购行为选择,并为监督和规范上市公司的投融资行为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
增发与配股 认购行为 恶性增资 资本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家琪 孙玲玲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来研究分析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的各种影响因素,从而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为投资者、注册会计师、监管部门辨别哪些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资金被占用提供了判断标准,为解决资金占用问题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股东占款 其它应收款 公司治理 流通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尔昂
本文以2007年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6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分析66家样本公司在定向增发新股前后的因子分析综合得分在1 353家A股上市公司中的排名变化情况,研究探讨了大股东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效率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控股大股东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并没有对公司业绩的改善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总体而言效率低下。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因子分析 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明 万迪昉 张喆
配股作为中国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再融资方式,实际融资效率并不高,配股认购不足。这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并加大了承销商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配股认购比例与配股价格负相关,与配股期市场平均收益率正相关,与公司配股当期的业绩关系不明显。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配股认购比例还与配股期进行配股融资的公司资产规模负相关,与配股期进行配股融资的公司数量正相关。
关键词:
配股 认购比例 理论模型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明 万迪窻 张吉吉
我们研究发现流通股东配股认购比例与配股价格负相关,与当年市场平均收益率、配股期的配股公司数量及公司股权非流通性正相关,配股公司所在公用事业和房地产行业特征对配股认购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配股认购比例与公司资产规模和融资规模的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流通股东 认购比例 配股 内外部因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鸣
有较多研究上市公司再融资之后业绩并未改善的现象,但是涉及到控股股东增发认购比例是否会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产生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大股东增发认购比例这个细化角度对业绩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公司定向增发过后三个会计年度的业绩是逐年下滑的,而且大股东认购比例对上市公司再融资之后更远期限的业绩负向影响更大。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特征,大股东转嫁掏空成本的做法会显著地影响到上市公司再融资之后的真实业绩。
关键词:
再融资 定向增发 公开增发 认购比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弘
在我国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地位与并购融资决策的关系。从股东利益最大化角度开展的理论分析指出,定向增发会妨碍第一大股东通过并购攫取控制权私利,因此他会利用个人地位阻止定向增发的发生。但如果大股东相互制衡的状态在公司中已然存在,其他大股东则会推动定向增发的实施。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并购融资决策中,第一大股东地位越高,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的概率越小,而股权制衡度越高,这一概率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控股股东的存在会增强上市公司选择非定向增发的倾向性,但不会影响股权制衡的治理效果。因此,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愿选择定向增发的并购融资方式,更有可能是出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目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文龙 林琳
我国上市最基本的代理问题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文章就以大股东控制下的公司为前提,通过考察大股东跨期最优条件下的投资行为与股利行为。发现随着投资者保护的增加或者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公司会减少过度投资同时增加股利的发放。随着公司再融资次数和数量的增加,会刺激公司增加投资。该结论为已有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跨期最优 投资 股利分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江妍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确定公司出资者与管理层及其他各方权利责任的制度性安排,大多基于Berle和Means所有权和控制权高度分离的观点。现实中大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仅可能没有起到监督管理者的作用,而且还可能侵占小股东的利益,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屡见不鲜。但是大股东也有支持上市公司的时候。当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颖 李晓东
本文以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为依据,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大股东占款的成因;剖析了大股东占款对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和广大中小投资者造成的危害;提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标本"兼治,寻求法律支持以加大清欠力度、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关键词:
大股东 应收账款 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