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44)
2023(14894)
2022(12753)
2021(12054)
2020(10146)
2019(23363)
2018(23175)
2017(44886)
2016(24628)
2015(27590)
2014(27232)
2013(26903)
2012(24432)
2011(21750)
2010(21425)
2009(19340)
2008(18859)
2007(16189)
2006(14047)
2005(12051)
作者
(71739)
(59540)
(59018)
(56100)
(37867)
(28701)
(26614)
(23369)
(22514)
(21076)
(20188)
(19868)
(19005)
(18465)
(18350)
(18290)
(18214)
(17774)
(17106)
(17042)
(15128)
(14412)
(14206)
(13504)
(13249)
(13248)
(13222)
(13074)
(12082)
(11898)
学科
(89628)
经济(89517)
管理(72338)
(71257)
(60488)
企业(60488)
方法(43091)
数学(37455)
数学方法(37080)
(27405)
(25284)
中国(22201)
业经(21086)
(20885)
(19715)
财务(19646)
财务管理(19622)
地方(18756)
企业财务(18697)
农业(17273)
(16995)
(16717)
贸易(16707)
(16202)
理论(15382)
技术(15152)
环境(14897)
(14684)
(13290)
(12448)
机构
大学(340335)
学院(339598)
管理(135033)
(126429)
经济(123616)
理学(118193)
理学院(116855)
管理学(114825)
管理学院(114241)
研究(110116)
中国(80807)
科学(72744)
(72131)
(61911)
(58375)
业大(56577)
(55888)
研究所(51406)
中心(50363)
农业(49207)
(48098)
财经(47637)
北京(44951)
(43561)
(43447)
师范(42984)
(40005)
(39345)
技术(36935)
经济学(36695)
基金
项目(240949)
科学(187551)
基金(174004)
研究(169892)
(154190)
国家(152892)
科学基金(130657)
社会(104541)
社会科(98954)
社会科学(98922)
(95036)
基金项目(94461)
自然(89186)
自然科(87114)
自然科学(87090)
自然科学基金(85546)
(80733)
教育(78150)
资助(70608)
编号(69285)
成果(54494)
重点(53829)
(51825)
(50705)
(50384)
创新(47218)
课题(46986)
科研(46961)
计划(45853)
大学(44422)
期刊
(132737)
经济(132737)
研究(92883)
学报(61896)
中国(60864)
(55491)
科学(53608)
管理(47634)
(46051)
大学(45365)
学学(42997)
农业(38132)
教育(35994)
技术(27690)
(26788)
金融(26788)
业经(23129)
财经(22431)
经济研究(21148)
(20431)
(18888)
科技(17701)
(17607)
图书(17498)
问题(17482)
业大(16588)
理论(15824)
资源(15117)
商业(14987)
技术经济(14944)
共检索到476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芳芳  
非流通股交易的放开使上市公司频繁出现大股东"清仓式"减持套利现象,因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该行为对中小股东造成了严重的利益损害。基于此,文章借助实际案例,在分析案例企业大股东减持动因、过程的基础上从企业经营业绩、股价变动、中小股东权益三方面深究了大股东"清仓式"减持的影响后果,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举措,期望能有效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充分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姜英兵  张晓丽  
本文对大股东增持股票的市场时机选择能力进行了研究。以沪深两市2008年8月27日~2012年12月31日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通过集合竞价系统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作为样本,采用月度数据,通过对大股东增持时间、增持比例和增持价格三方面的研究,发现大股东在增持时普遍进行了市场时机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大股东增持择时能力的影响因素,证实大股东增持的择时能力受其持股性质、增持比例、公司近期的股票走势和未来成长性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赤  王利君  
文章以深圳证券市场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短时间窗口的视角考察其大股东减持的时机选择以及减持后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减持时进行了精准的时机选择;而市场认为大股东减持传递出公司估值偏高、业绩不佳的信号,对此表现出强烈的负面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在减持过程中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非控股股东;低账面市值比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高账面市值比公司股东;高市盈率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低市盈率公司股东;绩差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绩优公司股东;小规模公司股东获得的超额收益高于大规模公司股东。基于此,从加强监管、完善信息披露等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温智强  
2015年伊始的"投资乱象"到底源于什么?为什么发生"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会受到机构投资者的追捧?更奇怪的是这类个股出现了超越市场指数的良好涨幅。为了解释这一异象,本文围绕"新国九条"的出台时间,选取了我国上市公司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的数据,从大股东减持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把市值管理作为通道,与机构投资者合谋侵占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大股东减持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超额收益,而是为了"让筹"给机构投资者。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新国九条"对合谋行为的影响,发现文件的出台促进了合谋行为的发生,并且更多的合谋行为与市场气氛无关。最后,本文检验了流通股数量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路玲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研究财经媒体信息可以影响股价的基础上,收集2008~201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相关的财经媒体信息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人工的方式收集与整理上市公司大公司在减持过程中的财经信息,构建利多信息倾向(S1)、利空信息倾向(S2)以及中性信息(S3)等指标,首创性地从上市公司减持中以独特视角实证研究上市公司与财经媒体合谋的各种间接证据,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路玲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研究财经媒体信息可以影响股价的基础上,收集2008201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相关的财经媒体信息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人工的方式收集与整理上市公司大公司在减持过程中的财经信息,构建利多信息倾向(S1)、利空信息倾向(S2)以及中性信息(S3)等指标,首创性地从上市公司减持中以独特视角实证研究上市公司与财经媒体合谋的各种间接证据,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饶育蕾  汪玉英  
本文以2001-2003年非金融性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大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并检验了这种影响的原因和作用过程。研究结果发现:(1)上市公司的投资与现金流显著正相关;(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当第一大股东是国家时,负相关系数更大,当第一大股东是境内社会法人时,负相关关系不显著; (4)实证表明“过度投资”是中国上市公司投资的典型表现,这不仅符合“自由现金流假说”的推断,而且可以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中“融资约束”相反的“融资便利”来加以解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江妍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确定公司出资者与管理层及其他各方权利责任的制度性安排,大多基于Berle和Means所有权和控制权高度分离的观点。现实中大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仅可能没有起到监督管理者的作用,而且还可能侵占小股东的利益,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屡见不鲜。但是大股东也有支持上市公司的时候。当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征征  蔡报纯  
本文选取2015年5月份以来发布增持公告的38家民营样本公司,以发布增持公告当天为事件日,以事件日前后5天为事件窗口。通过事件研究法研究,经过市场回报率对比,得出结论:民营企业大股东增持可明显提高市场信心,对市场影响显著,增持公告发布日市场反映最强烈,之后随时间递减。分析民营企业大股东的增持行为和这一行为对市场信心的影响,对于民营上市公司自身发展以及监管部门规范市场行为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英兵  
以海润光伏的高送转股利分配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公司实施高送转的目的、市场反应以及经济后果。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迎合及择时理论,从送转股能力、送转股动机、大股东减持动机、高送转预案的公告效应、高送转的实施、高送转后的长期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等方面分析表明,海润光伏的高送转是在不满足送转股资质和公司章程关于股利分配条件的背景下由大股东提议的,利润分配方案推出后仍然得到了股票市场的积极追捧,大股东正是利用高送转的市场效应实现了减持股份的目的,从而揭示了大股东提议高送转背后的真实意图。海润光伏的高送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英兵  
以海润光伏的高送转股利分配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公司实施高送转的目的、市场反应以及经济后果。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迎合及择时理论,从送转股能力、送转股动机、大股东减持动机、高送转预案的公告效应、高送转的实施、高送转后的长期经营业绩和市场表现等方面分析表明,海润光伏的高送转是在不满足送转股资质和公司章程关于股利分配条件的背景下由大股东提议的,利润分配方案推出后仍然得到了股票市场的积极追捧,大股东正是利用高送转的市场效应实现了减持股份的目的,从而揭示了大股东提议高送转背后的真实意图。海润光伏的高送转沦为大股东利益输送的工具,而非传递公司未来经营发展良好前景的信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陆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股东的交易行为研究越来越得到学者的重视。2006年以来的大小非解禁和减持为我们研究中国资本市场大股东行为的变迁及后果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第一大股东的减持是近年来大股东减持的显著特征,控股股东更倾向于不转让控制权而通过逐渐降低持股比例获得私利,这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独特制度背景造成的,因此,本文将对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通过减持是否可以获利,获利水平如何,不同性质的股东在减持收益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等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相关经验证据和建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茶芬  陈俊  郑柳  
如何有效规制大股东股份减持是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议题。2016年1月,证监会发布"减持规定",强制大股东披露减持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内部人交易"预披露"的重大创新。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计划具有显著信息含量,其市场反应是减持公告市场反应的4倍。减持计划新规全面降低了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获利能力,不过对控股股东的影响仅限于削弱了事先高位减持能力,事后的长短期获利能力并无显著改变。该规定也诱发了大股东更为偏爱预披露后的紧急减持以实现高位套利目标。本研究填补了"交易预披露"理论构想的实证空白,为政策效果评价进而完善我国大股东减持监管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为全球市场加强内幕交易监管提供了政策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洪涛  
股权质押不仅能为公司带来现金流,且股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侵害。本文以华映科技为例,分析其大股东频繁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主要通过股权质押前后控制权转移分析、市场价值分析、财务分析、关联交易分析等方法得出股权质押对公司总体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质押行为都可以是华映科技大股东更倾向于损害公司价值的一个信号,可以给华映科技的中小股东起到信号预警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洪涛  
股权质押不仅能为公司带来现金流,且股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进行利益侵害。本文以华映科技为例,分析其大股东频繁股权质押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主要通过股权质押前后控制权转移分析、市场价值分析、财务分析、关联交易分析等方法得出股权质押对公司总体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质押行为都可以是华映科技大股东更倾向于损害公司价值的一个信号,可以给华映科技的中小股东起到信号预警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